1、 ICS 65.020.40 CCS B 6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6152024 山桐子育苗技术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615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大田播种育苗.1 5 容器育苗.3 6 苗木出圃.3 7 病害防治.3 DB41/T 261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2、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本文件起草人:王艳梅、马天晓、刘震、蔡齐飞、尚铁军、李志、耿晓东、张志华。DB41/T 26152024 1 山桐子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桐子大田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及病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桐子适生区域的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
3、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山桐子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落叶乔木,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花期45月,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黄绿色,有芳香,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圆锥花序;浆果成熟期1011月,成熟期红色,扁圆形,果梗细小;种子棕色,圆形。果实、种子均含油,且产量和含油率较高 4 大田播种育苗 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交通便捷、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壤pH 5.57.5的壤土、砂壤土为
4、宜。整地作床 4.2.1 整地 先进行30 cm左右深耕,清除石块、草根等杂物,然后耙平,结合整地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 kg/hm245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600 kg/hm 2750 kg/hm 2。4.2.2 作床 DB41/T 26152024 2 作高床。床宽100 cm120 cm,床高15 cm25 cm。两床之间设宽40 cm50 cm步道。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消毒,每平方米可用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1 kg,于播种前7 d均匀浇在土壤中;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5 g/m2施入。果实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壮年母树,于1011月份分批采集成熟的果实。一
5、般情况下果实变红即可采摘。种子处理 将果实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且定期翻动防止发霉。至肉质种皮皱缩后将果实捣碎,然后筛选净种。净种后进行种子质量分级,分级按GB 7908中的规定执行。种子贮藏 阴干净种后将种子置于2 5 低温干藏。种子贮藏按GB/T 10016中的规定执行。种子解除休眠 播种前需提前60 d对种子进行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 d,在浸泡过程中每2 h搅拌一次,并及时清除漂浮在水面的空、蛀粒;期间应每天换水漂去种子油质,然后用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0.5 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置于2 5 低温条件下处理60 d,期间保持种子湿润。播种 4.7.1 播种时间 春季
6、气温达到15 以上,一般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宜。4.7.2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按30 cm40 cm行距开沟,沟深1.5 cm3 cm,沟幅5 cm8 cm;每亩(667 m2)播种量为0.3 kg0.5 kg。播后覆土0.3 cm0.5 cm,覆土后对苗床及时喷水,并在床面覆盖地膜。4.7.3 播后管理 4.7.3.1 苗床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保持苗床湿润。当种子发芽出土达1 cm2 cm高时,及时将地膜揭除。夏季高温应设遮阳网(遮荫率60%70%)。4.7.3.2 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株距15 cm20 cm定苗。对缺苗断垄和发芽不齐的地方进行补植移栽。宜选择阴雨天,或晴
7、天的早晨、傍晚移栽。起苗前3 h苗床浇一次透水。起苗时带土移栽。栽完后,灌水浸床一次。4.7.3.3 排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旱时及时浇水,涝时及时排水。越冬前灌一次封冻水。4.7.3.4 施肥 DB41/T 26152024 3 在67月份施尿素或复合肥12次。开沟埋施或撒施苗床,尿素用量为150 kg/hm2200 kg/hm2,复合肥用量为800 kg/hm2900 kg/hm2。8月份施磷钾肥1次,用量为60 kg/hm2120 kg/hm2。施肥后及时浇水。4.7.3.5 松土除草 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松土深度不宜过深。5 容器育苗 容器选择 营养钵上口径13 cm17 cm,高度11
8、cm17 cm。基质配置 草炭土与田园土1:1混匀后装钵备用。种子解除休眠 按4.6执行。播种时期 按4.7.1执行。播种方法 容器育苗采用点播。播种前先把基质浇透,每个营养钵播种34粒,然后覆0.3 cm0.5 cm基质,播种后及时喷水并保持土壤湿润。间苗定苗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苗,每个营养钵保留1株。夏季高温应搭遮阳网(遮荫率60%70%)。土肥水管理 保持基质湿润,及时除草。生长期可叶面喷施氨基酸或微量元素水溶肥,也可喷施0.2%0.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一次。6 苗木出圃 大田育苗:当一年生苗高达到 40 cm 以上,地径达到 0.8 cm 以上或二年生苗高达到 100 cm 以上,
9、地径达到 1.0 cm 以上,即可出圃。容器育苗:当一年生苗高达到 30 cm 以上,地径达到 0.6 cm 以上或二年生苗高达到 80 cm 以上,地径达到 1.0 cm 以上,即可出圃。苗木调查与出圃按 GB/T 6001 中的规定执行。7 病害防治 病害种类和危害症状 山桐子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猝倒病。根腐病危害症状为根部发黑,腐烂,严重时可造成苗木死DB41/T 26152024 4 亡。猝倒病危害症状为植株萎缩没有活力,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受害部位颜色大多为黄褐色,治理不及时可扩展至整个植株。防治方法 根腐病防治方法:用 1%波尔多液或 98%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1 g/m22 g/m2兑水 3 000 倍对土壤和基质进行消毒,连喷 2 次。苗木生长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 g/m2兑水 500 倍,或 3%甲霜噁霉灵水剂 20 ml/m2兑水 1000 倍,灌根 12 次。猝倒病防治方法:可用噁霉灵 12001500 倍液加氯溴异氰尿酸 10001500 倍液喷洒苗木。用药安全 按GB/T 8321.1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