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99 CCS B 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972024 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技术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97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秸秆质量要求.1 5 贮存场地.1 6 贮壕建设.2 7 贮前准备.2 8 贮存.2 9 贮后质量.3 DB41/T 2597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
2、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大学、天冠南阳纤维乙醇有限公司、河南天冠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实验室有限公司、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春、阎振丽、王林风、杜朝军、王宗栋、李书托、陈卓、岳龙龙、王蓓、屈凤梅、李超。DB41/T 25972024 1 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程序,规定了秸秆质量要求、贮存场地、贮壕建设、贮前准备、贮存、贮后质量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本文件适用于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的黄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3、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701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秸秆黄贮 将玉米、小麦秸秆置于密封的设施中,调节水分含量,并利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处理,把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为易于厌氧消化的小分子有机物质,提高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技术措施。复合菌剂 具有降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能力和促进秸秆酸化降解作用的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所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贮壕 玉米、小麦秸秆进行黄贮处理的设施,应采用
4、钢筋混凝土结构。4 秸秆质量要求 外观 秸秆外观应无霉变,呈金黄色至黄色或者浅褐色。杂质 应无明显的砂石、砖块、泥土、煤渣、金属及塑料等杂质。5 贮存场地 DB41/T 25972024 2 黄贮场地应设置在秸秆沼气生产区域且靠近秸秆原料暂存场的地方;堆料场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 m的围栏,且严禁存放任何易燃性物质,周围50 m内严禁烟火,并应设置严禁烟火标示。6 贮壕建设 贮壕一般为由三面壕壁和壕底组成的长方形,深度宜为2.5 m3.5 m,长度和宽度根据具体的秸秆量和生产规模确定。壕壁、壕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防渗处理;底部应设置若干个渗滤液收集池。7 贮前准备 贮壕检查 秸秆贮存前应
5、对贮壕进行清理、晾晒,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密封薄膜 应选择厚度大于0.12 mm的聚乙烯薄膜。压实物 宜选用沙袋、废旧轮胎等重物。8 贮存 秸秆粉碎 通过切断设备将玉米、小麦秸秆加工成长度为1.5 cm2.5 cm的秸秆段。调节含水量 依据秸秆实际含水量计算调节秸秆含水量所需用水量,调节秸秆最终含水量为6065。秸秆实际含水量检测应按照NY/T 1701的规定执行。添加复合菌剂 复合菌剂的添加应按以下要求执行:a)选择促进秸秆酸化降解的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b)按产品说明中的菌体数量进行配比,每 1 kg 干秸秆乳酸菌活菌的添加量不低于 106个,均匀喷洒在秸秆上,并翻拌
6、均匀。调整碳氮比 应补充尿素调整秸秆碳氮比。每1 t小麦秸秆(以干基计)宜添加18 kg25 kg尿素;每1 t玉米秸秆(以干基计)宜添加15 kg20 kg尿素。秸秆装填 秸秆装填按以下要求进行:a)装壕时,应在贮壕底部铺 15 cm20 cm 的干秸秆;DB41/T 25972024 3 b)贮料装壕后要进行压实,边装边压;c)当装填至距壕口 40 cm50 cm 时,应紧贴壕壁围上一圈密封薄膜,以便封口时使用;d)贮料高于壕口 50 cm 左右时,完成装填,并形成拱形顶。密封 装填后将围在贮壕四周余下的密封薄膜铺盖在贮料上,上面再盖一层防雨密封薄膜。密封薄膜和贮料应紧密贴合,并保证密封薄膜边缘在四周壕壁平铺后余出30 cm左右,余出部分顺壕壁的外壁垂下,并用压实物镇压在贮壕顶部及四周。9 贮后质量 宜在秸秆黄贮后第30 d取样判定,贮后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若贮后质量未达到表1要求,应适当延长黄贮时间。表1 秸秆黄贮后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亮黄色至褐黄色 手感 质地松软不粘手 气味 特有的酸香味 pH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