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62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6052024 蜡梅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605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描述内容.1 5 种质基本信息.2 6 种质性状.2 7 材料要求.13 8 描述方法.13 附录 A(资料性)蜡梅种质资源记载表.15 参考文献.16 DB41/T 260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2、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鄢陵县林海绿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鄢陵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植国、丁鑫、高福玲、孙萌、曹应伟、程建明、岳长平、汤正辉、沈希辉、张纪堂、汪世忠、韩健、郭征。DB41/T 26052024 1 蜡梅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蜡梅种质资源评价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描述内容、种质基本信息、种质性状、材料要求、描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蜡梅种质资源的描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3、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中被片 蜡梅花冠外围一或两轮花被片。内被片 蜡梅花冠内部的一轮花被片。初花期 整株约525花朵开放的时期。盛花期 整株约2575花朵开放的时期。4 描述内容 描述内容见表1,蜡梅种质资源记载表见附录A。表1 蜡梅种质资源描述内容 种质基本信息 编号;种质名称;种质类型;种质分类;原产地和保存地 种质性状 植株 习性;树姿;树高;生长势 茎枝 一年生枝条颜色;开花位置 叶 叶形;大小;叶色;光亮 花 着生状态;花型;花径;花期;花香;花量;中被片;内被片;花药 果实(果托)形状;大小;颜色;开口度 种子(瘦果)形状;大小;数量;千粒重 DB41/T 26052024 2
4、5 种质基本信息 编号 按照种质资源库名称+序号(4位顺序号)进行编号。种质名称 为种质资源的品种名或代码等信息。代码指种质没有品种名时按照原产地或保存地来源,采用县(市、区)+乡(镇、办事处)+序号(3位顺序号)进行的编码。示例:代码为鄢陵柏梁 001。种质类型 分为:a)种源;b)家系;c)优良单株;d)无性系;e)品种(系);f)杂交种;g)地方品种。种质分类 分为:a)素心蜡梅(花内被片为白色、黄色、黄绿色等淡雅色,且与中被片颜色基本一致);b)晕心蜡梅(内被片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或晕,面积小于 1/2);c)红心蜡梅(内被片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或晕,面积大于等于 1/2);d)红花蜡
5、梅(花内被片与中被片均为红色或紫红色);e)其他。原产地和保存地 主要描述蜡梅资源的原产地和保存地地理信息,从国家到乡村,不能确定的注明“不详”,同时记录保存地海拔、经纬度等信息。6 种质性状 植株 6.1.1 习性 分为:a)常绿;b)半常绿;c)落叶。6.1.2 树姿 DB41/T 26052024 3 分为:a)直立;b)半开张;c)开张;d)垂枝。6.1.3 树高 分为:a)矮小(树高1.0 m);b)中等(1.0 m树高3.0 m);c)高大(树高3.0 m)。6.1.4 生长势 分为:a)弱;b)中;c)强。茎枝 6.2.1 一年生枝条颜色 分为:a)褐色;b)灰色;c)灰绿色;d
6、)红色;e)其他。6.2.2 开花位置 按图1,分为:a)短枝开花;b)中长枝开花;c)长枝开花;d)中、长枝条基部和上部开花。图1 开花位置 DB41/T 26052024 4 叶 6.3.1 叶形 6.3.1.1 按图 2,叶片形状分为:a)披针形;b)椭圆形;c)卵形;d)阔卵形。图2 叶片形状 6.3.1.2 叶尖形状分为:a)锐尖;b)钝尖;c)渐尖。6.3.1.3 按图 3,叶基形状分为:a)狭楔形;b)楔形;c)宽楔形;d)圆形;e)心形。图3 叶基形状 6.3.2 大小 测量叶片基部到顶端的长度及最宽处的宽度,单位为厘米(cm)。6.3.3 叶色 分为:a)黄色;b)黄绿色;c
7、)绿色;DB41/T 26052024 5 d)深绿色;e)其他。6.3.4 光亮 成熟叶片是否光亮,按图4,分为:a)否;b)是。图4 叶片光亮与否 花 6.4.1 着生状态 分为:a)单生;b)双生;c)簇生。6.4.2 花型 按图5,分为:a)磬口形;b)钟形;c)喇叭形;d)碗形;e)荷花形;f)盘形。图5 花型 6.4.3 花径 分为:a)小花型(直径1.5 cm);DB41/T 26052024 6 b)中花型(1.5 cm直径3 cm);c)大花型(直径3 cm)。6.4.4 花期 分为:a)早花品种,初花期自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中旬;b)中花品种,初花期自 12 月下旬至
8、次年 1 月下旬;c)晚花品种,初花期自 2 月上旬以后。6.4.5 花香 分为:a)淡;b)中;c)浓。6.4.6 花量 分为:a)稀;b)中;c)密。6.4.7 中被片 6.4.7.1 数量 分为:a)少(数量8 片);b)中(8 片数量16 片);c)多(数量16 片)。6.4.7.2 颜色 分为:a)白色或近白色;b)黄白色;c)浅黄色;d)黄色;e)浓黄色;f)黄绿色;g)浅紫色;h)浅红色;i)红色;j)紫红色;k)紫色;l)深紫色;DB41/T 26052024 7 m)其他。6.4.7.3 形状 按图6,分为:a)条形;b)披针形;c)长椭圆形;d)椭圆形;e)宽椭圆形;f)卵
9、形;g)阔卵形;h)圆形。图6 中花被片形状 6.4.7.4 长短 分为:a)短(长度1.0 cm);b)中(1.0 cm长度1.8cm);c)长(长度1.8 cm)。6.4.7.5 质地 分为:a)纸质;b)蜡质。6.4.7.6 尖端形状 按图7,分为:a)尖;b)钝;c)圆。图7 中花被片尖端形状 DB41/T 26052024 8 6.4.7.7 尖端状态 按图8,分为:a)内曲;b)平直;c)外曲;d)外卷。图8 中花被片尖端状态 6.4.7.8 边缘状态 按图9,分为:a)内扣;b)平展;c)褶皱。图9 中花被片边缘状态 6.4.7.9 位置关系 按图10,分为:a)覆瓦状;b)镊合
10、状。图10 中花被片位置关系 6.4.8 内被片 6.4.8.1 数量 DB41/T 26052024 9 分为:a)少(数量6 片);b)中(6 片数量12 片);c)多(数量12 片)。6.4.8.2 形状 按图11,分为:a)椭圆形;b)卵形;c)圆形。图11 内花被片形状 6.4.8.3 长短 分为:a)短(长度0.5 cm);b)中(0.5 cm长度1.0cm);c)长(长度1.0 cm)6.4.8.4 尖端形状 按图12,分为:a)尖;b)钝;c)圆。图12 内花被片尖端形状 6.4.8.5 尖端状态 分为:a)内曲;b)平直;c)外曲;d)外卷。6.4.8.6 复色 DB41/T
11、 26052024 10 分为:a)否;b)是。6.4.8.7 主色 分为:a)白色或近白色;b)黄白色;c)浅黄色;d)黄色;e)浓黄色;f)黄绿色;g)浅紫色;h)浅红色;i)红色;j)紫红色;k)紫色;l)深紫色;m)其他。6.4.8.8 次色 分为:a)浅紫色;b)浅红色;c)红色;d)紫红色;e)紫色;f)深紫色;g)其他。6.4.8.9 次色分布类型 按图13,分为:a)条纹;b)晕。图13 次色分布类型 DB41/T 26052024 11 6.4.8.10 次色分布位置 按图14,分为:a)仅基部;b)仅边缘;c)基部及边缘;d)中部以上;e)全部。图14 次色分布位置 6.4
12、.8.11 次色分布面积 分为:a)小(面积25);b)中(25面积50);c)大(面积50)。6.4.9 花药 6.4.9.1 形状 分为:a)椭球形;b)卵形;c)近球形。6.4.9.2 颜色 分为:a)白;b)淡黄;c)黄。果实(果托)6.5.1 形状 按图15,分为:a)纺锤形;b)钟型;c)圆球形。DB41/T 26052024 12 图15 果实形状 6.5.2 大小 测量果实的长、宽、高,单位为厘米(cm)。6.5.3 颜色 分为:a)黄色;b)绿褐色;c)褐色;d)红褐色。6.5.4 开口度 按图16,分为:a)紧闭;b)微开;c)敞开。图16 果实开口度 种子(瘦果)6.6.
13、1 形状 按图17,分为:a)圆形;b)卵形;c)椭圆形;d)肾形。DB41/T 26052024 13 图17 种子形状 6.6.2 大小 测量种子的长、宽、高,单位为厘米(cm)。6.6.3 数量 测定果实内的种子数量。6.6.4 千粒重 测定种子的千粒重,单位为克(g)。7 材料要求 达到自然开花结果树龄,且生长正常的植株。每个性状数据应至少观测 3 年。选取代表性的时期及植株器官进行观测,具备数量条件的,至少观测 30 个样;同步拍照记录观测时的图像,图像名由种质名称+性状统一命名,多个图像连续编号。8 描述方法 感官判别 习性:冬季调查成龄树,目测记录。树姿:生长周期中任何时间均可进
14、行,目测记录。生长势:在夏秋生长季,目测树体当年生枝条的总体生长状态。一年生枝条颜色: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一年生枝条,以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出版的比色卡(RHS colour chart)为标准进行比对。开花位置:在盛花期,目测植株整体花枝的花朵开放位置,依据70以上的开花位置为准。叶形:在新梢停止生长后,目测树冠外围春梢中部的叶片。叶片光亮:随机选取树体中上部枝条上的成熟叶片,目测记录。花着生状态、花型、花量、花被片形状、花被片质地、花被片尖端形状、花被片尖端状态、中被片边缘状态、位置关系、内被片次色分布类型、次色分布位置、次色分布面积、花药形状:在盛花期,随机选取树体中上部花枝上的完全
15、开放花朵,目测记录。叶色、花色、花药颜色:随机选取树体中上部枝条的成熟叶片和盛花期的完全开放花朵,以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出版的比色卡(RHS colour chart)为标准进行比对。花香:在盛花期,随机选取树体中上部花枝上的完全开放花朵,感官判断。DB41/T 26052024 14 花期:依据判断标准,对初花期开始时间进行记录。果实形状、种子形状:在果实及种子变色成熟后,目测其外部形状。果实开口度:在果实变成褐色后,目测其顶端开口度差异。工具测量 树高:用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叶片大小:随机选取树体中上部枝条上的成熟叶片,用钢尺、游标卡尺等测量。花径大小、花被片长短、果实大小、种子大小
16、:随机选取成熟样品,用游标卡尺测量。花被片数量、种子数量: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花朵及成熟果实进行测量。种子千粒重:在种子充分成熟后,用天平或专用仪器测量。DB41/T 26052024 15 A A 附录A (资料性)蜡梅种质资源记载表 蜡梅种质资源记载内容见表A.1。表A.1 蜡梅种质资源记载表 种质基本信息 编号 种质名称 种质类型 种质分类 原产地 保存地 海拔 经度 纬度 种质性状 植株 习性 树姿 树高 生长势 茎枝 一年生枝条颜色 开花位置 叶 叶形 大小 叶色 光亮 花 着生状态 花型 花径 花期 花香 花量 中被片 数量 颜色 形状 长短 质地 尖端形状 尖端状态 边缘状态 位置关系 内被片 数量 形状 长短 尖端形状 尖端状态 复色 主色 次色 次色分布类型 次色分布位置 次色分布面积 花药 形状 颜色 果实(果托)形状 大小 颜色 开口度 种子(瘦果)形状 大小 数量 千粒重 DB41/T 26052024 16 参考文献 1 LY/T 2098-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