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772024 麦套朝天椒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77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播前准备.1 5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2 6 机械化直播.2 7 田间管理.3 8 收获及地膜、滴灌带回收.4 DB41/T 2577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
2、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家伟、郭战玲、李太魁、姚秋菊、申爱民、刘小奇、李丙奇、张超泉、袁天佑、闫军营、张香凝、董晓宇、李作明、张学生、吕根有、周海霞、梁世强、韩娅楠、皇雅领、常晓轲、艾鹏慧、朱昆、胡峰、崔小伟、钱凯、和爱玲、吕金岭、骆晓声、王小非。DB41/T 25772024 1 麦套朝天椒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套朝天椒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的播前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3、、机械化直播、田间管理、收获及地膜、滴灌带回收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膜下滴灌麦套朝天椒机械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0395.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9部分:播种机械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19812.1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1部分: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
4、滴灌带 GB/T 25413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2266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2623 灌溉施肥技术规范 DB41/T 962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1/T 1310 辣椒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DB41/T 2325 麦套辣椒周年一体化平衡施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麦套朝天椒 小麦生长中后期,种植在麦田预留行的朝天椒。种子丸粒化 将包衣材料通过处理包裹在种子表面,形成外表光滑、大小均匀、硬度适中、形状规则的小球体。4 播
5、前准备 地块选择 DB41/T 25772024 2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地块。不宜选择前茬为茄果类、瓜类、马铃薯等的地块。套种预留行要求 小麦宜选择中早熟、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的品种。按照行距17 cm20 cm播种,每隔2行或3行小麦,预留80 cm100 cm空档,套种2行朝天椒。要求预留行平直,宽度均匀一致,适合整地施肥机、多功能播种机作业。预留行整地 3月中旬前,选用适宜预留行作业的整地机,整地质量达到表土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残茬杂物。播种机选择与调试 选用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膜上播种的多功能播种机,按其要求选配拖拉机,其操作应符合GB 1
6、0395.9的要求。播种前进行调试,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各连接件和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调整播种深度、单穴下种量、穴距、作业速度等达到作业标准后固定。地膜选择 宜选用聚乙烯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厚度0.01 mm,宽度50 cm60 cm,地膜质量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滴灌带选择 宜选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或内镶式滴灌带,滴头间距与穴距相匹配,滴头流量1.5 L/h2.0 L/h,滴灌带质量应符合GB/T 19812.1或GB/T 19812.3的要求。5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合本生态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7、GB 16715.3的要求。种子丸粒化 丸粒化种子粒径3.5 mm4.0 mm,外表光滑、大小均匀、形状规则、硬度适中,适合机械化直播。6 机械化直播 总体要求 结合种子丸粒化、地膜覆盖、滴灌及机械直播等技术,在田间利用多功能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滴灌带铺设、地膜覆盖、播种。机械作业速度一般为2.5 km/h4.0 km/h。要求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下2行朝天椒中间,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播深及行距一致、播量及接行准确、膜面平整、镇压严实。播种期 DB41/T 25772024 3 麦套朝天椒最佳播期3月中旬4月上旬。播种密度与播种量 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密度和播种量,穴距12 cm24 cm,单穴下种2
8、粒3粒,一般每亩播种丸粒化种子1.5 kg2.0 kg。播种深度与行距 播种深度1.0 cm2.0 cm,预留行播种带行距30 cm40 cm。7 田间管理 水肥一体化系统配置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设备选择、水力设计、安装调试、工程验收等应符合GB/T 50485和NY/T 2623的要求。地膜、滴灌带随播种机械一次性铺设,可根据水压大小调整支管田间铺设方案。膜下滴灌 播种后及时滴出苗水,每亩15 m320 m3,保持膜下土壤湿润。初花前田间相对含水量维持在5565,低于55,每亩滴水量15 m320 m3。初花后,田间相对含量维持在6070,低于60,每亩滴水量15 m320 m3。坐果后,田间
9、相对含水量维持在6080,低于60,每亩滴水量20 m325 m3,转色成熟期不宜灌溉。施肥 7.3.1 施肥原则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大、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7.3.2 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参照DB41/T 2325。7.3.3 追肥 根据朝天椒生长需求及土壤供肥能力,宜选用水溶肥料,分别在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分2次3次进行追肥,追肥量参照DB41/T 2325的要求减量3040,水溶肥料质量应符合NY/T 1107、NY 1428、NY 2266的要求。灌溉施肥方案按照“清水-肥水-清水”的模式运行,先进行10 min15 min的清水灌溉,然后通过系统
10、随水施肥,施肥结束后继续灌溉清水20 min30 min后停止灌溉。病虫草害防治 7.4.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7.4.2 防治方法 DB41/T 25772024 4 在小麦、朝天椒播种前,结合整地进行土壤处理,重点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播种后用专用除草剂对朝天椒播种带两侧进行封闭除草,幼苗期重点防治蜗牛、蛞蝓、地老虎、金针虫等。生长期加强田间病虫草害防治,防治方法参照DB41/T 962、DB41/T 1310的要求。8 收获及地膜、滴灌带回收 收获 当85以上果实转色后,及时采收、烘干或晾晒。滴灌带回收 朝天椒收获前应先拆除地上部铺设的滴灌管道。干管、支管拆除后冲洗干净妥善保存,留待下年继续使用,滴灌带按照环保要求回收处理。残膜清除 朝天椒收获后,用地膜捡拾机或人工清除残膜,残膜回收符合GB/T 25413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