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200.20 CCS B 33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22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正阳花生 2023-10-31 发布2024-01-29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52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2 5 自然环境与生产.2 6 品质要求.2 7 检验规则.3 8 标签和标志.4 9 包装、贮存和运输.4 附录 A(规范性)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5 附录 B(资料性)正阳花生生产与管理.6 DB41/T 252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
2、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正阳县农业农村局、正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辉、隗世玉、朱朝彬、陈童、刘娜。DB41/T 25222023 1 地理标志产品 正阳花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正阳花生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与生产、品质要求、检验方
3、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志以及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正阳花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32 花生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4、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S/T 1224 花生贮藏技术规范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
5、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SN/T 0803.3 进出口油料 粒度检验方法 DB41/T 2216 花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正阳花生 DB41/T 25222023 2 在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生产的,符合本文件要求的花生果和花生仁。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2008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7号公告批准保护的地域范围,即河南省正阳县目前的真阳、清源、慎水、新阮店、油坊店、汝南埠、永兴
6、、傅寨、寒冻、袁寨、王勿桥、彭桥、雷寨、兰青、闾河、熊寨、铜钟等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内。见附录A。5 自然环境与生产 自然环境 5.1.1 地貌 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处于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西部有缓坡、低岗,其余为淮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5.1.2 气候 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961 mm,年平均气温15.3,年均无霜期240 d。5.1.3 土壤 土壤主要为黄褐土、砂姜黑土,属粘性土壤;土层厚度40 cm,土壤pH值为5.57.0,土壤有机质含量1.0%。生产与管理 见附录B。6 品质要求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7、。表1 感官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组织形态 花生果 茧形,果壳表面网纹清晰 取饱满双仁花生果(或者饱满的典型花生仁)100个置于白色瓷盘或不锈钢工作台上,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用目测法观察 花生仁 子粒呈球形或柱形 色泽 花生果 果壳表面呈浅黄色 GB/T 5492 花生仁 种皮呈浅红色或深红色 气味、滋味、口感 花生仁 具有正阳花生特有的香、甜气滋味,口感细腻,无异味 DB41/T 25222023 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脂肪(以花生仁干基计)/%51.0 GB 5009.6 蛋白质(以花生仁干基计)/%23.0 GB 5009.5
8、 水分/%花生果 10.0 GB 5009.3 花生仁 8.0 百果重a(花生果)/g 165.0200.0 SN/T 0803.3 百仁重(花生仁)/g 60.090.0 a 100 个双仁花生果的重量。食品安全指标 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同时符合表3的规定,表3中指标均以花生仁计。表3 食品安全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无机砷(以As计)/(mg/kg)0.2 GB 5009.11 铅(以Pb计)/(mg/kg)0.2 GB 5009.12 镉(以Cd计)/(mg/kg)0.5 GB 5009.15 汞(以Hg计)/(mg/kg)0.02 GB 5009.17 黄曲霉毒素
9、B/(g/kg)5 GB 5009.22 等级指标 按GB/T 1532执行。7 检验规则 一般规则 按GB/T 5490执行。检验批 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同一村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单元,同品种、同种植模式、同期采收的花生或一个交割批次为一个检验批。扦样、分样 按GB/T 5491执行。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者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收。DB41/T 25222023 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即对本文件第6章的指标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生产环境、生产与管理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
10、)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判定规则 7.6.1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文件,判该批产品合格。7.6.2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等级指标有一项不合格的,允许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其中: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复检仍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等级指标复检仍不合格的,按复检级别作等级判定。7.6.3 食品安全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8 标签和标志 预销售包装的标签按 GB 7718 执行。非零售的花生果或花生仁应在包装或货位登记卡、贸易随行文件中,标明产品名称、等级、产品的标准编号、净重、收获日期、产地、经销单位及其详细地址等。标注内容应字迹清晰、规
11、范、完整。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资格的市场主体,应按有关规定在其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9 包装、贮存和运输 包装 9.1.1 包装材料应坚固、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毒、无污染,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9.1.2 同一包装内,应为同一品种和同一等级的产品,包装内的可视部分应具有整个包装产品的代表性。9.1.3 单位包装中规定净含量视具体情况确定,允许误差应符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贮存 按LS/T 1224执行。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受潮、污染和标签脱落。DB41/T 25222023 5 附录A (规范性)正阳花生地理
12、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 A.1。图A.1 正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DB41/T 25222023 6 附录B (资料性)正阳花生生产与管理 B.1 茬口与土地整理 B.1.1 茬口 冬季休闲,或前茬为油菜或冬小麦。B.1.2 轮作 黄褐土每3 a花生-玉米轮作1次;砂姜黑土每2 a花生-玉米轮作1次。B.1.3 土地整理 春播花生在冬前深耕的基础上直接旋耕。夏播花生每3 a深耕1次,耕深30 cm;旋耕灭茬,碎秸深翻入土,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B.2 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 B.2.1 品种选择 根据正阳土壤、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选用远杂9102、豫花37等中、
13、小果花生品种。B.2.2 种子质量 选择饱满荚果,播种前15 d20 d晒果2 d3 d,晒种后剥壳,分级粒选,剔除秕粒、霉粒、破损粒、虫蚀粒,选择一、二级种仁做种子。B.3 药剂处理 B.3.1 土壤 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病。B.3.2 种子 播种时,可选用38%精甲咯嘧菌或30%嘧咪噻虫嗪或22%咯菌腈噻虫胺噻呋或18%氟腈毒死蜱等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预防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B.4 播种 B.4.1 适播期 春播花生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夏播花生宜在6月10日前播种完毕。B.4.2 种植方式 采用起垄种植。
14、种植方法:垄高13 cm15 cm,垄面宽50 cm55 cm,垄距75 cm80 cm;一垄双行,窄行距25 cm左右。播种深度3 cm5 cm。B.4.3 种植密度 DB41/T 25222023 7 春播每亩为9 000穴11 000穴,夏播每亩为11 000穴13 000穴;每穴2粒种子。单粒播种时,每亩为16 000株18 000株。B.5 施肥 B.5.1 基肥 依据正阳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每亩施用氮磷钾总养分为45%的复合肥料35 kg45 kg,同时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钙肥。施肥方法:种肥同播,把肥料施在两行花生中间,深度为8 cm10 cm。B.5.2 追肥 盛花期后,视花生
15、生长情况,结合降雨或灌溉,每亩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5 kg7 kg。B.6 田间管理 B.6.1 查苗补种 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种。补种方法:将同一品种的种子用40 左右的温水浸泡12 h左右,然后捞出补种。B.6.2 除草 在播后苗前,根据杂草种类选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花生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B.6.3 灌溉和排涝 B.6.3.1 在花生针期和结荚期,应根据土壤墒情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适时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B.6.3.2 花生生长中后期,在雨水较多、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涝,避免烂果。B.6.4 病虫害防治 根据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先选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具体防治方法按照DB41/T 2216执行。B.7 生产安全要求 B.7.1 肥料的使用 按NY/T 496执行。B.7.2 农药的使用 按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和NY/T 393执行。B.8 收获 根据产品成熟程度适时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