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490-2023 豫北小麦造墒节灌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5703
资源大小:412.9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41 T 2490-2023 豫北小麦造墒节灌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902023 豫北小麦造墒节灌生产技术规程 2023-09-15 发布2023-12-14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490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保停、杨程、张德奇、李向东、岳俊芹、邵运辉、王汉芳、张玉杨、秦峰、吕凤荣、
2、靳海洋、时艳华、张素瑜、杜思梦、程红建、刘小丽、武佳雯、崔静宇。DB41/T 24902023 1 豫北小麦造墒节灌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豫北小麦造墒节灌生产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本文件适用于豫北小麦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302
3、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生育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1/T 2015 小麦杂草防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播前准备 造墒 4.1 选择土地平整,质地壤质或黏质,肥力中等以上地块。整地前耕作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70%的地块,补灌底墒水,每亩灌水30 m340 m3。施肥整地 4.2 整地前施足底肥,肥料施用参照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意见执行。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 cm。整地应采用深耕、旋耕等方式。深耕25 cm以上、旋耕15 cm以上。连续旋耕23年应深耕或深松一次(30 cm以上)。整地后及时镇压或耙实,踏实土壤。品种选择
4、 4.3 选用通过国审或省审(或引种备案),适合在豫北种植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种子处理 4.4 DB41/T 24902023 2 种子应精选并进行包衣、拌种,重点预防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地下害虫,种子包衣应符合GB/T 15671的规定,拌种杀虫剂和杀菌剂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5 播种 播期播量 5.1 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10月7日15日,弱春性品种10月15日25日。适宜播期内播量每亩10 kg12.5 kg。超出适宜播期后,每推迟2 d亩增加播量0.5 kg,每亩播量最多不超过15 kg。播种方式 5.2 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播种。等行
5、距播种行距18 cm20 cm,宽窄行播种宽行距24 cm26 cm、窄行距12 cm14 cm,应使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播深3 cm5 cm。6 田间管理 镇压 6.1 越冬前或返青期,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镇压。灌水 6.2 拔节期0 cm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及时补灌。畦灌每亩50 m3左右,管灌每亩40 m3 50 m3,微喷灌每亩30 m340 m3。追肥 6.3 拔节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7.5 kg10 kg。病虫草害防治 6.4 11月中下旬于小麦35叶时进行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杂草防除的,返青起身期应及时进行防除,防除方法按照DB41/T 2015的规定。返青拔节期,以防治纹枯病、条锈病、麦蜘蛛为主,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赤霉病,灌浆期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叶锈病。病虫害防控按照NY/T 3302的规定。叶面喷肥 6.5 抽穗至灌浆中期,每亩用尿素0.5 kg或磷酸二氢钾0.1 kg对水20 kg30 kg叶面喷洒,叶面喷肥可随病虫害防治一并进行,达到“一喷多防”。7 收获 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