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2499-2023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5695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2499-2023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pdf

    1、 ICS 07.060 CCS D00/09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992023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 2023-09-15 发布2023-12-14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49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矿产资源实物量清查.2 6 矿产资源资产核算.3 7 质量控制.7 8 报告编制及资料提交.8 附录 A(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流程.9 附录 B(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表样式.10 附录 C(规范性)矿产资源利用类型、未利用原因编码及外业调查记录表

    2、样式.18 附录 D(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汇总表样式.22 参考文献.23 DB41/T 249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会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争艳、祝朝辉、李天阁、孙志英、熊广成、胡晓、宋亚开、苑帅、王幻想、刘大全、李小慧、崔婷婷、刘明洁、韩宁、顿睿、任春雷、梁子翰、范秋博、郭倩紫、王一凡、郝若彤、张

    3、宏伟、郭新华。DB41/T 24992023 1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产资源资产清查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资料收集、矿产资源实物量清查、矿产资源资产核算、质量控制、报告编制及资料提交。本文件适用于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16152010 地

    4、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7272016 天然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52182021 地下水资源储量分类分级 GB/T 17766202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矿产资源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3.2 矿产资源资产 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产权明确的矿产资源。3.3 矿产资源实物量 一定时间(或

    5、时点)和空间内矿产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用途、分布。3.4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 运用已有矿产资源专项调查(清查)中资源权属、数量、质量、用途、分布等成果,补充统一基准时点下的矿产资源资产价格、使用权、收益等信息,清查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估算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实国家所有者权益,支撑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3.5 矿产资源实物量清查 运用矿产资源专项调查(清查)中资源权属、数量、质量、用途、分布等成果,统一基准时点,根据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业权数据库和实地调查数据,清查核实矿产资源和矿业权属性信息的工作。3.6 矿产资源资产核算 DB41/T 24992023 2 在矿产资源调查、统计

    6、与评价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工作目标和需求,对一定时间(或时点)和空间内矿产资源资产进行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客观反映矿产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结构、时空分布与变化状况及价值、价格、成本、收益等价值量相关信息的工作。3.7 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 在统一基准时点与既定用途前提下,依据矿产资源资产特点,按照统一设定的年期核算出的使用权经济价值或收益的现值。3.8 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估算 使用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或取得成本测算对应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计算过程。3.9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 在全面整体调查与合理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则,对一定时间(或时点)和空间内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进行整体测算

    7、、核定与分类汇总。3.10 基本核算单元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空间连续性,且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状况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核算空间,是区域内矿产资源资产核算的基本组成单位。3.11 生产集中区 各矿种按照生产矿山的矿床类型、矿物成分、产品用途、开采方式等划分不同类型的集中区域。3.12 标准矿山 为测算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不同矿种的矿产资源生产集中区内,各类型矿山相关参数的平均值作为标准矿山的参数,模拟出代表生产集中区平均价格水平的矿山。4 基本要求 矿产资源数据信息以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和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与信息发布系统为准。4.1 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 国家高

    8、程基准”。4.2 矿产资源实物量计量单位以储量数据库规定的各矿种计量单位为主,并参考矿业权数据库和矿山4.3 开发利用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计量单位。矿业权计量单位采用个。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单位采用元/克(千克、吨、立方米)等。4.4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应收集以下资料: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成果;矿业权统一4.5 配号系统;矿山开发利用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外业调查数据;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矢量成果;矿山企业会计报表;矿山企业生产实际报表(采选生产报表等);其他资料(地质勘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矿山储量年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9、、矿业权评估报告、最新矿业权证书、压覆信息等)。根据资产清查任务,资产清查工作流程应包括准备工作、数据收集、资产清查核算、成果汇总、4.6 核查验收、清查成果分析应用等阶段,见附录 A。5 矿产资源实物量清查 确定清查对象 5.1 矿产资源清查对象为清查基准时点前的固体矿产储量数据库中的资源量。采集矿产资源属性信息 5.2 DB41/T 24992023 3 以清查基数为依据,结合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和外业调查数据,清查单位对所管理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属性信息进行清查核实,包括数量、质量、资源量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等,填写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数据表(见表B.1、表B.2、表B.3、表B.4)。采集矿业

    10、权属性信息 5.3 根据矿业权数据库及最新矿业权证信息,填写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出让情况表、矿业权处置基本情况表(见表B.5)。外业补充调查 5.4 根据内业分析结果,对所缺乏或存疑的属性信息数据和市场出让情况按照附录C规定开展外业实地补充调查,主要包括:a)储量数据库缺失的信息;b)储量数据库属性逻辑错误的信息;c)储量数据库未及时更新的信息。6 矿产资源资产核算 基本事项 6.1 6.1.1 确定核算对象 实物量核算对象: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资源量和储量。价值量核算对象: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的储量。6.1.2 确定核算范围 实物量核算范围:资源储量情况已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评审(备案)、登

    11、记的矿产资源;勘查阶段开采阶段查明的、建设项目压覆的、其他禁止勘查开采区、关闭矿山残留(含闭坑、政策性关闭和采矿权注销)的矿产资源。价值量核算范围:未出让矿业权的矿产资源的资源量价值、已出让矿业权的矿产资源的所有者权益(资源租金)。6.1.3 确定核算基准时点 矿产资源资产核算工作应持续、动态开展。核算周期的确定应与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周期相协调,并综合考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资产平衡表(负债表)编制、评价考核、监测监管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等工作的需求。矿产资源资产核算工作,应取某年度的最后一个自然日作为核算结果对应的基准时点。6.1.4 采集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数据 根据矿山企业

    12、实际生产情况,填写矿山企业生产实际基础资料收集表、矿产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基础资料收集表(见表B.6、表B.7)。矿产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的方法体系 6.2 6.2.1 核算方法分类 6.2.1.1 宏观核算 宏观核算以县级范围矿产资源资产为基本核算单元,根据品位品级、成本变化和市场需求等情况,通过政府公示价调整修正的方式,评估核定整个基本核算单元的矿产资源平均价,与相应矿产资源的实物量相结合,核算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6.2.1.2 中观核算 DB41/T 24992023 4 中观核算依据各矿种不同空间区位上矿产资源的品位、品级划分生产集中区,以各生产集中区为基本核算单元,评估核定基本核算单元的

    13、矿产资源资产平均价,与相应矿产资源的实物量相结合,核算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6.2.1.3 微观核算 微观核算以各矿业权为基本核算单元,通过矿业权评估等方式获取矿区或矿山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6.2.2 核算方法的选取原则 核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核算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精度要求与工作投入、预期成果的应用方向以及基础资料的完备情况。对于纳入价值量核算范围,但缺少合适价格指标的矿种,应按照TD/T 10612021的要求使用其他方法开展工作。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 6.3 6.3.1 参与核算的保有资源储量的确定 6.3.1.1 保有资源储量的确定 核算基准日在储量核实基准日

    14、之后,参与核算的保有资源储量为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扣除储量核实基准日至核算基准日的动用资源储量后与储量核实基准日至核算基准日期间的净增减资源储量之和。核算基准日在储量核实基准日之前,参与核算的保有资源储量为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与核算基准日至储量核实基准日的动用资源储量之和。6.3.1.2 动用资源储量的确定 动用资源储量的确定应符合DZ/T 03992022的规定。6.3.2 实物量核算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的确定 6.3.2.1 确定方法 实物量核算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包括参与核算的储量(证实、可信)和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充分考虑可能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合理

    15、使用转换因素后估算的探明资源量和(或)控制资源量中可经济采出的部分。资源储量的确定应符合GB/T 139082020、GB/T 177662020规定。6.3.2.2 确定原则 6.3.2.2.1 对于金属矿产针对矿石量和金属量同时采用可信度系数折算。6.3.2.2.2 参与实物量核算的保有资源储量中的储量直接作为实物量核算利用资源储量。6.3.2.2.3 通过矿山设计文件等显示该项目属经济技术可行的资源量按以下原则处理:a)探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 1.0;b)控制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 0.81.0;c)推断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可考虑在 0.61.0 之间取值;d)小型或复杂大中型矿山资源量没有达到

    16、探明程度、将控制资源量或推断资源量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时控制资源量或推断资源量可取值 1.0;e)可信度系数确定的因素一般包括矿种、矿床地质工作程度,矿床勘查类型,推断资源量其周边探明资源量或控制资源量关系等。6.3.3 实物量核算利用可采储量的确定 实物量核算利用可采储量=实物量核算利用矿产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DB41/T 24992023 5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 6.4 6.4.1 宏观核算方法 6.4.1.1 宏观核算经济价值估算方法 宏观核算经济价值估算见公式(1):VK=PS (1)式中:VK基本核算单元的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P 基本核算单元的矿产资源资产平均价;

    17、S 基本核算单元的矿产资源实物量(即实物量核算利用可采储量)。6.4.1.2 基于政府公示价的宏观核算 6.4.1.2.1 收集国家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等政府公示价相关资料。对于已公布政府公示价的矿种,收集、整理已有价格成果。对于尚未建立政府公示价的矿种,收集区域内资源禀赋情况、矿种品位和品级、矿产资源开釆和选冶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邻近区域同类型政府公示价等基础资料,以及相关评估报告;6.4.1.2.2 确定待核算矿产资源品位品级和相关政府公示价,根据评估报告及相关批文,确定待核算矿产资源品级和政府公示价,并说明政府公示价内涵;6.4.1.2.3 分析待核算矿

    18、产资源的政府公示价影响因素,编制影响因素指标说明表,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6.4.1.2.4 确定各影响因素状态,进行适当修正和统计检验后,确定清查价格;6.4.1.2.5 与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值匹配,核算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总量。6.4.2 中观核算方法 6.4.2.1 中观核算经济价值估算方法 中观核算经济价值估算见公式(2):VK=PSini=1 (2)式中:n 生产集中区总数;i 生产集中区序号(=1,2,n);P 第i个生产集中区的矿产资源资产平均价;S 第个生产集中区的矿产资源实物量。6.4.2.2 基于资源租金的净现值法的中观核算 6.4.2.2.1 基于资源租金的净现值法的中

    19、观核算方法 6.4.2.2.1.1 划分生产集中区:各矿种按照生产矿山的矿床类型、矿物成分、产品用途等划分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生产集中区。6.4.2.2.1.2 选择典型生产集中区:各矿种在每一类集中区中,根据矿产品产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集中区,如果该类型集中区数量少于 5 个则全选;如果集中区数量多于 5 个,则选择产量占前 5 位的集中区。6.4.2.2.1.3 测算标准矿山价值:在选定的每一个集中区中,根据矿山生产规模大、中、小型,测算各类型矿山近 5 年相关参数的平均值(算术平均),计算过程中应剔除高度异常值(与平均值的偏差超过三倍标准差的值)。将集中区内各参数的平均值作为标准矿山的参数,

    20、计算标准矿山的资源租金,假设标准矿山剩余可采储量可供服务年限内每年资源租金恒定,将未来资源的资源租金折现到基准时点,得到标准矿山的矿产资源资产价值。6.4.2.2.1.4 测算矿种清查价格:集中区内所选矿山剩余可采储量(截至清查基准时点)的平均值为标准矿山的剩余可采储量,将标准矿山的矿产资源资产价值除以标准矿山剩余可采储量,得出各类型DB41/T 24992023 6 各集中区标准矿山清查价格,再通过算术平均得出该矿种各类型矿产资源清查价格。6.4.2.2.1.5 估算矿种经济价值:该矿种各类型矿产资源清查价格标准与相应的实物量相乘,得出该矿种各类型矿产资源资产清查经济价值,合计得出该矿种资产

    21、清查经济价值。6.4.2.2.2 标准矿山的资源租金 资源租金计算参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6.4.2.2.3 标准矿山资产价值 标准矿山资产价值见公式(3)、公式(4):Vt1=RRt+(1+rt)Nt=1 (3)Vt2=RRt+r-RT(1+rt)Nt=1 (4)式中:Vt1基准时点的标准矿山资产价值(含资源税);Vt2基准时点的标准矿山资产价值(不含资源税);Ntt年期末起的标准矿山服务年限,为矿产资源集中区所选矿山剩余可采资源储量除以年采出量的商(资料来源于矿山生产报表);标准矿山剩余可采储量可供服务年限序号(=1,2,Nt);rt时期t年折现率,参考截止基准时点前五年国债

    22、平均收益率确定;RRt+标准矿山第年资源租金;RT资源税。6.4.2.2.4 标准矿山资产清查价格测算 标准矿山资产清查价格测算见公式(5):PS=Vt2St (5)式中:PS t年期末标准矿山资产清查价格;St 标准矿山剩余可采储量。6.4.2.3 基于矿产资源权益金的中观核算 基于矿产资源权益金的中观核算中清查价格为核算区域内单位资源量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占用费、资源税之和。涵盖出让、占有、生产、矿山恢复治理四个环节矿产资产单位价值量。按县域范围,分矿种测算价格标准,以区域地区调整系数进行水平修正。如果有区域地区调整系数则可引用;如果没有区域地区调整系数,需要另行研究制定。6.4.3

    23、 微观核算方法 6.4.3.1 基于资源租金的净现值法 具有完整生产经营数据和基础资料的矿山生产企业参考中观核算方法中基于资源租金的净现值法的流程进行核算。6.4.3.2 折现现金流量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是储量达到一定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等技术经济文件资料齐全、未来收益指标和风险可量化的矿山按照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将项目或资产未来经济寿命期内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折现率折现,计算出项目或资产当前价值的一种收益途径类评估方法。计算方法见公式(6):Vd=(CI-CO)y(1+r)y xy=0 (6)DB41/T 24992023 7 式中:Vd 矿区或矿山矿产资源资产核算价值;CI

    24、 年现金流入量;CO年现金流出量;r折现率,按矿业权评估指南取 8%;x核算计算期;y折现期时间序号(y=0,1,2,x)。6.4.3.3 收入权益法 收入权益法是基于销售收入能够体现矿区或者矿山资产价值的基本原理,间接核算矿区或者矿山资产价值的方法。具体通过权益系数对销售收入现值进行调整得出矿山或者矿区的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7):Vd=SIy1(1+r)y Kxy=0 (7)式中:SIy销售收入;K 权益系数。6.4.3.4 共伴生矿产的核算 对于可供开发利用的共伴生矿,一律参与价值核算。其中,共生矿产按照同类矿产单位价值的100%确定,伴生矿产按照同类矿产单位价值的6080%综合确定。经

    25、济价值估算 6.5 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估算汇总公式见公式(8):Va=Vjmj=1 (8)式中:所有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值(不含资源税);m 估算涉及的矿种的数量;j 估算涉及的矿种序号(j=0,1,2,m);j 第j种矿种的经济价值。7 质量控制 基础资料核查 7.1 对于直接使用或参照的储量数据库、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矿山开发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等已有成果,涉及资产实物量、价值量等基础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为有相应职能的部门对外正式公布或经过第三方技术审查后的成果数据;b)应覆盖全部估算单元,或经合理的技术处理后能够覆盖全部清查单元;c)应符合

    26、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d)应具有良好的现势性,数据时点与估算时点一致或者接近,或者具备可修正到清查基准时点的必备条件;e)各类多源数据之间,其坐标系统、比例尺,以及数据完备情况等方面应具有较好的空间匹配性和属性信息匹配性。过程核查 7.2 主要对矿产资源资产价值内涵的界定、估算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关键参数的测定,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等进行全面检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DB41/T 24992023 8 a)清查价值内涵的界定。依据本次经济价值估算的工作目标与要求,检查清查资产量内涵的界定是否清晰、准确,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b)估算方法的选择。选择的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应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果精度,并能够

    27、与基础资料完备情况相匹配,在本次清查工作中具有整体较好的可操作性;c)关键参数的测定。参数的取值和测算应符合相关技术规程,用于测算参数的数据应客观合理,测算过程应完整、规范;d)数据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借助软件工具,通过人机交互等方法,检查多源数据和资料的匹配,以及关联信息的提取过程是否准确无误;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估算结果核查 7.3 对矿产资源资产估算结果的完整性、逻辑正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估算结果在内容、分类、表达方式等方面应完整、正确,满足工作要求;b)估算结果的汇总数据与分项数据间逻辑性是否正确等;c)作为结果构成部分的报告、表格、数据库、图件等相关

    28、内容应衔接或一致。8 报告编制及资料提交 报告编制 8.1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a)工作背景;b)矿产资源资产状况分布状况;c)工作流程;d)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调整系数;e)矿产资源资产清查结果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资料提交 8.2 提交资料应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图件、质量控制文件和图件、资产清查的原始资料等(数据资料结构、属性见附录B、附录C、附录D),包括纸质和电子光盘两种形式。DB41/T 24992023 9 附 录 A (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流程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流程见图1。图1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流程 10 DB41/T 2499202

    29、3 附 录 B (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表样式 B.1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样式见表 B.1。表 B.1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1)行政区 省 市 县 矿区 资产清查标识码 勘查阶段 利用类型代码 未利用原因代码 埋深 标高 备注 编码 名称 A201 A202 A203 A204 A205 A206 A207 A208 A209 B.2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2)样式见表 B.2。表 B.2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2)行政区 省 市 县 矿区 矿产 组合 矿种 主要质量描述 资源储量 开采技术条件 是否 压覆 压覆量 划入生态红线资源

    30、储量 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区资源储量 清查价格 备注 编码 名称 类型 矿产 代码 名称 规模 分类 计量 单位 数量 清查 价格 调整 系数 A201 A202 A210 A211 A212 A219 A220 A221 A222 A223 A218 A219 A220 A221 A222 A223 A224 A225 A226 DB41/T 24992023 11 表 B.1、B.2 填表说明:a)以矿区为清查单元。本表数据来源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b)“矿区编码”、“矿区名称”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矿区编码填写;c)“资产清查标识码”栏,按清查数据库提取的资产清查标识码填写;d)“勘查

    31、阶段”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勘查阶段填写;e)“利用类型代码”栏,利用类型具体分类,见表 C.1,选择对应的类型代码填写;f)“未利用原因代码”栏,对于可利用情况属于“近期难以利用”和“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的矿区,须填写原因,具体分类,见表 C.2,在16 个原因中,按主次程度,选择一至三个原因代码填写;g)“埋深”、“标高”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矿体埋深或埋深范围和标高或计算标高范围填写;h)“矿产组合”、“类型”、“矿产代码”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矿产组合填写;i)“名称”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矿种名称填写;j)“主要质量描述”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主要成分及质量指标填

    32、写,包括矿石类型、矿石品级、主矿种品位单位、主要矿种平均品位;k)资源储量“规模”、“分类”、“计量单位”、“数量”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资源储量的“规模”、“分类”、“计量单位”、“数量”填写,其中“数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资源储量填写,如果有金属量和矿石量,则需要分行填列,“分类”需要写明资源量和储量类型;l)“开采技术条件”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水文地质条件、供水满足和供电满足程度填写;m)“是否压覆”栏,按矿产资源是否压覆填写:“是”或“否”;“压覆量”栏,按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压覆量填写;n)“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储量”、“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区资源储量”栏,按实际情况填写

    33、;o)“清查价格”栏,按矿产资源资产所在区域内清查价格填写,计量单位:元;p)“地区调整系数”栏,矿种对应的地区调整系数;q)对于来源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经核实需要修改的数据,请说明修改内容、理由或依据;r)“行政区、省、市、县”栏,按实际清查情况填写,省级统一清查只填写到省,部分需要市县级清查的可填写到县级。12 DB41/T 24992023 B.3 水气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样式见表 B.3。表 B.3 水气资源资产清查基础情况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矿区(井、孔)资产清查标志码 矿种 质量 描述 规模 工作 程度 资源动用量 开采技术条件 是否 压覆 划入生态红线 资源储量 划入自然

    34、保护地核心区资源储量 清查 价格 调整 系数 备注 编码 名称 类型 名称 计量 单位 数量 A401 A402 A403 A404 A405 A406 A407 A408 A409 A410 A411 A412 A413 A414 A415 A416 A417 表 B.3 填表说明:a)以矿区(井、孔)为清查单元;b)本表数据来源于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c)矿区(井、孔)“编码”、“名称”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矿区编码填写;d)矿区(井、孔),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矿区名称填写;e)“资产清查标识码”栏,按清查数据库提取的清查标识码填写;f)“水气类型”、“矿种名称”、“质量描述”、“规模

    35、”、“工作程度”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水气类型填写;g)资源动用量“计量单位”、“数量”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开采量计量单位填写;h)“开采技术条件”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开采技术条件填写;i)“是否压覆”栏,按矿产资源是否压覆填写:“是”或“否”;j)“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储量”栏,按实际情况填写;k)“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区资源储量”栏,按实际情况填写;l)“清查价格标准”栏,按所在区域内清查价格填写,计量单位:元;m)“地区调整系数”栏,水气资源对应的地区调整系数;n)“行政区、省、市、县”栏,按实际清查情况填写,省级统一清查只填写到省,部分需要市县级清查的可填写到县级。DB4

    36、1/T 24992023 13 B.4 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出让情况表样式见表 B.4。表 B.4 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出让情况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矿业权项目 矿种 资产清查标志码 生产 规模 开采 方式 出让额度 所在矿区编码 矿权 类型 出让方式 许可证编号 矿业权人名称 发证 机关 发证 时间 有效期时间 备注 编码 名称 类型 名称 金额(万元)出让率(%)A501 A502 A503 A504 A505 A506 A507 A508 A509 A510 A511 A512 A513 A514 A515 A516 A517 A518 表 B.4 填表说明:a)以矿业权项目为清查单元;b

    37、)矿业权项目“编码”、“名称”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矿业权项目编码填写;c)矿种“类型”、“名称”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矿种类型填写;d)“资产清查标识码”栏,按清查数据库提取的资产清查标识码填写;e)“生产规模”、“开采方式”栏,按清查数据库提取的清查标识码填写;f)出让额度的“金额”、“出让率”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出让金额和出让率填写;g)“所在矿区编码”、“矿权类型”、“出让方式”、“许可证编号”、“矿业权人名称”、“发证机关”、“发证时间”和“有效期时间”栏,按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中所在矿区编码填写,如果所在矿区为两个以上,所在矿区编码用逗号分隔后分别填写;h)对核实过程中

    38、需要修改的数据,请说明修改内容、理由或依据;i)“行政区、省、市、县”栏,按实际清查情况填写,省级统一清查只填写到省,部分需要市县级清查的可填写到县级。14 DB41/T 24992023 B.5 矿业权处置基本情况表样式见表 B.5。表 B.5 矿业权处置基本情况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地区 矿种 资产清查标志码 矿业权类型 矿业权数量(个)未有偿处置 资源量 备注 编码 名称 合计 已有偿处置 部分有偿处置 未有偿处置 计量 单位 数量 A601 A602 A603 A604 A605 A606 A607 A608 A609 A610 A611 A612 表 B.5 填表说明:a)“地区”

    39、栏,按填报单位所在省份填写,行政区划代码应符合 GB/T 2260 的规定;b)矿种“编码”、“名称”栏,按所在省份实际矿种编码填写;c)“资产清查标识码”栏,按清查数据库提取的资产清查标识码填写;d)“矿业权类型”栏,按探矿权和采矿权分类;e)“合计”栏,按所在省份实际设置矿业权填写,计量单位:个;f)“已有偿处置”栏,按所在省份实际已经有偿处置矿业权填写,计量单位:个;g)“部分有偿处置”栏,按所在省份实际部分有偿处置矿业权填写,计量单位:个;h)“未有偿处置”栏,按所在省份实际未有偿处置矿业权填写,计量单位:个;i)未有偿处置矿产资源储量“计量单位”栏,按资源储量计量单位;j)未有偿处置

    40、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栏,按所在省份实际矿种对应的未有偿处置矿产资源储量填写;k)对无偿占有属于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探矿权和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应缴纳价款但尚未缴纳的矿业权进行统计;l)未有偿处置的资源储量基准日,按清查区域已有规定的基准日填写。DB41/T 24992023 15 B.6 矿山企业生产实际基础资料收集表样式见表 B.6。表 B.6 矿山企业生产实际基础资料收集表 年度 填报单位 矿种 主共伴生矿产类型 主要矿石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 计量单位 保有资源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采出量 产品 方案 产品产量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 生产经营状态 矿石 贫化率 采矿 回采率 选矿 回收率 矿山综合

    41、利用率 备注 矿石量 金属量 品位 资源储量类型 储量估算基准日(截止日)矿石量 金属量 平均 品位 矿石量 金属量 平均 品位 矿石量 金属量 平均品位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表 B.6 填表说明:a)资料收集时间范围:近五年;b)数据来源:生产地质及计划部门依据地质报告(勘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和储量年报)、矿山设计文件、项目可行性方案,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填列;c)产品方案说明最终产品的类型及产品的品位,如铅精矿(50%),共伴生组分产品情况也需填列;一个矿种对应

    42、多个产品方案时是需分行填列;d)产品产量按计价产品的数量进行填写,如产品为铅精矿,填报铅精矿含铅金属的数量;e)保有资源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年采出量中的矿石量、平均品位;f)生产经营状态需说明未达产、达产、改扩建等。16 DB41/T 24992023 B.7 矿山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基础资料收集表样式见表 B.7。表 B.7 矿山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基础资料收集表 各项成本、费用、税金、投资额、流动资金、开采补贴、国家权益的计量单位为万元年度 填报 单位 年主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总成本费用 财务费用 税金及附加 开采专项补贴 矿业权出让收益 矿业权占用费(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

    43、资源税 生产资产回报 投资总额 流动资金 备注 矿种 年产品销售量 产品价格 年产销售额 固定 资产 更新改造资金 无形 资产 其中:土地出让金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长资产 计量单位 价格 原值 净值 初始入帐金额 摊销余额 初始入帐金额 摊销余额 初始入帐金额 摊销余额 初始入帐 金额 摊销余额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B41/T 24992023 17 表 B.7 填表说明:a)资料收集时间范围:近五年;b)数据来源: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报表及企业生

    44、产实际填列;c)如填列项目不能分列矿种,只需每年度填列一行,但需要备注说明;d)如历史数据的口径亦不一致时,按最新要求归集,确保不缺项不漏项;e)按年度实际销售的计价产品的数量填列;共伴生组按分产方案填列;一个矿种对应多个产品方案时是需分行填列;f)各项成本、费用、税金等应扣除资源税和矿业权出让收益(价款)、占用费(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其他国家权益款项年度摊销;g)经营成本为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和财务费用;h)总成本费用构成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但不包括支付给上级企业的管理费用;i)开采专项补贴包括矿山企业享有的资源类奖

    45、励资金、增值税先征后返、价格补贴等;投资总额为矿产开采的必须生产性投资。DB41/T 24992023 18 附 录 C (规范性)矿产资源利用类型、未利用原因编码及外业调查记录表样式 C.1 矿产资源利用类型见表 C.1。表 C.1 矿产资源利用类型 代码矿产利用分类主要内容备注01 未利用矿区保有资源储量02 生产矿山用量和重算增减量变化和保有资源储量03 关闭矿山保有资源储量04 闭坑矿山残留资源储量05 压覆矿产资源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范围、资源量)A A C.2 未利用矿产资源原因编码表见表 C.2。表 C.2 未利用矿产资源原因编码表 序号 原因编码 原因说明 备注 1 交通困难 2

    46、 缺水 3 缺电 4 矿石品位低或有害组份高 5 矿石难选冶 6 矿体(矿层)埋藏深 7 矿石综合利用未解决 8 污染环境 9 村镇、水体及建设项目压矿 10 自然保护区、旅游区或后来成为军事禁区 11 矿体规模小而分散 12 开采技术条件复杂 13 地质构造复杂 14 农田覆盖,不宜露采 15 政策因素(如规划为禁采、储备、限制产能)及其它 16 P 技术改造 DB41/T 24992023 19 C.3 闭坑矿山外业调查记录表样式见表 C.3。表 C.3 闭坑矿山外业调查记录表(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矿区名称及编号:调查对象名称及登记分类编号:调查日期:实测 内容 工程编号 原始

    47、数据来源:实测验证坐标 选用 设备 X Y H X Y H 平硐口/竖井口/斜井口 露天采场 控制点 其他测量设施名称:_ 调查内容 具体描述 闭坑矿山现场情况 闭坑原因 内业存疑问题 确认情况 外业调查 结论 调查人员(签章):互检人员(签章):调查单位(章):DB41/T 24992023 20 B B C.4 已批复压覆部分外业调查记录表样式见表 C.4。表 C.4 已批复压覆部分外业调查记录表 矿区名称及编号:调查对象名称及登记分类编号:调查日期:实测 内容 实测验证坐标 选用设备 是否在压覆工程 范围内 X Y H 压覆工程名称:_ 调查 内容 具体描述 压覆主体是否建立 压覆主体范

    48、围一致性 内业存疑问题 确认情况 外业调查 结论 调查人员(签章):互检人员(签章):调查单位(章):DB41/T 24992023 21 C.5 矿区未占用部分外业调查记录表样式见表 C.5。表 C.5 矿区未占用部分外业调查记录表 矿区名称及编号:调查日期:实测 内容 工程 编号 原始依据:实测验证坐标 是否 一致 选用 设备 X Y H X Y H 探矿 坑口 钻井 机台 探槽 其它测量设施名称:_ 调查 内容 具体描述 未占用部分是否有过开采利用 内业存疑问题 确认情况 外业调查结论 调查人员(签章):互检人员(签章):调查单位(章):DB41/T 24992023 22 C C 附

    49、录 D (资料性)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汇总表样式 D.1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经济价值估算汇总表样式见表 D.1。表 D.1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经济价值估算汇总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编号 清查 单位 矿区 名称 价值估算 已出让经济价值(万元)未出让 经济价值(万元)经济价值(万元)备注 采用 方法 估算 基准日 1 2 3 4 5 6 7 8 9 D.2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汇总表样式见表 D.2。表 D.2 查明固体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汇总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矿区 清单 单位 地质工作程度 利用 类型 储量 规模 储量 分类 计量 单位 资源 储量 经济价值(万元)备注 编号 名称 1 2 3

    50、 4 5 6 7 8 9 10 11 D.3 矿业权设置情况汇总表样式见表 D.3。表 D.3 矿业权设置情况汇总表 行政区 省 市 县 序号 清查 单位 设置情况(个)未有偿处置矿业权 探矿权 采矿权 矿种 小计 矿业权数量(个)资源储量 计量单位 资源量 储量 探矿权 采矿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B41/T 24992023 23 参 考 文 献 1 GB/T 18341202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2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方案.2020年6月 3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2020年1月 4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2499-2023 矿产资源资产清查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