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802023 小麦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2023-09-15 发布2023-12-14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4802023 I 目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田间生产管理技术.15 收获与储藏.26 运输.2附录 A(资料性)推荐田间防治赤霉病的农药品种和剂量.3DB41/T 248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2、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斌、刘冬梅、李洪连、刘继红、李淑芳、王红旗、赵光华、尹海燕、王允、曹颖妮。DB41/T 24802023 1 小麦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田间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技术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GB 5009.1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 GB 5009.2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GB/T 15796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LS/T 1218 中国好粮油生产质量控制规范 NY/T 2545 植物性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现场筛查技术规程 DB41/T 2128 小
4、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小麦真菌毒素 小麦在生长和储藏过程中受到真菌的侵染,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如小麦受镰刀菌侵染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受青霉菌等侵染产生赭曲霉毒素A,受曲霉菌等侵染产生黄曲霉毒素B1。3.2 小麦真菌毒素重污染区 10年内有3年或3年以上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率20%以上的种植区域。4 田间生产管理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在小麦真菌毒素重污染区,应选用对赤霉病和(或)茎基腐病有抗性的小麦品种。4.2 整地播种 DB41/T 24802023 2 4.2
5、.1 整地 对连续旋耕23年的田块,应进行深耕或深松一次。深耕25 cm以上,达到土地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4.2.2 轮作 在小麦真菌毒素重污染区,小麦不宜与玉米、水稻、大麦、燕麦等作物轮作或混种,宜与大豆、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轮作。4.2.3 播期播量 豫北麦区半冬性品种适播期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10月1320日;豫中、豫东麦区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20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25日;豫南麦区半冬性品种为10月1525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20日至10月底。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技术,播种深度3 cm5 cm。高产田一般每亩基本苗1520万株,中产田2025万株。4.3 肥
6、水管理 依据不同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按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的原则合理施用。合理灌溉,雨后应及时排涝降渍,防止田间积水 4.4 病害防治 4.4.1 种子处理 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具体方法按DB41/T 2128执行。4.4.2 田间防控 返青至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烯唑醇和多菌灵等药剂,喷淋麦株茎基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抽穗扬花期,结合赤霉病测报结果进行药剂预防。赤霉病测报方法按照GB 15796的规定执行。扬花初期第1次用药,如遇连续阴雨或高湿天气,5 d7 d后进行第2次用药。药剂品种和使用剂量见附录A。5 收获与储藏 在小
7、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检测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等真菌毒素含量,按照GB 2761限量要求,合格的入库储藏,不合格的应予以隔离、单独存放。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按GB 5009.111规定的方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按GB 5009.209规定的方法测定,赭曲霉毒素A按GB 5009.96规定的方法测定,黄曲霉毒素按NY/T 2545或GB 5009.22规定的方法测定。6 运输 运输前后应对运输工具和储存容器进行清洁干燥。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封容器、加盖苫布等措施,防止小麦在运输过程中受潮。DB41/T 24802023 3 附录A (资料性)推荐田间防治赤霉病的农药品种和剂量 推荐田间防治赤霉病的农药品种和剂量见表A.1。表A.1 推荐田间防治赤霉病的农药品种和剂量 农药品种 有效成分含量(%)用药量(制剂量/亩)氰烯菌酯 25 100 mL200 mL 氰烯菌酯戊唑醇 36/12 40 mL60 mL 氰烯菌酯己唑醇 15/5 110 mL140 mL 丙硫菌唑 30 40 mL45 mL 丙硫菌唑戊唑醇 20/20 30 mL40 mL 丙硫菌唑多菌灵 25/3 117 mL133 mL 氟唑菌酰羟胺 20 50 mL65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