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2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492023 豫南酿酒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3-08-07 发布2023-11-06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44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播前准备.1 6 播种.2 7 田间管理.2 8 收获.3 9 品质要求.4 10 生产记录和追溯.4 附录 A(资料性)酿酒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壮苗指标.5 附录 B(资料性)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植物保护产品及使用方法.6 DB41/T 24492023 II 前
2、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晨阳、王莉、王丽芳、杨帆、袁虹霞、江锋、谢迎新、王益林、马耕、马冬云、周国勤、谢旭东、殷贵鸿、詹克慧。DB41/T 24492023 1 豫南酿酒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豫南酿酒小麦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品质要求及生产记录和追溯。本文件适用于豫南酿酒小麦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
3、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DB41/T 1
4、500 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DB41/T 2015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范 DB41/T 2394 小麦种子包衣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酿酒小麦 适合用于酿制白酒的小麦。4 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业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适宜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种植。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有机酿酒小麦应在认证的有机小麦生产基地生产。5 播前准备 DB41/T 24492023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5.1 5.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酿酒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
5、规定。5.1.2 种子处理 种子应经过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具体方法按照DB41/T 2394的规定执行。有机酿酒小麦生产应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包衣或拌种,可选用井冈枯芽菌6%可湿性粉剂或其他生物制剂进行拌种处理。整地与施肥 5.2 5.2.1 整地 秋作物收获后,采用机械深耕或深松,旋耕地块每隔2年深耕一次。耕后机耙,达到坷垃细碎、地表平整。其中,稻茬麦田应开挖“四沟”(厢沟、腰沟、围沟和田外排水沟),做到沟渠相通,确保积水能及时排出。5.2.2 施肥 施氮量(纯氮)以每亩10 kg13.5 kg为宜,磷肥(P2O5)每亩5 kg8 kg,钾肥(K2O)每亩3 kg6 kg。其中氮肥的70%80%
6、做底肥随整地施入,另20%30%在返青至起身期追施。磷肥、钾肥及其他肥料全部做基肥底施,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整地时每亩应一次性施用商品有机肥800 kg1000 kg,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6 播种 播种期 6.1 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5日至10月28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20日至11月10日。播种量 6.2 适期播种以每亩10 kg12.5 kg为宜,若延期播种,每推迟3 d可增加播种量0.5 kg,但机械条播亩播量不超过18 kg,撒播不超过23 kg。播种方式 6.3 提倡机械条播,行距20 cm25 cm,播深2 cm4 c
7、m,播后镇压;如适播期内无法机械播种,可利用免耕机一次作业完成施肥、播种等工序,或进行均匀撒播。7 田间管理 前期管理(播种-越冬)7.1 7.1.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对缺苗断垄严重地块应采用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催芽补种,或三叶后进行移栽补缺。DB41/T 24492023 3 7.1.2 田间除草 可在冬前进行化学除草,具体方法按照DB41/T 2015规定执行。有机酿酒小麦可通过中耕方式灭除田间杂草,破除土壤板结。7.1.3 合理灌溉 冬前当土壤耕层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可进行灌溉,以实现冬前壮苗,具体管理指标见附录A。提倡节水灌溉,灌溉量以每亩30 m340 m3为宜。灌溉水应符合GB
8、5084的规定。中期管理(返青-抽穗)7.2 7.2.1 田间除草 可在返青期起身期(日均温6)进行化学除草,具体方法按照DB41/T 2015规定执行。有机酿酒小麦可通过田间划锄灭除杂草,松土保墒,破除板结。7.2.2 分类管理 春季追施总施氮量的20%30%,追施时期因苗分类进行。旺苗春季肥水管理推迟至拔节期,早春应采用镇压、深中耕断根等措施控制旺长;弱苗应在返青期及早肥水促管,壮苗追肥宜在起身期进行。壮苗管理指标见附录A。7.2.3 防御冻害 土壤耕层相对含水量低于60%的田块,应在寒流来临前及时灌溉,预防倒春寒或晚霜冻害发生。7.2.4 防治病虫害 在返青至孕穗期,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
9、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等,在病虫达到防治标准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具体方法按照DB41/T 1500规定执行;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推荐药剂见附录B。7.2.5 清沟排渍 稻茬麦田应保持“四沟”疏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发生。后期管理(抽穗-成熟)7.3 7.3.1 防治病虫害 抽穗扬花期应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若遇阴雨天气,应在第一次喷药后5 d7 d进行补喷;灌浆期要注意防治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及蚜虫等病虫害,具体方法按照DB41/T 1500规定执行;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推荐药剂参见附录B。7.3.2 防渍防早衰 稻茬小麦及时疏通“四沟”,排渍降湿。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
10、钾等水溶性肥料防早衰。8 收获 在完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做到单收、单贮。DB41/T 24492023 4 9 品质要求 酿酒小麦籽粒品质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籽粒为软质(粉质);硬度指数45 HI;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14%;总淀粉含量60%65%。籽粒应符合GB 2715、GB 2761、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10 生产记录和追溯 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等生产过程,归档保存,以便产品质量追溯。DB41/T 24492023 5 附录A (资料性)酿酒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壮苗指标 酿酒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壮苗指标见表A.1。表A.1 酿酒小麦主
11、要生育时期壮苗指标 生育时期 个体指标 群体指标 主茎叶龄(叶)单株次生根数(条)单株分蘖数(个)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千克/亩)群体(万/亩)越冬期(12 月 1520 日)56 58 23 2.03.0 5080 6575 起身拔节期(3 月 520 日)79 1015 35 3.06.0 150400 7080 抽穗期(4 月 515 日)1012 1620 23 7.59.0 700800 4050 开花期(4 月 1020 日)1.52 7.08.5 8501000 3545 成熟期(5 月 256 月 5 日)1.22.0 12001400 3242 DB41/T 24492023
12、6 附录B (资料性)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植物保护产品及使用方法 适用有机酿酒小麦生产的植物保护产品及使用方法见表B.1。表B.1 有机酿酒小麦生产植物保护产品及使用方法 类别 名称和组分 防治对象 使用方法 I.植物和动物来源 藜芦碱 蚜虫 喷雾 苦参碱 蚜虫 喷雾 蛇床子素 白粉病 喷雾 大黄素甲醚 白粉病 喷雾 低聚糖素 赤霉病 喷雾 氨基寡糖素 赤霉病 喷雾 昆虫天敌(如赤眼蜂、瓢虫)黏虫、蚜虫 释放 II.矿物来源 硫磺 白粉病 喷雾 氢氧化钙(石灰水)杀真菌剂、杀虫剂 喷雾 III.微生物来源 球孢白僵菌 蚜虫 喷雾 井冈霉素 纹枯病 喷雾 井冈蜡芽菌 纹枯病 喷雾 多抗霉素 纹枯病,白粉病 喷雾 井冈枯芽菌 全蚀病 拌种 荧光假单胞杆菌 全蚀病 拌种,灌根 地衣芽孢杆菌 全蚀病 拌种,喷雾 申嗪霉素 全蚀病,赤霉病 拌种,喷雾 四霉素 白粉病,赤霉病 喷雾 枯草芽孢杆菌 白粉病,锈病,赤霉病 喷雾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锈病 喷雾 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 赤霉病 喷雾 阿维菌素 红蜘蛛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