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3.110 CCS J 0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282022 煤化工企业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风险管理规则 2022-09-16 发布2022-12-14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328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2 6 风险管控.5 附录 A(资料性)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6 参考文献.10 DB41/T 232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2、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志刚、栗帅、王龙、齐会、朱琳、皮艳慧、肖晖、张照彤、张海宏、王海红、刘莹、朱睿颖、关乐、戴勇、鲁成思、李玉龙、张成延。DB41/T 23282022 1 煤化工企业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风险管理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化工企业在用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煤化工企业在用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的风险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67.1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567.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2部分:应用、选择与安装 GB/T 12241 安全阀 一般要求 GB/T 38109 承压设备安全附件及仪表应用导则 TSG ZF001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3 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煤化工 coal chemical industry 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3.2 安全阀 safety valv
4、e 不借助任何外力而利用自身介质的力来排出一定数量的流体,以防止压力超过某个预定安全值的自动阀门。注:当压力恢复正常后,阀门关闭并阻止介质继续流出。3.3 爆破片装置 rupture disk device 由爆破片(或爆破片组件)和夹持器(或支承圈)等零部件组成的非重闭式压力泄放装置。3.4 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ving capacity 在超压工况下,能够保障承压设备安全所需要的最小泄放量。3.5 失效 failure 执行某项规定能力的终结。3.6 风险 risk DB41/T 23282022 2 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
5、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组合。3.7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4 总体要求 人员 4.1 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应具有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的专业知识,熟悉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所在设备的运行状况,并经过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培训。风险管理程序 4.2 风险管理程序一般为:a)工作准备;b)资料收集;c)现场检查;d)风险因素识别;e)风险分析;f)风险评价;g)风险管控。风险评价周期 4.3 风险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评价的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5 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 工作准备 5.1 风险辨识与评价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主要有:a)确定风险辨识
6、、分析与评价的对象;b)确定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明确人员分工与职责;c)确认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的目的;d)明确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的依据;e)确定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的流程;f)明确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g)制定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风险辨识 5.2 5.2.1 资料收集 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应收集以下资料:a)所在设备资料(包括操作温度范围、压力范围、使用介质等);DB41/T 23282022 3 b)制造质量证明文件及使用说明文件;c)使用维护资料,主要有:1)定期检查记录及报告;2)日常使用状况和维护保养记录;3)非正常动作记录;4)运
7、行故障和事故记录;5)维修、更换记录;6)历次检验检测报告。5.2.2 现场检查 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应现场查验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所在设备的工艺参数,对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的当前状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以下方面的内容:a)安装形式和位置是否正确;b)标识是否齐全(产品铭牌、校验标志);c)铅封是否完好;d)是否存在内漏或外漏,所泄放介质是否对周围环境或人员造成伤害;e)外部腐蚀的严重程度;f)动作装置是否有效并处于适当位置;g)相关附件是否完整无损且状态正常。5.2.3 风险因素识别 资料收集和现场检查结束后,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应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现场检查结果对安全阀及爆
8、破片装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见附录A。风险分析 5.3 5.3.1 分析原则 针对识别出的各项风险因素,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人员应分析判断其可能导致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失效的形式。5.3.2 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主要失效形式 5.3.2.1 安全阀主要失效形式 安全阀的主要失效形式有:a)密封失效。被保护设备正常运行时,关闭状态的安全阀有介质从壳体、阀瓣与阀座的密封副、安全阀与设备或管道连接处持续流出;b)开启失效。当进口压力达到预设的整定压力值时,安全阀不能及时开启;c)不能稳定及时地排放。当阀前的压力超过整定压力值时,安全阀未达到规定的开启高度,且排放不稳
9、定,出现频跳、颤振、卡阻等现象;d)排放后不能及时关闭。安全阀在排放后,阀瓣不能及时回座并保持密封。5.3.2.2 爆破片装置主要失效形式 爆破片装置的主要失效形式有:DB41/T 23282022 4 a)提前爆破。爆破片承受的压力低于标定爆破压力下限时,爆破片装置动作;b)延迟爆破。爆破片承受的压力超过标定爆破压力上限时,爆破片装置未动作;c)开度不足。爆破片承受的压力在标定爆破压力下限和标定爆破压力上限之间时,爆破片装置动作,但爆破片破裂形貌不满足要求,导致通道未能全部打开。风险评价 5.4 5.4.1 失效发生可能性 对所有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按表1评定失效发生可能性等级,以最高等级作为
10、评定结果。表1 失效发生可能性等级评定表 等级 1 2 3 4 5 发生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 极少情况下才发生 某些情况下发生 较多情况下发生 常常会发生 5.4.2 失效后果严重性 对所有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按表2评定失效后果严重性等级,以最高等级作为评定结果。表2 失效后果严重性等级评定表 等级 1 2 3 4 5 人员伤亡 无人员伤亡 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1万元以下 1000万元以下 1000万元以上5000
11、万元以下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1亿元以上 环境影响 不造成污染 轻微污染 一般污染 严重污染 极重污染 5.4.3 风险分级 风险分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等级根据失效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失效后果严重性等级按表3进行评定。表3 风险矩阵表 风险等级 失效发生可能性等级 1 2 3 4 5 失效后果严重性等级 1 低 低 低 一般 较大 2 低 低 一般 较大 较大 3 低 一般 较大 较大 重大 4 一般 较大 较大 重大 重大 5 较大 较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DB41/T 23282022 5 6 风险管控 通用要求 6.1 企业应对各种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制定
12、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制度管理 6.2 对于制度缺失或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企业应加强制度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强化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检验检测 6.3 对于损伤导致的风险,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进行材质分析、声发射检测、超声导波检测、在线监测等,根据检验检测结果对风险进行监控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措施。更换或维修 6.4 仅能通过更换或维修的方式控制风险时,企业应对存在此类风险的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应急处置 6.5 风险会引发严重事故时,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资源配置
13、、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应急响应演练等。DB41/T 23282022 6 A A 附录A (资料性)安全阀及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 A.1 安全阀常见风险因素见表 A.1。表A.1 安全阀常见风险因素表 类别 序号 常见风险因素 选型 1 泄放量不满足排放要求。2 压力等级与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匹配。3 适用温度和工作温度不匹配。4 材质与介质不相容。5 介质易燃、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时未选用全封闭式安全阀。6 系统负压或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压时未选用真空负压安全阀。7 背压变化量较大时未选用背压平衡式安全阀。制造 8 制造单位无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9 产品未经型式试验合格。10 产品为制造单
14、位超许可范围生产。11 产品制造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12 产品无唯一性编号。13 产品无铭牌。14 壳体壁厚低于设计值。15 安全阀弹簧无材质证明书。16 弹簧未经强压处理。安装 17 安装方式非铅直。18 安装前未检查密封性。19 排放导管管径小,影响正常排放。DB41/T 23282022 7 表A.1 安全阀常见风险因素表(续)类别 序号 常见风险因素 安装 20 排放导管曲折并有急转弯。21 介质有毒、易燃易爆,或为蒸汽,出口未装设排放导管,或排放导管未引至安全地点。22 泄放口会对环境或人员造成伤害。23 安全阀进口与压力容器接管过长。24 安全阀出口管未作支撑或有效固定。25 入口
15、前装设的隔断阀未全开或无铅封。26 装在含气、液两相物料设备的液相部分。使用 27 使用单位无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混乱。28 未建立安全阀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29 档案资料不齐全。30 所在设备工况不稳定。31 未进行日常维护保养。32 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理并记录。33 密封面有泄漏。34 调节螺杆腐蚀粘连且不可修复。35 调节圈、调节螺母锈死。36 使用介质变更,且新介质腐蚀性更强。37 出口堵死,无法清除。38 阀体有裂纹。39 弹簧腐蚀严重或者开裂。校验 40 首次使用前未经校验合格。41 未定期进行校验。42 整定压力值不符合规定。DB41/T 23282022 8 表A.1
16、 安全阀常见风险因素表(续)类别 序号 常见风险因素 校验 43 校验时未进行密封试验。44 校验单位不具备资质。45 校验人员不具备资格。46 校验状态铅封损坏。A.2 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见表 A.2。表A.2 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表 类别 序号 风险因素 选型 1 爆破片的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错误。2 爆破片的材料与介质不相容。3 爆破压力或爆破温度选择不合理。4 未考虑温度变化对爆破压力的影响。5 安全泄放量不满足排放要求。6 被保护设备存在真空和超压两种工况,不具有负压和超压双重保护作用。7 与安全阀串联使用且在安全阀入口侧,未选择无碎片或非脱落型爆破片装置。制造 8 制造单位无特
17、种设备生产许可证。9 产品未经型式试验合格。10 产品制造未进行监督检验。11 产品为制造单位超许可范围生产。12 产品制造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13 产品标识不全。安装 14 爆破片安装方向错误。15 爆破片与夹持器不配套。16 背压托架刚度不足。(设置背压托架时)17 安装位置非设备的危险空间。DB41/T 23282022 9 表A.2 爆破片装置常见风险因素表(续)类别 序号 风险因素 安装 18 与安全阀组合使用,安装形式或相对位置错误。19 安装时未检查爆破片的变形和拱面损伤情况。20 未装设在靠近压力源的位置。21 装设在经常超压或超温的设备上。22 进口接管过长。23 介质有毒或易燃易爆,出口未装设排放导管,或排放导管未引至安全地点。24 排放导管或汇集管管径小,影响正常排放。25 排放导管曲折并有急转弯。使用 26 与设备间装设的隔断阀未全开或无铅封。27 装在含气、液两相物料设备的液相部分。28 使用单位无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混乱。29 未建立爆破片装置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DB41/T 23282022 10 参考文献 1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2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3 DB41/T 185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