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5264-2023 《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pdf

    • 资源ID:1545438       资源大小:3.16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5264-2023 《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pdf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备案稿)JXXX-2023DB37/T 5264-20232023-10-10 发布2023-12-01 实施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smart lighting pole engineering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联合发布DB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济 南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备案稿)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smart lighting pole engineeringDB37/T 52642023主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

    2、分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单位:山 东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施行日期:2023年12月01日1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公 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基坑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等18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2023 年 第 10 号基坑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岩石耐磨性钢针法试验规程水泥土检测技术标准民用地下空间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空心板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假山工程技术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地下成孔成槽质

    3、量检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氡检测与防治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道路混凝土箱涵技术标准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设计标准钢丝网架(片)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应用技术标准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和市政基础设施岩土工程勘察标准等18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原民2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DB37/T 5120-2018、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规程DBJ/T 14-088-2012同时废止。以上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

    4、术内容的解释。附件: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发布名单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0月10日3附件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发布名单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编单位1基坑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DB37/T 5253-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2岩石耐磨性钢针法试验规程DB37/T 5254-2023山东建投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3水泥土检测技术标准DB37/T 5255-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滨州市诚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4民用地下空间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7/T 5256-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人

    5、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装配式空心板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37/T 5257-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6假山工程技术标准DB37/T 5258-2023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健康建筑评价标准DB37/T 5259-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8绿色建材评价标准DB37/T 5260-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北苑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9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DB37/T 5261-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瑞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4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编单

    6、位10地下成孔成槽质量检测技术标准DB37/T 5262-2023山东鲁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11民用建筑氡检测与防治技术标准DB37/T 5263-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DB37/T 5120-2023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13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DB37/T 5264-2023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城市道路混凝土箱涵技术标准DB37/T 5265-2023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

    7、司 15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设计标准DB37/T 5266-2023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16钢丝网架(片)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应用技术标准DB37/T 5267-2023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省中工质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17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标准DB37/T 5268-2023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大学18市政基础设施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37/T 5269-2023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前 言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

    8、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1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规划;5.系统设计;6.工程施工;7.检验与验收。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八路56号;邮编:250000;电话:17605319080;邮箱:)。主 编

    9、 单 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 编 单 位:山东省通信行业协会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局主要起草人员:张松梅、刘吉成、崔传庆、夏 林、刘庆吉2文 鹏、刘守志、张 俊、孙 杰、王新民吴建亮、徐 华、张玉利、姜鹏飞、刘建国李育红、刘洪荣、范宜卿、刘丙强、王 琪主要审查人员:谢秀颖、韩子磊、明宁昌、王一彬、张云鹏王立恩、白江涛、刘维堂、李付伟3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与缩略语 2 2.1 术语 2 2.2 缩略语 53 基本规定 64 系统规划 75 系统设计 9 5.1 一般规定 9 5.2 杆体 10 5.3 挂载

    10、设备 13 5.4 智能网关 13 5.5 设备仓 15 5.6 综合机房(机柜)16 5.7 管线 19 5.8 通信网络 20 5.9 供配电 21 5.10 防雷与接地 23 5.11 管理平台 24 5.12 信息安全 286 工程施工 30 6.1 一般规定 30 6.2 进场检验 304 6.3 杆体 32 6.4 设备安装 32 6.5 综合机房(机柜)33 6.6 强、弱电管道 33 6.7 线缆敷设 347 检验与验收 35 7.1 一般规定 35 7.2 杆体 35 7.3 挂载设备 36 7.4 综合机房(机柜)38 7.5 供配电系统 38 7.6 管理平台 39 7.

    11、7 工程验收 39本标准用词说明 41引用标准名录 42条文说明 45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2 2.1 Terms 2 2.2 Abbreviations 53 Basic Rules 64 System Plan 75 System Design 9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9 5.2 Pole 10 5.3 Mounted Device 13 5.4 Intelligent Gateway 13 5.5 Comprehensive Chassis 15 5.6 Compre

    12、hensive Computer Room(Cabinet)16 5.7 Pipeline 19 5.8 Communications Network 20 5.9 Power supply systems 21 5.10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23 5.11 Oper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24 5.12 Information Security 286 Construction 30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 6.2 Material equipment entry inspection

    13、 306 6.3 Pole 32 6.4 Device Installation 32 6.5 Comprehensive Computer Room(Cabinet)33 6.6 Pipes 33 6.7 Cable laying 347 Test and Acceptance 35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5 7.2 Pole 35 7.3 Mounted Device 36 7.4 Comprehensive Computer Room(Cabinet)38 7.5 Power supply systems 38 7.6 Management Platform

    14、 39 7.7 Engineering acceptance 3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41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2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511 总 则1.0.1 为规范山东省智慧灯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优化5G等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环境,促进智慧城市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进山东省智慧灯杆工程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改扩建智慧灯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1.0.3 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基

    15、础设施,应联动各行业应用建立起覆盖范围广、功能齐全的信息感知网络,并应充分考虑与城市风貌景观相融合,对杆体、综合机房(机柜)、通信管线、供配电管线和管理平台进行整网统筹,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治、共享。1.0.4 智慧灯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智慧灯杆和相关设备设施的选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与缩略语2.1 术 语2.1.1 智慧灯杆 Smart lighting pole以灯杆为载体,通过挂载各类设备提供智能照明、移动通信、视频监控、环境/气象监测、交通管理、信息交互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功能组合,可通过管理平台进行远程监测、控制、管

    16、理等网络通信和信息化服务的多功能道路灯杆。2.1.2 智能照明 Smart lighting对智慧灯杆的照明系统进行精细化管控,实现远程开灯、关灯、调光及照明设备状态监测,并根据经纬度、时区等设置定时任务,控制所有路灯或指定路灯的开灯、关灯、调光、接收故障告警等。2.1.3 视频监控 Video surveillance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和记录五大部分组成。2.1.4 交通指示 Traffic indication 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交通设施,包括各类交通标志牌、交通信号灯(指示屏)、路名牌和导向标志。2.1.5 交通监控 T

    17、raffic monitoring 通过采集、处理和发布道路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一种用于道路交通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措施,包括交通流量检测、道路监控和电子警察,可实时监测车流量、车速和道路的通行状态,也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和记录。2.1.6 车路协同系统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 Systems采用传感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车车(V2V)、车路3(V2I)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2.1.7 环境/气象监测 Environmen

    18、tal or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远程监测城市环境或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照度、气压、风向、风速、噪声、PM2.5和PM10等。2.1.8 5G通信基站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安装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收发信设备的通信站,提供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2.1.9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通过信息传递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简称IoT。

    19、2.1.10 信息发布 Information display按区域或功能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共广播等设备设施远程发布图像、音视频信息,如时政新闻、天气预报、环境数据、交通信息和公益广告等。2.1.11 公共广播 Public broadcasting按区域和功能提供音频广播,远程控制播放内容,如政府公告、应急指挥信息等。2.1.12 公共WLAN Public WLAN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提供可随时随地接入的无线网络,为市民提供互联网服务。2.1.13 紧急求助 Emergency call一键式紧急呼叫,与系统平台联网,快速传递报警或求助信4息,可双向通话或视频。2.1.14 信息交互

    20、Information interaction通过触摸显示屏等交互方式,提供现场信息查询、参数设置等服务。2.1.15 充电服务 Charging service为各类电动车或设施终端提供交流或直流充电服务。2.1.16 设备仓 Equipment cabin安装智慧灯杆运行支持设备的专用空间,为灯杆上挂载的各类设备提供配电、通信和监控服务。可采用位于灯杆底部的一体化设计,也可采用安装于灯杆立柱的独立式箱体设计。2.1.17 管理平台 Management platform用于对智慧灯杆及相关设备进行管理、控制、运行监测、数据运维等功能的软件系统。2.1.18 智能网关 Intelligent

    21、 gateway用于灯杆挂载设备的通信接入、交换和路由,同时具备边缘计算、协议转换的能力,上行与管理平台进行网络通信,下行与挂载设备进行网络或串行通信。2.1.19 综合机房(机柜)Comprehensive equipment room(cabinet)综合接入智慧灯杆各类业务数据的通信设备所在的机房(机柜),实现各类挂载设备的信息流和控制流在前端智慧灯杆与上层管理平台之间的传输连接。2.1.20 服务区块 Service block由一个综合机房(机柜)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智慧灯杆形成的一个服务区域。52.2 缩略语API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

    22、rface)APP手机软件(Application)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oRa一种低功耗局域网的无线标准(Long Range Radio)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SPD电涌保护器(Surge

    23、Protection Device)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ZigBee 紫蜂技术(ZigBee Technology)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63 基 本

    24、 规 定3.0.1 道路照明灯杆宜进行功能升级,建设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前端设施的主要载体。3.0.2 城市智慧灯杆建设宜编制专项规划,综合各方需求,统筹建设和管理。3.0.3 在满足业务功能要求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对道路上各类杆件、管线、箱体等设施进行集约化整合设置,并为未来拟挂载设备预留资源。3.0.4 智慧灯杆系统和其他道路设施等应统筹进行系统设计,风格、造型、色彩等应与道路环境景观整体协调。3.0.5 智慧灯杆系统的建设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经济性,与道路建设、改造和景观提升等市政工程同步开展。3.0.6 智慧灯杆的杆体及挂载设备应有标识和编码。74 系统规

    25、划4.0.1 智慧灯杆系统应根据道路情况和业务覆盖需要规划服务区块,前端系统的组织应以服务区块为单元进行。4.0.2 智慧灯杆规划应与道路交通、供电、通信、市政等相关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4.0.3 智慧灯杆系统的需求收集,应包含下列内容:1 公安、城管、交通、应急、环保、市政等领域关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信息交互、公共设施安全监测、应急求助等信息化业务的相关需求;2 电信运营、广电和物联网等领域关于无线通信的需求;3 供电等领域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的需求。4.0.4 智慧灯杆系统的现状调研,应包含下列内容:1 道路类型、等级,杆体权属单位及使用单位等;2 杆体类型、老旧程度、杆体高

    26、度、杆体强度、杆体稳定性等信息;3 配套管道、供配电及通信线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信息;4 现场交通信号、道路指示牌、视频监控等挂载设备信息。4.0.5 智慧灯杆系统的需求匹配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建智慧灯杆,应根据挂载需求,衔接相关基础设施规划,明确灯杆建设规模与建设要求;2 现有灯杆增加挂载设备,灯杆结构、基础应满足挂载设备的荷载要求。4.0.6 智慧灯杆专项规划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81 按规划期限,以服务区块为基本单元编制专项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建设规模等主要内容;2 总体目标应明确规划期末的总体建设水平;3 建设规模应根据现状、需求及布点原则确定。4.0.7 智慧灯杆建设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

    27、规定:1 应结合智慧灯杆专项规划,编制智慧灯杆年度建设计划;2 智慧灯杆年度建设计划应明确新建、改造智慧灯杆的总体数量、总投资、进度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道路的智慧灯杆建设计划应与市政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2)原有道路的灯杆改造应明确改造的优先顺序,并考虑共享原有杆件资源。95 系统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智慧灯杆宜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杆体直径和设备仓体积。5.1.2 智慧灯杆挂载设备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安全、性能、安装和电磁兼容等相关规定。5.1.3 智慧灯杆在满足功能要求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应简洁美

    28、观。5.1.4 挂载设备应优化整体设计,实现小型化、一体化,颜色与杆体颜色协调统一。5.1.5 综合机柜应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要求,确保仓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5.1.6 杆体、设备仓、综合机房(机柜)等的样式、颜色应与道路和区域景观相协调。5.1.7 管理平台的设计应确保平台自身及其数据信息的安全。5.1.8 智慧灯杆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及系统运营中应考虑节能需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节约能源的方案。5.1.9 智慧灯杆系统可通过前端设施设备的挂载及管理平台系统的建立,实现智能照明、视频监控、无线网络覆盖、交通管理、车路协同、信息发布、信息交互、环境监测、公共设施安全监测、充电桩等功能的按

    29、需组合。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105.2 杆 体5.2.1 杆体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 5013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等标准的相关规定,安全等级应符合二级标准,同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 527和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 5131的相关规定。5.2.2 杆体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 50135、建筑桩基技术规

    30、范JGJ 94的相关规定。5.2.3 杆体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0年。5.2.4 杆体环境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杆体在环境温度-2550及杆体内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范围内正常工作;2 杆体抗震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中的相关规定,且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当地建筑地震烈度要求;3 杆体应进行内外防腐处理,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 527的要求;4 杆体风载荷计算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中的规定,基本风压值应按上述标准规定方法确定

    31、的50年重现期为准,但不得小于0.35kN/m2。5.2.5 杆体设计除应满足集成现有功能设备荷载外,还应考虑功11能扩展的冗余荷载。5.2.6 杆体截面形式宜采用多边棱形的锥形杆,杆体材料宜采用Q345及以上强度的高强度材料,设计和制造标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 527的相关杆体规定。5.2.7 杆体应分层设计,如图5.2.7所示,杆体宜按照以下4个层次进行分层设计:1 第一层(底部):适用充电桩、信息交互设备、设备仓、检修门、配套设备等设施,适宜高度约2.5m以下;2 第二层(中部):适用路名牌、小型标志标牌、小型信号灯、视频监控、信息发布设备等设施,适宜高度约2.

    32、5m5.5m;3 第三层(上部):适用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分道指示标志牌、指路标志牌、视频监控、车路协同等设施,适宜高度约5.5m8m;4 第四层(顶部):适用智能照明、气象环境监测、无线通信、物联网基站、视频监控等设施,高度约8m 以上。图5.2.7 杆体分层设计5.2.8 智慧灯杆挂载设备安装方式主要包括抱箍式、法兰式、滑12槽式,立杆中部宜配置滑槽,挂载设备宜采用滑槽式安装;滑槽机械强度和位置无法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时,可采用抱箍式或法兰式安装。5.2.9 杆体应预留移动基站设备安装接口和安装空间,移动基站设备可安装在杆体顶部上端或顶部侧面,顶部上端安装通过安装件应直接固定在杆体顶部预留的

    33、安装接口上;侧面安装应采用抱箍式或滑槽式安装。5.2.10 杆体设计应考虑未来拓展性,预留后期功能扩展接口,便于设备的加装、更换、拆卸和维护,并符合下列规定:1 杆体上应预留设备安装空间和预留穿线孔。预留穿线孔宜为圆形,打磨光滑,无毛刺、锐边,加塞防水胶泥。预留穿线孔径应考虑安装设备接线的线径,无特殊要求时,孔径应大于30mm;2 杆体内部预留穿线空间,满足强、弱电线缆分离要求;3 设备连接件宜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5.2.11 智慧灯杆杆体宜采用姿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和管理各种杆体的倾斜、被撞击等状态。5.2.12 智慧灯杆布设应符合整体布局、功能配置、点位控制的技术要求,挂载设备的布设应

    34、与使用单位进行沟通,满足近期的使用需要,并考虑未来的拓展需求。5.2.13 智慧灯杆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智慧灯杆的布置方式与灯具的安装高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中的相关规定;2 杆体和挂载设备不应侵入道路建筑边界,应满足与公共设施的最小安全距离;3 挂载5G等移动通信基站的杆体布设应满足网络覆盖的要13求,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 5039中的相关规定;4 应根据“先路口区域布设,再路段区域布设”的顺序,合理调整灯杆间距,对智慧灯杆和普通灯杆的布设位置进行统筹协调,按照能合则合原则整合杆件资源;5 在路口区域,应以交通指示(标志牌、信

    35、号灯)和交通监控(流量检测器、电子警察)的点位为控制点设置智慧灯杆;6 在道路中间路段,以路灯的点位为控制点设置智慧灯杆。5.3 挂载设备5.3.1 挂载设备通过连接件与杆体连接,宜使用滑槽、抱箍或法兰连接件连接。5.3.2 挂载设备布局应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5.3.3 挂载设备部署间距和高度应综合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及功能覆盖需求。5.3.4 挂载设备的信息流宜以杆体为节点通过综合机房(机柜)汇聚后上传。5.3.5 挂载设备的性能指标、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5.3.6 挂载设备应达到IP65的防护等级,应能满足山东地区长年户外使用的气象条件要求。5.

    36、4 智能网关5.4.1 智能网关应根据业务管理、业务需求以及兼顾经济性等因素按需布置,两个及以上挂载设备需要进行信息传输时,宜配置智能网关。145.4.2 智能网关应具备汇聚业务信息和监控信息的功能,业务信息包括非裸光纤传输接入挂载设备的文本、图像以及音视频等数据信息,监控信息包括杆体、电源、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运行状态等信息。5.4.3 智能网关可通过有线光纤/网线、4G/5G无线通信等上联至管理平台,有线、无线上联接口网络传输宜具有多发、备份、容错设计,网络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传输通道。5.4.4 智能网关应支持不同接口类型的挂载设备接入,应支持千兆以太网光口、电口、RS232/RS485等接

    37、口,根据不同应用可支持LoRa、ZigBee、Wifi、PWM、AI/AO接口、DI/DO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等协议或接口。5.4.5 智能网关应支持对接入设备进行在线配置、调试、升级等能力。5.4.6 智 能 网 关 北 向 接 口 应 具 有 良 好 的 协 议 兼 容 性,支 持 HTTP(S)、MQTT、TCP/UDP等主流协议。5.4.7 智能网关应具备本地网络管理功能,能独立管理智慧灯杆的所有挂载设备,可实现挂载设备间事件联动、离线规则管理等功能。5.4.8 智能网关宜具备本地存储和本地计算功能。5.4.9 智能网关应具备身份认证、鉴权功能和数据传输加密功能,支持国产密

    38、码算法(SM2/SM3/SM4),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5.4.10 智能网关应具备日志保存和日志管理功能,对智能网关的设置、修改、资料删除等进行完整记录;日志禁止人为修改和删除,保存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5.4.11 智能网关应支持远程服务、调试、配置等功能。155.4.12 智能网关宜支持挂载设备的自动识别、自动配置、即插即用功能。5.4.13 智能网关宜支持配置导入导出功能,方便批量设备的配置工作。5.4.14 智能网关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同时应满足工业级温湿度环境要求。5.4.15 智能网关电磁兼容性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抗扰度3级指标的要求。5.5 设备仓5.5.1 设备仓

    39、可采用灯杆一体化设计,也可采用独立式设计。5.5.2 设备仓应与智慧灯杆配套设置,仓位数量应与智慧灯杆的配套设备相匹配。5.5.3 设备仓开门方向应结合行人、车辆及维护便捷性确定。5.5.4 设备仓以及相关金属构件应可靠接地。5.5.5 设备仓设计环境类别为I类,满足山东地区长年户外使用的气象条件要求,使用寿命不应小于20年。5.5.6 设备仓应根据设备管理需求,采用分仓设计。5.5.7 设备仓箱顶应有斜度,箱顶不应有积水的沟槽。5.5.8 设备仓箱体宜进行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宜采用无色透明材料。5.5.9 设备仓宜配备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箱体环境参数和运行状态。5.5.10 设备仓宜采

    40、用智能门锁,实现远程开关门、门锁状态监测、开关门记录追踪等功能。5.5.11 独立式设备仓外表面材料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不锈钢,或能满足机械强度和热力性能要求的其他材料。165.5.12 独立式设备仓不应安装在低洼处,安装高度应满足防水浸的要求。5.5.13 一体化设备仓宜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仓内设备安装位置和高度应满足防水浸的要求,并应设置浸水防触电设施;2 设备仓内部应采用强电和弱电分仓设计。5.6 综合机房(机柜)5.6.1 智慧灯杆系统应配置综合机房(机柜)实现各种业务设备集中放置、集中传输。5.6.2 智慧灯杆工程宜优先选择建设综合机房,条件不具备时,可根据业务区域建设需要

    41、,采用室外综合机柜替代。5.6.3 综合机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GB/T 51125、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 5003 的相关规定;综合机房的环境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局(站)机房环境条件要求与检测方法YD/T 1821 的相关规定。综合机房与架空电力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 的规定。5.6.4 考虑综合机房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综合机房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行政区划、业务和道路的分布、网络组网的合理性和管理维护的便利性等因素,优先设置在业务区域的中心位置;

    42、2 优先设置在公用设施用地范围内;3 优先设置在主干管道附近,宜具备双路由管线出局的条件17和充足的管线资源;4 电力供给充足可靠,通信快速畅通,交通便捷;5 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6 远离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隐患区域;7 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8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5.6.5 综合机房的面积不宜小于20m2,机房应根据各种用户设备的安装、维护需求进行分区设计,合理分配机房空间。机房宜为矩形,净高不应小于2.8m。5.6.6 综合机房装修应满足下列要求:1 机房不应作装饰性装修。室内外装修应满足二级耐火等级要求,选用耐久、阻燃、不起尘的材料;2

    43、 机房墙体应为砖砌、混凝土现浇或满足防火、防水、防盗要求的轻质墙体,同时满足防渗漏、防虫鼠、保温、隔热、耐久要求;3 机房地面的面层材料,宜采用光洁、耐磨、耐久、不起尘、防滑、阻燃、环保的材料,在任何情况下机房内均不应出现结露现象;4 宜根据综合机房所在位置,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5 所有进出综合机房的孔洞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D 5201 的规定进行封堵;6 综合机房应根据机房位置合理设置独立的电缆、光缆等线缆孔洞。5.6.7 机房应根据设备布置情况及各类线缆的布放、维护需求,合理建设机房内桥架。185.6.8 机房应按照设备的整体需求配置空调、消防等设施。5.6.9

    44、机房用电负荷容量设计应考虑机房远期发展对设备功率、蓄电池组充电功率、空调功率及其他照明、插座功率等用电的需求。5.6.10 综合机柜应与智慧灯杆配套设置,各功能模块不应单独设置室外机箱,宜采用多合一箱体,满足功能性前提下统筹各方需求整合共享,减少城市户外箱体数量及体量。5.6.11 综合机柜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范YD/T 5186的规定。5.6.12 综合机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户外配电箱通用技术条件DL/T 375和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YD/T 1537的规定。综合机柜的防水应符合IP55防水等级要求。5.6.13 综合机柜的安装位置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管线资源、

    45、网络布局、光缆传输衰耗、供电等因素,并确保箱体安全,不影响道路交通,且维护方便。综合机柜不应设置在低洼积水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150mm。5.6.14 综合机柜宜布设在路口区域,或以500m800m为间隔设置;宜布设在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和机非隔离带内,不应布设于人行道过街横线、居民小区和商业设施的进出口处。5.6.15 综合机柜箱体应进行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宜采用无色透明材料。5.6.16 综合机柜宜配备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箱体环境参数和运行状态。5.6.17 综合机柜宜采用智能门锁,实现远程开关门、门锁状态监测、开关门记录追踪等功能。195.7 管 线5.7.1 智慧灯杆的强、弱

    46、电管线应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敷设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的相关规定。智慧灯杆管道应覆盖杆体和综合机柜位置,并应与挂载设备的用户通信管道、公用信息管道及其他需要的管道贯通,形成闭合管道网络。5.7.2 新建道路的强、弱电线路应采用埋地管道敷设,现有架空线缆具备入地敷设条件的,应入地敷设。5.7.3 智慧灯杆旁应设置检查井,电缆、光缆分支接线可在检查井或灯杆的设备仓内实施完成。5.7.4 智慧灯杆应根据挂载设备的线缆布放需求预置4根8根管径不小于50mm的弯管与检查井连通。5.7.5 管线设计时应考虑预留

    47、容量,主干段管孔数量不应少于6 孔直径75mm110mm的管道;新建管孔宜采用不同管道色彩区分不同权属单位。5.7.6 车行道下的保护管宜采用钢管,并应采取涂漆、镀锌或包塑等适合环境耐久要求的防腐处理;人行道/绿化带下的保护管宜采用塑料管。5.7.7 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按表5.7.7的规定取值。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强、弱电管线应分别单独穿管敷设,敷设净距不应小于0.25m。20表5.7.7 管顶至路面的最小深度表(单位:m)类别人行道/绿化带车行道与电车轨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与铁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塑料管、水泥管0.70.811.5钢管0.50.60.81.25

    48、.8 通信网络5.8.1 智慧灯杆应具备为挂载设备提供统一传输接入服务的能力,上联通道接入方式宜采用有线的光纤传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采用4G/5G、WiFi、NB-IoT等无线传输方式。5.8.2 每基智慧灯杆上联通道宜配置不少于 12 芯的光纤资源,满足公共视频监控、移动通信基站、智能网关等设备的裸光纤传输接入需求。非裸光纤传输接入的挂载设备宜由智能网关统一提供传输接入服务。5.8.3 采用光纤传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应考虑为专用或涉密链路的设备预留足够的光纤芯数,考虑备份光纤,并在设备仓中预留光缆的成端空间;2 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宜采用光纤环路组网;3 可在通信机

    49、房(机柜)增加光纤汇聚设备以节省主干光纤;4 应采用工业级的光纤收发器或交换机。5.8.4 采用无线传输时,宜向运营商申请开通VPN专网服务。5.8.5 智能网关与挂载设备之间的下联通信应采用基于TCP/IP的局域网通信或基于RS-232/485、USB的串口通信,其物理层分别为超5类网线及以上或双绞线等。215.9 供配电5.9.1 智慧灯杆及设施的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或对公共交通、社会秩序造成较

    50、大影响的智慧灯杆及设施,应按不低于二级负荷供电;2 其余场所可按三级负荷供电。5.9.2 智慧灯杆供配电系统的负荷容量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相关规定,并预留扩容空间。5.9.3 正常运行情况下,智慧灯杆设备端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90%105%,供电电源应满足各挂载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5.9.4 智慧灯杆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且应满足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5.9.5 智慧灯杆配电系统应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能力,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的规定。挂载设备应采用多个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5264-2023 《智慧灯杆工程建设标准》.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