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4672—2023 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规范.pdf

    • 资源ID:1545367       资源大小:894.1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4672—2023 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规范.pdf

    1、 ICS 35.240.01 CCS P 5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6722023 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规范 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sluices unattended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2023-11-14 发布2023-12-14 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7/T 467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闸站无人值守信息化基本要求.1 一般要求.1 4.1 参数采集及状态监测.1 4.2 控制操作.2 4.3 视频监

    2、视.2 4.4 通信传输.2 4.5 供电保障.2 4.6 安全防护.3 4.7 集中监控.3 4.8 信息化管理系统.3 4.9 5 运营基本要求.3 6 自主运营模式.4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4 6.1 项目运维阶段.4 6.2 应急保障体系.4 6.3 7 外协运营模式.5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5 7.1 项目运维阶段.5 7.2 应急保障体系.5 7.3 8 托管运营模式.6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6 8.1 项目运维阶段.6 8.2 应急保障体系.6 8.3 附录 A(资料性)三种运营模式的比较.7 参考文献.8 DB37/T 467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

    3、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DB37/T 46722023 1 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基本模式,规定了闸站无人值守信息化及运营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利工程各类闸站无人值守运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SL 75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Z 376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 SL 768 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L/Z 3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闸站 sluices 用于调节水位和流量的水利工程设施。3.2 无人值守 unattended 现地无常驻值班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值守,并定期巡查和维护。3.3 集中监控 centralized monitoring&control 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4 闸站无人值守信息化基本要求 一般要求 4.1

    5、4.1.1 信息化系统建设应优先采用国内先进技术,满足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4.1.2 信息化系统应采用统一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标准。4.1.3 信息化系统技术管理应符合 SL 75 的规定。参数采集及状态监测 4.2 4.2.1 应按照 SL 768 的规定设置工程安全监测项目。DB37/T 46722023 2 4.2.2 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应实现自动采集和监测。4.2.3 现地工况应实现自动监测。控制操作 4.3 4.3.1 具有远程控制操作功能的闸站现地控制系统,应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主控模块宜冗余配置。4.3.2 现地控制柜应配备人机接口,具有现地操作和显示功能,控制操作和参数更改应

    6、设置权限保护。4.3.3 现地控制柜应具有现地手动、自动和远程三种控制功能。4.3.4 远程控制操作时,现地应具有声光告警或语音提醒功能。4.3.5 远程控制操作应结合实时视频进行。4.3.6 具有远程控制操作功能的闸站应采用双链路冗余或环网光纤链路。视频监视 4.4 4.4.1 现地视频监视范围应包括:外部入侵、关键设备设施和闸站上下游环境。4.4.2 无夜间照明条件时,应采用具有红外感光、低照度功能的视频监控摄像头或配备辅助光源。4.4.3 视频监视模式主要有:实时视频图像、视频图像点播结合图片抓拍和单一图片抓拍三种。4.4.4 视频监视宜结合现地语音功能,现地语音包括双向对讲、远程喊话和

    7、现地录音开启三种方式。4.4.5 视频图像或抓拍图片宜采用计算机视觉诊断分析技术,实现设施设备异常、人员不规范作业、闸门及水面异常状态的主动发现和智能诊断告警。通信传输 4.5 4.5.1 通信链路可根据现地业务情况选择租用链路、自建光纤或无线窄带的传输方式。4.5.2 通信链路选择按表 1 确定。表1 通信链路选择 闸站类型 通信传输业务 可选用通信链路 链路冗余备份要求 自动化采集控制 视频图像 语音 自建光纤 租用链路 自建无 线窄带专网 远程监控闸站 实时 实时视频 双向对讲、远程喊话、现地录音开启 备份 实时 视频点播+图片抓拍 双向对讲、远程喊话、现地录音开启 备份 远程监视闸站

    8、实时 实时视频 双向对讲、远程喊话、现地录音开启 建议备份 实时 视频点播+图片抓拍 双向对讲、远程喊话、现地录音开启 建议备份 实时 图片抓拍 现场录音开启 建议备份 间隔 图片抓拍 现场录音开启 可不备份,通过应急抢险保障 4.5.3 自建无线窄带专网应通过地方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核准,选择融合的组网方式接入骨干链路。供电保障 4.6 4.6.1 安全运行要求高的闸站,应配备双回路电源或单电源加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方式,并具有自动切DB37/T 46722023 3 换功能,柴油储备应符合安全标准。4.6.2 柴油发电机应具备自动和远程启停控制功能,在视频监视情况下,可远程操控。4.6.3 信息化

    9、系统应配备 UPS 电源,续航时间不少于 2 h,且满足应急调控时间要求。4.6.4 采用太阳能或风力发电为信息化系统供电的闸站,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系统应配备发电、电池电量和负载用电参数监测及用电管理系统。安全防护 4.7 4.7.1 闸站宜安装带远程报警功能的智能锁,采用金属锁的应安装门磁报警设备。4.7.2 闸站建筑物内应配置温湿度报警、水浸报警、烟感报警、可燃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报警环境安全监测设备。4.7.3 闸站现地控制柜应配置用电监测、烟感报警、温湿度报警和电气火灾报警动环监测设备。4.7.4 动环监测系统应能与视频监视系统实现报警联动。4.7.5 闸站建筑物内宜配置带远程监测功能的自

    10、动消防灭火装置,并实现与消防报警和视频监视集成应用。4.7.6 闸站建筑物内应配备被动入侵探测设备,并能与视频监视系统进行报警联动。4.7.7 闸站信息化系统应明确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符合 GB/T 22239 的规定。集中监控 4.8 4.8.1 应根据闸站管理属性建设集中监控中心或调度指挥中心。4.8.2 具备属地管理条件的闸站,宜采用与组织架构相对应的属地管理单位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控。4.8.3 不具备属地管理条件的闸站,宜由与管理职责相适应的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控。4.8.4 存在多级监控中心的集中监控,应明确主次、各有侧重且互为备份。4.8.5 集中监控中心应具有综合看板、动态展示、数据

    11、总览、数据统计、报表、趋势曲线、报警记录、诊断分析及告警、设备管理和系统管理功能。4.8.6 集中监控中心应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按照不同类型站点和不同性质用户定制应用界面,进行综合信息展现。4.8.7 集中监控中心应根据系统管理需求,配备电子执勤功能。4.8.8 集中监控中心应具有工程运行关键设备故障诊断和重要参数报警推送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 4.9 4.9.1 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宜基于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开发和应用,应具有整合监测数据、数据报表汇总、综合信息展现、远程操作、电子值勤、资产管理、异常报警及报警推送功能。4.9.2 信息化管理系统云平台应部署在统一的公有云上,服务器部署在中

    12、心机房,物理硬件冗余配置,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中心机房设计应符合 GB 50174 的规定。4.9.3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执行统一数据编码及存储规范,并预留与第三方应用软件数据交互接口。4.9.4 信息化管理系统宜开发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在公有云上部署移动应用云平台,具有角色和权限管理功能,并对敏感的操作进行记录。5 运营基本要求 闸站无人值守运营模式包括自主运营、外协运营和托管运营三种模式,运营模式比较见附录 A。5.1 应依据政策法规、资金来源、技术力量和管理现状,通过经济、技术、安全性综合评估,选择适5.2 合运营模式:DB37/T 46722023 4 a)拥有一定技术力量和运维

    13、管理经验,宜采取自主运营模式;b)技术力量和运维管理经验不足,宜采取外协运营模式;c)缺乏项目建设经验、技术力量和运维管理经验,宜采取托管运营模式。闸站无人值守运营宜采取“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集中调度、分级监控、区域运维、属地养护”5.3 的原则组织开展。闸站水工建筑物养护及机电设备运维:5.4 a)应根据闸站无人值守运行特点和要求,制定管理标准及规程;b)应根据闸站设计要求和养护制度,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定期巡查及养护;c)应根据闸站信息化系统和设备巡查及维护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及维护;d)严寒冰冻期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防止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受到损害。6 自主运营模式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

    14、6.1 6.1.1 应选择了解闸站业务,熟悉信息化技术,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和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6.1.2 项目管理团队工作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组织技术方案审查、招标选商、项目验收、运维移交和后评价。6.1.3 项目管理团队应分解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里程碑目标和时间节点,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6.1.4 应选择了解闸站业务、熟悉信息化技术、具有设备维修养护经验的人员组建项目运维队伍。6.1.5 项目运维队伍应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熟悉项目情况及运维内容。6.1.6 项目运维队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前制定运维组织及管理方案。运维组织及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运

    15、维范围及工程量清单、运维工作内容、运维技术体系架构、运维组织架构、运维人员职责分工、运维机具配置方案、备品备件及库房管理方案、运维日常工作流程、运维培训组织、运维质量管理、资料管理、考核管理和运维保障体系。项目运维阶段 6.2 6.2.1 运维组织应科学规划岗位设置,合理配置运维人员,根据需要可采用厂商远程技术支持服务。6.2.2 运维管理应将工作职责及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并建立各有关部门与岗位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机制,细化职责。6.2.3 运维工作内容应包括:系统和设备定期巡查、故障处置、监屏调度、应急抢险、设备台账整理和运维记录。6.2.4 运维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操作及维护培训、信息化系统

    16、技术培训、案例分享和管理培训。6.2.5 运维考核内容应包括:考核组织、考核周期、考核流程、参与人员、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宜将运维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6.2.6 项目运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运维管理及考核。应急保障体系 6.3 6.3.1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包括人员保障、物资保障、组织保障、应急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6.3.2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信息化系统重大或紧急运行故障的应急处置预案。6.3.3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大风、暴雨、大雪、大雾和严寒冰冻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保障预案。6.3.4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洪涝、泥沙杂物淤积、突发污染和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D

    17、B37/T 46722023 5 7 外协运营模式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 7.1 7.1.1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明确项目建设目标,技术指标可量化执行,验收条款具有可操作性。7.1.2 应选择了解闸站业务、熟悉信息化技术、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和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7.1.3 项目管理团队工作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组织建设方案及设计审查、设计交底、设备及施工选商、项目验收、运维选商、交接管理和后评价。7.1.4 项目管理团队、监理或代建单位应分解项目进程中关键里程碑目标和时间节点,进行项目过程管理。7.1.5 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前,应完成项目运维组织及管理方案编制,

    18、协调运维服务方参与项目移交。7.1.6 运维组织及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运维范围及工程量清单、运维工作内容、信息安全管理、运维费用测算、运维组织模式、技术体系架构、运维参与团队职责分工、备品备件及库房管理、运维培训组织、运维质量管理、人员及劳动纪律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风险管理、资料管理、运维考核和运维保障体系。项目运维阶段 7.2 7.2.1 运维组织及管理应遵循整体规划、考核驱动、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的原则,构建切合实际、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组织架构合理、实现方法具体的运维组织及管理体系。7.2.2 运维管理应将工作职责及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并建立各相关部门与岗位间的良好协

    19、作和沟通机制,细化职责。7.2.3 运维管理工作包括:运维管理组织构建、运维队伍入场培训、管理流程制定和规章制度编制及宣贯落实。7.2.4 运维管理应通过制定标准化规程规范,完善运行维护制度体系,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逐步替代管理人员的经验决策。7.2.5 运维管理宜通过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运维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7.2.6 运维工作内容应包括:系统和设备巡查、故障处置、监屏调度、应急抢险、设备台账整理、运维记录、备品备件及库房管理和运维标准化体系建设。7.2.7 运维培训应包括:设备操作及维护培训、技术培训、案例分享和管理制度培训。7.2.8 运维考核方案内容应包括:考核组织

    20、、考核周期、考核流程、考核细则、管理者测评、满意度调查和考核奖惩制度,宜将考核结果与外协服务单位运维经费结算和合同续约挂钩。7.2.9 项目运维宜聘请第三方协助管理、监督和考核。7.2.10 项目运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运维管理及考核。应急保障体系 7.3 7.3.1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业主方与外协服务单位协同的应急保障体系。7.3.2 保障体系应包括:人员保障、物资保障、组织保障、应急保障制度及预案。7.3.3 项目管理团队和外协服务单位应共同建立信息化系统重大或紧急运行故障的处置预案。7.3.4 项目管理团队和外协服务单位应共同建立大风、暴雨、大雪、大雾和严寒冰冻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保障预

    21、案。7.3.5 项目管理团队和外协服务单位应共同建立洪涝、泥沙杂物淤积、突发污染和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DB37/T 46722023 6 7.3.6 外协服务单位应与工程管理属地单位、工程养护队伍一起落实应急保障体系。8 托管运营模式 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 8.1 8.1.1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明确项目建设目标,技术指标可量化执行,验收条款具有可操作性。8.1.2 选择了解闸站业务,熟悉信息化技术、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和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8.1.3 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组织项目方案及设计审查、项目验收和后评价。8.1.4 项目管理团队、托管服务单位

    22、应分解项目进程中关键里程碑目标和时间节点,进行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8.1.5 托管服务单位应在项目建设完工前制定项目运维组织及管理方案。项目运维阶段 8.2 8.2.1 运维管理工作应包括:运维管理组织构建、运维队伍入场培训、管理流程制定和规章制度编制及宣贯落实。8.2.2 运维管理应将工作职责及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细化职责,并建立各相关部门与岗位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机制。8.2.3 运维工作内容应包括:系统和设备巡查、故障处置、监屏调度、应急抢险、运维记录和备品备件管理。8.2.4 运维考核方案内容应包括:考核组织、考核周期、考核流程、考核细则、管理者测评、满意度调查和考核奖惩制度,宜将考核结

    23、果与托管服务单位费用支付挂钩。8.2.5 项目运维宜聘请第三方协助管理、监督和考核。8.2.6 项目运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运维管理及考核。应急保障体系 8.3 8.3.1 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与托管服务单位协同的应急保障体系。8.3.2 应急保障体系应包括人员保障、物资保障、组织保障、应急保障制度及预案。8.3.3 托管服务单位应建立信息化系统重大或紧急运行故障的应急处置预案。8.3.4 托管服务单位应建立大风、暴雨、大雪、大雾和严寒冰冻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保障预案。8.3.5 托管服务单位应建立洪涝、泥沙杂物淤积、突发污染和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8.3.6 托管服务单位应与工程管理属地

    24、单位、工程养护队伍一起落实应急保障体系。DB37/T 46722023 7 A A 附录A (资料性)三种运营模式的比较 表A.1给出了三种运营模式的比较。表A.1 三种运营模式的比较 模式名称 主要特征 优势 不足 自主运营模式 水管单位投资并组织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移交后,水管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自己组织人员和机具承担项目的运维。项目所有权水管单位完全拥有。项目运维期不产生服务费。水管单位完全掌控项目的建设和运维,运营成本相对最低,能够锻炼和培养本单位人员技术水平。水管单位需要有较强的信息化建设与技术管理能力和充足的技术人员。外协运营模式 水管单位投资并组织建设,外协单位进行项目实施。项目竣工

    25、移交后,水管单位将项目运维工作外协给服务单位,水管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外协服务单位的工作执行情况。项目所有权水管单位完全拥有。项目运维期每年会产生一定的服务费。水管单位掌控项目的建设和运维,可避免水管单位自身技术能力不足和技术人员短缺对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通过外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可最大化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运营总体成本相对最高,水管单位协调管理难度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水管单位自己的技术人员。托管运营模式 水管单位提出相对明确的定量定性项目目标或指标,参与项目全过程并协助管理,项目托管服务单位投资完成项目建设。项目托管服务单位负责项目投运后的运维。合同期内项目所有权归项目托管服务

    26、单位,合同服务期结束后,项目所有权重新约定。项目合同运营期每年产生数额较平均的服务费。水管单位能够有效管理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对象单一、责任明确,容易管理。项目托管服务单位先进的技术、建设管理和运维经验有助于项目更好开展,水管单位投入平稳,项目综合成本适中,双方风险共担。水管单位对项目管理要求较高,选择适合的项目托管服务单位至关重要,需要能对项目的长期运营准确评估,水管单位与托管服务单位一旦出现纠纷对项目的长期运营影响巨大。DB37/T 46722023 8 参考文献 1 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2 GB/T 29910 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 3

    27、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4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5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6 SL 6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7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8 SL 511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计技术规范 9 SL 588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 10 SL 649 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 11 SL 715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12 SL/T 694 水利通信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13 YD/T 1666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 14 ISO/IEC 7498-1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1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17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发办200245号)18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0418号)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4672—2023 水利工程闸站无人值守运营规范.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