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4603-2023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指南.pdf

    • 资源ID:1545276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4603-2023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指南.pdf

    1、 ICS 03.080 CCS A 12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6032023 医养结合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support services applied to medical and nursinginstitutions2023-04-24 发布2023-05-24 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7/T 4603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服务支持.2 人员.2 4.1 基础设施.2 4.2 5 常用服务提供方式.2 叙事护理.2 5.1

    2、心理咨询.2 5.2 宣泄治疗.3 5.3 放松疗法.3 5.4 物理治疗.3 5.5 心理危机干预.3 5.6 药物治疗.3 5.7 临终心理慰藉.3 5.8 6 服务流程.4 服务流程图.4 6.1 识别心理支持需求.4 6.2 心理测量和专业评估.4 6.3 制定心理支持方案.5 6.4 实施心理支持服务.5 6.5 效果评估.5 6.6 回访.5 6.7 7 服务评价与改进.5 服务评价.5 7.1 服务改进.5 7.2 附录 A(资料性)常用心理测量量表.6 A.1 汉密顿焦虑量表.6 A.2 汉密顿抑郁量表.7 DB37/T 4603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3、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DB37/T 46032023 1 医养结合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医养结合机构心理支持服务的相关术语,给出了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需要考虑的因素,提供了常用服务方式和服务流程方面的建议。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医养结合机构为心理问题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4、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353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心理支持 psychological support 采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鼓励讲出情绪苦恼问题,明确焦点问题与过去经历的联系,使老年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以达到增强社会适应性,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的方式。3.2 叙事护理 narrative nursing 护理人员通过患者对其疾病故事的讲述,应用自身已掌握的叙事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的重构,从而为其提供人性化照护的方式。3.3 心理咨询 psycholog

    5、ical counseling 由具有行业或主管部门认定资格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给予来访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使其改变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的活动。3.4 宣泄疗法 catharsis therapy 通过交谈或诱导,引导鼓励来访者哭诉、呐喊或适当的物体攻击,帮助其把心中的苦闷、悲痛或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灵负担、增进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3.5 放松疗法 relaxation therapy 又称松弛疗法或放松训练,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控制心理、生理活动和低唤

    6、醒水平,改善机体功能紊乱的方式。3.6 心理危机干预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DB37/T 46032023 2 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来访者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帮助,使他们度过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的一种方式。3.7 临终心理慰藉 psychological comfort at the end of life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慰藉和支持方式,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精神折磨,维护其尊严,提高生命质量的方式。4 服务支持 人员 4.1 4.1.1 医养结合机构宜为开展心里支持服务配备适宜的医师、护士、护理员、

    7、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各类人员满足相应的资质要求。4.1.2 与老年人交流时根据不同需求调整语速、语调、音量及社交距离,宜保持沟通氛围和谐愉快、轻松顺畅。4.1.3 主动服务,符合相应岗位的服务利益规范。4.1.4 尊重、善待老人,保护老人隐私。4.1.5 定期对护士、护理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a)生活照料类基本技能;b)常见临床症状的发现和识别;c)心理学基础知识;d)异常心理状态的发现和识别;e)日常沟通技巧。基础设施 4.2 4.2.1 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宜符合 GB/T 29353 的规定,同时宜根据心理支持工作需要配备如下设施设备:a)心理评估室:独立且具有

    8、隐私保护功能的;b)治疗区: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放松治疗室、心理危机干预室、经颅磁治疗室、心理慰藉室、团体辅导室。c)设施设备:心理沙盘、团体辅导工具箱、音乐放松椅、心理宣泄器材、心理自助系统;4.2.2 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支持服务配备必要的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多功能活动室。5 常用服务提供方式 叙事护理 5.1 5.1.1 叙事护理由护士和护理员承担,并贯穿于日常工作中。5.1.2 通过对老年人故事叙说的倾听、吸收,使问题外化,帮助其重构疾病故事意义,发现护理要点,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5.1.3 叙事护理主要包含进入老年人的故事、正向回馈、总结反思三个步骤。心理咨询

    9、5.2 5.2.1 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承担。DB37/T 46032023 3 5.2.2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根据其心理需求、动机和预期,选择适宜的咨询方式,心理咨询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疗法。5.2.3 心理咨询宜采用个体咨询方式,针对同类心理问题也可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宣泄疗法 5.3 5.3.1 宣泄治疗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承担。5.3.2 宜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状况选用适宜的宣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哭诉、呐喊、击打。5.3.3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介入时宜做好配合。放松疗法 5.4 5.4.1 放

    10、松治疗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承担。5.4.2 宜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状况选用适宜的放松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想象放松。物理治疗 5.5 5.5.1 物理治疗由医师、护士来承担。5.5.2 宜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物理治疗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经颅磁治疗、脑功能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心理危机干预 5.6 5.6.1 危机干预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承担。5.6.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为危机干预对象:a)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b)产生严重心理困扰的老年人;c)有攻击行为的老年人;d)有自伤行为、自杀倾向的老年人;e)通过评

    11、估筛查出的需要关注的老年人。5.6.3 制定危机干预方案并详细记录相应处置过程。5.6.4 保持与老年人密切接触,耐心倾听老年人的叙述,了解危机原因,确定危机问题。5.6.5 危机者出现情绪失控、昏厥、情感休克或处于激惹状态,以及产生自伤、自杀、伤人行为时,宜有医护人员介入。5.6.6 实施危机干预时,宜告知危机者亲属。药物治疗 5.7 5.7.1 药物治疗由医师、护士承担。5.7.2 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医师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多病共存和多药合用的可能性,开具处方药,护士遵医嘱执行,指导患者使用,及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临终心理慰藉 5.8 5.8.1 临终心理慰藉由各类工作人员协作完成。5.

    12、8.2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创造家人团聚的机会,鼓励家属陪伴,表达对临终者的关爱和照料。5.8.3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慰藉,消除或减轻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焦虑情绪。DB37/T 46032023 4 5.8.4 协助解决老年人未完成事件,尽量满足其临终需求。6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图 6.1 医养结合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流程见图1。识别心理支持需求心理测量和专业评估制定心理支持方案实施心理支持服务效果评估是否达到效果回访人际沟通物理治疗叙事护理心理咨询放松疗法心理危机干预临终心理慰藉是否叙事护理结束服务是否达到效果是否宣泄治疗药物治疗 图1 医养结合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流程 识别心理

    13、支持需求 6.2 6.2.1 日常生活照料中,护理员对老年人巡视、观察,并做好日常巡视并记录,日常巡视记录的内容包括生理问题、心理情绪、家庭支持和其它事件。6.2.2 护理员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护士;护士通过人际沟通、叙事护理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需要实施心理支持服务的上报主管医师。心理测量和专业评估 6.3 6.3.1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通过与老年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初步评估老年人心理状态,并根据其心理状况,选取适宜的心理测量工具进一步评估老年人心理状态,常用测量量表为汉密顿DB37/T 46032023 5 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具体参见附录 A。6.3.2 心理咨询师、

    14、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结合初始访谈及测量数据进行专业评估。制定心理支持方案 6.4 依据心理测量和评估结果确定心理问题类型,制定心理支持服务方案,明确心理支持的方法和内容。制定方案时宜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心理评估结果;b)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c)病前性格;d)文化程度及参与意愿。实施心理支持服务 6.5 6.5.1 按照双方商定的心理支持服务方案,开展心理支持服务。6.5.2 服务过程中,宜关注心理支持实施效果,必要时调整支持手段。效果评估 6.6 6.6.1 约定的心理支持服务周期结束前,可通过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评估结果。6.6.2 评估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15、时,结束心理支持服务;评估结果未达到预期效果时,宜分析原因,并制定进一步心理支持方案或转介。回访 6.7 定期对心理支持老年人进行回访,跟踪心理支持服务效果并做好记录。7 服务评价与改进 服务评价 7.1 7.1.1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评价服务过程质量,服务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服务态度;b)服务环境;c)服务效果。7.1.2 服务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评价、意见征集、电话回访。服务改进 7.2 7.2.1 建立服务改进工作机制,根据服务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7.2.2 对服务改进工作进行督促、跟踪、复查。DB37/T 46032023 6 A A 附录

    16、A (资料性)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A.1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见表A.1。表A.1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项目 无 轻 中等 重 极重 1.焦虑心境(总担心要发生什么情况)0 1 2 3 4 2.紧张(肌张力高、颤抖、不能放松)0 1 2 3 4 3.害怕(黑暗、独处、乘车、人多等)0 1 2 3 4 4.失眠 0 1 2 3 4 5.记忆或注意障碍 0 1 2 3 4 6.抑郁心境 0 1 2 3 4 7.肌肉系统症状 0 1 2 3 4 8.感觉系统症状 0 1 2 3 4 9.心血管系统症状 0 1 2 3 4 10.呼吸系统症状 0 1 2 3 4 11.胃肠道症状 0 1

    17、 2 3 4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 0 1 3 4 13.植物神经症状 0 1 2 3 4 14.会谈时行为异常 0 1 2 3 4 DB37/T 46032023 7 A.2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见表A.2。表A.2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项目 无 轻 中等 重 极重 1.抑郁情绪 0 1 2 3 4 2.有罪感 0 1 2 3 4 3.自杀 0 1 2 3 4 4.入睡困难 0 1 2 5.睡眠不深 0 1 2 6.早醒 0 1 2 7.工作和兴趣 0 1 2 3 4 8.阻滞 0 1 2 3 4 9.激越 0 1 2 3 4 10.精神性焦虑 0 1 2 3 4 11.躯体性焦虑 0 1 2 3 4 12.胃肠道症状 0 1 2 13.全身症状 0 1 2 14.性症状 0 1 2 15.疑病 0 1 2 3 4 16.体重减轻 0 1 2 17.自知力 0 1 2 18.日夜变化 A.早上加至 B.晚上加重 0 0 1 1 2 2 19.人格或现实解体 0 1 2 3 4 20.偏执症状 0 1 2 3 4 21.强迫症状 0 1 2 22.能力减退感 0 1 2 3 4 23.绝望感 0 1 2 3 4 24.自卑感 0 1 2 3 4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4603-2023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心理支持服务指南.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