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1907-2023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5111       资源大小:574.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1907-2023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CCS B 0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T 19072023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que regulation of water-saving,fertiliz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on double rice 2023-12-11 发布 2024-06-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907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育秧.2 5 干耕水耥.2 6 增密种植.2 7 化肥减施.2 8 节水

    2、灌溉.3 9 季节性干旱缓解.3 DB36/T 1907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金、邱才飞、关贤交、陈忠平、孙明珠、彭春瑞、谢江、邓国强、陈先茂、刘凯丽、钱银飞、邵彩虹、梁喜欢。DB36/T 19072023 1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季稻“两减一抗”栽

    3、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秧、干耕水耥、增密种植、化肥减施、节水灌溉和季节性干旱缓解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双季稻生产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1607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NY/T 3840 南方稻田绿肥种植与利用技术规范 NY/T 4248 水稻生产

    4、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DB36/T 1304 双季稻稻草全量还田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两减一抗”栽培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ter-saving,fertiliz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在双季稻栽培过程中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灌溉水量和提高水稻抗旱性的一种双季稻综合种植技术。3.2 干耕水耥 dry ploughing and water harrowing 在整地过程中采用先无水翻耕,再放水后耥平的一种土壤耕作方式。4 育秧 4.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DB36/T 190

    5、72023 2 4.1.1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通过审定、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双季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4.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用0.5%的氯化钙间歇浸泡24h,即每浸种6h,晾干0.5h,然后清水洗净,再进行催芽。4.2 播种量 4.2.1 早稻 人工移栽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7.0 kg/hm233.0 kg/hm2、常规稻60.0 kg/hm275.0 kg/hm2;抛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30.0 kg/hm237.5 kg/hm2、常规稻60.0 kg/hm275.0 kg/hm2;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杂交稻为30.0 kg/hm233.75 kg/

    6、hm2、常规稻为60.0 kg/hm267.5 kg/hm2。4.2.2 晚稻 人工移栽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15.0 kg/hm222.5 kg/hm2、常规稻45.0 kg/hm260.0 kg/hm2;抛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2.5 kg/hm230.0 kg/hm2、常规稻45.0 kg/hm260.0 kg/hm2;机插大田用种量杂交稻为25.0 kg/hm227.0 kg/hm2、常规稻为52.5 kg/hm260.0 kg/hm2。4.3 育秧方式 人工移栽育秧参照NY/T 4248执行,抛秧参照NY/T 1607执行,机插秧参照NY/T 1534执行。4.4 抗旱锻炼 秧苗1叶1心期

    7、开始,实行干旱锻炼,只有当晴天中午秧苗出现卷叶后,才能在傍晚进行浇水,且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5 干耕水耥 早稻田应在前季作物收后立即施基肥,然后用旋耕机干耕干耙一遍后灌水泡田1d2d,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再旋耕耥平;晚稻田应在早稻收割后立即施基肥,然后机深翻或旋耕后灌水泡田1d2d,再旋耕耥平。6 增密种植 早晚稻栽培密度增加15%20%,其中,早稻34.5 万蔸/hm236.0 万蔸/hm2、晚稻31.5 万蔸/hm233.0万蔸/hm2;且杂交早稻每蔸2粒谷苗、常规早稻3粒5粒谷苗,杂交晚稻每蔸1粒谷苗,常规晚稻2粒3粒谷苗。7 化肥减施 7.1 秸秆还田 DB36/T 19

    8、072023 3 早稻田前茬为油菜,在油菜九成熟时用收割粉碎一体机进行油菜籽收获和秸秆的粉碎,并灌水沤田;双季稻秸秆还田参照DB36/T 1304执行。7.2 绿肥翻压 绿肥种植和翻压参照NY/T 3840执行。7.3 肥料运筹 根据双季稻目标产量以氮定磷钾,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提高钾肥比例,氮磷钾比例10.51.2,氮肥和钾肥的基肥追肥早稻以6734,晚稻以5645为宜,早晚稻肥料运筹应减少易流失期的施肥比例,其中,早稻应重施基肥和穗肥,少施或不施分蘖肥;晚稻应提高穗粒肥施用比例,具体施用为早稻为基肥分蘖肥穗肥=670123,晚稻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5601230.51.

    9、0。8 节水灌溉 8.1 返青期 移(抛)栽秧苗时以阴天无水层,晴天5 mm10 mm水层为宜,返青期则保持田面水层10 mm20 mm,以不淹苗心,田不晒泥为度。8.2 分蘖期 早晚稻有效分蘖期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面水层20 mm,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量80%,早稻雨水过多,还应适时排水;早稻分蘖数达280 万/hm2、晚稻分蘖数达250 万/hm2时开始晒田,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量60%。8.3 孕穗期 每次灌20 mm30 mm水层,待其自然落干至土壤饱和含水量80%时再灌水。8.4 灌浆期 每次灌10 mm20 mm 水层,待其自然落干至土壤饱和含水量70%后再灌水,早稻收割前7d10d断水,晚稻收割前5d7d 断水.9 季节性干旱缓解 9.1 田面水防蒸发 在稻田土壤表层有有水时,施用30 L/hm2的水分抑制剂(十六醇正丁醇乙醚=30101),无明水时,施用150 kg/hm2的液态地膜,可减少30%以上的土壤蒸发水量。9.2 叶片防蒸腾 根据气象预报,如果干旱时间短,可在干旱发生前期喷施0.1 mg/kg的天然芸苔素和0.1%0.2%硫酸锌混合液750 kg/hm2,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缓解短期干旱危害。_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1907-2023 双季稻“两减一抗”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