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918-2023 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5071       资源大小:813.4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918-2023 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pdf

    1、ICS 91.080.10CCSP 26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9182023代替 DB36/T 9182016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inspection of broadca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tower2023-08-09 发布2024-02-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918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要求.35现场安全检测内容及方法.46结构校核与评定.97检测报告.9附录 A(规范性)热浸镀锌层厚度测试金属涂镀

    2、层测厚仪测试方法.10附录 B(规范性)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11DB36/T 918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6/T 918-2016邮电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与DB36/T 918-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文件中文、英文名称(见文件中文、英文名称和 2016 版文件中文、英文名称);b)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 1 章和 2016 版的第 1 章);c)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和 2016 版的第 2 章);d)增减了部分术语

    3、和定义(见第 3 章和 2016 版的第 3 章);e)增减了基本要求的部分内容(见第 4 章和 2016 版的第 4 章);f)调整了邮电通信铁塔所用材料检测内容及方法(见 5.1、5.5、5.9、5.10 和 2016 版的第 5 章);g)增减了邮电通信铁塔现场检测内容及方法(见 5.2、5.3、5.4、5.8 和 2016 版的第 6 章);h)修改了邮电通信铁塔结构验算的部分内容(见第 6 章和 2016 版的第 7 章);i)修改了邮电通信铁塔在线监测内容及方法(见 4.2.4 和 2016 版的第 8 章);j)修改了检测报告的部分内容(见第 7 章和 2016 版的第 9 章)

    4、;k)删除了邮电通信铁塔整改加固及维护保养(见 2016 版的第 10 章);l)增加了附录 B(规范性附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钢结构网架检验检测院、江西亚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海峰、郭凯宁、商玉敏、刘文昊。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 918-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6/T 9182023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广播电视通信铁塔现场安全检测内容及方法、结构校核与评定、检测报告的要

    5、求。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广播电视塔、通信塔及桅杆的检测及安全评定,其他类似塔桅结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3.4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GB/T 223.5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G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172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

    6、值GB/T 2970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 3323.1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1部分:X和伽玛射线的胶片技术GB/T 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944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1345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7394.1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0123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 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7、GB/T 25296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试验导则GB/T 26951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T 29712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GB 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T 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135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 5014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621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B36/T 91820232GB 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1348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6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CECS 2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GY/T 64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GY/T 5034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 5077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GY/T 5089广播通信钢塔桅可靠性检测鉴定规范JB/T 9218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方法JGJ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123既有建筑地

    9、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 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 3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T 411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T 456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T/CECS 0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YD/T 3029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检测鉴定规范YD/T 5131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DB36/T 1369塔架在线监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 radio and televisioncommunication steel tower广播电视通信铁塔指用于

    10、安置广播、电视及通信天线的铁塔。3.2安全检测 security detection对已经建成交付使用铁塔的主要技术要求(含指标其他)进行检查、测量。3.3构件 elementDB36/T 91820233铁塔结构中进一步细分的基本检测单位,一般是指承受各种作用的单个结构构件,个别是指一种承重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4腐蚀 corrosion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3.5里氏硬度 leeb hardness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离试样表面1mm处

    11、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之比计算出的数值。3.6评定 assessment根据调查、检测和分析验算结果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所进行的评价。3.7上部结构 super structure基础上部受力结构及围护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及连接。3.8可靠性 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4基本要求4.1一般规定4.1.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应委托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其中结构校核需委托具备设计资质的机构进行,防雷接地及电气线路检测需取得相应检测资质。4.1.2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 GB/T 9445 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

    12、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且检测人员不得从事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4.1.3结构在受荷载状态,对构件取样时应不影响结构的使用与安全,必要时可采用卸荷或加固等临时安全措施。4.1.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广播电视通信铁塔进行检测:a)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b)拟进行较大规模维修或其他形式结构改造;DB36/T 91820234c)拟对铁塔进行整体移位;d)拟改变用途、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e)遭受灾害或事故时;f)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g)使用部门对结构安全性产生有根据的怀疑。4.1.5为确保广播电视通信铁塔正常运行,应按本文件进行定期安

    13、全检测。4.2基本工作程序4.2.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工作包括如下程序:接受委托、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方案、确定检测方案、签订检测合同、确认仪器设备状况、现场检测、结构校核与评定、出具检测报告。若出现不合格或疑义,应复检或补充检测。4.2.2现场调查应符合 GB 50144、GY/T 5089、YD/T 3029 的规定。4.2.3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铁塔结构概况,主要包括结构形式、高度、建造年代、原建造概况等;b)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c)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等;d)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

    14、测方法及数量;e)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f)检测工作进度计划;g)需要委托方与检测单位配合的工作;h)检测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4.2.4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在线监测应符合 DB36/T 1369 的规定。5现场安全检测内容及方法5.1一般规定5.1.1现场安全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5.1.2登高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风力 6 级及以上、雨、雪天和低温下(-10),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在雷雨季节应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5.1.3当检测方案没有专门规定,且结构工作环境无明显差异、未曾发生材料恶劣环境造成损坏现象或迹象时,可按下列原则进行组批检验:a)对于钢材,同种

    15、构件同规格钢材为一个检验批,有依据时,可以按照工程材料进场时的检验批组批;m)对于焊接材料,同种构件中同一型式焊缝为一个检验批,有依据时,可以按照工程材料进场时的检验批组批;n)对于连接用紧固件和其他节点连接材料,同种构件中的同规格零部件为一个检验批,有依据时可以按照工程材料进场时的检验批组批。5.1.4累积损伤、腐蚀及灾害等原因可能造成材料性质发生改变时,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产品上取样,并防止加工硬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保证不影响试样性能。5.1.5垂直度测定应在风力小于 2 级、阴天或阳光未照射到的构件上时进行。5.1.6在有高压线等不良环境条件下,检测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DB36/T 9

    16、18202355.1.7直接目视检测时,眼睛与被检构件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 600 mm,视线与被检构件表面所成的夹角不得小于 30,并宜从多个角度对构件进行观察。5.1.8被测构件表面的照明亮度不宜低于 160 lx;当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可使用 26 倍的放大镜,照明亮度不得低于 540 lx。5.1.9现场检测结束后,应修补检测所造成的结构或构件的局部损伤,并应确保修补后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不降低。5.1.10地基及基础抽样检测要求:a)基础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每个典型部位测量不少于 3 个测区;b)基础内部缺陷检测,宜采用超声法等无损检测方法,对可以抽取的部位不少于

    17、 3 个样本进行检测;c)基础钢筋检测,取样应为重要基础的主要受力钢筋部位和要求检测的部位,被检测的每个基础的同一类构件不少于 3 处;d)地基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e)地基检测试验点的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铁塔采用不同地基基础类型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时,应分别确定检测方法和抽样数量。5.1.11材料性能、几何尺寸和变形、缺陷和损伤等检测,可按下列原则进行:a)材料性能的检测,当图纸资料有明确说明且无怀疑时,可进行现场抽样验证;当无图纸资料或存在问题有怀疑时,通过现场取样或现场测试进行检测;b)构件几何尺寸

    18、的检测,当图纸资料齐全完整时,可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当图纸资料残缺不全或无图纸资料时,应通过对结构布置的分析,进行现场详细测量,并经现场勘测、绘制结构构件布置图,作为结构校核的基础性资料;c)结构顶点和层间位移、受弯构件的挠度,应在结构或构件变形状况普遍观察的基础上,对其中有明显变形的结构或构件进行检测;d)制作和安装偏差、材料和施工缺陷应依据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建筑材料、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测。构件及其节点的损伤,应在其外观全数检查的基础上,对其中损伤相对严重的构件和节点进行详细检测。5.1.12防腐检测要求:a)应对整体结构进行构件防腐涂层外观质量检测;b)对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厚度检测;c

    19、)厚度检测可根据实际测量涂层厚度均匀程度确定每个部位的测点数,每个测点的实测厚度可采用不少于 3 次测量的平均值。5.1.13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应符合 GB/T 50621 及本文件附录 B 的规定。5.2地基及基础检测5.2.1基础检测包含材料性能、尺寸、变形、损伤的检测。5.2.2混凝土基础外观质量包含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外形缺陷和外表缺陷等。5.2.3基础检测宜进行结构裂缝的检测,并遵守下列规定:a)检测项目,应包括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b)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法检测,必要时可钻取芯样予以验证。5.2.4在对基础质量产生质疑时,可

    20、对基础进行开挖,对基础中埋入地面以下的各部分尺寸及埋深进行检测,应符合 JGJ 123 的规定。DB36/T 918202365.2.5钢筋配置的检测可分为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直径、数量等项目。5.2.6基础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无损检测方法。5.2.7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可采用超声法、冲击回波法、雷达法等非破损方法。5.2.8基础变形检测内容为铁塔结构各个基础的变形值,包括基础沉降、水平位移和倾斜。5.2.9对于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中保留有固定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铁塔结构,应当对其基础沉降和变形值进行检测;对于没有保留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铁塔结构,应测量其各基础的相对沉降及中心水平

    21、位移,并保留此次测量的观测点。5.2.10预埋及后置螺栓抗拉拔检测主要测定材料抗拉拔强度和埋置握固力,预埋及后置螺栓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应为 30d40d(d 为螺栓直径)。5.2.11运行中的螺栓和后置钢筋,一般不做破坏性试验,只按母材强度的 60%70%加载测定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5.2.12地基的岩土性能标准值和地基承载能力特征值,应根据调查结果,按照 GB 50007、GB 55003的规定取值。5.2.13地基检测方法应符合 GB/T 50123、JGJ 340 的规定。5.3上部结构检测5.3.1构件现状及几何尺寸检测5.3.1.1构件的现状检测宜在结构整体调查之后进行。5.3.1

    22、.2构件检测应选择制作、安装、使用条件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5.3.1.3构件的长细比,应以实测尺寸按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计算与评定。5.3.1.4钢材构件厚度宜用分辨率 0.01 mm 超声波测厚仪测定,检测前应清除饰面层,镀锌构件应扣除镀锌层的厚度。5.3.1.5构件截面尺寸检测应抽取对被测构件安全性影响较大的三个以上部位进行检测。当构件强度控制时,取截面最小值作为代表值;当构件稳定、长细比控制时,取截面平均值作为代表值。5.3.1.6构件裂纹的检测项目,包括裂纹的位置、长度、宽度、形态和数量,裂纹的记录宜采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5.3.1.7测量结构整体的几何尺寸包括轴线(或中心线)的尺寸、主要

    23、零部件布置定位尺寸。5.3.2变形检测5.3.2.1变形检测可分为结构整体垂直度、单节塔段垂直度、整体扭转度和构件弯曲变形。5.3.2.2用于测量变形的仪器及其精度应符合 GB 55018、JGJ 8 的有关规定,变形测量级别可按三级执行。5.3.2.3当测量结构整体垂直度和单节塔段垂直度时,应进行两方向的水平位移测量,并根据两方向的水平度,计算倾斜值和倾斜方向。仪器宜架设在距被测目标 12 倍目标高度的位置。5.3.2.4自立式铁塔塔身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 1/1500;单管塔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 1/750,桅杆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 1/1500。5.3.2.

    24、5桅杆的拉线地锚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拉线的对地夹角允许偏差应为1,拉线水平投影间的夹角误差值应5。5.3.2.6铁塔整体扭转度不得大于 0.5。对于出现交变扭转,整体扭转度和分段扭转度都不得大于0.5。5.3.2.7单根构件局部弯曲度不大于被测构件长度 1/750 且3.0 mm,构件整体弯曲度不大于被测构件长度 1/1000 且5.0 mm,杆件不得双向扭曲。DB36/T 918202375.4插接及法兰连接检测5.4.1插接连接检测包括插接外观、插接长度、插接贴合率检测。5.4.2插接连接外观检测应包括插接处外筒的变形、插接处外筒焊缝的开裂、插接处插接的均匀性和插接处局

    25、部凹凸变形。5.4.3采用插接连接的单管塔塔体插接长度正误差不得超过设计插接长度的 5%,且不得有负误差。插接部位实际接触面与设计接触面之比不应少于 75%。用 0.3 mm 塞尺不能插入即认为达到实际接触要求。5.4.4采用法兰连接的节点,法兰实际接触面与设计接触面之比(可按法兰外缘长度计)对单管塔不应少于 75%,对三管塔和四管塔不应少于 70%,对桅杆不应少于 60%。用 0.3 mm 塞尺不能插入即认为达到实际接触要求。法兰间隙超过 0.8 mm 时应用垫片垫实,垫片应镀锌,垫入后其边缘应与法兰盘焊接,然后作现场防腐处理。5.5螺栓连接检测5.5.1目测全数检查螺栓连接的防松措施、强度

    26、等级,用量具测量螺栓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包括规格、数量和排列方式等。5.5.2单管塔法兰螺栓、格构式结构的塔体螺栓应采用双螺母锁紧。5.5.3螺栓终拧扭矩检测应符合 GB 50205 的规定。普通螺栓拧紧后螺纹外露丝扣不宜小于 2 扣(双螺母防松时,丝扣平接即可),高强度螺栓拧紧后螺纹外露丝扣应为 2 扣至 3 扣,允许有 10%的螺纹外露丝扣 1 扣或 4 扣。5.5.4螺栓连接发生破坏时,应进行实物最小拉力荷载及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荷载复验。5.5.5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检测的内容应包括:紧固力矩、螺栓断裂、松动、脱落、螺杆弯曲、螺纹外露丝扣、螺栓穿孔方向一致性、连接板螺孔挤压破坏、连接

    27、板翘曲等。5.5.6螺栓单剪或双剪连接:螺栓抗剪连接时节点板应紧密贴合,其实际贴合面与设计贴合面之比应不小于 90%。用 0.3 mm 塞尺不能插入即认为达到实际贴合要求。5.6焊缝连接检测5.6.1对所有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5.6.2对于严重腐蚀的焊缝,应检查焊缝截面的腐蚀程度、剩余焊缝的长度和高度。5.6.3焊缝质量检测结论为不合格或不满足规定时,焊缝承载能力分析应考虑缺陷影响。5.6.4当焊缝截面严重腐蚀削弱时,除考虑截面损失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应考虑焊缝受力条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5.6.5对接及角焊缝的检测内容应包括焊缝内部质量、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尺寸。5.7腐蚀情况检测5.7.

    28、1铁塔腐蚀情况检测的内容应包括腐蚀环境调查、腐蚀现状检测、腐蚀程度等级评定、腐蚀趋势判断。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腐蚀的构件部位应做好记录。5.7.2构件腐蚀环境,宜根据铁塔所处区域的生产或生活环境结合构件腐蚀(或防腐涂层老化剥落)程度确定。5.7.3检测腐蚀损伤程度,应清除待测表面积灰、油污、锈皮等。对需要测量的部位,应采用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直到露出金属光泽。DB36/T 918202385.7.4构件腐蚀后的承载能力应符合 GB 50017 中的规定计算,其截面积和抵抗矩的取值应考虑腐蚀损伤对截面的削弱,稳定系数可不考虑腐蚀损伤的影响。5.7.5构件承载能力计算时,截面几何性质按实际厚度和公

    29、称厚度的较小者计算。当腐蚀后的残余厚度不大于 5 mm 或腐蚀损伤量超过初始厚度的 25%时,钢材质量等级应按降低一级考虑。5.7.6构件腐蚀损伤量按照初始厚度减去实际厚度来确定。初始厚度应根据构件未腐蚀部分实测确定。在没有未腐蚀部分的情况下,初始厚度取下列两个计算数值的较大者:a)所有区段全部测点的算术平均值加上 3 倍的标准差;o)公称厚度减去允许负公差的绝对值。5.8防腐涂层检测5.8.1防腐涂层检测包括防腐涂层外观、涂层厚度和附着性。5.8.2防腐涂层检测应符合 GY/T 64、本文件附录 A 的规定。5.9构件材质检测5.9.1构件材质检测应优先采用在结构构件中切取拉伸和化学分析试样

    30、直接试验的方法,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228.1、GB/T 4336 的规定。当检测结构不适宜或不可能在构件上取样时,可采用表面硬度法进行检测,当检测过程中发现数据有疑义时,应有取样检测钢材抗拉强度的验证。5.9.2采用化学滴定分析法测定构件 C、Mn、Si、S、P 五元素的含量时,同一构件钢材宜选取 2 个不同部位进行取样,每个部位的试样重量不宜小于 5 g,取样过程中应避免过热,且应去掉构件表面 1 mm以内的浅层试样。5.10缺陷和损伤检测5.10.1构件缺陷和损伤检测包括裂纹、腐蚀、局部凹凸等项目。5.10.2对于厚度小于 6 mm 的构件可采用表面检测方法检测;厚度不小于 6 m

    31、m 的构件检测方法应符合 GB/T 2970 的规定。5.10.3构件局部凹凸可采用观察和尺量的方法检测。5.10.4构件裂纹,可采用观察法、磁粉法、渗透法、超声检测法等。采用渗透法检测时,应用砂轮和砂纸将检测部位的表面及其周围 20 mm 范围内打磨光滑,不得有氧化皮、焊渣、飞溅、污垢等;用清洗剂将打磨表面清洗干净,干燥后喷涂渗透剂,渗透时间不应少于 10 min;然后再用清洗剂将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清除;最后喷涂显示剂,停留 10 min30 min 后,观察是否有裂纹显示。5.11防雷接地检测5.11.1由于铁塔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现场检测应对影响其使用安全的附属设施进行检查。5.11.2当铁

    32、塔防雷接地电阻不符合 GB/T 21431 的规定时,则应查明原因:a)接地带与接地网连接是否良好;p)接地网阻抗是否偏大(偏大应降阻抗);q)铁塔位于在山上,接地带输入端阻值是否过大(过大应将接地带延伸至山脚潮湿处)。5.12电气线路检测5.12.1铁塔电气线路中的电压、电流均应符合 GB 51348 的规定。5.12.2绝缘电阻应符合 GB 50169 的规定,做到绝缘性能良好。5.12.3漏电保护应符合 GB/T 25296 的规定,确保在漏电状况下切实起到保护作用。DB36/T 918202396结构校核与评定6.1结构或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校核。6.2结构校

    33、核应符合下列规定:a)结构校核或构件校核方法,应符合 GB 50135、GB 55001、GB 55002、GB 55003、GB 55006、GB 55008 的规定;b)结构校核或构件校核采用的计算模型,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和构造状况;c)结构上的作用标准值应符合 GB 50009、GB 50068、GB 50135、GB 55001、YD/T 5131 的规定取值;d)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应按照 GB 50009、GB 50135、GB 55001、YD/T 5131 的规定确定;e)当结构构件受到不可忽略的整体变形、地基变形等作用时,应当考虑重力产生的附加作用效应;f)材料强

    34、度的标准值,应根据构件的实际状况和已获得的检测数据按下列原则取值: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时,可按原设计标准值取值;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不符或材料性能已显著退化时,应根据实测数据按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取值;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应取实测值,并结合结构实际的变形、施工偏差以及裂缝、缺陷、损伤、腐蚀等影响确定;g)承受上拔力和水平力的各类独立基础、锚板基础的稳定性和抗滑稳定性校核,应符合 GB50135、GB 55003、GB 55008、YD/T 5132 的规定。6.3广播电视通信铁塔综合评定应符合 GB 50068、GB 50144、GY/T 5089、YD/T

    35、3029 的规定,并根据结构、构件和连接节点的缺陷和损伤状况的检测结果、结构验算分析结果和工作形态及其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评定结论,提出维护、加固、改造、报废等建议。7检测报告7.1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铁塔结构概况;b)检测的目的、内容、范围及依据;c)调查、检测、分析的结果;d)根据具备设计资质机构出具的校核结果,评定等级或评定结果;e)结论和建议;f)附件。7.2检测报告编写应符合下列要求:a)检测报告应明确检测结果,根据具备设计资质机构出具的校核结果,指明评定等级或评定结果,作为技术管理或制定加固改造维修计划的依据;r)检测报告应明确处理对象,对安全性评为 cs 级、ds 级

    36、构件及 Cs 级、Ds 级结构系统的数量、所处位置作出详细说明,并提出处理建议;若在结构系统或构件使用性评定中有 cu 级构件或 Cu 级结构系统时,也应按上述要求作出详细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建议。DB36/T 918202310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浸镀锌层厚度测试金属涂镀层测厚仪测试方法A.1热浸镀锌层厚度测试A.1.1应用金属涂镀层测厚仪时,应经标准厚度试片校正后再使用。A.1.2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 mm,测试点的数目按下列规定:a)角钢试样每面 3 处各 1 点,4 面共 12 点;b)钢板试样每面 6 处各 1 点,2 面共 12 点。测试结果

    37、按各测试点所测得的数据以算术平均值计算。A.1.3镀锌层厚度测定后,镀锌层附着量按下式计算:AP(A.1)式中:PA镀锌层附着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镀锌层厚度,单位为微米();锌的密度(取值 7.2),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DB36/T 918202311B附录B(规范性附录)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表 B.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地基及基础检测钢筋配置全数检测用钢筋位置扫查仪检测,按照JGJ/T 152的规定执行。基础混凝土强度全数检测用回弹仪、碳化深度测量仪检测,按照JGJ/T 23、T/CECS 02 的规定执行。混凝

    38、土内部缺陷全数检测用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裂缝深度检测仪、冲击回波测试仪、地质雷达检测,按照CECS 21、JGJ/T 411、JGJ/T 456的规定执行。基础沉降和变形值全数检测用水准仪、经纬仪、激光垂准仪或全站仪测量,按照 GB 55018、JGJ 8 的规定执行。预埋及后置螺栓抗拉拔全数检测用拉拔仪检测,按照JGJ 145的规定执行。2构件现状及几何尺寸检测结构整体几何尺寸及轴线(或中心线)图纸资料残缺不全或无图纸资料时,应全数检测。若目测未见明显损伤及图纸资料齐全完整时,可按照各类构件总数的20%样本数量进行抽样检测。目测构件现状,用超声波测厚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等仪器检测,具体检测项

    39、目,按照 GY 5077 的规定执行。3变形检测垂直度检测双向检测用全站仪、经纬仪现场实测。桅杆拉线地锚全数检测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检查。铁塔整体扭转度顺时针或逆时针用全站仪、经纬仪测量。单根构件局部弯曲度按各类构件总数的20%检测。用钢丝或细线、钢直尺检测构件最大变形量。4插接及法兰连接检测单管塔塔体插接长度全数检测用钢卷尺、塞尺检测。法兰连接节点实际接触面法兰盘及节点板总数的10%检测,如少于 10 个则全数检测,重要法兰及节点板应 100%检测。用钢卷尺、塞尺检测。5螺栓连接检测实物最小拉力荷载及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荷载按各种规格每批次抽取8套。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按照GB/T 3098

    40、.1、GB/T 3098.2的规定执行。螺栓单剪或双剪连接时节点板贴合率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用塞尺检测。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对于常规性检测,抽检比例不应少于节点总数的10%,且不应小于3个节点;对于有损伤的节点和指定要检测的节点,必须100%检测。抽查位置应为结构的不同部分区域以及不同连接形式的区域。目测观察、扭力扳手、锤击等方法。DB36/T 918202312表 B.1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续)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6焊缝连接检测对接及角焊缝全数检测角焊缝外观质量检测宜用目测,裂纹检查应辅以低倍放大镜,焊缝尺寸检查可采用焊缝检验尺进行测量,必要

    41、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应按照GB/T 26951、JB/T 9218、GY 5077的规定执行;焊缝内部质量探伤一般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应按照GB/T 11345、GB/T 29712、GB 50661的规定执行。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焊缝性质做出判断或有专门要求时,可采用射线探伤进行,应按照GB/T 3323.1、GB 50661的规定执行。7腐蚀情况检测腐蚀构件100%检测对构件腐蚀情况检测,应沿其长度方向至少选取3个腐蚀较严重的区段,每个区段选取810个测点,采用测厚仪测量构件厚度。腐蚀严重时,测点数应适当增加。取各区段算术平均测量厚度的最小值作为构件实际厚度。对角焊缝腐蚀情况检测

    42、,应根据焊缝的腐蚀状况,沿焊缝长度均匀布点310个,逐点测量焊缝焊脚厚度,取算术平均测量厚度作为焊缝实际厚度,并记录焊缝长度。按照GB 50205的规定执行。8构件材质检测C、Mn、Si、S、P含量选取代表性位置,按各类构件总数的3%取样。按 照 GB/T 223.4、GB/T 223.5、GB/T223.61、GB/T 20123的规定执行。钢材硬度按各类构件总数的3%数量,选取代表性位置,每一个位置取3个测区。以3个测区中的最小值作为材料硬度的代表值,由专用测 强 曲 线 或 按 照 GB/T1172的规定确定钢材的换算抗拉强度,钢材的屈服强度可按屈强比推定。常用里氏硬度计法,按GB/T

    43、17394.1的规定进行。其检测过程为:首先测出里氏硬度值,然后换算成布氏硬度,再推算出强度,根据下式计算强度:fb=0.952HLD+167式中:HLD里氏硬度值;fb 抗拉强度推算值。9缺陷和损伤检测构件裂纹主要承重构件(节点)和损伤部位的构件进行 100%的检测,其余部位应进行不小于20%的抽样检测。表面检测宜采用低倍放大镜观察、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方法,按照GB/T 11345、GB/T 26951、JB/T9218 的规定执行。10防雷接地检测防雷接地电阻整基用接地电阻仪检测,按照GB/T 21431、GY/T 5034的规定执行。11电气线路检测漏电保护整基用接地电阻仪和欧姆表检测,按照GB/T25296、GB 50169、GB 51348的规定执行。_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918-2023 广播电视通信铁塔安全检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