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9.100CCS H 26DB36 2022-X-XXIDB36/T 1726.3-2022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航空应急救援第 3 部分:直升机目视搜索操作指南Aviation Emergency RescuePart 3:Helicopter Visual Search Operations Guide2022-12-28 发布2023-07-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1726.3-2022I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要求.25 作业过程.2附录 A(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任务组人员要求.5附录 B(资料
2、性)直升机目视搜索设备要求.6附录 C(资料性)直升机目视搜索目标定位方法.7附录 D(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特情处置.10附录 E(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后工作.11参考文献.12DB36/T 1726.3-2022I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景德镇市市场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江西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晓文、曾卫东
3、、王华军、沈洋、蒋伟华、余建华、肖京、谢家雨、郭勇陈、谢达钦、陈宝、黄波、汪艳萍、候双跃、李凌慧。DB36/T-201航空应急救援第 3 部分:直升机目视搜索操作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直升机目视搜索中一般要求和作业过程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直升机目视搜索飞行准备、作业实施和作业后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MH/T1039通用航空术语T/CATAGS 7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术语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3术语和定义M
4、H/T 1039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目视搜索 visual search通过裸眼或简单光学仪器设备(如望远镜)对环境的主动扫描,在不相关的非目标或干扰物中定位特定目标。3.2飞行跟踪 flight tracking地面通过语音无线电或自动飞行跟踪系统与直升机主动联系。3.3能见度 visibility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3.4手势语言 hand signals以手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手段。3.5机长 captain飞行期间负责航空器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3.6副驾驶 co-pilot飞行期间除机长以外的,在驾驶岗位执勤的持有执照的驾
5、驶员。3.7DB36/T 1726.3-20222搜索员 searcher具有目视搜索经验或经相关培训,在飞行期间负责搜索并确定目标位置的人员。4一般要求4.1任务组人员4.1.1 人员组成任务组人员应包括飞行人员和搜索员。4.1.2 职责分工4.1.2.1 机长负责驾驶直升机并按照飞行手册要求执行飞行任务,并在飞行期间负责机上人员安全。如单驾驶时,还应负责执行途中导航和通信任务,完成避免碰撞、着陆点选择、起降阶段发现障碍物等任务。4.1.2.2 副驾驶负责协助机长安全飞行,并执行途中导航和通信任务,完成避免碰撞、着陆点选择、起降阶段发现障碍物等任务。4.1.2.3 搜索员负责目视搜索过程中对
6、救援目标的搜索与定位。4.1.3 人员资质要求任务组人员应受过直升机目视搜索专业培训,具体要求参见附录 A。4.2 设备4.2.1 设备组成直升机目视搜索设备主要包括:目视搜索设备和机载设备,具体组成参见附录 B。4.2.2 设备要求4.2.2.1 目视搜索设备、机载设备应满足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适航认证要求,定期检修、维护,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设施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4.2.2.2 设备应定期消毒和清洁。4.3 作业环境和天气目视搜索作业建议水平能见度不低于 1600m。执行山区、海面等特殊场景任务时,应注意持续风和阵风的影响。当最大持续风速超过 33kt(60km/h)或直升机飞行手册限制
7、风速时,应中止任务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5作业过程5.1 主要阶段DB36/T-203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过程包括飞行准备、作业实施以及作业后工作三个主要阶段,具体如图 1:图 1 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流程图5.2 飞行准备5.2.1 预先准备常态化开展人员资格备案、审查,直升机及设备的备案、审查和维护,以及针对典型情况的应急预案和训练等。5.2.2 直接飞行准备任务组开展任务准备,包括以下方面:a)明确任务性质和任务内容(如起降地、时间、人员等),明确责任与工作程序;b)确定搜索范围,了解直升机起降区域的地形特点、飞行过程中环境的气象条件等信息,按地形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搜寻方式,见附录 C;c)
8、制定技术方案和飞行航线,确定任务组及搜索设备,完成搜索设备和机载设备调试,并完成空域协调;d)评估任务过程中的风险,包括:飞行环境、预期飞行过程及可能遇见的突发事件等,制定应对策略,降低目视搜索风险。5.3 作业实施5.3.1 搜索目标定位5.3.1.1 搜索员对搜索目标进行定位,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a)直升机抵达现场后进行目标区域的环境巡察;b)根据遇险人员或指派任务当局报告的位置确定大体方位;c)利用搜索设备和合适的搜寻方式搜索目标具体位置;d)发现目标后,迅速用机载定位设备/手持定位设备确认目标经纬度,将经纬度数据发送给相关部门,并描述搜索目标现状和所在区域特征。5.3.1.2 搜索过程
9、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荐飞行真高在 787ft(240m)984ft(300m)之间时,推荐飞行速度为 40kt(74km/h)60kt(111km/h)。5.3.2 通讯飞行过程中直升机与地面人员保持通讯,需保证每 15min45min 与地面进行一次位置和状态报告。DB36/T 1726.3-202245.3.3 特情处置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特勤处置,具体内容参见附录 D。5.4 作业后工作作业后工作具体参见附录E,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a)机内清洁与消毒;b)设备维护;c)行动讲评;d)文件存档。DB36/T-205附录 A(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任务组人员
10、要求A.1 机长机长应符合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 部中相关规定外,还需达到以下要求:a)能正确完成航前有关工作,了解目视搜索作业流程与注意事项;b)能与运行控制部门等有效沟通;c)熟知目视搜索设备性能;d)能正确理解紧急和遇险等特殊情况,准确熟练使用非正常检查单,处理飞行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e)能熟知预期任务的典型环境,并开展相应训练;f)接受过目视搜索基本知识、协作配合等相关的培训。A.2 副驾驶副驾驶应符合 CCAR-91 部中相关规定外,还需达到以下要求:a)能熟练完成飞行前各项准备工作和驾驶舱准备;b)能有效配合机长处理相关情况;c)能熟知预期任务的典型环境,并开展相应训练;
11、d)接受过目视搜索基本知识、协作配合等相关培训。A.3 搜索员搜索员应接受过专业的直升机目视搜索培训,并熟练掌握搜索方法及机内通话设备。DB36/T 1726.3-20226附录 B(资料性)直升机目视搜索设备要求B.1 目视搜索设备B.1.1 配备的目视搜索设备应当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并不应当对机上设施和航空器运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B.1.2 根据不同情况配备不同目视搜索设备,推荐设备见表 B.1 目视搜索设备推荐配置表。B.1.3 机上耗材的配置如表 B.1 应根据所执行的任务及时调整。表 B.1 目视搜索设备推荐配置表序号名称备注1信号发射装置2发烟筒3标志器
12、4微光夜视仪5强光探照灯6望远镜7摄像机建议配置红外功能8染色剂用于水面救援B.2 机载设备除在直升机上配置目视搜索设备外,可以根据运行需要配置如表 B.2 符合相应适航审定要求设备:表 B.2 机载设备推荐配置表序号名称推荐值备注1搜索员安全吊带2空中广播3搜索灯扫射范围至少达到垂直方向 90 度和水平方向 180 度4专用通讯设备与地面人员进行联络的无线通话设备5内话系统驾驶员和搜索员配备内部通话系统6飞行员夜视设备用于夜间搜索7烟火信号设备安装在有醒目标记、易于机上乘员取用的位置8卫星通讯系统在无信号覆盖地区使用9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10飞行数据监视设备11撞线防护装置12自动驾驶或增稳系
13、统注:推荐值中为强烈推荐,为视任务需求及机型能力推荐,为直升机运营主体视情配置。DB36/T-207附录 C(资料性)直升机目视搜索目标定位方法C.1 选定搜索基点对于要目视搜索的区域,搜索开始前应确立一个基点或物理参考点。确定该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搜索目标的报告位置、报告时间、测向方位或观察到的情况等。C.2 确定搜索线间距确定搜索线间距时,需要考虑天气情况和搜索目标设置修正系数。标准搜索线间距与适当的天气修正系数的乘积即为合理的搜索线间距。C.3 确定搜索速度在目视搜索中,为确保各种搜索救援装备以相互协调的方式进行平行扫视搜索,所有救援设备都应按照同一速度进行搜索,搜索速度应当取当时最慢
14、搜索救援装备的最大速度。C.4 确定搜索区域如果目视搜索任务必须立即开始,一般应以目视搜索基点为圆心,搜索半径为18.5千米;如果时间允许,目视搜索圈的半径应是搜索区域面积平方根的一半。C.5 选定搜寻方式C.5.1 选定的搜寻方式应遵循时间最短、效率最高原则,主要分析考虑以下因素:a)搜索目标位置的不确定性;b)直升机的航行能力;c)搜索目标的类型;d)所用搜索设备的类型;e)搜索时的天气情况;f)搜索期间目标运动的趋势(方向)和幅度(速度);g)幸存者的预期生存时间;h)搜索设备的持续搜索时间;i)搜索方法应符合可用搜索设备完成搜救任务的能力范围;j)所选搜索方法应使进行搜索的力量间发生碰
15、撞的概率降到最小。C.5.2 当确定了搜索基点、搜索线间距、搜索速度以及搜索区域后,需要确定搜索模式。目前,常用的搜索路线主要包括:扇形搜索、扩展方形搜索、平行线扫视搜索和等高线搜索等。C.5.2.1 当搜索目标位置准确且搜索区域较小时,扇形搜索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搜救直升机快速抵达出事位置的情况),搜索半径一般为5 NM20NM(9-37km)。DB36/T 1726.3-20228图C.1 扇形搜索C.5.2.2 当搜索目标位置处于相对准确的区域时,扩展方形搜索是最有效的方法。图C.2 扩展方形搜索DB36/T-209C.5.2.3 当搜索目标位置很不确定并要求均匀覆盖一广阔区域时,
16、通常使用平行线扫视搜索方法。图C.3 平行线扫视搜索C.5.2.4 当山岳和山谷高度变化急剧,无法采用其他方式时,可以采用等高线搜寻。图C.4 等高线搜索DB36/T 1726.3-202210附录 D(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特情处置D.1 预防措施机长必须保证在起飞、着陆以及由于颠簸或者飞行中发生任何紧急情况而需要加以预防时,机上人员均在各自座位上系好安全带或者肩带,并避免进入结冰条件。D.2 飞行紧急情况机长必须保证在飞行中遇有紧急情况时,指示机上人员采取适合当时情况的应急措施。D.3 特情偏离D.3.1 实施应急运行的偏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偏离本规则的适用规定。D.3.2 立即决断和处
17、置的紧急情况遇到立即决断和处置的紧急情况时,根据机型飞行手册要求进行处置。D.4 双向无线电通信失效出现双向无线电通信失效特情时,航空器驾驶员根据 CCAR-91 部的文件要求进行处置。DB36/T-2011附录 E(规范性)直升机目视搜索作业后工作E.1 机内清洁与消毒E.1.1 清洁航后需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沙地、酸雾或水上等),严格按直升机维护手册开展清洁工作。E.1.2 消毒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消毒工作,需注意直升机的维护手册要求,防止使用不正确的消毒剂对航空器造成腐蚀。E.1.3 记录每次实施完机内清洁和消毒工作,由实施的维修人员负责在运营人建立的“清洁消毒记录表”中记录。E.2 设备维
18、护作业完成后,需按直升机和设备维护手册开展航后维护工作,应按照检查单完成各仪器的使用情况检查,如有损坏缺失及时补充,并将仪器清理收拾完整、装箱,做到工完、料净。E.3 行动讲评作业完成后,按规定开展飞行后讲评和任务讲评,两者可同时开展,其中任务讲评由任务组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参与,任务讲评主要内容如下:E.3.1 任务中执行情况清理任务中的行动以及行动时间线。E.3.2 任务执行与操作指南的差异寻找任务中不规范的行为,反思是否缺失操作指南中的规定步骤。E.3.3 任务执行与差异原因改正行动中缺失或者错误的步骤。E.3.4 任务总结总结经验教训。E.3.5 文件存档记录本次任务的气象条件、飞行数据
19、、任务实施情况、错误行动及反思等讲评内容并存档,总结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措施。DB36/T 1726.3-202212参考文献1 AC-91-22 直升机安全运行指南2 AC135-14BHelicopter Air Ambulance Operations3 直升机搜索救援技术与装备.科学出版社,2015.4 NPS Helicopter Rescue Techniques-Civilian Public Safety and Military Helicopter RescueOperations,National Park Service for the National SAR Academy(NSARA),October 2013.5 Emergency Management BC PROVINCIAL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NG 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