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CCS B 5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7002022 翘嘴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 2022-11-17 发布 2023-05-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00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养殖条件.1 5 放养前准备.2 6 鱼种放养.2 7 饲料投喂.3 8 水质管理.3 9 病害防治.3 10 出塘.4 11 档案记
2、录.4 DB36/T 1700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烈、张颂、杜时强、张小谷、徐金根、王建民、方磊、聂保江、徐艳婷、江敏。DB36/T 17002022 1 翘嘴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池塘养殖的养殖条件、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料投喂
3、、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出塘和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翘嘴鲌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业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 6048 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要求 SC/T 1123 翘嘴鲌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C/T
4、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一龄鱼种 one year old juvenile fish 春繁鱼苗培育至当年冬季或培育至次年春季出池的苗种为一龄鱼种。3.2 二龄鱼种 two years old fish 春繁鱼苗培育至次年冬季或培育第三年春季出池的苗种为二龄鱼种。3.3 成鱼 marketable fish 经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鱼。4 养殖条件 DB36/T 17002022 2 4.1 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选择水源充足,光照充分,生态良好,交通便利,供电畅通,符合当地土地规划。养殖场地应符合GB/T 18407.4。4.2 水质 养殖水质应
5、符合GB 11607,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4.3 池塘条件 池形以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宜,进、排水方便,面积不小于5667m2为宜,水深2m2.5m,淤泥厚度不超过20cm,池底平坦。池塘设施应符合SC/T 6048。5 放养前准备 5.1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过多淤泥,并曝晒池底7d左右。曝晒后清理杂物杂草,修补进出水口及池埂。5.2 池塘消毒 池塘清整结束,用生石灰干塘消毒,用量以75kg/667m2100kg/667m2为宜,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翻动,使淤泥与生石灰混合均匀。5.3 进水调水 鱼种放养前一周加水至1.5m深,须用60目密网过滤。放鱼种前3d对
6、池塘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6 鱼种放养 6.1 鱼种来源 应来源于省级原(良)种场及以上养殖场,鱼种应检验检疫合格。翘嘴鲌种质应符合SC/T 1123。6.2 鱼种质量 要求放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动力强的鱼种,一龄鱼种尾均重20g/尾左右为宜。6.3 放养时间 宜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中旬,水温510,选择晴天放养,鱼种应带水运输、称重及投放。6.4 鱼种消毒 放养前鱼种用3%5%食盐水增氧浸浴5 min10min。6.5 放养密度 DB36/T 17002022 3 放养一龄鱼种翘嘴鲌密度为1500尾/667m22000尾/667m2,搭配放养规格在50g100g鲢30尾/66
7、7m2和规格50g100g鳙40尾/667m2。放养二龄鱼种翘嘴鲌密度为700尾/667m21000尾/667m2,搭配放养规格在250g300g鲢30尾/667m2和规格250g300g鳙30尾/667m2。7 饲料投喂 7.1 饲料要求 投喂饲料蛋白含量40%左右的翘嘴鲌专用膨化饲料,适宜的粒径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SC/T 1077。翘嘴鲌不同时期饲料粒径见表1。表1 翘嘴鲌饲料适宜粒径 体重(g)膨化饲料(mm)10100 2.0 100250 3.0 250500 4.0 500 5.0 7.2 投喂原则 做到“四定”:定质、定位、定时、定量。7.3 投喂 日投饲量为池
8、内鱼种重量的2%6%,每日投喂23次,并根据季节、水温和吃食情况合理调整。7.4 保健管理 投喂高峰期,应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胆汁酸和多维等产品来提高免疫力。8 水质管理 8.1 水位管理 鱼种入池时,水位在1.5m,随着水温的增加逐步注入新水,6月水位加至2m以上;水温达到2830时,每4d7d注换一次新水,每次20cm30cm;冬季水位控制在2m左右。养殖水质应达到GB 11607。8.2 水质调控 池塘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30cm40cm为宜。养殖期间,每15d20d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5mg/L20mg/L;每20d左右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9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每日早晚巡塘,定期检查,及时清除敌害生物,DB36/T 17002022 4 检查鱼种摄食、生长及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并严格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T 1132要求执行。10 出塘 鱼体达到500g/尾以上可以出塘上市。11 档案记录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要求建立养殖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种投放、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信息。各项养殖生产应符合SC/T0004。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