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5 T 2058-20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pdf

    • 资源ID:1544653       资源大小:2.48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5 T 2058-20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pdf

    1、 ICS 03.160 CCS A 16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05820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work service of community-corrections2022-08-08 发布2022-11-08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5/T 2058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服务内容.2 5 服务流程.5 6 服务原则.6 7 服务方法.7 8 服务管理.8 9 服务评价.10 附录 A(规范性)调查评估表.11 附录 B(规范性

    2、)调查评估意见.13 附录 C(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访谈记录表.14 附录 D(资料性)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及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15 附录 E(资料性)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示例.21 附录 F(资料性)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23 附录 G(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标志样式.31 附录 H(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标志示例样式.32 附录 I(资料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矫正对象服装样式.33 参考文献.38 DB35/T 205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

    3、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社区矫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司法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社区矫正委员会、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社区矫正管理局、福建警察学院、福建省启航教育帮扶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德明、黄世庚、王水清、卢锦忠、江雄榕、李毅、张燕、唐超、陈炜、欧渊华、林玲。DB35/T 20582022 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原则、服务方法、服务管理、服务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社会组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开展社区矫正社

    4、会工作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382009 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 190392009 顾客满意测评通则 MZ/T 0712016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MZ/T 0942017 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 MZ/T 0952017 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 MZ/T 1662021 社会工作督导指南 SF/T 00552019 社区矫正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SF/T 00552019界

    5、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社区矫正 community-corrections 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社区矫正机构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事执行活动。来源:SF/T 00552019,2.1,有修改 3.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community-corrections social work 以社区矫正对象为主要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挖掘其潜能、恢复其社会功能、促进其发展、维护其权利,促使其融入社会的一种专业性服务活动。3.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communi

    6、ty-corrections social worker 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社区矫正机构组织下,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的人员。来源:SF/T 00552019,2.10,有修改 DB35/T 20582022 2 3.4 社区矫正志愿者 community-corrections volunteer 在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登记,热心社区矫正工作,自愿、无偿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教育帮扶的人员。来源:SF/T 00552019,2.11,有修改 3.5 社区矫正对象 community-corrections subject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

    7、、假释和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来源:SF/T 00552019,2.6,有修改 3.6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 community-corrections ruling authority 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来源:SF/T 00552019,2.2,有修改 3.7 社区矫正机构 community-corrections institution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具体实施的执行机关。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来源:SF/T 00552019,2.3,有修改 3.8

    8、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 community-correc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 依法登记成立的、在社区矫正领域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3.9 心理辅导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对其中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矫正措施。3.10 心理辅导人员 psychologistersernior 具有心理学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4 服务内容 4.1 概述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包括调查评估服务、参加矫

    9、正小组服务、教育矫正服务、帮困扶助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协助工作服务等。4.2 调查评估服务 4.2.1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受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委托对被告人或者罪犯(以下简称被调查评估人)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调查评估表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福建省政法机关对调查评估作出规定的,按照规定进行调查评估)。DB35/T 20582022 3 4.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指派,组成不少于 2 人的调查评估小组,开展调查评估工作。4.2.3 开展调查时,调查评估人员应出示工作证件、调查评估委托函等证明材料。4.2.4 调查评估人员进行调查评估采取的方式,可包

    10、括但不限于:a)查阅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法律文书、调取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资料;b)走访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工作单位或者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以及与其生活密切的人员;c)召开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工作单位或者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以及与其生活密切的人员的座谈会(未成年人除外);d)对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工作单位或者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以及与其生活密切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e)对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工作单位或者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以及与其生活密切的人员进行个别访谈;f)对与被调查评估人相关的工作单位或者就读的学校、居所进行现场查看。4.2.5 调查评估人员对被调查评估人相关情况的调查评估,应包括

    11、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居所情况;b)家庭和社会关系;c)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d)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e)拟禁止的事项;f)社会危险性;g)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h)其他事项。4.2.6 调查评估取得的材料应由提供单位加盖公章予以确认。4.2.7 调查中,查明被调查评估人不属于本行政区域或者因被调查评估人的姓名不真实、身份不明等原因导致无法开展调查评估时,调查评估人员应及时向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报告情况,由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在 3 个工作日内与委托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联系、说明情况并将相关材料退回。4.2.8 根据调查评估得分情况,调查评估小组对被调查评估人是否适宜社区矫正提出以下意见(

    12、福建省政法机关对调查评估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意见):a)评估得分大于等于 90 分,调查评估小组可提出适宜社区矫正的意见;b)评估得分 80 分89 分,调查评估小组可提出反映客观调查情况的非结论性意见;c)评估得分小于 80 分,调查评估小组可提出不适宜社区矫正的意见。4.2.9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应出具调查评估意见,调查评估意见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4.3 参加矫正小组服务 4.3.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参加由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组建的矫正小组,负责提供专业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落实矫正小组文书档案工作。4.3.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作为矫正小组

    13、成员,提供专业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每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参加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小组不超过 20 个。4.3.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参加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宣告,宣告结束后向社区矫正对象介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责和联系方式。4.3.4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家庭、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居住的社区,DB35/T 20582022 4 收集已认定的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事实、狱内改造、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并做好访谈记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访谈记录表见附录 C。4.3.5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资料分析、判断问题,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进行采集,与其本人(含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

    14、监护人)共同商量,参照矫正方案制定说明,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及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见附录 D。4.3.6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和考核奖惩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进行再次采集,参照矫正方案调整说明,及时调整矫正方案。4.3.7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期满解除和被赦免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的通知,参加该社区矫正对象的解矫宣告,并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衔接。4.4 教育矫正服务 4.4.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入矫教育。4.4.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开展矫中

    15、教育,包括法治、道德、警示教育、辅助教育等内容。4.4.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的安排,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并做好记录。4.4.4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考查。4.4.5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组织其参加公益活动。4.4.6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解矫教育。4.5 帮困扶助服务 4.5.1 心理辅导服务 4.5.1.1 心理辅导人员协助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开展心理

    16、健康教育,培育社区矫正对象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4.5.1.2 心理辅导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案面谈、心理健康筛查或者心理测验,形成报告,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4.5.1.3 心理辅导人员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或者社区矫正对象的申请,与社区矫正对象共同讨论,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示例见附录 E。4.5.1.4 心理辅导人员根据心理辅导方案,按照结构化面谈步骤实施,做好工作记录、提出意见。4.5.1.5 心理辅导人员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保存。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见附录 F。4.5.1.6 心理辅导人员对有严重心理疾病

    17、或精神疾病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机构的指导下,及时向符合条件的专业心理治疗或者医疗机构转介。4.5.2 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4.5.2.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对就业困难和年满 16 周岁有就业意愿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面谈、走访等方式收集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相关资料。4.5.2.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矫正对象共同讨论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就业方向。DB35/T 20582022 5 4.5.2.4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和承接职业技能培训的院校、机构对经职业技能培训或者有就业意

    18、愿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能力。4.5.2.5 职业技能培训取证人员登记表和就业情况,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保存。4.5.3 社会关系改善服务 4.5.3.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改善服务。4.5.3.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紧张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改善服务。4.5.3.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有矛盾纠纷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排查和人民调解服务。4.5.3.4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关系改善情况,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保存。4.5.4 社会帮助服务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需求,协助其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

    19、助等服务,收集相应申请、办理材料,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保存。4.6 组织志愿者服务 4.6.1 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服务。4.6.2 组织志愿者,志愿提供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疾病诊疗、心理辅导、困难帮助、捐赠等相关支持。4.7 协助工作服务 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和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非执法类的工作服务。5 服务流程 5.1 概述 本文件规定的流程为基本服务流程,包括接受任务、制定方案、介入服务、总结评估。5.2 接受任务 5.2.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接受任务过程中应完成但不限于下列工作:a)初步了解与社区矫正对象有关的信息及问题与需求;b)初步了解服务内容的相关要求;c

    20、)预估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与需求;d)与社区矫正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5.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接受任务过程中不应接受超出本文件规定服务内容的任务。5.3 制定方案 5.3.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制定服务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服务的内容;b)服务的目标(短期、中期和长期);c)服务的步骤和时间进度安排;d)服务的组织、措施、保障。DB35/T 20582022 6 5.3.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制定服务方案过程中应注意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制定调查评估服务方案应主要围绕被调查评估人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b)制定矫正方案应与社区矫正对象(含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

    21、人)共同商定,尊重其意愿,体现个别化矫正;c)制定教育矫正服务方案应根据社区矫正对象个体特征、日常表现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因人施教;d)制定帮困扶助服务方案应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需求,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开展;e)制定组织志愿者服务方案应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契合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要开展;f)制定协助工作服务方案应在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指导下,协助开展非执法类的工作。5.4 介入服务 5.4.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服务过程中应完成但不限于以下任务:a)按照服务方案,介入提供相应的服务;b)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方案,介入服务。5.

    22、4.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实施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b)注意防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事件(故)发生;c)及时向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反馈服务情况;d)做好介入服务过程的记录,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保存。5.5 总结评估 5.5.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总结评估过程中应完成但不限于以下工作:a)收集和分析服务过程的相关资料;b)评估整个服务过程和结果的成效;c)总结服务过程中的经验、不足和改进措施。5.5.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总结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客观、公正、准确;b)对再犯罪风险性高和存在其他安全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及时向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报告。6

    23、服务原则 6.1 依法原则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服务,应依法进行。6.2 保护原则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服务获得社区矫正对象身份信息和个人隐私,应依法保护。6.3 平等原则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应提供平等服务。DB35/T 20582022 7 6.4 尊重原则 社区矫正对象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依法尊重。6.5 保障原则 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依法保障。7 服务方法 7.1 基础方法 7.1.1 个案工作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MZ/T 0942017的规

    24、定,运用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以社区矫正对象个人及家庭为服务对象,协助个人及家庭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恢复其社会功能。7.1.2 小组工作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MZ/T 0952017的规定,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服务,形成矫正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与支持,从而改善其适应社会的状况。7.1.3 社区工作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协调和改善社区内各方面的关系,争取和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增强其与社区的互动,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7.2 特定方法 7.2.1 个案管理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处于多重问题且需要多方介入的情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MZ/T 0942017的规定,提供系统性

    25、服务。7.2.2 认知矫正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在矫意识偏差、认知错误、社会态度消极等问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MZ/T 0712016的规定,引导其觉察自身的非理性认知,运用正确的认知代替过去不良的认知,从而接纳自己或他人,更好地适应在矫生活。7.2.3 行为矫正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等情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系统脱敏、模仿学习、自我管理、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强化、激励、惩罚等行为矫正方法,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其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DB35/T 20582022 8 7.2.4 家庭辅导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家庭成

    26、员沟通不畅、家庭系统界限不清、家庭支持缺乏等功能失调问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家长沙龙、家庭会谈、家庭日、家属学校等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明确家庭角色定位、学习沟通技巧、完善家庭支持系统,从而恢复家庭功能。7.2.5 资源整合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家庭生活困难、失业、缺乏社会支持等问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综合评估社区矫正对象的需求,明确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可能需要的资源,帮助其整合、链接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和社会的资源,提升其资源利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7.2.6 危机干预 针对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等事件的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提供应

    27、急处置、化解危机等服务。8 服务管理 8.1 工作场所 8.1.1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根据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可以由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在社区矫正中心提供的社会联络室,作为工作场所,设置办公、接待、访谈等区域。8.1.2 开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场所应具备满足工作需求的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网络、电话、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办公桌椅、录音录像设备及档案柜等。8.2 视觉识别 8.2.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标志应统一,样式见附录 G。8.2.2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应在社区矫正工作(服务)场所设置相应标识,示例样式见附录 H。8.2.3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

    28、者和社区矫正对象服装的样式应统一,样式见附录 I。8.3 人员要求 8.3.1 从业条件 8.3.1.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a)年满 18 周岁;b)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c)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奉献精神;d)身体健康;e)具备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f)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g)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者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优先。DB35/T 20582022 9 8.3.1.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a)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者涉嫌犯罪司法机关正在处理的;b)曾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其他开除处

    29、分的;c)有较为严重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d)具有其他不适合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情形。8.3.2 服务形象 8.3.2.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注意仪容仪表,衣着整洁端庄、大方得体,宜统一着装并配戴工作证件。8.3.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应耐心诚恳,语言清晰,用语规范。8.3.3 职业道德 8.3.3.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秉持尊重、平等、接纳、非批判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遵循自我决定、知情同意、个别化隐私和保密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8.3.3.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遵守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要求。8.3.4 职业培训 8.3.4.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上

    30、岗后应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8.3.4.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 24 课时,并提供相关记录。8.3.4.3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定职后 4 年内应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者具备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考核合格。8.3.5 保密规定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信息和个人隐私应予以严格保密,但发现其有行凶、自杀、自伤、自残或者其他危及社会安全稳定行为和动向的,或者有明显的负性情绪或不良心态导致心理辅导无法继续时,应第一时间向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报告。8.4 档案管理

    31、8.4.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档案主要包括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个案、小组、社区服务以及项目工作等相关资料。档案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8.4.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做好档案保管和保密工作,档案存放实行专人专柜,并符合档案管理要求。8.4.3 档案保管期限为自社区矫正对象解除或者终止矫正次日起 20 年。8.5 督导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接受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行政性、教育性、支持性三个方面督导,应根据MZ/T 1662021的规定,对其在招募与选择、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工作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心理与价值等方面给予指导。DB35/T 20582022 10

    32、 9 服务评价 9.1 考核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除接受其所在社区矫正社会组织考核外,还应接受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对其进行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基础工作、专业服务、工作成效、事件经验,每年考核次数1次。9.2 满意度测评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接受其所在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或者服务的社区矫正机构,根据GB/T 190382009及GB/T 190392009的规定,制定适合于实际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测评。9.3 服务评估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应定期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业务量(含建档率、接触率、教育率、帮扶率、服务人数等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投诉等服务相关信息进行内部评估。根据评估反馈的信息,对服务内容、流程、

    33、方法、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制定与实施改进方案,实现持续改进。DB35/T 20582022 11 附录A (规范性)调查评估表 表A.1给出了社区矫正社会组织调查评估表的参考内容和格式。表A.1 调查评估表(此处印制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名称)调查评估表 被调查评估人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居住地 罪名 联系电话 序号 项目 评估标准 分值 评估分数 评估说明 1 居所情况(7 分)有固定住所 5 有固定生活来源 2 2 家庭与社会关系(16 分)家庭结构完整(有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2 家庭成员间关系融洽且愿意接纳 3 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 家庭成员无恶习(如赌博、吸毒等)或犯罪记录 2

    34、 家庭有监管能力和约束力,且愿意承担监管责任 2 人际关系融洽,与他人无矛盾纠纷、无上访等行为 3 与社会劣迹(如赌博、吸毒等)人员无密切交往 2 3 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9 分)未造成人员伤亡 3 未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 3 未产生严重的社会舆论负面影响 3 4 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 和 被害 人 意见(9 分)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同意接纳 3 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愿意参加其矫正小组工作 3 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无特定被害人视为谅解)3 DB35/T 20582022 12 表 A.1 调查评估表(续)序号 项目 评估标准 分值 评估分数 评估说明 5 拟禁止的事项(3 分)委托

    35、调查中无拟禁止的事项调查 3 6 社会危害性(25 分)本次犯罪前无犯罪记录 6 无暴力、故意等主观恶性犯罪情形 7 非共同犯罪,或共同犯罪但起次要作用 5 能认清犯罪原因与危害,认罪服法,真诚悔罪,积极减轻危害 7 7 对居住社区的影响(25)邻里或者社区成员愿意接纳、不排斥(未成年人此项不调查)5 无严重传染性疾病 5 无精神疾病 5 无吸毒史 5 无沉迷网络游戏行为 3 无酗酒、赌博等恶习 2 8 其他事项(6 分)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2 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 2 服刑期间表现良好 有生活自理能力 2 合 计 100 调查评估意见:调查评估人签名:调查评估时间:年 月 日 D

    36、B35/T 20582022 13 附录B (规范性)调查评估意见 表B.1给出了社区矫正社会组织调查评估意见的格式。表B.1 调查评估意见(此处印制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名称)调查评估意见()调评意字第号人民法院(公安局、监狱管理局、监狱):受贵单位委托,我单位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被告人(罪犯)进行了调查评估。有关情况如下:综合以上情况,评估意见为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公章)年 月 日 抄送:人民检察院。DB35/T 20582022 14 附录C (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访谈记录表 表C.1给出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访谈记录表的格式。表C.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访谈记录表 社区矫正 对象姓名 社会工作

    37、者姓名 访谈对象 本人()他人(请说明)访谈时间 年 月 日 自 时 分至 时 分 访谈方式 面谈()电话()微信()其他()访谈地点 访谈主题:访谈内容记录:访谈结果:跟进计划:A DB35/T 20582022 15 附录D (资料性)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及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 表D.1、表D.2给出了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表。表D.1 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表(矫正方案制定)1.居住条件 有固定住所无固定住所 2.劳动能力 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3.个人特长 有个人特长()无个人特长 4.婚姻家庭关系 和睦稳定轻微冲突重大冲突无亲属 5.交友情况 没有或未发现不良交友情况有不良交友情况

    38、6.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认识正确、较易接受认识模糊、有一定抵触 缺乏认识、拒绝接受 7.对社会的心态 能够正确看待对现实不满或仇恨 8.对生活是否有信心 是否不明 9.生活来源 依靠自己的工作(劳动)收入依靠家庭 依靠亲友最低保障 10.自控能力 能够自我控制有时不能自控自控能力较差 11.家庭成员配合矫正情况 理解、支持有抵触情绪不配合矫正 12.家庭成员是否有违法犯罪情况 有()无不明 13.家庭成员变故信息 无变故死亡()病重()14.社会邻里关系 较为和睦有一定矛盾关系紧张 15.认罪悔罪态度 认罪悔罪抵触情绪不认罪悔罪 16.身体健康状况 患严重疾病()无 17.心理健康状况

    39、 正常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存在严重心理障碍 18.是否累犯 是()否 19.是否曾因其他违法行为被处罚 有()无 采集人:采集日期:DB35/T 20582022 16 表D.2 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表(第 次矫正方案评估)1.居住条件 有固定住所无固定住所 2.劳动能力 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3.婚姻家庭关系 和睦稳定轻微冲突重大冲突无亲属 4.交友情况 没有或未发现不良交友情况有不良交友情况 5.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认识正确、较易接受认识模糊、有一定抵触 缺乏认识、拒绝接受 6.对社会的心态 能够正确看待对现实不满或仇恨 7.对生活是否有信心 是否不明 8.生活来源 依靠自己的工作(

    40、劳动)收入依靠家庭依靠亲友最低保障 9.自控能力 能够自我控制自控能力较差有时不能自控 10.家庭成员配合矫正情况 理解、支持有抵触情绪不配合矫正 11.家庭成员是否有违法犯罪情况 有()无不明 12.家庭成员变故信息 无变故死亡()病重()13.社会邻里关系 较为和睦有一定矛盾关系紧张 14.认罪悔罪态度 认罪悔罪抵触情绪不认罪悔罪 15.身体健康状况 患严重疾病()无 16.心理健康状况 正常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存在严重心理障碍 17.接受教育情况 接受基本接受态度消极不接受教育 18.参加公益活动情况 正常参加、态度端正基本参加、态度一般 应付了事、态度消极不参加 19.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积

    41、极参加或无须参加培训被动参加且未完成培训计划 不愿参加培训 20.服从监督管理及遵规守法情况 服从监督管理、严格遵规守法基本服从、但偶有违规违法行为 不服从监督管理或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 21.遵守外出规定情况 严格遵守违反 1 次经处罚能改正违反 1 次以上 22.遵守报告规定情况 按规定认真报告、善于接受规劝应付报告或很难接受 基本未报告 23.被处罚情况 被训诫被警告被治安管理处罚无 采集人:采集日期:DB35/T 20582022 17 图D.1给出了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的说明。图D.1 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 DB35/T 20582022 18 图 D.1 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续)

    42、DB35/T 20582022 19 图D.1 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续)DB35/T 20582022 20 图D.1 矫正方案制定和调整说明(续)DB35/T 20582022 21 附录E (资料性)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示例 图E.1给出了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的示例。图E.1 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示例 DB35/T 20582022 22 图E.1 心理辅导方案制定示例(续)DB35/T 20582022 23 附录F (资料性)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 图F.1给出了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 DB35/T 20582022 24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

    43、格式(续)DB35/T 20582022 25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26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27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28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29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30 图 F.1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格式(续)DB35/T 20582022 31 附录G (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标志样式 图G.1给出了福建省社区

    44、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标志样式。图G.1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标志样式 DB35/T 20582022 32 附录H (资料性)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标志示例样式 图H.1给出了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标志示例样式。图H.1 社区矫正社会组织标志示例样式 DB35/T 20582022 33 附录I (资料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矫正对象服装样式 图I.1至图I.4给出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矫正对象服装的样式。a)男常服(藏青色)b)女常服(藏青色)DB35/T 20582022 34 c)男女领带(藏青色)d)男短袖衬衫(晴空蓝色)e)男长袖衬衫(晴空蓝色)DB35/

    45、T 20582022 35 f)女短袖衬衫(晴空蓝色)g)女长袖衬衫(晴空蓝色)h)男裤(藏青色)DB35/T 20582022 36 I)女裤(藏青色)图I.1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服装样式(推荐)图I.2 福建省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服装样式(推荐)DB35/T 20582022 37 图I.3 福建省社区矫正志愿者服装样式(推荐)图I.4 福建省社区矫正对象服装样式(推荐)DB35/T 20582022 38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20年7月1日.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年6月

    46、18日.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2014年8月27日.4 司法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2014年11月14日.5 民政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2009年9月7日.6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细则.7 福建省社区矫正委员会,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2020年7月3日.8 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实施意见.2018年2月11日.


    注意事项

    本文(DB35 T 2058-202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