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73.020 CCS D 0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442.12023 煤矿水害防治 第 1 部分 顶板水害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disaster in coal minePart 1: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of water disaster2023-03-01 发布2023-04-01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T 4442.1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 DB34/T
2、4442煤矿水害防治的第1部分。DB34/T 4442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顶板水害防治;第 2 部分:井下底板注浆加固;第 3 部分:地面区域治理;第 4 部分:老空水害防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煤矿安全监管技术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能源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煤矿安全监管技术中心、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鲍来祥、方恒林、杨广琦、汪云龙
3、、孙尚云、王军、鹿百东、张传安、刘芋宏、王大设、庞迎春、刘满才、汪玉泉、廉法宪、姚多喜、陈陆望、童世杰、周学年、程世贵、胡杰、孟志明、罗江发、刘惠洲。DB34/T 4442.12023 1 煤矿水害防治 第 1 部分 顶板水害防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顶板水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路线、查明条件、综合治理、效果验证和安全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开采煤层受松散层底部孔隙水、顶板砂岩裂隙水、侏罗系砾岩水、推覆体岩溶裂隙水和离层水影响,对顶板水进行治理的矿井。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煤矿防治水细则(煤安监调查201814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松散层 loose layer 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未成岩的沉积物,如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等。来源:GB 51070-2014,2.0.16,有修改 孔隙含水层 porous aquifer 以孔隙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来源:GB/T 14157,3.7.5 砂岩裂隙含水层 fractured sandstone aquife 以砂岩裂隙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来源:GB/T 14157,3.7.6,有修改 侏罗系砾岩含水层 jurassic conglom
5、erate aquifer 以侏罗系砾岩段中的裂隙、溶隙、溶洞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推覆体岩溶裂隙含水层 pushover-body fissure-karst aquifer 推覆体岩系中以片麻岩和灰岩裂隙、溶隙、溶洞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离层水 stratifugic wate 煤层开采后,顶板覆岩不均匀变形及破坏而形成的离层空腔积水。4 技术路线 DB34/T 4442.12023 2 查明条件,综合治理,效果验证与安全评价。5 查明条件 三维地震勘探 采用三维地震勘探,并结合钻探资料,查明采区或工作面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顶板含水层底界面和基岩面起伏变化情况。电法勘探 采用地面或者井下电法勘探
6、查明采区或工作面顶板含水层富水情况。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5.3.1 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下开采的,应当利用地面或者井下钻孔,查明开采煤层上覆岩(土)层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断层的含(导)水性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评价含水层富水性。5.3.2 砂岩裂隙含水层、侏罗系砾岩含水层、推覆体岩溶裂隙含水层下开采的,应当查明含水层底界面标高,含隔水层组合特征、采煤工作面上覆受采动影响覆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覆岩渗透性、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富水性,研判形成离层水的可能和离层发育的层位。6 综合治理 防隔水煤(岩)柱留设 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侏罗系砾岩含水层、推覆体岩溶裂隙含水层下开
7、采的,依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留设防砂和防塌煤(岩)柱开采的,进行抗渗透性评价。疏干开采 以静储量为主的顶板水采取疏干开采措施。帷幕截流 富水性强、补给充沛的顶板含水层,采取帷幕截流措施。注浆改造 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的松散层孔隙含水层,可采取注浆改造措施。充填开采 推广充填开采技术,可采取采空区充填措施。探查疏放 探查疏放钻孔布置及终孔位置满足下列要求:a)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下留设防砂(塌)安全煤(岩)柱开采时,对顶板含水层进行探查疏放,钻孔进入直接充水含水层不少于 2 m;DB34/T 4442.12023 3 b)离层水探放钻孔结合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沿工作面推进反方向
8、布置探放钻孔,钻孔进入离层上覆坚硬岩层底界不小于 2 m;c)砂岩裂隙水探放根据含水层厚度、裂隙发育及分布特征和物探探查结果,确定钻孔布置、终孔位置。7 效果验证 工作面掘进期间 掘进工作面进入缩小防隔水煤(岩)柱区域,开展超前物探和钻探,控制巷道标高,验证防隔水煤(岩)柱尺寸。工作面回采前 采用物探和钻探对工作面内的构造、导水裂隙带波及的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进行探测,对物探异常区实施钻探验证,对断层进行超前治理。效果验证 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开采的验证煤岩柱尺寸,实施疏干开采、帷幕截流、注浆改造治理工程的验证工程治理效果,重点验证单孔涌水量大于 5 m3/h 的区域、物探异常区和断层治理区。8 安全
9、评价 工作面走向长度不大于 600 m 的一次评价;走向长度大于 600 m 的可分段评价,每次评价长度不小于500m,评价超前距不小于 100 m。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下缩小防隔水煤(岩)柱开采,以及推覆体岩溶裂隙含水层、侏罗系砾岩含水层下开采的,应当编制水体下开采可行性方案设计、采前提交开采安全评价报告,组织有关专家论证评价,经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开(试)采。开(试)采过程中应开展矿压、“两带”发育高度、地表沉降、含水层水位变化及帷幕墙体稳定性监测工作。DB34/T 4442.12023 4 参考文献 1 GB/T 14157 水文地质术语 2 GB 51070 煤炭矿井防治水设计规范 3 安徽省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皖能源煤监规20216号)安徽省能源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