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3875       资源大小:2.51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pdf

    1、!7,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 版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r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ubway tunnel structure2023-12-18 发布2024-06-18 实施CCS P 21DB32/T 46262023ICS 03.120.20DB32/T 46262023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4.1 基本要求 24.2 评定工作流程 25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

    2、构检查 35.1 一般规定 35.2 定期检查 35.3 专项检查 65.4 应急及处治后检查 85.5 结构监测 86 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 96.1 一般规定 96.2 结构技术状况评估 96.3 结构安全状况评估 116.4 行车影响状况评估 116.5 评估后建议 127 报告编制12附录 A(资料性)隧道结构检查记录表 13附录 B(规范性)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内容 18附录 C(规范性)隧道结构技术状况分项标度值 21附录 D(资料性)隧道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表 32参考文献 33目 次DB32/T 462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3、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传 新、梁 波、张 学 华、张 余 峰、张 磊、万 晓 峰、郑 克 亚、范 信、尘 福 东、王 瑞、毛淑欣、赵信洋、张江彬、李记军。DB32/T 46262023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的基本规定

    4、、检查、等级评定、报告编制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明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运营期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检查及其服役性能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GB/T 502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CJJ/T 202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JTJ 270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轨道交通隧

    5、道结构subway tunnel structure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保障车站与区间隧道结构体系稳定的主要受力结构。注:包括明(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隧道及相关附属结构。3.2结构服役性能service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结构技术状况、结构安全状况和行车影响状况等。3.3经常检查frequent inspec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外观状况的一般性检查。3.4定期检查periodic inspection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次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整体服役性能状态进行的全面检查。3.5应急检查emergency

    6、inspec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出现火灾、恐怖袭击或其他异常事件后对受影1DB32/T 46262023响的隧道结构进行的检查活动。3.6专项检查special inspection根据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查明的缺损或病害情况,进行深入的专门检查、分析等活动。3.7等级评定grade assessment为评估隧道结构的服役状态所进行的分析及确定隧道结构服役状态程度的过程。3.8外部作业external opera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周边或控制保护区内进行的,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产生影响的作业。4基本规定4.1基本要求4

    7、.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应定期进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4.1.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内容分为结构技术状况评估、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4.1.3开展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应收集相关勘察设计资料和运营养护数据,查明隧道使用条件及其变化,查验检测隧道结构性能参数与几何尺寸,分析隧道结构监测数据,研判服役性能变化趋势。4.2评定工作流程4.2.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包括前期准备、隧道结构检查和服役性能等级评定等。4.2.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前期准备包括资料搜集、现场查勘和工作方案编制,具体如下。a)资料搜集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结构设计资料,隧道控制保护

    8、区外部作业资料;2)隧道施工与验收资料,日常检查记录,养护维修记录;3)隧道历次检测、监测及安全评估资料等。b)现场查勘应对隧道结构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初步查勘。c)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现场查勘结果编制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评估区间、建造年代、运营情况、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周边环境、隧道结构异常情况等;2)评估目的及依据;3)检查内容、检查方法、仪器设备及人员安排;4)服役性能评定方法;5)组织实施计划;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4.2.3隧道结构检查根据目的可分为定期检查、应急检查、专项检查及处治后检查。4.2.4现场检查应及时填写记录,当现场检查结果异

    9、常时,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查,必要时可采用其他手段补充检查。4.2.5根据隧道结构检查结果进行专项评估分析和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定期检查后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b)专项检查后应进行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2DB32/T 46262023c)应急和处治后检查根据异常事件影响程度和处治修复情况,宜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必要时通过专项检查进行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4.2.6重大灾害或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方案和评定报告宜组织专家论证。5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5.1一般规定5.1.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对象包括主体结构(管片)、接缝结

    10、构(管缝)、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四类。5.1.2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可按表 1 的要求执行。表 1 隧道结构检查要求检查类型定期检查应急检查专项检查处治后检查检查要求新建隧道初期运营前应进行一次定期检查,运营过程中定期检查频次不应低于 1 次/年隧道结构出现异常或出现火灾、地震、洪灾、脱轨、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根据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结果综合确定既有结构处治修复后进行一次检查5.1.3隧道结构检查应以人工检查和设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隧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及描述,填写检查记录表(参照附录 A)并附以必要照片、图示。5.1.4隧道结构检查宜选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应具有代表性。5.1

    11、.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宜对隧道结构变形情况开展监测。5.2定期检查5.2.1隧道结构符合下列情况时,宜提高定期检查频次:a)岩溶、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区段;b)存在软土、膨胀性土、湿陷性土等特殊性岩土区段;c)穿越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区段;d)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区段;e)保护区有外部作业活动的区段;f)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 4 类或 5 类的区段。5.2.2隧道结构定期检查前应编制定期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编制依据;b)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c)检查对象、内容、方法等;d)检查周期和频次;e)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及标准;

    12、f)检测仪器、设备;g)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h)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i)检查成果及信息反馈。5.2.3隧道结构定期检查内容和方法可参照表 2表 4 执行。3DB32/T 46262023表 2 明(盖)挖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检查项目主体结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附属设施施工缝、变形缝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排水设施检查内容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深度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渗漏水位置、水量、PH 值、浑浊程度、湿渍面积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

    13、积、pH 值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翻浆冒泥位置、范围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 值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掉块的位置、范围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破损的位置及程度堵塞状况检测方法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直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

    14、声波目测目测、监测、地质雷达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表 3 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主体结构洞口洞门边坡或仰坡滑移、危石崩塌征兆和发展趋势边坡、碎落台、护坡、护坡道、挡土墙、排水沟等构造物破损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墙体裂缝位置、范围、类型、长度、宽度渗漏水的位置、范围、pH 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结构倾斜、沉陷、断裂的范围、变位量目测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

    15、、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监测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4DB32/T 46262023主体结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附属设施衬砌施工缝、变形缝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排水设施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等情况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渗漏水位置、范围、pH 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翻浆冒泥位置、范围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裂缝的位置、

    16、类型、长度、宽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 值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掉块的位置、范围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破损的位置及程度堵塞状况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超声回波、地质雷达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钢

    17、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目测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表 3 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续)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表 4 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主体结构管片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和宽度螺栓孔、注浆孔填塞物脱落的位置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5DB32/T 46262023接缝结构隧底

    18、结构附属设施管片接缝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中隔墙、烟道板等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排水设施错台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压溃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渗漏水位置、范围、pH 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接缝止水条脱落位置和范围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翻浆冒泥位置、范围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值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掉块的位置、范围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破损的位置及程度堵塞状况目测、钢尺或卷尺目

    19、测、钢尺或卷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目测、钢尺或卷尺、超声回波、地质雷达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目测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目测表 4 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续)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5.2.4隧道结构定期检查结果应形成报告,宜包括

    20、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定期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指标等;d)使用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检定有效期等;e)检查结果,包括相关照片、病害描述及成因分析;f)结果分析,结合隧道日常养护情况,汇总分析隧道检查结果;g)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结果、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h)附件,包括相关影像、量测数据、物探数据、结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资料。5.3专项检查5.3.1

    21、隧道结构符合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专项检查:a)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 4 类或 5 类的隧道;6DB32/T 46262023b)预留时间超过 3 年将投入使用的隧道;c)发生列车脱轨事故,遭受车辆或其他异物撞击造成损伤的隧道;d)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或破坏的隧道。5.3.2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对隧道结构有严重影响的,宜在工程开工前、结束后分别进行专项检查。5.3.3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前应编制专项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编制依据;b)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c)检查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法等;d)结构安全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方法及标准;e)检查仪器、设备

    22、;f)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g)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5.3.4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可参照表 5 执行。表 5 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方法混凝土裂缝剥离掉块材料劣化净空限界渗漏水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深度和错开量大小裂缝分布裂缝性质:张拉、剪切、挤压剥落剥离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剥落剥离的范围和深度掉块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掉块的形状、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深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有效厚度混凝土材料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含量钢筋锈蚀率管片螺栓锈蚀程度隧道全断面收敛结构及设备特征点平面坐标及标高实测限界与隧道建筑物限界、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对比渗

    23、漏水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施工缝、变形缝、管片接缝、管节接头、衬砌拱部、拱腰、边墙等漏水类型浸渍、滴水、淌水、涌水测量渗漏水流量检查渗漏水中是否混有泥沙,并测定砂土流出量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目测现场测试、取样室内测试目测目测、钢尺或卷尺目测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酚酞酒精溶液喷涂法、回弹法打孔直接量测或无损检测打孔直接量测或无损检测按照 JTJ 270 的要求执行剔凿量测或取样称重或无损检测剔凿量测或重量法或无损检测监测、现场巡查监测、现场巡查监测、现场巡查目测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筒量测、容积法、投浮子法、堰法或堵塞估算法目测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7DB32/T

    24、 46262023冻害保护区测量渗漏水的温度、pH 值、电导率水质化学分析翻浆冒泥的里程位置和范围冻结,挂冰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洞口、洞门、基床、拱部、拱腰、边墙冻结,挂冰的范围、数量冻结,挂冰的 pH 值和导电率冻结,挂冰的水化学成分隧道上方地表开裂长度、深度、宽度、走向隧道上方地表沉降范围、深度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变化隧道周边堆载、卸载情况隧道外部作业情况及相对位置关系隧道结构外侧围岩空洞位置、大小直接电位法按照 GB/T 50344 的有关规定目测目测目测、监测直接电位法、pH 测试仪法按照 GB/T 50344 的有关规定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监测监测现场巡视现场巡视、钢尺或卷尺

    25、超声回波、地质雷达渗漏水表 5 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方法(续)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5.3.5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应形成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专项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参数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检查结果,包括相关照片、病害描述;f)机理分析,包括病害成因机理、发展趋势;g)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评价及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h)附件,包

    26、括现场检查照片、病害照片等相关影像,量测数据,无损物探资料,有损钻探资料,试样测试报告,修正结构物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5.4应急及处治后检查5.4.1隧道结构发生异常事件时应进行应急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为评估异常事件影响和制定应急对策提供依据。5.4.2应急检查内容应根据受异常事件的类型和影响程度等确定,检查方法可参照 5.2.3。5.4.3既有隧道结构加固修复后应进行处治后检查,以评估处治工程效果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现状。5.4.4处治后检查内容应根据隧道结构加固部位和修复工艺等确定,检查方法可参照 5.2.3。5.5结构监测5.5.1隧道运营期间宜对隧道结构变形情况开展常规监测,存在

    27、以下情形的隧道应开展特殊监测(按照附录 B 的要求)。8DB32/T 46262023a)隧道结构技术状况等级为 4 类或 5 类,结构出现严重渗漏水、开裂、异常变形等病害;b)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控制保护区外部作业有可能对隧道结构造成影响。5.5.2隧道开展监测前应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监测目的和依据;b)运营隧道概况;c)地质和环境条件;d)重点难点分析;e)监测对象、项目、精度要求、测点布设、方法、周期及频次、安全预警标准等;f)评价方法;g)监测信息反馈;h)监测应急预案;i)作业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j)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k)附件,包括监测点布置图及大样图等。5.5.

    28、3隧道结构监测可按照 GB/T 39559.3、GB/T 50308 和 GB 50911 的有关要求执行。5.5.4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监测方法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5.5.5隧道监测应编制监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监测目的和依据,包括监测执行的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监测内容和方法,包括监测对象、内容、方法、精度、监测控制指标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监测结果分析;f)结论及建议;g)附件,包括监测报表、监测布点图等。6结构

    29、服役性能等级评定6.1一般规定6.1.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根据检查类型和检查结果,按要求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结构安全状况评估或行车影响状况评估。6.1.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先划分评定单元,逐一评定服役性能状况后,按隧道区间分段进行综合评定。6.1.3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单元划分宜满足下列要求:a)明(盖)挖法、矿山法隧道以两道施工缝间 1 个结构浇筑长度为一个评定单元;b)盾构法隧道以 3 环5 环管片为一个评定单元;c)隧道结构类型单一或区间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时可适当增加每个评定单元长度。6.2结构技术状况评估6.2.1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估包括区间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和分项技

    30、术状况评估。6.2.2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应采用计权重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和单项指标评定相结合的方法。6.2.3隧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采用分值制,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见表 6。9DB32/T 46262023表 6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等级1 类2 类3 类4 类5 类分值 SI90,10075,90)60,75)40,60)0,40)服役状态正常退化劣化恶化危险病害程度无轻微中度严重极严重6.2.4隧道技术状况评分按式(1)计算:SI=1001-14 i=1nSIi W ii=1nW i(1)式中:SI隧道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 0100;SIi分项技术状况值,用标度值表示,值域 04;Wi隧道主体结

    31、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分项权重,宜按表 7 执行。表 7 隧道结构各分项权重表分项编号(i)1234分 项主体结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附属设施分项权重 Wi0.500.200.200.106.2.5分项评估单元服役状况标度值按式(2)计算:SIi=max(SIij)(2)式中:SIij 某评定单元分项标度值,值域 04;i分项编号,参见表 7;j评定单元号,按区间隧道段落实际划分的单元数量取值。6.2.6根据隧道类型不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分项标度值(符合附录 C 的要求)。6.2.7根据隧道结构检查结果对评定单元按主体结构(管片)、接缝结构(管缝)、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逐一进

    32、行分项技术状况评估,当分项技术状况值达到 3 或 4 时,隧道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 4 类或 5 类。6.2.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隧道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 5 类:a)隧道拱部/顶部衬砌出现大范围交错开裂、结构性裂缝贯穿衬砌混凝土;隧道钢结构衬砌出现受力裂缝,且存在发展状态;b)隧道衬砌结构发生明显变形,且有危及结构安全和行车安全的趋势;c)地下水大规模涌流、喷射,出现涌泥、涌砂或严重积水,威胁运营安全;d)隧道道床发生明显隆起、错台、断裂,影响行车安全;e)外部施工导致隧道结构被击穿;f)出现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情况。10DB32/T 462620236.2.9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应形成隧道结构技

    33、术状况等级评定表(参见附录 D)。6.3结构安全状况评估6.3.1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应依据检查结果,结合相关规范、隧道结构设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进行安全性计算分析。6.3.2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宜采用数值模拟、位移反分析等方法结合工程类比进行,隧道结构构件应结合其设计时采用的规范和计算方法进行设计验算。6.3.3隧道服役性能评定等级为 4 类或 5 类时,应分别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结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分析应满足 GB 50157 和 GB/T 50299 的要求。6.3.4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等级见表 8。表 8 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价等级类别A 类B 类描述满足正常

    34、使用相关要求。不满足结构裂缝宽度、变形收敛、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等的安全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试验验证、限速、加固或停止使用等措施。6.3.5当现有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处理,重新进行安全状况评估。6.4行车影响状况评估6.4.1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指标宜包括接缝处差异沉降、收敛变形(盾构法隧道)和纵向曲率变化,指标限值参见表 9。表 9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行车影响评估指标限制评价指标接缝处差异沉降收敛变形纵向曲率变化注 1:本表适用于标准断面隧道运营速度在 100 km/h 以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注 2:D 为隧道外径。明挖法、矿山法隧道盾构法隧道盾构法隧道明

    35、挖法、矿山法、盾构法隧道通缝管片错缝管片预警值5 mm6 mm/12 m9.6D7.2D1/2 000安全值8 mm9 mm/12 m12D9D1/1 5006.4.2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见表 10。表 10 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类类所有指标均小于预警值一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预警值,但所有指标均小于安全值正常运营进一步检查和监测,根据检查和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评价等级评估标准处置措施11DB32/T 46262023类一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安全值可能危及行车安全,应综合分析评估后采取保护运行、限速或停运等措施表 10 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续)评价等级评估标准处置措施6.5评估后建

    36、议6.5.1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完成后宜找出缺陷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措施和日常运维建议。6.5.2技术状况等级为 1 类时,隧道结构不需要维修,采取日常检查措施。6.5.3技术状况等级为 2 类时,隧道结构可正常使用,宜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病害部位进行跟踪观测。6.5.4技术状况等级为 3 类时,隧道结构可正常使用但需要维修,应加强巡查,宜常规监测病害发展趋势,采取一般性处置措施,并制订病害持续发展时的处治预案。6.5.5技术状况等级为 4 类时,隧道结构应结合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结果判定是否限制使用,尽快采取加固处治措施并实施隧道结构特殊监测。6.5.6技术状况等级为 5 类时

    37、,隧道结构应结合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结果判定是否停止使用,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开展应急监测,组织专项检查并实施加固处治措施,特殊情况应进行大修、改建或重建。7报告编制7.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应全面反映评估过程及成果。7.2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应内容全面、文字简洁、数据完整、客观公正,提出的处置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评定报告宜采取统一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报告中相关调查和评估数据表应有相关责任人员签字。报告须经评定单位盖章。7.3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评估区间、建造年代、运营情况、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周边环境、隧道结构异常情况、外

    38、部作业工程概况等;b)评定目的及依据;c)隧道结构检查内容、方法、仪器设备及检查结果;d)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估;e)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f)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g)结论及合理化措施建议;h)附件,包括现场调查记录表、图片和现场描述及其他资料等。12DB32/T 46262023附录A(资料性)隧道结构检查记录表A.1隧道结构检查记录表样例见表 A.1。表 A.1 隧道结构检查记录表线路名称:区间名称:隧道名称:里程桩号:隧道结构型式:检查人:记录人:负责人:记录编号:检查日期:隧道类型:明挖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盾构法隧道里程桩号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填写说明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无病害

    39、时填写正常;2.详细记录和描述病害(包括病害种类、数量、部位、程度),病害无发展者填写无变化;3.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病害,应在备注中说明。第 页 共 页结构名称检查项目病害位置状况描述(类型、性质、范围、程度等)病害照片编号备注13DB32/T 46262023A.2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样例参见表 A.2表 A.4,隧道病害类型及描述样例参见表 A.5。表 A.2 明(盖)挖法、矿山法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线路名称:区间名称:隧道名称:里程桩号:隧道结构型式:检查人:记录人:负责人:记录编号:检查日期:结构位置隧道结构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填写说明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2.病害平面展示分布图

    40、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第 页 共 页右墙拱部左墙隧底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里程备注14DB32/T 46262023表 A.3 盾构法单圆通缝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线路名称:区间名称:隧道名称:里程桩号:隧道结构型式:检查人:记录人:负责人:记录编号:检查日期:结构位置隧道结构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填写说明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2.病害平面展示分布图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第 页 共 页隧底(右)右墙拱部左墙隧底(左)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环号(里程)备注15DB32/T 46262023表 A.4 盾构法单圆错缝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线路

    41、名称:区间名称:隧道名称:里程桩号:隧道结构型式:检查人:记录人:负责人:记录编号:检查日期:结构位置隧道结构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填写说明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2.病害平面展示分布图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第 页 共 页隧底(右)右墙拱部左墙隧底(左)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环号(里程)备注16DB32/T 46262023表 A.5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类型及描述病害类型渗漏水结构损伤结构变形湿迹渗水滴漏漏泥砂挂冰裂缝缺角缺损错台接缝张开道床与结构脱开表观描述水分蒸发速度快于渗入量,有潮湿感但不明显浸湿纸张表面沾有水分,能浸湿纸张持续滴水,较大时形成线流渗水量

    42、增加,同时夹带泥砂隧道结构挂冰柱结构开裂结构端部混凝土缺失结构纵缝两侧混凝土片状缺失相邻环在垂直于隧道轴线的平面内发生相对位移,或单环内相邻管片沿径向产生相对位移环向相邻管片相对张开,幅度较大处灯光照射后可发现螺栓整体道床与结构脱开,幅度较大处可插入硬卡片标志符号符号说明及记录要点虚线填充的闭合曲线;曲线边界依据实际湿迹分布确定斜线填充的闭合曲线;曲线边界由实际渗水分布确定数字为每分钟水滴次数;小于 1 滴/min 时记“1”;大于 60 滴/min 时记“”点及小三角填充的闭合曲线;曲线边界由实际漏泥砂边界确定横线及菱形组合描绘以裂缝实际线形;宽度可量测时应备注宽度描绘实现缺角形状,实心填充

    43、;缺角深度可量测时应备注深度直线段代表发生缺损的纵缝段短直线与错台处接缝垂直交叉,数字表示错台量;数字记录于向隧道内突出的一侧倒 V 型,代表管片张开标志记录于道床与结构连接处17DB32/T 46262023附录B(规范性)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内容B.1常规监测B.1.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常规监测的频次应综合考虑运营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满足反映运营线路隧道结构变化过程及安全状态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初期运营之前完成基准点、监测点布置和初始值采集;b)第一年内监测频次不低于 1 次/6 月,第二年监测频次不低于 1 次/年,第二年之后监测频次不低于 1 次/3 年。

    44、B.1.2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常规监测的项目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见表 B.1。表 B.1 常规监测内容序号1234567注:“”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监测对象隧道主体结构联络通道、风井、泵站和迂回风道等附属结构监测项目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净空收敛接缝变形管节接头剪力键三向位移竖向位移净空收敛监测类别。B.1.3隧道结构常规监测点的布设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满足反映运营线路隧道结构变化过程及安全状态的要求,宜按下列要求确定。a)明(盖)挖法和矿山法隧道满足以下要求:1)竖向位移监测点每 10 m50 m 布设 1 个,在曲线半径小于

    45、 400 m 的地段每 5 m20 m 布设1 个,在变形缝两侧应布设监测点;2)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根据需要布设,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3)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 50 m100 m 布设 1 个,在曲线半径小于 400 m 的地段每 10 m40 m布设 1 个,在隧道进出洞位置各布设 1 个,每个断面应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b)盾构法隧道满足以下要求1)竖向位移监测点每 5 环40 环(或 6 m50 m)布设 1 个;2)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需要布置,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3)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 5 环40 环(或 6 m50 m)布设 1 个,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每个断面应布设

    46、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18DB32/T 462620234)盾构区间隧道的第一环、最后一环及联络通道位置应布设监测断面;5)单洞双线、上下交叠等形式的隧道结构监测点宜布设在同一监测断面上。c)区间附属结构满足以下要求:1)竖向位移监测点应在联络通道中部布设 1 个,在联络通道和区间隧道衔接处两侧各布设1 个,在风井、泵站和迂回风道等附属结构上布设不少于 1 个;2)净空收敛监测断面在联络通道两端各布设 1 个,每个断面应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d)在下列位置应布设监测点或监测断面:1)隧道结构变形缝两侧、区间与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衔接处两侧;2)隧道结构与 U 型槽、高架桥梁等衔接处两侧;3

    47、)地基或围岩采用加固措施的隧道区段;4)前期建设施工阶段发生过程较大扰动(如沉降)等区段。B.2特殊监测内容B.2.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频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因结构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频次应根据隧道服役状态等级和监测数据的发展情况确定,并不宜低于 1 次/月;b)保护区内外部作业施工期间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特殊监测频次应符合 CJJ/T 202 的要求。B.2.2地铁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项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因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项目见表 B.2;表 B.2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特殊监测内容序号123456

    48、78910111213141516 注:“”为必测项目;“”为选测项目。监测对象隧道主体结构联络通道、风井、泵站和迂回风道等附属结构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净空收敛裂缝宽度应力接缝变形管节接头剪力键三向位移道床竖向位移竖向位移净空收敛裂缝宽度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岩土体分层竖向位移岩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沉管隧道覆土厚度监测类别19DB32/T 46262023b)受保护区工程施工影响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项目的确定应符合 CJJ/T 202 的要求。B.2.3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因隧道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点的布设在原有常规监测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

    49、测点布设数量。b)受保护区工程施工影响开展的特殊监测,隧道结构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向位移监测断面每 2 m20 m(或 1 环15 环)布设 1 个,按照与工程影响关系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每个断面布设 1 个2 个监测点;2)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需要布置,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3)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 2 m20 m(或 1 环15 环)布设 1 个,按照与工程影响关系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每个断面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并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4)接缝变形监测断面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结构变形缝处布设,每处变形缝应在两侧结构各布设 1 组监测点;5)结构裂缝监测点选择施工影响范围

    50、内隧道结构原有的典型裂缝布设,当出现新增裂缝时,应布设监测点;6)在结构变形和内力变化较大的关键部位应有监测断面控制。20DB32/T 46262023附录C(规范性)隧道结构技术状况分项标度值C.1明(盖)挖法隧道技术状况分项标度取值,应按表 C.1 的规定执行。表 C.1 明(盖)挖法隧道技术状况分项标度取值主体结构破损劣化剥落剥离渗漏水1)结构表面存在轻微开裂,以干缩、温缩裂缝为主,或有少量轻微的环向裂缝;2)受力裂缝宽度小于0.3 mm材料劣化引起少量轻微的起毛、酥松、蜂窝麻面1)表层出现少量轻微的剥离;2)压溃范围很小;3)剥 离 直 径 小 于 50 mm、剥离最大深度小于 6 m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