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 版广东万年青盆花设施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protected production for potted Aglaonema modestum2023-09-22 发布2023-10-22 实施CCS B 62DB32/T 45612023ICS 65.020.20DB32/T 45612023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生产条件 15 育苗 26 栽培管理 3目 次DB32/T 456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2、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春彦、闫娜、何岭、孙淑萍。DB32/T 45612023广东万年青盆花设施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广东万年青盆花设施的生产条件、育苗、栽培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万年青盆花的规模化设施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DB32/T 3112 设施花卉生产通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生产条件4.1生产设施可选择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等设施进行生产,具备加温、降温、雾喷、滴灌等配套生产设施。4.2育苗床砌育苗床宽 1.0 m,高 0.3 m,长 5.0 m,配备遮阴、喷雾等设施。4.3基质4.3.1育苗基质育苗基质选用河沙、珍珠岩、蛭石,或按河沙珍珠岩蛭石=111 的体积比混合。4.3.2栽培基质盆栽基质按田园土腐叶土河沙=631 的体积比混合。4.3.3基质消毒基质使用前应选
4、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a)夏季太阳暴晒法:按 DB32/T 3112 规定执行。1DB32/T 45612023b)药 剂 消 毒 法:70%敌 磺 钠 粉 剂 拌 土,施 药 量 为 20 g/m3,或 50%多 菌 灵 粉 剂 拌 土,施 药 量 为40 g/m3。4.4栽培容器定植或上盆时,根据植株大小分别选用口径 26 cm、30 cm 和 32 cm,花盆的高度应大于花盆的口径(纵深型)。4.5环境消毒利用生产空置期,对温室内部和苗床等设施内环境进行消毒,按 DB32/T 3112 规定执行。5育苗5.1扦插5.1.1扦插时间扦插时间宜在春季 4 月6 月、秋季 9 月10 月进行
5、。5.1.2基质准备将育苗基质平铺于育苗床内,基质厚达 10 cm 以上,扦插前浇一遍透水,让基质持水达最大持水量的60%。5.1.3扦插方法5.1.3.1从母株上剪取 10 cm 生长健壮的茎尖,将下部 1/3 的叶片剪除,将插穗基部浸泡在 8 mg/L10 mg/L 的萘乙酸溶液中 30 min。5.1.3.2将插穗基部 1/3 插入育苗床基质中,插后浇一遍透水。5.1.4插后管理保持温度 20 25、空气相对湿度 80%90%、光照度 2 500 lx5 000 lx,2 周3 周后即可生根。5.2分株5.2.1分株时间分株时间宜在春季 4 月6 月、秋季 9 月10 月进行。5.2.2
6、母株处理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控水 3 d 后,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抖落根部基质,用利刀或修枝剪把相连的地下茎断开,分成 3 丛5 丛,剪掉病根、烂根、枯根、老根。5.2.3栽植5.2.3.1选用与株丛冠幅相匹配的花盆,用垫片或纱网铺于盆底,加入 1 cm2 cm 厚的粗沙作为排水层,装入栽培基质,将植株栽植于花盆内。5.2.3.2填埋栽培基质,直至盆沿下 2 cm3 cm。5.2.3.3栽后浇一遍透水,将植株放于阴凉处。2DB32/T 456120235.2.4栽后管理置于 18 25、空气相对湿度 80%90%、光照度 5 000 lx 左右的保护地内,缓苗 10 d14 d 进入
7、正常管理,按 6.2 执行。6栽培管理6.1上盆6.1.1种苗要求上盆种苗选用生长健壮,根数达 3 条以上、展开的功能叶片多于 3 片的扦插苗。6.1.2上盆方法6.1.2.1将垫片或纱网铺于盆底,加入 1 cm2 cm 厚的粗沙作为排水层,装填栽培基质,将种苗下部 1/3埋入基质,使根系向四周均匀分布,每盆栽 10 株以上。6.1.2.2填实基质,使根系与栽培基质紧密接触,装填基质距盆沿 2 cm3 cm。栽后立即浇一遍透水。6.1.3上盆后管理将上盆植株放置于温度 18 25、空气相对湿度 80%90%、光照度 5 000 lx 左右的保护地内,缓苗 7 d10 d。6.2养护6.2.1温
8、度管理夏季棚内温度不高于 36,冬季棚内温度不低于 10。不同温度条件宜采用的设施调控措施见表 1。表 1 不同温度条件设施调控措施棚内温度3 4 17 18 29 30 35 36 设施调控措施宜进行加温或三层塑料薄膜覆盖,夜间保持叶片干爽密闭大棚或温室保温打开天窗、侧门,卷起周边薄膜通风打开遮阳网或启动降温设备启动降温设备6.2.2水分管理视基质干湿情况,春秋两季 5 d7 d 浇一遍透水,夏季 3 d5 d 浇一遍透水,冬季 10 d15 d 浇一遍透水。6.2.3光照管理光照度以 5 000 lx10 000 lx 为宜。3DB32/T 456120236.2.4营养管理6.2.4.1
9、在春秋两季,每月追施氮磷钾=202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 800 倍1 000 倍液 1 次2 次,叶面喷施上述液肥 1 次。6.2.4.2低温期减水停肥。6.2.4.3肥料使用按 NY/T 496 规定执行。6.2.5病虫害防治6.2.5.1高温期病虫害以预防为先,每月喷施 80%甲基托布津 800 倍1 000 倍液和波尔多液各 1 次。6.2.5.2具体的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 2,药剂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表 2 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叶斑病炭疽病矢尖蚧、吹绵蚧蛞蝓、蜗牛危害症状湿度大易发生,病斑起初为褐色小斑,周 边 呈 水 浸 状 褪 绿 色
10、,并 呈 轮 纹 状 扩展,圆形至椭圆形,边缘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心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形成黑褐色霉层在叶片边缘产生界限分明、稍微下陷的褐色圆斑,在高温高湿、营养不良和通风不良时易产生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刺吸植株液汁,导致叶片发黄,同时排泄黏液,引起煤污病,使茎叶变黑,影响光合作用,致生长衰弱啃食幼嫩叶片,形成大量的孔洞,在啃食过程中排泄粪便,分泌黏液,污染植物,影响生长和观赏品质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残叶片;2)发病初期用 0.5%1%的波尔多液或 50%多菌灵 1 000倍液喷洒1)发病初期剪除病叶,同时喷洒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5%的百菌清 500 倍液;2)发 病 期 间 及 时 喷 洒 75%的 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 剂1 000 倍液,或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5%溴 菌 腈 可 湿 性 粉 剂 1 500 倍。每 7 d10 d 喷 1 次,连 续 喷3 次4 次1)预防为主,初期用毛刷、竹片等物将虫体刷(刮)除;2)发生虫害用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1 500 倍,或 27%联苯吡虫啉悬浮剂 1 000 倍1 500 倍液使用 6%四聚乙醛颗粒剂撒施,于傍晚时施用;10 d 后再追施一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