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4567-2023 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pdf

    • 资源ID:1543823       资源大小:1.30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4567-2023 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pdf

    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 版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inland ship chargingstation at port area20231009 发布20231109 实施CCS P 66DB32/T 45672023ICS 93.080.99DB32/T 45672023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充电站基本要求 24.1 充电模式及组成 24.2 一般要求 24.3 电源变换装置 44.4 电缆管理系统 44.5 电缆 54.6 插头与

    2、插座 54.7 电缆转接箱 54.8 充电管理系统 55 安全性要求 55.1 充电站一般要求 55.2 电源变换装置 65.3 电缆管理系统 65.4 插头和插座 66 试验要求 6附录 A(资料性)直流充电模式8附录 B(资料性)交流充电模式基本组成9参考文献 10目 次DB32/T 4567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3、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健龙电器有限公司、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长天智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本、李虎、叶嘉宁、孙俊锋、曹嘉瑞、徐忠、程梦玮、朱雨兰、吕卫国、朱志泉、吴志亚、唐磊磊、邓志超、段征、张如通、黄益斌、张步林、王学永、王登才、陈晓静、王永平、杨苏航。DB32/T 45672023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港口码头船舶充电站的基本要求、安全性要求和试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内河港口码头用于纯电动船舶、混合动力船舶充电站建设及监督管理。2

    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69342013 电能计量柜GB/T 360282018(所有部分)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技术条件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T 513052

    5、018 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 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 550362022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JTS 1552019 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IEC 60092353:2016 船舶电气装置 第 353 部分:额定电压为 1 kV 和 3 kV 的电力电缆(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ships-Part 353:Power cables for rated voltages 1 kV and 3 kV)IEC 60092354:2020 船舶电气装置 第 354 部分:额定电压为 6 kV 至 30 kV 的挤压固体绝缘

    6、单芯 和 三 芯 电 力 电 缆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ships-Part 354:Singleand threecore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solid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s 6 kV(Um=7,2 kV)up to 30 kV(Um=36 kV)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源变换装置power conversion device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电力装置。3.2电缆管理系统cable management system用于岸船连接电缆收放、存储、移动和控制管理的设

    7、备和相关系统。注:典型的电缆管理系统由电缆绞车、电缆长度或张力自动控制设备和相关仪表组成。1DB32/T 456720233.3转接箱connection box用于电缆中继,可移动电缆和固定电缆的分界接线点。3.4蓄电池battery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可以重复充电和放电。来源:GB/T 195962017,3.3.1.1.13.5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荷电状态等),可以为蓄电池提供通信、安全、蓄电池单体均衡及管理控制,并提供与应用设备通信接口的系统。3.6等

    8、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 bonding使船载装置和岸基装置导电部件之间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来源:GB/T 419992022,3.43.7充电管理系统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对充电站的供电状况、充电设备运行状态、报警等信息进行采集,应用计算机及网联通信技术,实现站内设备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3.8直流充电模式direct current(DC)charging mode电源变换装置安装在岸端,交流电源经电源变换装置变换成直流,经插座向蓄电池充电的模式。3.9交流充电模式active current(AC)charging mode交流电源经插头后

    9、输送至船舶输入插座,通过船舶整流装置变换为直流电源后向蓄电池充电的模式。4充电站基本要求4.1充电模式及组成4.1.1充电模式分为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两种。4.1.2直流充电站包括电源变换装置、电缆转接箱(按需配置)、电缆管理系统(按需配置)、插头、插座、充电管理系统。充电电源(10 kV/6 kV)从变电站引出,连接至电源变换装置,电源变换装置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后,供给蓄电池充电(如附录 A 中图 A.1 和图 A.2 所示)。充电站应与 BMS 设有接口,充电过程由充电站和电池的 BMS 系统联合控制,并在 BMS 限定的条件下运行。直流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包括电源变换、充电、监控、计量等

    10、。4.1.3交流充电站包括电缆转接箱(按需配置)、电缆管理系统(按需配置)、插头、插座、充电管理系统。充电电源从变电站引出,通过接插件为船舶提供交流电源(10 kV 或 6 kV 或 0.4 kV),船舶配置有整流装置为蓄电池充电(如附录 B 中图 B.1 和图 B.2 所示)。交流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包括:充电、监控、计量等。交流充电模式的充电设施按照 GB/T 360282018(所有部分)、GB/T 513052018、JTS 1552019 的要求执行。2DB32/T 456720234.2一般要求4.2.1充电站系统容量应满足船舶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充电功率的要求。4.2.2额定电压值如表

    11、 1 所示。表 1 额定电压值类别交流电压值(AC)直流电压值(DC)注:额定电压值一般选择一个或多个。额定电压值230 V、400 V、690 V、6 kV、10 kV400 V、750 V、1 kV、1.5 kV、0 V30 V(用于信号、控制或低压辅助电源)4.2.3额定电流值如表 2 所示。表 2 额定电流值类别交流电流值(AC)直流电流值(DC)注:额定电流值一般选择一个或多个。额定电流值63 A、125 A、250 A、350 A、500 A、1 000 A、2 000 A、3 000 A80 A、125 A、200 A、250 A、400 A、800 A、1 000 A、2 00

    12、0 A、3 000 A、2 A(只用于信号或控制)、20 A4.2.4系统设计应进行短路评估,充电过程中的任何节点的保护电器分断能力应不小于短路点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4.2.5船舶应设有将船体与岸地进行等电位连接的设施。船体接地保护连接的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6 mm2,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等电位连接不应改变船舶原配电系统的接地原理。4.2.6对船舶供电的岸端电源应该分别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交流电源,电压稳态波动范围-10%+6%,电压瞬态波动范围为20%,恢复时间为1.5 s;频率稳态波动范围为5%,频率瞬态波动范围为10%,恢复时间为 5 s。b)对于直流电源,当电源变换装置或双向 D

    13、C/DC 直接向蓄电池充电的时候,其输出的直流电源品质要求如下所示:1)稳流精度: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在调节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直流电流在额定值的 20%100%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应保持稳定,电流稳流精度不应超过1%;2)稳压精度: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在调节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在相应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应保持稳定,电压稳压精度不应超过2%;3)纹波系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在调节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在相应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应保持稳定,输出纹波有效值系数不应超过2%,纹波峰值系数不应超过4%;4)输出电流误差:在恒流状态下,输出直流电流设定在额定值的 20%100%范围内,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大于等

    14、于 30 A 时,输出电流整定误差不超过2%;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小于 30 A 时,输出电流整定误差不应超过0.3 A;5)输出电压误差:在恒压状态下,直流输出电压设定在相应范围内,输出电压整定误差不应超过1%;6)当电源变换装置仅提供电源,BMS 通过双向 DC/DC 充电的时候,电源变换装置的输出电源品质要求:直流电压稳态波动率10%,电压周期性波动 5%,纹波电压 10%。3DB32/T 456720234.2.7码头岸端电源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计量装置宜设置在系统输出侧(岸端);b)电能计量装置及计量柜应符合 GB/T 16934 的规定。4.2.8充电站具备自动/手动控制充电电

    15、源投入、切除的功能。可以根据 BMS 管理协调提供的数据自动调整充电参数或手动选择充电参数。4.2.9充电站应具备运行参数监控功能,并应具备与其他系统通信的接口。传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充电功率、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时长、电池类型、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电池温度;b)电能计量信息;c)故障及报警信息;d)设定参数信息。4.2.10工作环境应满足如下要求:a)环境温度为-25+45;b)相对湿度不超过 95%;c)无导电或爆炸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无爆炸性气体环境。4.3电源变换装置4.3.1主要包括变压器、进线柜、功率柜、控制柜、滤波器、输出柜。4.3.

    16、2注入港口供电系统的谐波电流允许限值应符合 GB/T 145491993 的规定。4.3.3如布置在室外的箱柜内,箱柜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 GB/T 42082017 中 IP55,内部设置有空调冷却装置或风扇强排散热系统。4.3.4箱体结构保证足够的强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会变形或损伤。箱体外表面喷漆防腐,在沿海地带,需考虑盐雾的腐蚀影响。4.3.5应具备状态显示、电能计量、数据记录和查询功能。4.3.6要保证电源变换装置柜体和大地的可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2。4.3.7电源变换装置应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a)开关量输入:网侧开关柜合/分闸状态信号;b)开关量输出:

    17、网侧开关柜合/分闸、电源装置运行、电源装置故障、电源装置就绪、电源装置报警;c)模拟量输入:网侧电压信号、网侧电流信号。4.3.8电源变换装置应设以下保护:过电压、过电流、欠电压、短路保护、变流器过载、变压器过热、半导体器件的过热保护、门开关连锁、瞬时停电保护、交流侧绝缘监测保护等。4.3.9电源变换装置布置在尽量靠近插头的地方。4.3.10功率柜应具备以下功能:a)电能治理功能:功率柜内部集成功率因数校正及有源滤波功能;b)并联工作功能:功率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多个模块并联工作;c)通信管理功能:充电过程中与蓄电池 BMS 通信;可本地组网集中管理,将多台功率柜数据集中后进行监控和数据远传,

    18、或远程无线通信。4.3.11电源过载能力不应小于 1.1 倍额定功率。4.4电缆管理系统4.4.1电缆管理系统应具备存储和收放电缆的功能,电缆储存能力应满足实际使用需求。4.4.2电缆管理系统的电缆应预留足够的余量和保证一定的释放速度,以补偿船舶在靠泊充电过程中的4DB32/T 45672023移位,或者足够补偿固定码头在涨潮落潮时和船舶的移位。4.4.3电缆管理系统若设置电缆长度控制功能时,应具备允许剩余电缆最小长度的预警功能。电缆管理系统若设置电缆张力控制功能时,电缆过度拉伸时,电缆管理系统能够迅速断开岸端供电系统的连接断路器。4.4.4电缆管理系统应具有电源、运行、放缆、收缆的状态指示,

    19、具有绞车滑环(若有)过热、允许剩余电缆最小长度预警的报警指示,并有手动/自动模式切换、停止和紧急停止等功能。4.4.5电 缆 管 理 系 统 若 布 置 在 室 外 时,其 电 气 组 成 部 件 外 壳 防 护 等 级 不 低 于 GB/T 42082017 中IP55。4.4.6电缆管理系统若设置机械辅助输送电缆机构时,应具备提升、旋转、伸缩、俯仰等功能。4.4.7电缆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生产符合 GB/T 360282018(所有部分)、GB/T 513052018、JTS 1552019 的要求,满足工程实际需要。4.5电缆4.5.1在陆地上敷设的电缆按照 GB 502172018 执行。

    20、在趸船和船舶上的电缆按照 IEC 60092353:2016、IEC 60092354:2020 的规定执行。4.5.2除了动力线芯外,还应配备具有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的电缆。4.6插头与插座4.6.1插头和插座应设计防插错的结构和功能,并确保不能带电插拔。4.6.2辅助插拔系统(如有)应具备较高的对准精度,使得插头和插座能够可靠地连接。在插头和插座插合后,线缆应确保各个自由度有足够的余量,以补偿船舶停泊时的移位,避免线缆被拉断或者插头被损害。在辅助插拔系统中,宜配备自动插合和紧急脱离功能。4.7电缆转接箱4.7.1电缆转接箱一般布置在岸端,转接移动电缆。4.7.2外壳防护不低于 GB/T 42

    21、082017 中 IP55,箱体设置防触电设施,并可靠接地。4.7.3应具备带电显示功能。4.8充电管理系统4.8.1电源变换装置在 BMS 的限定条件下使用。4.8.2充电管理系统管理充电系统的连锁、投入、退出、故障保护、电源品质保障。4.8.3充电管理系统在恒流状态下运行时,当输出直流电压超过限压整定值时,应能自动限制其输出电压的增加,转换为恒压充电运行。4.8.4充电管理系统在恒压状态下运行时,当输出直流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应能立即进入限流状态,自动限制其输出电流的增加。5安全性要求5.1充电站一般要求5.1.1充电站设施应综合考虑码头总平面、水工结构和装卸作业等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不应

    22、妨碍码头正常生产作业,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并设立明显的标志标识。5.1.2充电站应具备自检、故障保护、安全连锁功能。5DB32/T 456720235.1.3充电站应设置应急切断功能,应急切断包括自动切断和手动切断。在应急切断后,应人工复位后断路器才能再次闭合。应急切断按钮应至少布置在以下位置:电源变换装置处、电缆管理系统操作处、船舶受电插座处。在发生如下任一情况时应激活自动切断:a)等电位连接断开;b)电缆管理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电缆张力过高或剩余电缆长度过低);c)充电控制系统和监测线路故障;d)连接插头带电拔出。5.1.4在发生如下任一情况时,不能闭合或应立刻断开供电断路器:a)等电位连接

    23、未建立;b)岸端供电电源故障;c)连接插头插座的控制极电路故障;d)控制监测电路故障;e)保护接地系统发生故障;f)电缆管理系统发出报警;g)应急切断激活。5.1.5充电站应满足 GB 500162014 的要求,消防安全应符合 GB 550362022 和 GB 513092018的规定。5.1.6充电站应具有相应的禁止、警告、接地、监控、消防等安全标识。5.2电源变换装置5.2.1变压器应设置三相绕组温度监测,在发生过载、短路、过电压和欠电压时,保护断路器应可靠断开,并将断路器故障分断的信号发送到充电管理系统。5.2.2高压配电柜本身应设计五防连锁,包括防止误合分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

    24、离开关;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间隙。5.2.3安全连锁除了开关柜自身的机械五防连锁外,还应设置与外部信号的电气连锁。5.2.4高压进线柜应设置保护装置。当发生过流、接地故障、过压、欠压时先预警后报警同时跳闸;当发生短路、方向性过流时跳闸并报警。5.2.5功率柜应能够自动判断充电接头是否已正确连接。当正确连接后,充电接口才能输出电源,当充电接头异常断开时,充电功能立刻停止输出,以保证人身安全。5.2.6功率柜应具备输入过压保护、输入欠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过温限功率保护、过温关机保护、输出过流保护、输出反接保护、绝缘异常保护、导引回路出

    25、错保护、控制模件故障保护等。5.3电缆管理系统5.3.1电缆管理系统发生失电故障时,充电管理系统应断开供电断路器。5.3.2电缆管理系统需配备张力计等设施,用于监控电缆的张力和剩余电缆的长度。当电缆张力或剩余长度达到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应发出报警;当电缆张力继续增加或剩余长度继续减少并达到一个更高的设定阈值时,应立即断开供电断路器。5.4插头和插座船舶受电插座处应安装急停按钮、电缆接驳就绪指示灯和充电指示装置。充电故障时,可按下急停按钮,通过安全回路断开电源变换装置设备的输出开关。急停按钮复位前,电源变换装置输出开关不能6DB32/T 45672023合闸。6试验要求6.1试验程序和方法应符合

    26、GB 501502016 的要求。6.2试验应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6.3初次供电的检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外观检测;b)绝缘检测;c)接地检测;d)相序检测;e)轻载和功能检测;f)耐压试验。6.4周期性供电检测应在设备正常使用每 12 个月或停用 3 个月后再次使用前进行,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a)外观检测;b)绝缘检测;c)接地检测;d)功能检测;e)耐压试验。7DB32/T 45672023附录A(资料性)直流充电模式直流充电模式示意图见图 A.1 和图 A.2。标引序号说明:1电源变换装置;4电缆管理系统;2充电管理系统;5受电插座;3电缆转接箱;6蓄电池。图 A.1 直流

    27、充电模式一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电源变换装置;4供电插座;2充电管理系统;5电缆管理系统;3电缆转接箱;6蓄电池。图 A.2 直流充电模式二示意图8DB32/T 45672023附录B(资料性)交流充电模式基本组成交流充电模式示意图见图 B.1 和图 B.2。标引序号说明:1电缆转接箱;4电源变换装置;2电缆管理系统;5充电管理系统;3受电插座;6蓄电池。图 B.1 交流充电模式一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电缆转接箱;4电源变换装置;2供电插座;5充电管理系统;3电缆管理系统;6蓄电池。图 B.2 交流充电模式二示意图9DB32/T 45672023参 考 文 献1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2 GB/T 419992022 港口岸电设施术语10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4567-2023 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