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CCS B 0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4512023绿化用鲜黄连栽培技术规程2023-07-05 发布2023-08-04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45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绥棱县克音河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双鸭山市林业和草原局、绥棱县国有林场阁山林场、桦南县林草事业发展中心、桦南县柳毛河林
2、场、肇东市林业和草原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玲、刘桂伶、张洪波、吴忠鹏、苏继海、史恭发、刘会君、王磊、孙炜伦、王好、石广振、徐诺、孙永刚、王影、郭耀东、范丽娟。DB23/T 345120231绿化用鲜黄连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化用鲜黄连(Plagiorhegma dubia Maxim.)栽培的种子繁殖、移栽、分株繁殖、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绿化用鲜黄连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
3、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种子繁殖4.1种子采收5 月末6 月初,采收成熟果实,放布口袋里,阴干,除去果壳和杂物。4.2种子贮藏将种子与湿沙按 1:3 体积比混合,湿度以手捏成团、手松散开为宜,再用透气布口袋装封好放在阴凉通风处,2 d 翻动一次。沙种缺水应及时喷洒清水保湿,待秋末播种。4.3露地播种4.3.1地块选择选择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壤土。4.3.2整地做床整地深度 20 cm25 cm,清除杂物,耙细耙平。做床,床高 15 cm20 cm,床宽 10
4、0 cm120 cm,床间距 30 cm50 cm。4.3.3播种及管理宜在秋末土壤结冰前播种,播种量为 3.0 kg/667 m23.5 kg/667 m2。将贮藏处理的混沙种子条播,DB23/T 345120232条宽 10 cm,条间距 20 cm,覆土 0.5 cm1.0 cm,雾喷浇透水,不应积水,用树叶或稻草覆盖 5 cm。翌年初春,60的种子发芽时去除覆盖物,同时搭建拱架、覆盖透光率 50%70%的遮阳网,浇水应见干见湿,及时清除杂草。秋末应撤掉遮阳网。5移栽5.1地块选择选择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半阴肥沃壤土。宜针叶、阔叶疏林下、林缘、林间空地及园林小品的半阴处栽培。5.
5、2整地做床宜秋整地,深翻20 cm25 cm,清除杂物、耙平做床,床高10 cm15 cm,床宽120 cm150 cm,床间距30 cm50 cm。可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1000 kg/667 m21500 kg/667 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5.3移栽方法播种苗宜春季 5 月上旬移栽。按株行距 20 cm 20 cm 穴栽,穴深 8 cm10 cm,覆土厚度应盖住根颈部 1 cm,压实,浇透水。5.4栽后管理生长期浇水见干见湿,及时清除杂草。6分株繁殖6.1整地做床方法同 5.2。6.2母株选择选择3 a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顶芽数量5 个的植株。6.3分株时
6、间宜春季,当土壤融化深度 25 cm30 cm 时可进行分株栽培。6.4 方法及管理挖出母株,抖掉根部土壤,用刀将母株根茎分割成带有 1 个2 个顶芽的株丛,须根长度应保留 3cm5 cm。按株行距 20 cm 20 cm 穴植,穴深 5 cm8 cm,覆土厚度应盖住根颈部 1 cm,栽植后床面应整平踏实,浇透水,宜搭建拱架、覆盖透光率 50%70%的遮阳网,缓苗后浇水应见干见湿,及时清除杂草。秋末撤掉遮阳网。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定。DB23/T 3451202337.2主要病害防治白粉病:可用可杀得、多菌灵、托布津等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绿亨二号等药剂喷施或灌根防治。7.3主要虫害防治蚜虫:可用硝基硫磷乳剂等药剂喷洒防治;红蜘蛛:可用苯丁哒螨灵与甲维盐乳油的混合液对发病部位进行喷施防治。8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种子繁殖、移栽、分株繁殖和病虫害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