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3607-2023 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2972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3607-2023 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6072023 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ginseng green cultivation in non-forest land 2023-12-28 发布2024-02-01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22/T 3607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流程.2 5 产地环境.3 6 投入品的选择与管理.3 7 选地与整地.3 选地.3 整地.3 定向挂串.4 做床.

    2、4 8 播种与移栽.4 确定制式.4 播种.4 移栽.5 9 田间管理.5 搭棚.5 清园、清理作业道及贴池帮.5 杀菌消毒.6 出苗前松土.6 棚架维修.6 扣膜.6 抠芽.6 出苗后松土.6 调光.6 除草.6 摘蕾.7 揻参培土.7 施肥.7 土壤水分管理.7 病虫鼠害防治.7 10 收获.8 种子收获.8 人参收获.8 DB22/T 36072023 II 11 越冬管理.8 下膜.8 上防寒.9 12 记录与档案.9 附录A (规范性)投入品选择与管理.10 A.1 种子和种苗.10 A.2 农药.11 A.3 肥料.11 A.4 农业机具.12 附录B (规范性)人参登记农药种类、

    3、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3 附录C (资料性)人参生产及销售记录表.15 DB22/T 3607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集安市人参研究所、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延边州人参产业发展中心、抚松县人参研究所、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通化市农业重点项目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财、

    4、高洁、陈晓林、冯志伟、徐怀友、史宏伟、张金凤、侯玉兵、孙国刚、周旭、陈长卿、张玉栋、张恺新、匙坤、张燕超、马浴缤、赵晓龙、高宇光、韩永忠、王雪、刘思远、李雨泽、宋明海、任广勇、侯万鹏、郭兴军、丁旭。DB22/T 36072023 1 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流程,规定了产地环境、投入品的选择与管理、选地与整地、播种与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及越冬管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过程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非林地人参的绿色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5、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47892017 人参优质种植技术规范 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23012013 参业 名词术语 DB22/T 17362012 非林地人参种植 第 1 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789、NY/T 394 和 NY/T 2301、DB22/T 1736201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非林地 non-forest land 伐林地或林地以外坡度低于 2

    6、5的土地,如农田地、荒地等。来源:DB22/T 17362012,3.1 拱棚 arched shed 前后檐高度一致,棚顶呈弓形的棚式。来源:GB/T 347892017,3.1 复式棚 double shed 上层为全封闭式遮阳网大棚,下层为单层参膜的棚。来源:GB/T 347892017,3.2 栽培制 transplant system 在人参种植过程中对育苗年限和移栽年限的规定,如“二三制”为育苗 2 年,移栽后再生长 3 年的栽培模式,“三三制”为育苗 3 年,移栽后再生长 3 年的栽培模式,其他栽培制式以此类推。来源:GB/T 347892017,3.3,有修改 DB22/T 3

    7、6072023 2 挂串 soilbed direction and composition determination 是确定参床走向、位置和宽度,作业道及排水沟的位置,订上桩子,并用线或石灰标记出来的作业。来源:NY/T 23012013,2.5.4,有修改 4 生产流程 人参绿色生产流程包括 5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操作程序,生产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图1 非林地人参绿色种植技术规程流程图 DB22/T 36072023 3 5 产地环境 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21 中表 1 的要求。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21 中表 3 的要求。土壤应符合下列要求:

    8、a)土壤类型和质地:应选择疏松、肥沃、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壤,土壤质地以沙土和壤土为宜;b)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21 中 6.3 的要求;c)土壤肥力应符合 NY/T 3912021 中表 10 旱地的要求。6 投入品的选择与管理 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7 选地与整地 选地 7.1.1 产地生态环境应符合 NY/T 3912021 第 4 章的要求。7.1.2 选择平地、平岗地或缓坡地,缓坡地坡度小于 25。坡向以北向为首选,其次选东、南坡向。7.1.3 应选择避风、临近水源、排水通畅、交通方便的地块,宜避开农田除草剂飘移药害,不宜选择土壤 pH

    9、6.5、粘重、低洼易涝、风道、霜道、易干旱及老参地的地块。7.1.4 隔离保护应符合 NY/T 3912021 第 5 章的要求。整地 7.2.1 土壤休闲 休闲时间以 2 年为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第 1 年进行绿色休闲,种植苏子、草木樨、玉米等植物,7 月中旬花期前压绿肥;b)第 2 年进行黑色休闲,翻耕 5 次以上,深度 30 cm40 cm,翻耕时拣出石块杂物。播种、移栽前连续 2 次旋耕,旋耕深度 20 cm 以上。总旋耕 7 次以上。每次旋耕间隔 7 d10 d。避免雨后翻耕,防止土壤板结。7.2.2 调节 pH 酸性土壤按 40 kg/667 m260 kg/667 m2 石

    10、灰调节 1 个 pH 计算施用量,石灰应与有机肥配合施用。7.2.3 施基肥 施入符合 NY/T 394 要求的农家肥料,如厩肥、堆肥、沤肥、饼肥、有机肥料、秸秆肥、微生物肥料等。7.2.4 改良标准 经改良后的土壤条件宜满足以下要求:DB22/T 36072023 4 a)耕层土壤厚度25.0 cm;b)有机质含量3.0%;c)土壤容重 0.9 g/cm31.0 g/cm3;d)pH 5.56.5。定向挂串 选择土壤湿度较小时进行定向挂串。挂串时尽量采用顺坡或斜坡定向挂串,原则是有利于调水调光,便于操作。面积较大的地块或坡地要定好主作业道和主排水沟。做床 在播种或移栽前,根据地形、地势、土壤

    11、保水能力和播栽方式等确定参床规格,参床长度可根据地形地势而定,参床宽 1.2 m1.7 m,高 0.2 m0.4 m,作业道宽 0.6 m0.8 m。8 播种与移栽 确定制式 宜采用 4 年6 年直播或“一四制”“一五制”“二二制”“二三制”“二四制”“三二制”“三三制”移栽。播种 8.2.1 时间 春播在 4 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开始;秋播在 10 月中旬到 11 月上旬,土壤结冻前结束。8.2.2 密度 种植不同年限的人参播种的株行距见表 1。表1 播种育苗和直播做货各年生的株行距 播种 播种育苗 直播做货 一年生 二年生 三年生 四年生 五年生 六年生 行距株距(cm)43.4 43.

    12、4 64.25 185 205 235 使用播种机规格(勺)50 50 40 34 34 34 8.2.3 种子要求 符合附录 A 的规定。8.2.4 方法 8.2.4.1 播种时要求深浅一致,不重播漏播,保证每个穴内有 1 粒种子。8.2.4.2 春播播种深度 3 cm6 cm,播种后参床上再增加 1 cm2 cm 的覆盖物;秋播深度 4 cm6 cm,防寒物 3 cm8 cm。覆盖物或防寒物以已进行消毒处理的碎稻草、碎玉米秸秆或树叶为宜。应边播种边覆盖,以防干旱。DB22/T 36072023 5 8.2.4.3 人参播种后应搂平参床表面,但不能过多搂出参床表面的土,保证播种人参种子的覆土

    13、深浅一致。移栽 8.3.1 时间 春栽在 4 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芽孢萌动前进行;秋栽在 10 月中旬到 11 月上旬土壤结冻前进行。8.3.2 方法 参床两侧挂线,人参栽于线内,开沟整齐,所有人参种苗的参芦摆放深浅一致,将参须展开,需先压须再覆土,保证无卷须现象,参照表 2 进行上土覆盖,覆土应均匀一致。a)平地栽参:人参种苗的倾斜度以 45为宜,参苗参芦向上。根据参栽子等级(一等、二等、三等)确定覆土深度,土壤疏松、腐殖土含量较高的地块一般覆土 8 cm,具体年生、种苗等级与覆土深度的关系见表 2。b)坡地栽参:芦头向下坡方向倾斜栽植。株行距见表 2。表2 移栽的株行距及覆土厚度 项目

    14、参龄 一年生 二年生 三年生 等级 1 2 1 2 3 1 2 3 行距(cm)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每行株数(棵)20 25 15 20 25 9 11 15 疏松地覆土厚度(cm)6 5 8 8 7 10 8 8 板结地覆土厚度(cm)5 4 6 6 5 8 7 6 注:每行株数是床面宽度为 1.5 m 的株数,如床面宽度与此不同,可依据此进行推算。8.3.3 要求 人参移栽后应搂平参床表面,不能将参床表面的多余土搂到参床外,保证人参种苗覆土深浅一致,参床表面中间略凸。9 田间管理 搭棚 在播种和移栽出苗后选择适当时间搭棚。宜选择拱棚或复式棚。清园、清理作业道及贴

    15、池帮 9.2.1 在解冻前清除积雪,防止融化的雪水渗入参床。9.2.2 参床土壤全部解冻、越冬芽萌动前,应撤除防寒物,清除残留的茎叶和杂草,搂出的杂草和参杆应带出参地外统一处理。9.2.3 播种、移栽后及时清理作业道,保证作业道无杂物,表面整洁;贴池帮,保证池帮无塌落;疏通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DB22/T 36072023 6 杀菌消毒 清园后对床面、撤下的防寒物、棚膜及柱脚等进行全面消毒,床面应重点消毒。消毒的药剂根据上一年病害的发生情况而定,具体药剂种类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B。出苗前松土 9.4.1 参床土壤化透,人参芽胞即将萌发时开始作业。9.4.2 宜采用机械松土,深度以不伤到人参芽胞

    16、为准;人工松土不应有大硬块支起,参土不应搂出床面。松土后遇到大雨或水浇后,床面出现板结,应进行 2 次作业。棚架维修 扣参膜前对损坏的棚架进行维修。扣膜 9.6.1 每年 4 月 25 日5 月 5 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进行作业。干旱地块可选择先上遮阳网,下透雨后再扣膜。9.6.2 参膜两头固定牢固、拉紧,避免雨后出现积水现象;扣膜的西朝阳面边缘略低于背阴面,避免强光直射到参床表面;用网扣固定的棚膜应挂紧挂牢,两根立柱之间膜上用 1 根弓条压紧、扎牢。抠芽 出苗前土壤板结地块应及时松土以防憋芽。如有憋芽现象,应及时抠芽。出苗后松土 9.8.1 第 1 次松土在展叶期进行

    17、,其后的松土作业应根据参床的土壤水分状况而定。9.8.2 全年松土 3 次4 次,每次松土间隔期 35 d 左右,浇水 1 d2 d 后应及时松土。9.8.3 松土深度根据参龄、覆土深度、参根生长状况而定。第 1 次松土深度达到参根,以不伤参根的根须为准。第 2 次、第 3 次松土应适当浅松,深度 2 cm 左右,不伤须根为准。9.8.4 疏松人参行间和株间的床土并抓细,整平床面,水分较大的参床两侧土表也应疏松,增加透气性。调光 应根据人参年生和生长时期进行调光,要求见表 3。表3 各年生和生长时期适宜光照 生长时期 参地类型 1 年生苗田 留种田 其他年生苗田 出苗展叶期 薄膜,透光率 40

    18、%50%只上膜,透光率 40%50%开花期 上第 1 层遮阳网,透光率 30%40%上 1 层遮阳网,透光率 30%40%结果期 上第 2 层遮阳网,透光率 25%30%生育后期 先后撤掉遮阳网,增加光照 除草 9.10.1 及时拔除育苗地杂草,不应把参苗带起。DB22/T 36072023 7 9.10.2 移栽地在松土同时将参床草拔除,做到参床无杂草,作业道杂草使用工具人工铲除。摘蕾 9.11.1 人参完全展叶后,除留种田外,在未开花前及时掐蕾,并喷施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施药种类按照附录 B 确定。9.11.2 在花蕾以下 1 cm2 cm 处摘除花蕾。避开阴雨天气作业。揻参培土 在第 2

    19、次松土除草时,将参床两侧向外伸展的人参茎叶揻入棚内,并将人参茎的基部培土压实。施肥 9.13.1 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9.13.2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人参生长情况进行根施。出苗前结合松土施肥,或出苗后在行间开沟拌土追施。深度以不伤根为准,肥料不应与根系接触。施肥后可适当灌水并覆盖。9.13.3 根据人参生长状况,可在展叶后期、绿果期和红果期对人参茎叶喷施叶面肥。土壤水分管理 9.14.1 出苗前期和花期可不灌水,较干旱的地块可以接雨后上膜。9.14.2 进入果期以后,干旱严重的地块浇水 2 次3 次,3 年生以上参苗,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多灌水。9.14.3 生育后期干旱严重的地块

    20、应灌水,计划当年收获参地可适当撤膜,使雨水适量渗入参地。9.14.4 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雨季注意排水。病虫鼠害防治 9.15.1 原则和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人参田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考虑有害生物、有益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农药减量控害,产品提质增效”为宗旨,根据病害发生及危害特点,确定防治适期,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以生态防控和健康栽培为基础,以选用优质种苗为核心,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必要时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为保障,有效控制人参有害生物,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9.15.2 防治措施 9.15.2.1 健康栽培 健康栽培

    21、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a)应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或种苗健康无病虫;b)休闲地参床应增加翻耕次数,延长晒土时间,杀死病菌及虫卵;春季播种前搂出苗床杂物及病残体,并集中销毁,搂出杂物后应对床面进行消毒;及时摘出染病的茎叶,拔出枯死的病株,并带出田外统一处理,对病穴用生石灰或药剂进行土壤消毒;c)早春出苗前应预防缓阳冻,禁止融化后的雪水浸渍参床;出苗后适时扣膜、松土和除草,摘除冻蕾;现蕾开花期及时遮荫,不留籽地块选晴天摘蕾,摘蕾后及时喷药预防灰霉病;绿果期及时调光;生长期间及时查补参膜、扶苗;枯萎期适时上防寒物,预防冻害发生。DB22/T 36072023 8 9.15.2.2 物理防治 地上部虫

    22、害可利用灯光诱杀、粘虫板等进行防治,鼠害可采用器械捕杀、黏鼠板等方式进行防治。9.15.2.3 药剂防治 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药种类应选用人参登记农药,并符合 NY/T 393 要求,见附录 B。农药用法、用量、次数、时期和安全间隔期见说明书。提倡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交替用药和混合用药。不同阶段的具体措施如下:a)出苗前,应进行土壤、种子种苗和床面消毒。此阶段用药可以将生物药剂和化学农药联合使用,如土壤处理的化学药剂加多粘类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或哈茨木霉菌等生物农药。床面消毒具体做法是先将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后,根据生产要求及上一年田间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药剂及剂量进行床面消毒。常用的配

    23、方有:枯草芽孢杆菌加嘧菌酯加精甲噁霉灵或丙环唑等,对床面、床帮子、作业道全面喷施,药液借助水渗入床面 2 cm5 cm;b)出苗展叶期,移栽地块易发生茎部黑斑病,新移栽、新播及二年苗地块易发生立枯病、疫病。在出苗达 50%时喷第 1 次药剂,每隔 7 d 喷 1 次药,连续 3 次。如发生冻害及时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和有机水溶肥料,如发生除草剂药害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如灰霉病和黑斑病混合发生及时喷施氟硅唑加醚菌酯;发生疫病喷施霜脲氰霜唑;c)现蕾开花期,重点预防黑斑病;通风不畅、低洼冷凉、长期潮湿地块,重点预防灰霉病。从附录 B 选择 1 种或 2 种药剂进行预防,每次用药间隔 10 d15

    24、 d,一般用药 2 次3 次。如发生疫病喷施霜脲锰锌;黑斑病和灰霉病混发喷施嘧菌酯加嘧菌环胺;d)结果期,重点预防黑斑病、灰霉病和炭疽病,根据发生病害种类从附录 B 中选择 1 种或 2 种进行喷施,用药间隔期 10 d15 d。如发生灰霉病可喷施吡唑醚菌酯加枯草芽孢杆菌,发生黑斑病喷施氟硅唑治疗,发生炭疽病喷施唑醚戊唑醇,用药间隔期 5 d7 d;e)根部膨大期,重点预防灰霉病。收获前 35 d 不应使用化学农药,以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为宜。10 收获 种子收获 人参果成熟红透后将参果全部掐下收集,并去除果肉。人参收获 一般在 9 月 5 日以后适时收获,并按下列步骤进行:a)采收

    25、前,将参棚拆除,收起架材,打捆后分类存放;b)将人参地上部茎叶在距地面 10 cm 以下割下,捆扎成捆;c)人工或机械收获,尽量减少伤根和遗漏,及时装箱。11 越冬管理 下膜 未收获的人参,应在叶片枯萎 75%以上时下膜。具体做法是解开棚架架条,将膜由东侧或南侧推至西侧或北侧卷起,解开网扣参膜落地后,参膜卷紧,每隔 10 m 牢固捆扎,放在一侧的池帮上。DB22/T 36072023 9 上防寒 10 月下旬至上冻前,选择毛毡、草帘和防寒网等防寒物进行覆盖并固定好,以免被风吹掉。12 记录与档案 种植者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及销售去向及时、准确、详细记录,并建立生产和销售档案。档案自收获后保留期限不

    26、少于 3 年,做到可追溯。具体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C。DB22/T 36072023 10 A B 附录A (规范性)投入品选择与管理 A.1 种子和种苗 A.1.1 采购 应在正规种子公司或商店采购;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人参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A.1.2 贮存 贮藏于避光、干燥、阴凉的场所。A.1.3 质量要求 A.1.3.1 人参种子 应符合以下要求:a)种子表面干净,无异味;b)不允许使用有昆虫、发霉及肉眼可见污染物的种子,纯度99%;c)水分质量分数15%,活力95%,成熟度95%;d)催芽裂口率达 95%以上,胚率达 80%

    27、以上;e)锈腐菌、镰孢菌、链格孢菌和炭疽菌不得检出;f)种子等级应满足表 A.1 要求。表 A.1 人参种子等级要求 等级 种子宽度(mm)百粒重(g)饱满度(%)一级 4.5 2.8 95 二级 3.5 2.1 95 不合格 3.5 A.1.3.2 人参种苗 种苗应符合以下要求:a)主根、侧根和须根应完整,主根和越冬芽饱满,质地充实,无病斑;b)等级应满足表 A.2 要求。表 A.2 人参种苗分级标准 直播年生 等级 根重(g)主根长(cm)一年生 合格 0.5 10 不合格 0.5 10 二年生 一等 8 14 二等 4 12 DB22/T 36072023 11 表A.2 人参种苗分级标

    28、准(续)直播年生 等级 根重(g)主根长(cm)不合格 4 12 三年生 一等 20 16 二等 15 14 三等 10 10 A.2 农药 A.2.1 采购 不得采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农药,并索取发票或购药凭证:a)有经营许可的农药经营单位经营的;b)有农药登记证和农药生产许可证的;c)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d)标签内容完整的;e)质量保证期内的;f)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A.2.2 贮存 应贮存于专业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阴凉、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

    29、不得与食品、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A.2.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及时收集并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A.3 肥料 A.3.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索要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a)有肥料经营执照单位经营的有肥料登记证的肥料;b)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c)标签内容完整的;d)保质期内的。A.3.2 贮藏 贮藏于避光、干燥、阴凉的场所,不得与农产品等混放。A.3.3 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及时回收,妥善保管。DB22/T 36072023 12 A.4 农业机具 农业机具应有农机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30、和产品质量标准合格证明。根据种植环境及种植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调整好机具作业参数进行作业。DB22/T 36072023 13 D C 附录B (规范性)人参登记农药种类、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表 B.1 列出了人参上已经登记的农药种类、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表 B.1 人参上已经登记的农药种类、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药剂用法 药剂名称 防治对象 种子包衣 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立枯病 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 立枯病、疫病、锈腐病、金针虫 32%精甲噁霉灵种子处理液剂、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 立枯病、根腐病 土壤处理及床面消毒 50 亿 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

    31、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100 亿 CFU 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 亿 CFU/g 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 立枯病 1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立枯病、根腐病 30%精甲噁霉灵可溶液剂 立枯病、猝倒病 70%或 98%噁霉灵可溶粉剂、40%异菌氟啶胺悬浮剂、30 亿芽孢/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9912 可湿性粉剂 根腐病 0.8%精甲嘧菌酯颗粒剂 猝倒病、根腐病、疫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锈腐病 茎叶喷雾 1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或 1.5%或 3.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丙

    32、环唑乳油、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50 g/L 嘧菌酯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 黑斑病 1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 亿 CFU/g 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灰霉病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0 g/L 氟啶胺悬浮剂、68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4%霜脲氰霜唑悬浮剂、39%精甲嘧菌酯悬浮剂 疫病 400 g/L 氟硅唑乳油 白粉病 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 炭疽病 注1:附录 B 如有更新

    33、,以中国农药信息网官网最新公布结果为准。注2:农药具体用法、用量、次数、时期和安全间隔期按照说明书使用。注3:丙环唑、氟硅唑及非络合态代森锰锌不可用于留籽地块;丙环唑、氟硅唑、嘧菌酯、醚菌酯等杀菌剂在人参叶片未完全展开前慎用;留籽地避开盛花期施药,不留籽地掐花后立即喷施药剂预防灰霉病。注4:计划收获地块,收获前 35 d 内不得使用化学药剂,如需防治可选择生物药剂。DB22/T 36072023 14 DB22/T 36072023 15 E D 附录C (资料性)人参生产及销售记录表 表 C.1 和表 C.2 给出了人参生产及销售记录表格样式。表 C.1 人参生产过程记录表 姓名:企业名称:住址:地块 面积/亩 位置 播种/收获日期 土壤质量 大气质量 水质量 投入品名称 品种或商品名 购买来源 是否三证俱全 购买日期 生产日期 有害生物种类 发生时间 防治措施 施药时间 用量、次数 防治效果 药害情况 检测种类 取样方法 含量 检测时间 检测机构 检测方法 皂苷 农残 重金属 霉菌 表 C.2 人参销售记录表 产品名称 销售时间 卖出者 数量(kg 或亩)购买者 价格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3607-2023 非林地人参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