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2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6082023 花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ond culture of Hemibarbus maculatus 2023-12-28 发布2024-02-01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22/T 3608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
2、单位: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悦、黄福、杨质楠、李月红、袁海延、张敬春、李壮、蔺丽丽、张海光、王思萌。DB22/T 36082023 1 花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花(Hemibarbus maculatus)池塘养殖的程序,规定了环境要求、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养管理、捕捞出塘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和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花的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2798.13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 13 部分:养殖水产品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 1132 鱼药使用规范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22/T 1880 池塘鱼类安全越冬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池塘养殖流程 花池塘养殖程序包括 6 个阶段。其中环境要求阶段包括 3 个步骤,鱼苗培育阶段包括 5 个步骤,鱼种培育阶段包括 5 个步骤,成鱼养殖阶段包括 3 个步骤,饲养管理阶段包括 3 个
4、步骤,捕捞出塘阶段包括 1 个步骤。程序流程如图 1 所示。DB22/T 36082023 2 图1 花池塘养殖程序流程图 DB22/T 36082023 3 5 环境要求 产地选择 应符合 NY/T 2798.13 规定。交通便捷,环境清静,周边无污染源。水源与水质 应符合 NY 5051 规定。池塘准备 5.3.1 基本条件 池塘规整,池底平整不渗水,水源充足,进、排水设施完善。鱼种和成鱼池塘按每亩配备 0.5 kw0.75 kw 增氧设备。池塘其他要求见表 1。表1 池塘其他要求 池塘类别 池塘面积(亩)水深(m)池底淤泥厚度(m)池塘形状 鱼苗培育池 25 0.61.2 0.150.2
5、0 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 鱼种培育池 510 1.52.0 成鱼养殖池 515 1.52.5 5.3.2 整塘 修整塘埂,排干池水,曝晒塘底。5.3.3 清塘 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a)生石灰清塘:1)干法清塘,水深 0.1 m,每亩用生石灰 50 kg75 kg,化浆溶解后全池泼洒,清塘 7 天10 天后试水放苗;2)带水清塘,水深 1.0 m,每亩用生石灰 125 kg150 kg,清塘 7 天10 天后试水放苗。b)漂白粉清塘:1)干法清塘,水深 0.1 m,每亩用漂白粉 5 kg10 kg,清塘 3 天5 天后试水放苗;2)带水清塘,水深 1.0 m,每亩用漂白粉 13.5 kg,清塘 3
6、 天5 天后试水放苗。6 鱼苗培育 环境条件 应符合 SC/T 1008 要求。注水 培育池注水 0.6 m1.0 m,注水口用 60 目的筛绢网袋过滤。DB22/T 36082023 4 水花放养 6.3.1 来源 自育或购于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外购鱼苗须持有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6.3.2 质量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畸形,无伤病,色泽正常。6.3.3 放养 6.3.3.1 水温稳定在 18 以上放养,放养密度每亩 20 万尾30 万尾。6.3.3.2 确认水质安全后放苗,温差不超过 2。同一池塘放养同一批鱼苗,将鱼苗投放于池塘的上风处。饲料投喂 采用豆浆加微粒饲料混合培育法,黄
7、豆浸泡以两片子叶微凹为度,一般以每 3 kg 黄豆磨浆 50 kg 为宜。具体投喂方式如下:a)下塘 1 天5 天,每天泼豆浆 3 次,每次泼豆浆每亩 15 kg17 kg;b)下塘 6 天10 天,每天泼豆浆 2 次,每次泼豆浆每亩 30 kg40 kg;c)10 天后,每天每亩投喂一次微粒饲料 0.5 kg,微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 40.0%。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要求。出塘 按下列步骤进行:a)鱼苗经 15 天30 天培育,全长达到 2.5 cm3.0 cm 时准备出塘;b)出塘前拉网锻炼 2 次3 次,拉网前应停食 1 天2 天,清除池中杂物;c)拉网选择在晴天上午。起网后鱼
8、苗在网箱内暂养 1 小时2 小时。7 鱼种培育 注水 清塘后 2 天3 天,注水至 0.8 m1.0 m,注水口用 60 目的筛绢网袋过滤。施肥 施有机肥肥水,每亩用量 300 kg500 kg,施用前发酵有机肥,并用 1%2%生石灰消毒。放养 7.3.1 放养体长 2.5 cm 以上的夏花,每亩放养 1.5 万尾2.5 万尾。7.3.2 每亩水面搭养鲢、鳙夏花 1500 尾2000 尾,鲢、鳙比例 2:13:1。7.3.3 放养前用 3%5%食盐水浸泡鱼种,消毒 3 分钟5 分钟。饲料投喂 7.4.1 投饲原则与方式 DB22/T 36082023 5 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的“四定”原
9、则进行投喂,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生长摄食情况增减或停食。投饵机投喂,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 3%10%。7.4.2 饲料质量 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颗粒大小适口,粗蛋白质含量 35.0%40.0%。越冬管理 应按照 DB22/T 1880 的要求执行。8 成鱼养殖 注水 下塘前 7 天8 天,注水至 0.8 m1.2 m,注水口用 60 目的筛绢网袋过滤。鱼种放养 8.2.1 水温 8 12。8.2.2 密度 体重为每尾 15 g20 g,每亩放养 2000 尾2500 尾。每亩水面套养鲢、鳙夏花 2000 尾3000 尾,鲢、鳙比例(2:1)(3:
10、1)。饲料投喂 8.3.1 饲料 饲料粗蛋白质 35.0%40.0%,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规定。8.3.2 投喂 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每日 2 次4 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 1%4%。9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 9.1.1 水质调节 根据水质和花活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或换水),高温季节,水位逐渐提升至 2.0 m,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使池水 pH 保持在 7.08.5。9.1.2 尾水排放 养殖尾水经处理符合 SC/T 9101 的要求后排放。日常管理 DB22/T 36082023 6 9.2.1 增氧 根据天气、水质情况适时开机增氧,保持水体溶氧 5.0 mg/L
11、以上。9.2.2 巡塘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检查鱼吃食和活动情况,遇连续阴雨等特殊天气增加巡塘次数。疾病防治 9.3.1 预防 通过苗种检疫、控制水质、科学投喂、适时消毒、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及时清理残饵和死鱼等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 16 kg20 kg。9.3.2 治疗 花常见病害主要是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按照 SC/T 1132 的方法进行治疗。10 捕捞出塘 达到商品鱼规格即可出塘。11 生产记录和档案 生产全过程应及时、详实的记录,并建立档案。档案应定期归档,保存期 2 年以上,做到可追溯。记录内容参见附录 A 和附录 B。DB
12、22/T 36082023 1 A A 附录A (资料性)水产养殖生产记录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表格式见表 A.1。表A.1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 池塘号:面积(亩):养殖种类:饲料来源 检测单位 饲料品牌 购入时间 苗种来源 是否检疫 投放时间 检疫单位 时 间 体 长(cm)体 重(g)投饵量(g)水 温()溶 氧(mg/L)pH 值 氨 氮(mg/L)养殖场名称:养殖证编号:()养证 第 号 养殖场场长:养殖技术负责人:DB22/T 36082023 2 B B 附录B (资料性)水产养殖用药记录 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表格式见表 B.1。表B.1 水产养殖用药记录 序 号 池 号 面积(m2)/水深(m)水温()、pH等理化指标 养殖品种/数量(尾)平均体重(g)/总重量(g)发病情况 主要症状 用药名称/批号 生产厂家 规定休药期 用法/用量 用药时间/疗程 用药后效果 最后一次用药时间 水产品最早上市时间 施药人员 记录人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