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CCS B 41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521.22023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牛病毒性腹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rification of bovine infectious diseases Part 2:Bovine Viral Diarrhea 2023-09-28 发布2023-11-16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22/T 3521.2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 DB2
2、2/T 35212023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的第 2 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利、张金玉、孙亮、赵立峰、赵敬慧、薛力刚。DB22/T 3521.22023 II 引言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或消灭牛病病原,为牛疫病净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和支撑。DB22/T 3521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牛病毒性腹泻净化指标,指导吉林省牛疫病净化,保护牛健康生产,推动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
3、万头肉牛工程实施,拟由 2 个部分组成:第 1 部分: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目的在于指导牛布鲁氏菌病的净化。第 2 部分:牛病毒性腹泻净化技术规范。目的在于确定牛病毒性腹泻净化的净化策略、净化方案、检测方法、净化要求、净化维持要求和档案管理的技术指标。DB22/T 3521.22023 1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牛病毒性腹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净化策略、净化方案、检测方法、净化要求、净化维持要求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的检测、防控与净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635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GB/T 18637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635 和 GB/T 1863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牛病毒性腹泻 bovine viral diarrhea 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牛以发热、黏膜糜烂溃疡、腹泻、咳嗽、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净化 cleaning 对某病发病地区采
5、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或清除传染源的目标。来源:GB/T 186352002,5.3 持续性感染 persistent infection 病原体长期留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种感染。来源:GB/T 186352002,3.2.10 4 净化策略 净化前按估计流行率方式,在 95%置信度、50%预期流行率、可接受误差 10%情况下(参见表 A.1),进行实验室抽样监测,预判流行情况。抗体阳性率低于 20%且抗原检测阴性的,采取监测、淘汰净化程序;抗体阳性率高于 20%的,采取免疫、监测、筛选、淘汰净化程序。DB22/T 3521.22023 2 净化时按证明无疫方式,在 95%置信度、2%预期流行率情
6、况下(参见表 B.1),采集全血样品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分析牛群感染情况、隐性带毒情况,根据流行情况选择免疫净化或监测净化。加强外引牛及遗传材料的管控。实施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5 净化方案 开展本底调查 5.1.1 分析牛场内现有疫病种类,周边饲养环境与疫病发生风险。5.1.2 按 4.2 规定选择免疫净化或监测净化种类。5.1.3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评估净化成本。建立净化群 5.2.1 免疫净化群 5.2.1.1 免疫 对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20%的群体,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3 月龄以上健康牛,首免疫后 21 d 进行第二次免疫,6 个月后加强免疫
7、1 次。5.2.1.2 监测 按 5%10%比例对 5.2.1.1 中免疫牛于第二次免疫后 21 d 进行抗体和抗原检测,当 90%以上牛的中和抗体效价1:128,视为群体免疫合格;当抗原检测阴性时,视为群体中无持续性感染牛。5.2.1.3 筛选 对于 5.2.1.2 中抗体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阳性牛进行隔离治疗,间隔 21 d 后进行抗原复检,复检阳性的淘汰处理,并对群体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对于 5.2.1.2 中抗体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阴性牛,间隔 21 d 后进行抗原复检,复检阳性的淘汰处理。5.2.1.4 淘汰 产犊母牛及其新生犊牛进行 100%抗原检测,阳性牛直接淘汰。1 月龄以上牛抗体检
8、测阴性,抗原检测阳性,14 d 后抗原复检仍呈阳性的淘汰处理。新引进牛抗原检测阴性,隔离饲养 21 d 后抗原复检呈阳性的淘汰处理;新引进牛抗原检测阳性的进行免疫,检测不合格的淘汰处理。5.2.2 监测净化群 5.2.2.1 监测 对牛场全群进行抗原监测,检测阴性的 14 d 后再进行 1 次检测,之后每 3 个月进行 1 次抗原检测。新引进牛全群进行抗原检测,检测阴性的隔离饲养 21 d 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5.2.2.2 淘汰 对于 5.2.2.1 中抗原检测阳性牛进行隔离治疗,21 d 后抗原复检仍呈阳性的淘汰处理,并对场内环境进行消毒处理。DB22/T 3521.22023 3 配套防
9、疫措施 5.3.1 建立疫病综合防控措施、重要和重点疫病免疫程序,定期开展免疫抗体和病原学检测,发生非重大传染病时应进行隔离救治。5.3.2 设置兽医室,配备满足日常诊疗、采样和血清分离工作需要设备。5.3.3 病害和病死牛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处理,粪便按 NY/T 1168 规定处理,污水排放符合 GB 18596 规定。5.3.4 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引进牛及遗传材料。6 检测方法 抗原和抗体检测按 GB/T 18637 规定执行。7 净化要求 免疫净化 连续 2 年以上无临床病例,且病原学检测阴性,无持续性感染牛;免疫牛群体抗体阳性
10、率90%,且中和抗体效价1:128。监测净化 连续 2 年以上无临床病例,且病原学检测阴性,无持续性感染牛。8 净化维持要求 做好卫生防疫、清洁和消毒管理,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免疫净化群每半年抽检 1 次,群体抗体阳性率90%,且中和抗体效价1:128;监测净化群每年抽检 1 次,病原学检测阴性牛群可逐年缩减监测比例。抽样比例,参见表 C.1。引进牛隔离期间全部进行检测,病原学检测阴性。9 档案管理 做好诊疗、消毒、免疫、监测、净化登记(参见表 D.1)等相关记录,保存期不少于 20 年。DB22/T 3521.22023 4 A A 附录A (资料性)估计流行率抽样表 表 A.1 给出了在 9
11、5%置信度情况下,不同预期流行率和可接受误差的无限群抽样数量。表A.1 估计流行率抽样表 预期流行率(%)可接受误差(%)0.1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5 18 23 29 37 51 73 114 203 456 1825 0.01 35 43 54 71 96 138 216 384 864 3457 0.15 49 60 77 100 136 196 306 544 1225 4898 0.20 61 76 96 125 171 246 384 683 1537 6147 0.25 72 89 113 147 20
12、0 288 450 800 1801 7203 0.30 81 100 126 165 224 323 504 896 2017 8067 0.35 87 108 137 178 243 350 546 971 2185 8740 0.40 92 114 144 188 256 369 576 1024 2305 9220 0.45 95 117 149 194 264 380 594 1056 2377 9508 0.50 96 119 150 196 267 384 600 1067 2401 9604 注 1:置信度 95%。注 2:群体为无限群。注 3:预期流行率与可接受误差交叉数值为
13、抽取样品的数量,单位为头。DB22/T 3521.22023 5 B B 附录B (资料性)证明无疫抽样表 表 B.1 给出了不同群体大小和不同预期流行率的抽样数量。表B.1 证明无疫抽样表 群体大小(头)预期流行率(%)0.1 0.5 1 2 3 4 5 20 20 20 20 20 20 20 19 25 25 25 25 25 25 24 23 30 30 30 30 30 29 27 26 35 35 35 35 35 33 31 28 40 40 40 40 39 37 34 31 45 45 45 45 43 40 36 33 50 50 50 50 48 43 38 34 55
14、55 55 55 51 46 40 36 60 60 60 60 55 48 42 37 65 65 65 65 58 51 44 38 70 70 70 69 62 53 45 40 75 75 75 74 65 55 47 41 80 80 80 78 67 57 48 41 85 85 85 83 70 58 49 42 90 90 90 87 73 60 50 43 95 95 95 91 75 61 51 44 100 100 100 95 77 63 52 44 120 120 119 110 85 67 55 46 140 140 138 123 91 71 57 48 160
15、160 156 135 97 73 59 49 180 180 174 146 101 76 60 50 200 200 190 155 105 78 61 51 240 240 220 171 111 81 63 52 280 280 247 183 115 83 65 53 300 300 259 189 117 84 65 53 340 340 281 198 120 85 66 54 380 380 301 206 123 87 67 54 400 400 310 210 124 87 67 54 440 440 327 216 126 88 68 55 480 479 342 222
16、 126 88 68 55 DB22/T 3521.22023 6 表B.1 证明无疫抽样表(续)群体大小(头)预期流行率(%)0.1 0.5 1 2 3 4 5 500 499 349 224 128 89 68 55 540 538 361 229 128 89 68 55 580 577 373 233 130 90 69 55 600 596 378 235 131 90 69 56 640 634 378 238 131 91 69 56 680 672 398 241 133 92 70 56 700 690 402 243 134 92 70 56 740 727 410 245
17、 134 92 70 56 780 763 417 248 135 92 70 56 800 781 421 249 135 93 70 56 840 816 428 251 136 93 70 56 880 851 434 253 136 93 70 57 900 868 437 254 137 93 70 57 940 901 442 255 137 93 71 57 980 934 447 257 138 94 71 57 注 1:诊断实验敏感性视为 100%。注 2:群体大小与预期流行率交叉值为抽取样品数量,单位为头。注 3:当群体数量大于 980 头时抽样数量与群体数量 980 头时
18、抽样数量一致。DB22/T 3521.22023 7 C C 附录C (资料性)不同牛场维持净化阶段采样比例对照表 表 C.1 给出了不同群体大小和不同预期流行率的抽样比例和数量。表C.1 不同牛场维持净化阶段采样比例对照表 饲养量(头)预期流行率 0.5%0.1%200 全采 全采 200399 95 400599 78 600799 63 800999 53 10001199 45 95 12001399 39 14001599 35 16001799 31 18001999 28 20002199 26 78 22002399 24 24002599 22 26002799 21 280
19、02999 19 30003199 18 63 32003399 17 34003599 16 36003999 15 40004999 600*53 50005999 45 60006999 39 70007999 35 80008999 31 90009999 28 1000010999 26 1100011999 24 1200012999 22 1300013999 21 1400014999 19 DB22/T 3521.22023 8 表C.1 不同牛场维持净化阶段采样比例对照表(续)饲养量(头)预期流行率 0.5%0.1%1500015999 18 1600016999 17 1
20、700017999 600*16 1800019999 15 20000 2995*注 1:以上采样量是按 95%置信度,发现疫病的抽样方法计算。注 2:0.5%和 0.1%为预期流行率。注 3:预期流行率竖列数值中“600*和 2995*”为采样数量,其余为采样比例(%)。DB22/T 3521.22023 9 D D 附录D (资料性)净化登记表 表 D.1 列出了净化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内容。表D.1 净化登记表 牛场 净化种类 免疫净化 监测净化 净化时间 净 化 人 净化程序:1.免疫 数量:、。时间:、。2.监测 群体数量:、。抽检数量:、。抽检占比:、。时间:、。3.淘汰 数量:、。时间:、。DB22/T 3521.22023 1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 25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 2022 年第 7 号.动物检疫管理办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 2010 3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