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CCS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4582023 露地油豆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sustainable control of pests on snap bean under open field cultivation 2023-02-27 发布 2023-03-27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458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
2、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金亮、王凤婷、潘洪玉、张庆贺、张祥辉、孙玥、刘思宇、许矛。DB22/T 34582023 1 露地油豆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文件确立了露地油豆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程序,规定了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和防治方法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露地油豆角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3416.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豆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防控 sustainable integrated control 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在必要时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
4、安全的病虫害防控措施。4 绿色防控流程 露地油豆角病虫害绿色防控分 3 个阶段,其中主要防控方法分为 4 个步骤,见图 1。DB22/T 34582023 2 图1 露地油豆角病虫害绿色防控流程图 5 防治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6 防治对象 油豆角常见病虫害种类、传播途径及其发生条件见附录A。7 防治方法 7.1 农业防治 7.1.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品种认定,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贮存、商品性能好且通过种子检疫的油豆角品种。7.1.2 地块选择 选择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壤土或沙壤土、前三年未种植豆科作物和未施用过长残效除草
5、剂的地块。7.1.3 整地施肥 7.1.3.1 秋翻,深度以 25 cm 30 cm 为宜。7.1.3.2 春季播种前结合起垄施底肥,增施有机肥。7.1.4 适时播种 当土层 10 cm 处温度稳定在 10 以上时播种。DB22/T 34582023 3 7.1.5 种植密度 垄作,行株距 65 cm 40 cm,每穴保苗 2 株。7.1.6 灌溉方式 膜下滴灌。7.2 物理防治 7.2.1 晒种 播种前晒种 1 d 2 d。避免在易产生高温的材质上晒种。7.2.2 杀虫灯诱杀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7.3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虫害。美洲斑潜蝇使用阿维菌素防治。7.4 化学
6、防治 7.4.1 农药选择 选择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按 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7.4.2 农药使用 优化集成农药轮换使用、交替使用,按 NY/T 1276 规定执行。7.4.3 种类与方法 7.4.3.1 虫害防治 7.4.3.1.1 使用氯氰敌敌畏防治蚜虫。7.4.3.1.2 使用阿维灭蝇胺、阿维杀虫单、灭蝇胺、阿维高氯防治美洲斑潜蝇。7.4.3.1.3 使用吡虫啉防治蓟马,按照 GB/T 23416.7 规定执行。7.4.3.1.4 使用哒螨酮防治红蜘蛛,按照 GB/T 23416.7 规定执行。7.4.3.2 病害防治 7.4.3.2.1 使用苯醚甲环唑、苯甲氟酰胺
7、防治锈病。7.4.3.2.2 使用氟硅唑防治白粉病。7.4.3.2.3 使用咪鲜胺防治炭疽病,按照 GB/T 23416.7 规定执行。7.4.3.2.4 使用氢氧化铜、络氨铜、琥胶肥酸铜防治细菌性疫病,按照 GB/T 23416.7 规定执行。8 记录与档案 应在生产关键环节及时记录,并建立生产档案,档案保存期 2 年,做到可追溯。DB22/T 34582023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露地油豆角常见病虫害及有利发生条件 露地油豆角常见病虫害及有利发生条件见表A.1。表A.1 露地油豆角常见病虫害及有利发生条件 病虫害名称 病原或害虫类别 传播途径 有利发生条件 菜豆锈病 真菌:疣顶
8、单孢锈菌和豇豆单孢锈菌 气流传播 气温 20 24,相对湿度 90%以上。阴雨连绵,结露持续时间长 菜豆炭疽病 真菌:菜豆炭疽菌 种子带菌,雨水、风、昆虫 最适气温 17,最适相对湿度 100%菜豆白粉病 真菌:菜豆单囊壳菌 气流传播 干旱,日夜温差大,叶面易于结露容易发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 细菌: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疫病致病型 种子带菌、风雨、昆虫 高湿,气温 24 31,肥力不足、偏施氮肥 红蜘蛛 蜱螨目叶螨科 风、自身爬行、人为携带 气 温 29 31 ,相 对 湿 度35%55%蚜虫 同翅目蚜科 风、有翅蚜短距离迁飞 气温 24 26,相对湿度60%70%美洲斑潜蝇 双翅目潜蝇科 风、成虫短距离迁飞,人为携带 最适温度 20 28,相对湿度60%85%西花蓟马 缨翅目蓟马科 随风飘散,人为携带传播 在 15 35 均能发育,27.2 产卵最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