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887-2023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2724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887-2023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1、ICS93.020CCSP 18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8872023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st of quality of civil air defense works2023-11-30 发布2023-12-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T 3887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防护结构质量检测.106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147 防护通风设备质量检测.19附录A(资料性)人防工程防护结构及预埋件施工质量检测报告.22附录B(资料

    2、性)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报告.27附录C(资料性)人防工程防护通风设备安装质量检测报告.32参考文献.36DB21/T 3887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辽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城科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万衡检测有限公司、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正开、孙宝建、胡新颖、赵

    3、伟、李德江、牛锡泉、杨钦德、尹志勇、郑青军、孙嘉旭、韩蔚、何龙、王亮、杨德斌、郑东华、周旭、王海涛、孙传东、杨艳华、宿福存、王雪娜、礼加明、黄廷海、韩冰、赵振东、历娜、赵薇、阎宏刚。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 45-3 号),联系电话:024-86936887;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 45-3 号),联系电话:024-86892494。DB21/T 388720231

    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行政区域内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检测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报告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抗力级别 5 级及以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人防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其他人防工程检测活动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23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GB/T 10178 工业通风机 现场性能测试GB/T 2

    5、695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9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JB/T 6061 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JGJ/T 2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94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 38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RFJ 01-2002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

    6、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RFJ 01-2015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 04-2009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3 术语和定义DB21/T 38872023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人防工程civil air defense works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3.2防护单元protective unit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来源:GB 50038-2005 2.1.173.3防护构件protective component在

    7、人防工程中具有防护功能的构件。3.4外墙periphery partition wall防空地下室中一侧与室外岩土接触,直接承受土中压缩波作用的墙体。来源:GB 50038-2005 2.1.213.5防护密闭隔墙protective airtight partition wall既能抗御核爆冲击波和炸弹气浪作用,又能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来源:GB 50134-2004 2.0.173.6密闭隔墙airtight partition wall主要用于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来源:GB 50134-2004 2.0.183.7临空墙blastproof partition wallDB21/T 38

    8、8720233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来源:GB 50038-2005 2.1.223.8门框墙door-frame wall在门孔四周保障门扇就位并承受门扇传来的荷载的墙。来源:GB 50134-2004 2.0.113.9防护单元隔墙protective unit partition wall人防工程中两个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墙体。3.10防护设备protective equipment设于工程人员、设备出入口,武器射孔和进(排)风、排烟道口部,防护单元分区处,用以阻挡或削弱冲击波、阻挡生化毒剂进入的设备。3.11防护密闭门airtight blast doo

    9、r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来源:GB 50038-2005 2.1.353.12密闭门airtight door能够阻挡毒剂通过的门。来源:GB 50038-2005 2.1.363.13防爆波活门blast valve设于工程进(排)风、排烟道口部,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如悬摆式防爆波活门、胶管式防爆波活门等。3.14DB21/T 388720234密闭阀门airtight valve保障通风系统密闭防毒的专用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来源:GB 50038-2005 2.1.533.15自动排气活门automatic exhaust valve

    10、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简称。靠活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门。能直接抗冲作用压力的自动排气活门,称防爆自动排气活门。来源:GB 50038-2005 2.1.553.16构件封堵 components plugging采用封堵板、型钢、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进行孔口封堵。3.17防爆地漏blastproof floor drain战时防止冲击波和毒剂等进入防空地下室室内的地漏。来源:GB 50038-2005 2.1.573.18油网滤尘器oil screen filter作为滤毒通风系统的初级过滤器,其作用是滤除进风中的大颗粒物,保护后续过滤吸收器的滤烟层,延长滤烟

    11、层的使用寿命。3.19过滤吸收器gas particulate filter装有滤烟和吸毒材料,能同时消除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气溶胶微粒的过滤器。是精滤器与滤毒器合为一体的过滤器。来源:GB 50038-2005 2.1.544 基本要求4.1 一般要求DB21/T 3887202354.1.1 人防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防护结构质量检测、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防护通风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单建式人防工程,还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等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要求进行检测。4.1.2 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4.1.3 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

    12、授权的签字人为报告批准人。报告批准人应取得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应经资质许可机关考核确认。未经报告批准人签署的检测报告无效。4.1.4 开展人防工程质量检测的现场检测人员不应少于 2 人。4.1.5 无损检测人员配置应符合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 的要求。4.1.6 见证人员对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进行见证时,应对检测的关键环节进行旁站见证,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见证记录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检测机构名称、检测内容、部位及数量;b)检测日期、检测开始、结束时间及检测期间天气情况;c)检测人员姓名;d)主要检测设备的种类、数量及编号;e)检测中异常情况的描述记录;f)现场工

    13、程检测的影像资料;g)见证人员、检测人员签名。4.1.7 现场检测时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4.1.8 检测机构应对主要检测设备作好使用记录,用于现场检测的设备还应记录领用、归还情况。4.1.9 仪器、设备和量具的表面温度与被检对象的表面温度偏差应不大于 4。4.1.10 检测现场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进行防护结构检测时,防护结构施工应完成,并应满足检测条件;b)进行防护设备检测时,防护设备安装、调试应完成,并应满足检测条件;c)现场环境应符合检测设备要求;d)应有保证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安全工作的条件和措施;e)提供防

    14、护设备产品出厂合格证书。4.1.11 人防工程质量检测完毕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及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数据以现场检测原始记录为依据,确保报告数据真实、准确。4.1.12 人防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中应体现检测数据的评定值及检测结论。每个项目的检测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检测结论的判定应符合委托检测合同文件约定、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4.1.13 原始记录笔误需要更正时,应由原记录人进行杠改,并在杠改处由原记录人签名或加盖印章。DB21/T 3887202364.1.14 检测报告编号应按年度编号,编号应连续,不得重复和空号。4.1.15 检测报

    15、告至少应由检测操作人签字、检测报告审核人签字、检测报告批准人签发,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多页检测报告还应加盖骑缝章。4.1.16 检测报告应登记后发放。登记应记录报告编号、份数、领取日期及领取人等。4.1.17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的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6年。4.1.18 人防工程不合格的检测项目应整改后重新检测。重新检测的抽样数量宜在该批次加倍,当加倍抽样检测仍不合格时,整改后应全数检测。4.2 检测范围和分类4.2.1 人防工程防护结构质量检测内容,见表 1。表 1防护结构质量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对象检测项目1钢筋混凝

    16、土防护构件(包括顶板、底板、墙体等)混凝土强度2钢筋布置3混凝土构件缺陷4密闭穿墙管、预埋件管径、厚度4.2.2 人防工程门式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见表 2。表 2门式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对象检测项目1(防护)密闭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2门框孔高偏差3门框孔宽偏差4门框垂直度偏差5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结构)6钢筋间距(钢筋混凝土结构)7混凝土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8开关锁时间(电控门)9门扇与门框贴合面间隙DB21/T 388720237表 2(续)10(防护)密闭门门扇与门框贴合面中心线偏差(防护门)11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偏差12门扇启闭力13关锁操纵力14门扇

    17、厚度偏差15门扇面板厚度偏差(钢结构)16油漆漆膜厚度17漆膜附着力18密封胶条安装质量19门扇运动平稳可靠性20焊缝质量21零部件安装质量22表面观感23必要标志及其他24悬摆式防爆波活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25门框孔高偏差26门框孔宽偏差27门框垂直度偏差28门扇与门框贴合面间隙29悬摆板关闭时,悬摆板与门扇(底座)间的最大间隙30悬摆板关闭力31门扇启闭力(N)32关锁操纵力(N)33油漆漆膜厚度(m)34漆膜附着力35焊缝质量36胶板安装质量37胶垫、缓冲胶垫粘结后的剥离强度DB21/T 388720238表 2(续)38悬摆式防爆波活门门扇运动平稳可靠性39零部件安装质量40

    18、表面观感41必要标志及其他4.2.3 人防工程阀门、活门类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见表 3。表 3阀门、活门类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对象检测项目1密闭阀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2外接管厚度3阀板启闭力4开关顺畅程度5安装方向6必要标志及其他7超压排气活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8活门盘厚度9平衡锤连杆垂直度10安装方向11必要标志及其他4.2.4 人防工程其他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见表 4。表 4其他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对象检测项目1密闭观察窗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2观察窗孔宽偏差3观察窗孔高偏差4油漆漆膜厚度5漆膜附着力6焊缝质量DB21/T 38

    19、8720239表 4(续)7密闭观察窗必要标志及其他8防爆地漏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9安装高度和坡度10排水、密闭状态11密闭性能12地漏壁厚、密封体壁厚偏差13漏体密封口内径偏差14封堵构件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15门框垂直度偏差16外观质量17油漆漆膜厚度18漆膜附着力19焊缝质量4.2.5 人防工程战时通风质量检测内容,见表 5。表 5战时通风质量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对象检测项目1油网滤尘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2安装质量3安装方向4变径管厚度5必要标志及其他6过滤吸收器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验项目)7安装质量8安装方向9产品编号10必要标志及其他11风机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查

    20、验项目)DB21/T 3887202310表 5(续)12风机振动速度13清洁风量14必要标志及其他15防护密闭管道管道厚度16焊缝、零部件焊接质量4.3 抽样及检测方法4.3.1 检验检测机构可选择下列检测方法进行检测:a)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b)本规程中规定或建议的检测方法;c)检验检测机构自行编制或引用的检测方法(采用时应经过委托方同意)。d)仲裁方法,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未涵盖部分以本标准为准。4.3.2 现场检测应选用对防护结构或防护设备无损的检测方法。当选用局部破损的取样检测方法或原位检测方法时,应选择对防护功能影响较小的部位,且不应破坏结构的安全性

    21、。若因检测降低了检测对象的防护功能,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4.3.3 防护结构检测应以防护单元为单位,其检测批容量应包括一个防护单元全部同种类的防护构件。防护构件检测项目应包含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中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检测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检测数量符合下列要求:a)临空墙,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20%且不少于 10 个构件进行检测;当临空墙数量少于 10 个时,应全数检测;b)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门框墙,应全数检测;c)外墙、单元隔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测;当外墙、单元隔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数量少于 5 个

    22、时,应全数检测;d)顶板、底板,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5%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测;当顶板、底板数量少于 5个时,应全数检测。4.3.4 单个构件的划分,参照下列方法执行:a)底板:独立功能房间的底板为一个构件,对大空间结构的底板按纵、横轴线划分;b)墙体:每个房间的单面墙体为一个构件,对大空间结构的墙体按两柱间划分;c)顶板:每个房间的顶板为一个构件,对大空间结构的板按纵、横轴线划分。4.3.5 应对每一个防护单元所包含的密闭穿墙管、防护设备及防护通风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数检测。5 防护结构质量检测DB21/T 3887202311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人防工程防护结构质量检

    23、测(以下简称防护结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顶板、底板、墙体(含临空墙、门框墙、防护单元隔墙、外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构件。5.1.2 防护结构质量检测各检测项目和参数的合格性判定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 01-2015 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5.2 仪器、设备性能要求防护结构质量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达到所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检测时仪器设备温度应与被检测对象环境温度一致。主要的检测仪器包括:钢卷尺、钢直尺:分度值不大于 1mm;a)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 300mm,分度值不大于 0.02mm;b)超声测厚仪:分辨力

    24、0.1mm;工作频率 5MHz;板材测量范围 1.2mm200mm;管材测量范围下限203;测量误差(/100+0.1)mm,为被测构件的厚度;灵敏度能检出距探测面 80mm,直径2mm 的平底孔;c)混凝土回弹仪:应符合回弹仪GB/T 9138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的相应规定;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为 2.207J;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且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的“0”处;在洛氏硬度 HRC 为 602 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802;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示值系统,数字显

    25、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 1;碳化深度尺:分度值 0.25mm;钢砧:洛氏硬度(602)HRC;d)钢筋扫描仪:应符合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10mm50mm 时,设备的允许偏差为lmm;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 时,设备的允许偏差为2mm;用于钢筋间距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10mm50mm 时,设备的允许偏差为2mm;e)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应符合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JG/T 5004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声时测量范围宜为 0.1s999.9s,声时分辨力应为 0.ls,实测空气声速的相对测量允许误差为0

    26、.5%;在 1h 内每 5min 测读一次的声时允许误差为0.2s;幅度测量范围不宜小于 80dB;幅度分辨力应为1dB;仪器信号接收系统的频带宽度应为 10kHz250kHz;信噪比为 3:1 时,接收灵敏度不应大于 50V;换能器的工作频率宜在 50kHz100kHz 范围内,其实测主频与标称主频相差不应超过10%;f)压力试验机:试件破坏荷载宜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 20%且宜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 80%;示值相对误差应为士 1%;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地加荷;试验机上、下承压板的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 0.04mm;平行度公差不应大于 0.05mm;表面硬度不

    27、应小于 55HRC;板面应光滑、平整,表面粗糙度 R 不应大于 0.80m;球座应转动灵活;球座宜置于试件顶面,并凸面朝上;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式万能试验机GB/T 3159 和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DB21/T 3887202312的相关规定。5.3 混凝土抗压强度5.3.1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宜采用回弹法,也可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5.3.2 回弹法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 294 的相关规定执行;超声-回弹综合法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 的相关规定执行。5.3.3 当检测

    28、条件与回弹法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宜选用在构件上钻取的混凝土芯样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进行修订。对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修正时,芯样数量不应少于 6 个。采用钻芯修正法时,宜采用修正量的方法,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 的相关规定执行,钻芯后留下的孔洞应及时进行修补,并确保人防工程防护功能不受影响。5.3.4 老龄混凝土回弹值龄期修正规定,适用于龄期已超过 1000d 且由于结构构造等原因无法采用取芯法对回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当采用本规定的龄期修正系数对回弹法检测得到的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条件:a)龄期已超过 1000d,但处于干

    29、燥状态的普通混凝土;b)混凝土外观质量正常,未受环境介质作用的侵蚀;c)经超声波或其他探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无明显的不密实区和蜂窝状局部缺陷;d)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在 C20 级C50 级之间,且实测的碳化深度已大于 6mm。5.3.5 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可乘以表 6 的修正系数n予以修正。表 6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龄期修正系数龄期(天)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50002000030000修正系数n1.000.980.960.940.930.920.890.860.825.3.6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A.2。5.4 钢筋布置5.4.1 钢

    30、筋布置检测可分为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钢筋保护层厚度,宜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法进行检测,选用剔凿法进行验证、修正。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法检测时,依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 的相关规定执行。5.4.2 受力钢筋间距检测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选择剔凿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适当修正:a)被测构件钢筋数量或间距测试结果与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有较大偏差;b)缺少钢筋分项工程施工验收质量保证资料;c)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DB21/T 3887202313d)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e)委托方对检测结果有异议。5.4.3 采用剔凿法验证被测构件钢筋

    31、位置、间距、数量或保护层厚度时,验证数量应符合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 的相关规定。5.4.4 受力钢筋间距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现场条件允许时,被测构件两面均应随机选择测试部位,测试部位应清洁、平整,避开预埋钢制门框和密闭穿墙管;b)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检测范围内的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相邻钢筋逐一标出,并应逐个检测钢筋的间距,当同一构件检测的钢筋数量较多时,应对钢筋间距进行连续量测,且不宜少于 6 根,评定值取测量值均值;c)被测构件受力钢筋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应符合表 7 规定。表7钢筋间距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纵向受力钢筋间距10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5.4.

    32、5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 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 3点,评定值取测量值均值;b)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构件类型允许偏差(mm)柱、梁+10,-7墙、板+8,-5c)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 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 90

    33、%但不小于 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 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表 8 规定允许偏差的 1.5 倍。5.4.6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A.3;钢筋间距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A.4。5.5 混凝土构件缺陷DB21/T 38872023145.5.1 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分为外观缺陷检测和内部缺陷检测。5.5.2 混凝土外观缺陷检测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判定方法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 01-2015 的相关规定。5.5.3 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相关参数的检测方法、缺陷分类,

    34、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 的相关规定执行。5.5.4 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相应构件的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a)委托方要求;b)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中,混凝土表面存在修补痕迹或严重质量缺陷;c)后浇带、施工缝不符合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 的规定。5.5.5 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包括裂缝深度检测、不密实区检测和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5.5.6 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宜采用超声法,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 的相关规定执行。5.5.7 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应提供检测的位置、外观质量描述、内部缺陷类型及分布特征等信息。5.5.8

    35、钢筋混凝土构件缺陷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A.1。5.6 密闭穿墙管质量5.6.1 密闭穿墙管质量检测包括管径检测、管壁厚度检测等。5.6.2 管径检测宜选用游标卡尺或钢尺,分别在管的两端量取互成 90的 2 个内径,评定值取 4 次测量值的均值进行符合性判定。5.6.3 密闭穿墙管厚度检测,检测设备宜选用超声测厚仪,依据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的规定执行;当管道伸出墙面时,检测设备也可选用游标卡尺。在管道的 3 个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沿着管壁圆周每 120选取一点),评定值取 3 处测量值的均值进行符合性判定。5.6.4 密闭穿墙管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A.5。6 防护设

    36、备安装质量检测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以下简称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悬摆活门、超压排气活门、密闭阀门、防爆地漏、密闭观察窗、封堵构件等防护设备。6.1.2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各检测项目和参数的符合性判定应符合人防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 01-2015、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RFJ 01-2002、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 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6.1.3 当全部防护设备安

    37、装质量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时,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质量可判定为合格。DB21/T 38872023156.2 仪器、设备性能要求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达到所检测项目标准要求,主要的检测仪器包括:a)钢尺:最大量程不小于 5m,分度值不大于 0.5mm;b)塞尺:分度值不大于 0.5mm;c)数显推拉力计:最大负荷不小于 500N,负荷分度值为 0.1N;d)涂层测厚仪:最大量程不应小于 1200m,最小分辨率不应大于 1m,示值相对误差不应大于3%;e)漆膜超声波测厚仪:应符合 GB/T 13452.2 或 GB/T 37361 标准的要求;f)电子秒表:分度值为 0.01s;g)漆

    38、膜划格器:宜选用多刃切割刀具,手动多刃切割刀应有 6 个切割刀刃,刀刃间距为 1mm、2mm或 3mm。此外,为便于操作,刀具应有两个导向刀刃。导向刀刃和切割刀刃应在同一平面上;h)带表外卡规(勺型):测量喉深(爪长)200mm,最大开口尺寸不小于 100mm,分度值为 0.1mm;i)焊缝量规:焊缝高度的测量范围 0mm10mm,分辨率 0.01mm,精度0.03mm;角焊缝厚度的测量范围 0mm20mm,分辨率 0.01mm,精度0.1mm;坡口角度的精度1;j)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符合 JB/T 10061 或等效标准的要求;探头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试块应符合 GB/T 23905

    39、的要求;k)磁粉检测仪及磁粉检测仪自校装置:磁化设备应符合 GB/T 15822.3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检测用试片应符合 GB/T 23907 的要求;l)射线检测仪及配套装置:应符合 GB/T 3323.1 对仪器性能的要求;m)游标卡尺、超声测厚仪、混凝土回弹仪碳化深度尺、钢砧、钢筋探测仪等检测设备应符合本规程 5.2 条仪器性能要求。6.3 门式防护设备6.3.1 门式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前,应查验进场检验记录和出厂合格证书,现场对照设计图纸复核防护设备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开启方向。门式防护设备的质量检测报告见表 B.1、B.2、B.3。6.3.2 门框安装垂直度偏差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

    40、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04-2009(8.3.4)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磁力线坠、钢直尺。将磁力线坠分别贴于门框左、右角钢两肢的外表面上部,线坠伸展长度不小于门孔高度的 4/5,测得上、下线端与角钢外表面的距离,差值为垂直度偏差,分别记录左侧前、后、左、右方向和右侧前、后、左、右方向垂直度偏差,评定值取测量值的最大值做符合性判定。6.3.3 门框孔高、孔宽偏差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3.1)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钢尺。a)门框孔高偏差检测,等距选取左、中、右 3 点,评定值取 3 次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值做

    41、DB21/T 3887202316符合性判定;b)门框孔宽偏差检测,等距选取上、中、下 3 点,评定值取 3 次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值做符合性判定。6.3.4 门扇厚度偏差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1.2)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外卡规。选取平行于门扇长短边的 2 个断面,每个断面各取 2点,取点距门扇边缘不小于 100mm,评定值取 4 次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值做符合性判定。6.3.5 门扇内、外面板厚度偏差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04-2009(8.1.5)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超声测

    42、厚仪。分别选取内、外门扇 2 个断面和中心位置各 1 处,测点距门扇边缘不应小于 25mm,评定值取 3 次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值做符合性判定。6.3.6 门扇混凝土强度检测,应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和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1.4)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混凝土回弹仪,评定值取测量值的推定值做符合性判定。6.3.7 门扇钢筋间距检测,应依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 和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1.6)的规定执行,同一构件检测的钢筋数量较多时,应对钢

    43、筋间距进行连续量测,且不宜少于 6 个,评定值取测量值的均值值做符合性判定。6.3.8 门扇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依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 和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1.6)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钢筋扫描仪。选取不少于 6 根分布于外层主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 3 点进行测量,评定值取测量值的均值做符合性判定。6.3.9 电控门开锁时间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4.6)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电子秒表。记录开锁至门扇开启到

    44、位和关闭门扇至锁紧到位的时间,重复 3 次以上,评定值取测量值的均值做符合性判定。6.3.10 门扇与门框贴合面间隙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04-2009(8.3.4)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楔形塞尺。门扇闭锁后,在门扇外侧使用光源进行透照,门扇另一侧应无漏光现象。漏光检查后,在贴合面四周上、下、左、右各取间隙明显的 1 处,评定值取4 次测量值的最大值做符合性判定。6.3.11 门扇与门框贴合面中心线偏差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3.4)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钢直尺。取上、下、左、右各 1 处,

    45、标出门扇与门框贴合面的外测点,相对设计压边偏差,评定值取 4 次偏差值均值的一半做符合性判定。6.3.12 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偏差检测,检测设备宜选用钢直尺。任选上、下、左、右各 1 处,标出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测量相对于胶条嵌压面中心线偏差,取 4 个偏差值的均值做符合性判定。6.3.13 门扇启闭力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4.2)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推拉力计。拉(推)门扇开启或关闭,力的作用点在门扇拉手处(或手轮DB21/T 3887202317处),拉力(或推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门扇表面,均匀慢速将门扇开启、关闭到位,整个过程

    46、最大力为门扇启闭力,重复 2 次以上,评定值取 2 次测量值的最大值做符合性判定。6.3.14 关锁操纵力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4.3)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推拉力计。拉闭锁手柄(轮),力的作用点距手柄末端(或手轮边缘)5cm,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闭锁手柄(或与手轮外圆相切),且平行于手柄(轮)处门扇表面,均匀慢速将闭锁手柄(轮)关锁到位,整个过程中测得的最大力为门扇关锁操纵力,重复 2 次,评定值取 2 次测量值的最大值做符合性判定。6.3.15 油漆漆膜厚度检测,宜采用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452.2 的方法进

    47、行检测,检测设备宜采用漆膜超声波测厚仪;若采用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 的方法进行检测,应避免电磁干扰,检测设备宜采用涂层测厚仪。在门扇、门框各取 2 处距边缘距离不小于 20mm,相距50mm 的测点,评定值取 4 次测量值的均值做符合性判定。6.3.16 油漆漆膜附着力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 04-2009(8.1.10)和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GB/T 9286 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漆膜划格器、透明压敏胶粘带、放大镜。油漆涂层干燥后,任取 3 处距边缘距离不小于 50mm 的测点(钢筋混凝土门的涂层切割区应在门框、门扇边框上选择)

    48、,3 次检测结果的等级均作为评定值。当被测防护设备所检涂层切割区均达到试验结果分级的前三级要求时,该防护设备漆膜附着力合格。如果3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应增加3个以上涂层切割区重复试验,当新增涂层切割区全部达到试验结果分级的前三级要求时,该防护设备漆膜附着力可判定为合格。6.3.17 焊缝质量检测,应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GB 50205 钢构件焊接工程标准要求进行判定。每樘防护设备同一类型焊缝条数抽查 20%,且不少于 2 条。a)焊缝外观质量检测:检测设备宜选用放大镜、焊缝量规、钢直尺。测量焊缝余高、咬边、错边,观察检查焊瘤、弧坑、电弧烧伤、表面气孔、表面裂纹、焊接

    49、变形和翘曲等缺陷,缺陷分类应按照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GB/T 6417.1的规定执行。b)焊缝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检测设备宜选用磁粉检测仪。应符合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T26951或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JB/T 6061的规定。c)焊缝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检测设备宜选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或射线检测仪。超声波检测设备、工艺要求及缺陷评定等级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规定;当不能采用超声波探伤或对超声波检测结果有疑义时,宜选用射线检测验证,应符合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1部分:X和伽玛射线的胶片技术GB/T 3323.1或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

    50、和伽玛射线技术GB/T 3323.2的规定,缺陷评定等级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规定。6.3.18 密封胶条安装质量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RFJ01-2002(7.2.1)的规定执行,检测设备宜选用游标卡尺。观察检查密封胶条接头数量、连接方式等。6.3.19 门扇运动平稳性可靠性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DB21/T 388720231804-2009(8.4.5)的规定执行。均匀慢速开启、关闭门扇,观察运转过程有无卡阻、异响,停留在任意位置时有无自开自关现象。6.3.20 防护设备零部件检测,应依据人民防空工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887-2023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