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140.90CCS Q 78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7902023电梯节能监测与改造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vator energy saving monitoring and transformation2023-07-30 发布2023-08-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T 3790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监测项目.36 监测方法.47 评价指标.58 改造一般要求.69 改造验收要求.6附录 A(规范性)电梯节能监测报告格式.9
2、DB21/T 3790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市场监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传龙、王国华、尹传仁、刘磊、高守寰、董恩源、王忠泽、代文文、孟群轩、姜国勇、邹琳、史伟、滕洋、臧小惠、潘超、高航、赵善强、孙荣耀、嵇守航、徐琦、赵耀、原韶坤、曹琢钧、王子槊、张安国、白冰冰、邹雨桐。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
3、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有关单位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和联系电话: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 55 号),024-96315-1-3202文件起草单位和联系电话: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保税区洞庭路 1 号自贸大厦 503、509),0411-39972985。DB21/T 379020231电梯节能监测与改造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梯节能监测与节能改造的基本要求、监测项目、监测方法、评价指标、节能改造的一般要求、节能改造验收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的节能监测与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4、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588.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10058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9电梯试验方法GB/T 12325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24807电磁兼容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发射GB/T 30559.1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 第 1 部分:
5、能量测量与验证GB/T 30559.2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 第 2 部分:电梯的能量计算与分级TSG 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含 1、2、3 号修改单)3术语和定义GB/T 758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节能改造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saving以节约能源为目的,对电梯系统的改进或更换。3.2节能率 energy-saving rate电梯节能改造后,耗电量的减少量与原耗电量的百分比(%)。3.3能量回馈装置 regenerative power device将电梯再生状态时产生的电能变
6、换成符合电网质量要求的交流电后反馈入电网的装置。注 1:本文件涉及的电梯能量回馈装置仅适用于不可控整流的变频调速电梯;注 2:本文件以下条款所述的回馈装置均指电梯能量回馈装置。3.4回馈装置交流输出端 AC output terminaI of regenerative device回馈装置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点。3.5回馈装置效率 regenerative device efficiency回馈装置在交流输出端的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直流功率的比值。DB21/T 3790202323.6电梯能效等级 lifts energy efficiency class电梯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分级,从高到
7、低分成A、B、C、D、E五个等级。3.7电梯能源效率评价指标 lifts energy efficiency index电梯按照规定的运行模式完成运输量的平均耗电量。3.8待机能耗 standby energy consumption电梯处于候梯工况(电梯电源开启,轿厢停靠在下端站,电梯处于无外呼、内选指令状态)的电能消耗。3.9运行能耗 travel energy consumption电梯在轿厢运行过程中,电梯消耗的电能(含开关层、轿门所消耗的电能)。3.10测试点 test points在电梯节能监测测试中,电能测量仪表或专用测试仪器接入电梯电路的位置。3.11休眠状态 dormant
8、condition电梯在轿厢停靠在层站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轿厢照明和通风设备的状态。3.12在用电梯 existing lifts已投入使用的电梯。4 基本要求4.1 电梯节能改造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用于电梯节能改造,达到节能目的。4.2 电梯节能改造前,应进行能源效率分析,提出节能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和确认节能改造方案。4.3 电梯节能改造方案4.3.1 电梯节能改造方案的制定原则为:稳定、高效、安全、节能、环保。4.3.2 电梯节能改造方案宜考虑下列因素:a)电梯安全回路,控制回路的关联性;b)电能回馈效率;c)机房温度控制;d)电网污染。4.3.3 电梯节能改造方案宜包含以下内
9、容:a)编制依据:包括合同要求和法规、标准、规范等。b)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简介、设计要求、节能目标、工期要求、用户特殊要求和环保要求等。c)施工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技术准备和人员管理等内容。d)使用说明:包括节能技术要点、节能效果、使用说明和售后服务等。5监测项目5.1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如下:a)定期检验报告书(对于在用电梯)或监督检验报告书(对于新安装电梯或改造电梯);b)电梯安全记录、维保记录和技术资料;DB21/T 379020233c)电梯平衡系数表。5.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如下:a)测试点电能(kWh);b)轿厢内的有效载荷(t);c)轿厢运送有效载荷的垂直运行距离(km);d)电梯
10、能效评价指标(d);e)待机能耗(kW)。6监测方法6.1 监测条件6.1.1 节能监测应在使用现场进行。6.1.2 电梯的安装及安全性能应符合 GB 7588.1 的要求。6.1.3 电梯平衡系数宜在 0.40.5 范围内。6.1.4 电源电压波动宜在7%。6.1.5 电梯的技术条件应符合 GB/T 10058 的要求。6.1.6 测试用的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合格有效期内。部分测试仪器、量具精度要求见表 1。表1测试仪器、量具精度要求序号仪器设备名称精度1电能测试仪(或专用电梯能效测试仪)记录设备应能检测到0.01s变化的信号,对电压、电流为5%,能耗测量为5%。2万用表5%3钳型电流表5
11、%4温湿度计湿度5%,温度55测距仪0.01m6标准砝码1%6.2 测试前准备6.2.1 测试前电梯应在空载的情况下进行不少于 10 次全程运行。6.2.2 应采取措施保证测试过程中被测电梯独立操作、不受干扰。6.2.3 应对平衡系数、提升高度和电压波动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检测。6.3 电梯运行能效监测6.3.1 电梯运行能效监测测试点的设置电梯运行能效测试应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回馈装置(如有)等装置能耗,但不包括机房、滑轮间、井道、轿厢照明、轿厢通风、轿厢报警装置等电路的能耗。测试点应设置在主开关出线端。6.3.2 电梯运行能效监测工况应设定为电梯空载全程上下运行,在端站的停靠时间设定为
12、6s10s(不含开关门时间)。6.3.3 电梯运行能效评价指标的测试程序DB21/T 3790202346.3.3.1 应采用空载法进行测试,测试时空载轿厢置于下端站平层位置,门处于开启状态,启动电能测试仪(或电梯能效测试仪)开始记录的同时,启动电梯从下端站向上端站上行,中间不停站到上端站,自动开、关门后下行,中间不停站到下端站平层并完全开门后停止测试记录。6.3.3.2 按照 6.3.3.1 的要求进行 3 次检测,空载测试时轿厢的有效载荷按 100%额定载荷计算,根据式(1)计算出各次测试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取三次的平均值,.(1)式中:-电梯在规定的第i次工作周期内的电梯能效评价指标
13、;cE-电梯在规定的第i次工作周期内,从电网输入的电能(测试值),单位为千瓦时(kWh);zW-电梯在规定的工作周期内,轿厢完成运送载荷的运输量,即每次运送的载荷与被移动的垂直距离乘积之和,单位为吨千米(tkm)6.3.3.3 在用电梯和新装电梯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按式(2)计算:.(2)式中:-修正为模拟实际工况法的电梯能效评价指标;-空载法测得的平均电梯能效评价指标;-换算系数();-平衡系数修正系数。(),为该台电梯实际平衡系数。6.4 电梯待机能耗监测6.4.1 电梯待机能耗监测测试点的设置电梯待机能耗监测应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回馈装置(如有)、轿厢照明、轿厢通风、轿厢报警装置等
14、装置能耗,但不包括机房、滑轮间、井道等的照明、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的能耗。测试点应设置在电梯主开关和轿厢照明等用电装置进线端前。6.4.2 电梯待机能耗监测工况应设定为空载轿厢置于下端站平层位置,无外呼、内选指令,轿厢照明和轿厢通风装置、轿厢报警系统在开启状态。6.4.3 电梯待机能耗评价指标的测试程序关闭井道照明及轿厢空调装置(如有),应包含轿厢报警、轿厢照明、轿厢通风(如有)装置、空载轿厢置于下端站平层位置,处于等待状态,使电梯在 5mins 内处于无外呼、内选指令状态,轿厢保持在下端站平层位置,启动检测仪器,开始记录相关数据,同时开始计时,达到 5mins 时,停止测试记录,记录 5
15、mins 的待机能耗e。d12ddmm-=ddcizEWd=ididd-1m12.17m=2m20.45/km=kDB21/T 3790202357评价指标7.1电梯能效评价指标()、待机能耗(e)均取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7.2 按第 6 章测试方法获得电梯能效评价指标()后,对照表 2,评定该电梯的能效等级。表 2 电梯能效等级值d0.500.50d 1.501.50d 2.502.50 d3.50d3.50能效等级ABCDE7.3 对新安装、改变驱动方式或控制系统的改造电梯,电梯能效等级不宜低于 C 级。7.4 对在用电梯,电梯能效等级不宜低于 D 级。7.5 电梯待机能耗不宜大于 0.
16、3kWh。7.6 本文件规定的电梯节能监测考核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7.7 监测单位应出具电梯节能监测报告,见附录 A 中的表 A.1,并依据本文件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7.8 对经监测不合格的电梯,监测单位应提出改进建议,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对电梯进行整改。8改造一般要求8.1一般要求8.1.1 电梯驱动主机宜选用无齿轮传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8.1.2 电梯调速方式宜选用变频变压调速(VVVF)方式。8.1.3 对于两台位置相邻的电梯宜使用并联控制方式。对于两台以上位置相邻的电梯,宜使用群控控制方式,采用分散待机技术和电梯智能化实时交通控制技术。8.1.4 待机时自动关闭变频器。待
17、机时自动关闭轿厢照明。待机时自动关闭轿厢风扇。待机时自动关闭轿厢显示面板和音响。8.1.5 轿厢照明宜选用 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灯或者其他冷光源,且轿厢照度应符合 GB 7588 的要求。显示面板及控制面板等电器装置宜选用高效率的节能器件,如 LCD(液晶屏幕)/LED 器件,宜设定显示器的待机休眠时间。8.1.6 平衡系数宜根据不同载荷情况进行调整。上行满载情况较多的电梯可将平衡系数调整至接近 50%,上行空载情况较多的电梯可将平衡系数调整至接近 40%。8.1.7 机房和井道照明宜选用亮度高、能耗低的节能灯具。8.2变频器的选择8.2.1与电动机匹配,根据电动机的参数来确定变频器的额定
18、容量和额定电流,计算公式如下:cosMCNKPPhj=.(3)3310CNMMPk-I.(4)dddDB21/T 379020236CNMKII.(5)式中:CNP-变频器的额定容量(kW);K-电流波形的修正系数(由PWN控制方式引起,一般按1.05-1.1计算);MP-电动机输出功率(kW);h-电动机效率(有齿传动一般按85%计算);cos j-电动机功率因数(一般按75%计算);M-电动机额定电压(V);MI-电动机额定电流(A);NCI-变频器的额定电流(A);8.2.2 变频器应选择电磁兼容性符合 GB/T 24807 的规定.并采用接地、隔离、屏蔽、加设滤波装置等方法减少高次谐波
19、引起的电磁干扰。8.3能量回馈装置的选择8.3.1 回馈装置的效率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回馈装置处于25%额定功率时,其效率应不低于0.85;b)当回馈装置处于50%额定功率时,其效率应不低于0.90;c)当回馈装置处于100%额定功率时,其效率应不低于0.95。8.3.2 回馈装置的效率按照公式(6)计算:111ACDCPPh=.(6)式中:1h-回馈装置效率;1ACP-输出交流有功功率(kW);1DCP-输入直流功率(kW)。8.3.3 能量回馈装置应提供由国家核准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其参数应与变频器相匹配。8.3.4 回馈到供电电网的电能质量应满足 GB/T 12325、G
20、B/T 14549、GB/T 15543 和 GB/T 15945 标准的要求。8.3.5 能量回馈装置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GB/T 24807 的规定,并采用接地、隔离、屏蔽、加设滤波装置等方法减少高次谐波引起的电磁干扰。8.3.6 能量回馈装置的其他性能参数应与变频器相匹配。9改造验收要求9.1电梯能耗测量与计算按照 GB/T30559.1 的规则测量,其电梯的能量按照 GB/T 30559.2 的规定计算。9.2对节能改造进行评价的指标节能率按公式(7)计算:DB21/T 379020237121100%dddEEEE-D=.(7)式中:0ED-节能率;1dE-节能改造前每天总能量消耗的耗
21、电量(kWh);2dE-节能改造后每天总能量消耗的耗电量(kWh)。9.3电梯节能改造验收要求根据 TSG T7001 和节能改造方案中提出的节能指标进行验收。DB21/T 379020238附 录 A(规范性)电梯节能监测报告电梯节能监测报告的基本格式见表 A.1。表 A.1 电梯节能监测报告报告书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单位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安装地点使用登记编号制造单位维护保养单位额定载重量kg额定速度m/s层站数层 站控制方式平衡系数提升高度m监测依据:主要仪器设备电能测试仪(或专用电梯能效测试仪)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温湿度计测距仪标准砝码 常用电工工具检查内容合格条件检查结果结果评价检查项目定期检验报告书或监督检验报告书检验结论是否合格是电梯安全运行记录、维保记录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提交的电梯平衡系数是否符合要求新装和改造电梯不宜低于 3 级测试项目电梯能效评价指标()在用电梯不宜低于 4 级待机能耗(e)0.3kWh监测结果及建议:(检测机构节能监测专用章)年月日测试:审核:批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