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1.120.10 CCS C 23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2742023 紫苏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planting of perilla frutescens 2023-12-29 发布2024-01-29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3274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2、AM/TC 5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荣盛贸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正男、李旻辉、孙平平、张磊、张娟、王文乐、贾俊英、单飞彪、孙淑英、范玲玲、孙宇。DB15/T 32742023 1 紫苏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苏生态种植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紫苏药材的生态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3、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15/T 2645 桔梗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DB15/T 2651 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唇形科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干燥叶、干燥茎入药。中药材生态种植 ecologi
4、cal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生产模式。林药间作 intercropping of trees and medicinal plants 在防护林或经济林幼树林(荫蔽度80%以下)等林间空地选择适合的药材种类进行行间间作的栽培方式。DB15/T 32742023 2 4 产地环境 生态条件 4.1.1 温度 全年无霜期110 d以上,年平均气温6 8 以上,1月平均最低温度-15-25,7月平均最低温度1
5、8 20,生长期平均气温大于或者等于18,持续60 d以上。4.1.2 光照 年日照时数应在2440 h左右,日照百分率为70%80%。4.1.3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350 mm450 mm。4.1.4 土壤 土壤类型为黑土或砂土。环境质量要求 4.2.1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4.2.2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2018中的二级标准要求。4.2.3 灌溉水质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2021中的二级标准要求。5 选地整地 选地 选择远离环境污染源(工厂、居民区、交通主干道等),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选择林间地
6、块要求林行距3 m6 m。前茬以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作物为好。整地 清除地块中的石块、树根、杂草等杂物,深翻25 cm30 cm,结合深翻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 kg/667 m23000 kg/667 m2,整平耙细,保证排水畅通。6 播种 种子选择 选择基原明确,当年采收,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康种子。DB15/T 32742023 3 播种期 4 月中下旬至 5 月中上旬。播种 播种时若土壤较为湿润适于播种,可直接播种;若墒情较差,应充分灌水,然后再播种。一般为条播。按行距50 cm60 cm,开1.5 cm2 cm浅沟,把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2 cm薄土。播种量为0.4 kg
7、/667 m20.6 kg/667 m2。7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在苗高3 cm8 cm时间苗,10 cm15 cm时定苗,株距保持在25 cm30 cm。中耕除草 在植株封行前应勤除草,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摘顶除老叶 以采收茎叶为目的时,可摘除已进行花芽分化的顶端,促进茎叶旺盛生长。以采收籽粒为目的时,及时摘除部分老叶,增加株间通风透光性。浇水施肥 一般追肥两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后,用尿素10 kg/667 m215 kg/667 m2化水浇施;第二次在开花前,用尿素10 kg/667 m215 kg/667 m2。紫苏在生长期需水肥较多,视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施肥和浇水。应按
8、照DB15/T 2651执行。8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病虫害管理策略,以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科学采用化学急控措施,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采收前20 d禁止喷施农药。农业防治 在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将病残株集中烧毁后深埋,减少病原菌基数。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注意田间湿度,雨后及时排水,可以预防锈病、白粉病、菌核病。在田间发现根腐病、枯萎病病株要立刻拔除烧毁,并用10%石灰水消毒,减缓根腐病和枯萎病蔓延。物理防控 每667 插挂黄色粘虫板2030块诱杀蚜虫,每20/
9、667 悬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控 DB15/T 32742023 4 8.4.1 释放和利用天敌 倡导释放和保护利用食蚜蝇、蚜茧蜂、七星瓢虫等天敌,控制蚜虫等害虫。8.4.2 生物农药 根据发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控按照附录A中表A.1。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可采用低毒、低残化学农药进行急控措施,施用按照附录A中表A.2。草害防治 农艺除草和机械除草按照DB15/T 2645执行。9 采收 采收时间 紫苏茎、叶(紫苏梗)采收时间为68月中旬花序刚长出时;紫苏籽和全草采收时间为910月果实成熟时;选择晴天收割,以保香气足,品质佳。采收方法 收割紫苏的茎、
10、叶(紫苏梗)时,用镰刀从茎基部割下,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将叶子打下,即为苏叶,余下的茎趁鲜时切成长短段即成苏梗。采籽时,割取果穗或全株,晾晒4 d5 d后,打落果实,除去杂质,晒干。DB15/T 3274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紫苏生态种植中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生物农药 A.1 紫苏生态种植中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生物农药见表 A.1。表A.1 紫苏生态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药剂 药剂 农药类型 是否绿色生物农药 防治对象 苦参碱 杀虫剂 是 菜青虫、小菜蛾、蚜虫、螨、烟青虫、蝗虫 苏云金杆菌 细菌杀虫剂 是 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 球孢白僵菌 真菌杀虫剂 是
11、 蝗虫 绿僵菌 真菌杀虫剂 是 蝗虫、斜纹夜蛾 蜡蚧轮枝菌 真菌杀虫剂 是 白粉虱,蚜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毒杀虫剂 是 斜纹夜蛾、棉铃虫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病毒杀虫剂 是 鳞翅目 颗粒体病毒(GV)病毒杀虫剂 是 鳞翅目 木霉 真菌杀菌剂 是 菌核病、根腐病、枯萎病 盾壳霉 真菌杀菌剂 是 菌核病 蛇床子素 杀菌剂 是 白粉病 DB15/T 32742023 6 A.2 紫苏生态种植中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化学农药见表 A.2。表A.2 紫苏生态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药剂 农药名称 农药类型 是否低毒低残化学农药 剂型及含量 防治对象 溴螨酯 杀虫剂 是 50%乳油 红蜘蛛、叶螨
12、西维因 杀虫剂 是 可湿性粉剂 棉铃虫、卷叶虫 乙酰甲胺磷 杀虫剂 是 30%乳油 棉铃虫、烟青虫 丁醚脲 杀虫剂 是 50%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小菜蛾、蚜虫、粉虱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杀虫剂 是 2.5%、5%水分散粒剂 鳞翅目、鞘翅目、螨虫 氟铃脲 杀虫剂 是 5%乳油 甜菜夜蛾、棉铃虫 吡虫啉 杀虫剂 是 5%乳油 银纹夜蛾 氟啶脲 杀虫剂 是 5%乳油、50%乳油 鳞翅目、鞘翅目 多菌灵 杀菌剂 是 50%可湿性粉剂 菌核病 代森铵 杀菌剂 是 45%水剂 腐烂病 甲基托布津 杀菌剂 是 50%、70%可湿性粉剂 根腐病、菌核病 百菌清 杀菌剂 是 50%、70%可湿性粉剂 斑枯病、根腐病 氰霜唑 杀菌剂 是 10%悬浮剂 霜霉病 乙嘧酚 杀菌剂 是 25%悬浮剂 白粉病 腈菌唑 杀菌剂 是 20%乳油、40 可湿性粉剂 白粉病、炭疽病 戊唑醇 杀菌剂 是 悬浮剂 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