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1912023 大麦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barley field seed production 2023-10-30 发布2023-11-30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3191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
2、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寿军、吕二锁、徐广祥、巴图、马宇、刘志萍、李建波、杜慧婷、渠佳慧、李涛、郑成忠、刘琳、牛素清、刘锦川、温瑞强、沈秋云、尚学燕、崔凤娟、张春艳、张建强、刘英。DB15/T 31912023 1 大麦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麦大田用种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技术、收获、检验、加工及贮藏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大麦大田用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大田用种field seed用原种繁殖的13代达到规定质量,供大面积生产使用的种子。4 产地环境 选择有效积温1800 以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空间隔离不低于25 m,忌重茬或前茬为麦类作物。农田灌
4、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相关规定。5 栽培管理 整地 前一年秋季做好耕翻、灌水保墒等准备工作,春播前精细整地耙耱,达到墒情好,地面平整,细碎。基肥 DB15/T 31912023 2 结合整地,施用农家肥 1000 kg/667 m21500 kg/667 m2、磷酸二铵 15 kg/667 m218 kg/667 m2、尿素 5.0 kg/667 m27.5 kg/667 m2作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相关规定。种子处理 5.3.1 种子 选用适宜本生态区域的原种,原种质量符合 GB 4404.1。5.3.2 药剂拌种 100 kg 大麦种子,防治大麦网斑病、黑穗病用 3
5、0 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200 mL300 mL 对水 1 L 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根腐病用 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00 mL200 mL 对水 1 L 拌种。闷种 6 h12 h 后阴干。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以部分)的相关规定。播种 5.4.1 播期 西部区3月上旬至3月下旬播种,中部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东部区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5.4.2 播量 一般播量控制在15 kg/667 m217 kg/667 m2,亩保苗3035万株为宜。5.4.3 播种方式 采用谷物种肥分层播种机播种,播深3 cm4 cm,行距10 cm15 cm。田间管理
6、5.5.1 浇水追肥 全生育期浇水3次,分蘖水、孕穗水和灌浆水,灌浆水根据土壤墒情及降雨量酌情浇灌;结合分蘖水追施尿素7.5 kg/667 m210 kg/667 m2,根据地力条件适当追施水溶硫酸钾。5.5.2 预防倒伏 3叶期适时压青苗1次。拔节期用化控剂茎叶喷施,预防倒伏。5.5.3 化学除草 大麦分蘖期,用43%的二甲双氟悬浮剂80 mL/667 m2100 mL/667 m2或15%噻吩磺隆悬浮剂1.6 g/667 m22 g/667 m2,对水15 L茎叶喷施,防治阔叶杂草;用4%的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 mL/667 m225 mL/667 m2或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7
7、0 mL/667 m2助剂,对水15 L茎叶喷施,防治禾本科杂草。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规定。5.5.4 虫害防治 用70%吡虫啉5 g/667 m2对水15 L茎叶喷施,防治蚜虫;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 mL/667 m250 mL/667 m2对水15 L茎叶喷施,防治黏虫。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规定。5.5.5 去杂去劣 DB15/T 31912023 3 在大麦抽穗灌浆期对照繁殖品种的田间典型性状(株高、株型、叶色、叶型、穗部特征),严格去杂去劣23次。6 收获 进入蜡熟后期适时机械收获,单收、单脱、单运,收获时清理干净收获机械及运输机械,严防机械混杂和人工混杂。收获后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小于13%时清选种子。7 种子检验与安全贮藏 种子检验 种子入库前,按种子批扦取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种子水分、纯度、净度、发芽率,检验方法符合 GB/T 3543(所有部分)。种子检验质量应达到 GB 4404.1 的相关规定,按照 GB 7414 的相关规定装袋、挂标签入库。安全贮藏 按照GB 7415的相关要求执行。8 生产档案 档案记录 应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对品种、生产地点、气候条件、生产技术和收获等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档案管理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做到产品信息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