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1862023 山药离体快繁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yam 2023-10-30 发布2023-11-30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3186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
2、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艳芳、霍秀文、郭树春、菅志亮、刘小燕、张晓蒙、张勇、邵盈、赵令敏、乔慧蕾、邢丽南、葛明然、黄小龙。DB15/T 31862023 1 山药离体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药离体快繁体系中的培养基配制、外植体的获取、灭菌、无菌苗获取、无菌苗扩繁、移栽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山药离体快速繁殖的全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本文件。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零余子 bubil 山药地上茎部叶腋间生有的肾形或卵圆形的珠芽,是一种气生变态茎,又称为山药籽。继代培养 subculture 继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殖培养过程。4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见表1。表1 培养基配方 用途 培养基配方(1 L)零余子诱导再生植株 1/4 MS 培养基,蔗糖 7.5 g,琼脂粉 7 g 再生植株培养基 MS 培养基,蔗糖 30 g,琼脂粉 7 g,NAA(萘乙酸)2.0 mg,KT(激动素)0.5 mg 诱导丛生芽培养基 MS 培养基,蔗糖 30 g,琼
4、脂粉 7 g,NAA(萘乙酸)2.0 mg,KT(激动素)0.5 mg DB15/T 31862023 2 5 外植体的获取 零余子 选取健壮、籽粒饱满、表皮无破损的零余子。茎段 选择生长健壮、无损伤、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取带腋芽的幼嫩茎段。6 灭菌 培养基及接种工具的灭菌 按照NY/T 2306的规定执行。超净工作台消毒 无菌操作按照 NY/T 2306 的规定执行。7 无菌苗获取 外植体消毒 7.1.1 零余子 流水冲洗干净,去皮;无菌条件下 75%乙醇浸泡 30 s,无菌水漂洗后用 0.1%的 HgCl2浸泡 10 min,无菌水再次漂洗 710 次。7.1.2 茎段 幼嫩节间用流水冲洗干
5、净后,无菌条件下截取 2 cm3 cm 带节茎段,消毒方法同零余子。诱导再生植株 7.2.1 零余子 将消毒后的零余子切成长、宽、高约为 0.5 cm 的小块,置于零余子诱导再生植株基上。在温度 25 2,光照强度 2000 lx,光照时间 16 h/d,黑暗时间 8 h/d 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待小块组织周围出现少量的乳白色或黄绿色愈伤组织后,转入再生植株培养基 35 d 后形成再生植株。7.2.2 茎段 将消毒后的茎段切成约 1 cm 的小段,置于再生植株培养基上。在温度 25 2,光照强度 2000 lx,光照时间 16 h/d,黑暗时间 8 h/d 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 35 d 后
6、形成再生植株。8 无菌苗扩繁 诱导丛生芽 将茎段切成约 1 cm 的小段,置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 25 2,光照强度 2000 lx,DB15/T 31862023 3 光照时间 16 h/d,黑暗时间 8 h/d 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 7 d10 d 后形成丛生芽。继代及生根 当丛生芽长到约 2 cm2.5 cm 时,将丛生芽分离成单株,置于再生植株培养基上,在温度 25 2,光照强度 2000 lx,光照时间 16 h/d,黑暗时间 8 h/d 的条件下继代和生根。9 移栽 炼苗 待植株根系生长健壮时,去掉封口膜,室内炼苗 2 d3 d。移栽 用自来水浸泡健壮植株的根12 h后,洗净根部,移栽到装有蛭石基质的苗钵中。盖膜后置于温度25 2,相对湿度60%70%的温室中培养。7 d10 d后可大田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