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3045-2023 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导则.pdf

    • 资源ID:1541975       资源大小:44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3045-2023 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导则.pdf

    1、 ICS 65.020.01 CCS B 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0452023 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导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targeted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 body 2023-06-09 发布2023-07-09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304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

    2、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彦淖尔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跃飞、张雷、傅建伟、包菡、闫铁柱、郭晓宇、冯瑶、姚影、刘宏金、王永宁、杨帆、邵润蛟、鲁瑞英、芦雪、张宁。DB15/T 30452023 1 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体

    3、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及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2517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 30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

    4、术通则 NY/T 3824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技术规范 NY/T 3826 农田径流排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 NY/T 3827 坡耕地径流拦蓄与再利用技术规范 NY/T 3877 畜禽粪便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农业面源污染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区域,氮、磷等营养物质在灌溉、降水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下,以径流、淋溶、侧渗等方式,进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调查Investigation of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源类型,开展面源污染源

    5、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等基本信息调查。DB15/T 30452023 2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 monitoring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源开展氮磷流失原位监测和迁移过程监测。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 pollution Load Assessment for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对区域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氮、磷等污染物通量核算及其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prevention and control zone for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

    6、ution 具有不同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实行差别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空间单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根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功能定位及功能衔接,按照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等防治路径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4 基本原则 总量控制,分区施策 以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达标来确定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作物养分实际需求、耕地养分平衡和土地环境承载力确定氮、磷等化学品投入总量和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明确各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定位及防治目

    7、标,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策略。多源协同,系统防治 统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农业面源污染源减排潜力。依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和污染源排放特征,系统设计、优化布局,注重各防治分区间紧密衔接,以最低成本达到最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因地制宜,务实推进 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和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考虑污染物流失驱动力、地形等自然条件,结合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农业面源污染源污染物产排现状,构建区域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务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源节约,清洁生产 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向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方式转变,加强氮磷养分资源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最少的化肥和水资源消耗支撑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最大限

    8、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生活清洁化。5 技术要求 防治要求 DB15/T 30452023 3 5.1.1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5.1.2 农业生产更加清洁,农业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水肥利用更加合理高效。5.1.3 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5.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形成。防治策略 5.2.1 以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为抓手,实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源动态变化及污染物产排现状。5.2.2 以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明确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功能定位及各类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减排目标,以地定畜,确定畜禽

    9、养殖总量。5.2.3 综合水文、污染物迁移路径等影响因子,遵循“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原则,推广涵盖从农田到受纳水体间的污染迁移全路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5.2.4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功能定位、结合污染源类型分布和污染物特征划分不同的污染防治分区,构建分区间衔接、多源协同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6 工作流程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基于统计数据、补充调查等方式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掌握种植业的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及其变化、畜禽养殖场类型及其粪污产生量等动态数据,摸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农业污染源现状,开展流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包括水域纳污能力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其中,水

    10、域纳污能力根据GB/T 25173规定的方法计算,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根据NY/T 3877规定的方法计算。农业面源污染监测 按照农业面源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污染物迁移特征,设置监测点、采样频率、监测指标。以流域为基本监测单元,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筛选农业面源污染为主的流域,分别在流域出口和流域内农田、沟渠等重点布设监测点位,开展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源产排情况,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应符合NY/T 3824的规定。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监测结果,以流域为单位,科学合理地评估农业面源污染负

    11、荷量,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源和关键节点,厘清各污染源负荷量及其对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识别 依据水质监测点超标情况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结果,结合生态功能分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行政区划边界等环境管理需要,划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单元,依据水环境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确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先区。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先区生态定位、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类型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构建 DB15/T 30452023 4 根据不同防治分区污染物类型、污染物产排特点以及水文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基于“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

    12、治理”的原则筛选防治技术,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6.5.1 源头减量 科学确定畜禽养殖规模,优化畜牧区区域布局。根据作物目标产量、耕地地力和水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养分管理计划,选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等高效施肥技术,构建种养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格局。测土配方施肥应符合NY/T 2911的规定,水肥一体化应符合NY/T 2624的规定。6.5.2 循环利用 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因地制宜利用秸秆、沼渣沼液、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还田,部分替代化肥,提升地力。开展畜禽粪污能源化、基质化利用。农田尾水优先循环利用,应急时可外排。畜禽粪便、沼渣还田应符合GB/T 25246

    13、的规定;秸秆还田应符合NY/T 3020的规定;沼渣还田、农田尾水循环利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6.5.3 过程拦截 在坡耕地区域,建设生物拦截带、集水窖、导流渠(管)、灌溉管带等径流拦截与再利用设施,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在平原区域,选择位于种植集中区且农田排水面积大的河道建设生态沟渠,净化水质。生态沟渠净化应符合NY/T 3826的规定;坡耕地径流拦截与再利用应符合NY/T 3827的规定。6.5.4 末端治理 以农业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为路径,配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推进养殖密集区开展畜禽粪污专业化集中处理。在农业流域或灌区下游,建设湿地农田退水净化系统、生态塘池系统等处理设施,提升农田退水水质。人工湿地处理应符合HJ 2005的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3045-2023 水体氮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导则.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