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2678-202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pdf

    • 资源ID:1541386       资源大小:741.3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2678-202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pdf

    1、 ICS 65.020.40 CCS B 64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678202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4/T 2678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建设原则.1 5 规划.1 6 设计.2 7 营建.2 8 抚育管护.3 9 档案管理.3 附录 A(资料性)山西省主要区域生物防火林带适宜树种.4 附录 B(资料性)生物防火林带典型配置模式.5 DB 14/T 2678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永明、姚丽敏、崔亚琴、张华、刘炜、张寄英、李健飞、王哲、魏媛、张涛、杜丽花、金俊龙。DB 14/T 26782023 1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规划、设计、营建、抚育管护、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

    3、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物防火林带 采用抗火、耐火树种人工营造或利用现有林分改造培育的,具有阻隔林火蔓延功能的带状林分。4 建设原则 规划先行 4.1 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经济管理水平、扑救能力等要素,构建互联互通的林火阻隔网络。科学布局 4.2 与工程阻隔、自然阻隔有机结合。突出重点 4.3 优先在森林火灾易发、频发、敏感的重点地段建设。多效兼顾 4.

    4、4 兼顾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应建设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森林旅游区和城镇周围,应建设景观型生物防火林带。分级建设 4.5 根据敏感性和重要性,分别建设、级生物防火林带。5 规划 DB 14/T 26782023 2 内容 5.1 包括范围、目标、规模、进度、技术措施、模式、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分区 5.2 5.2.1 重点建设区 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的外围分界线;林区内军事基地、通讯、电力及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库等建筑的周边;陵园(公墓)、寺庙周围及常绿针叶林集中区。5.2.2 一般建设区 重点建设区域以外的其他林区。6 设计 等级与宽度

    5、 6.1 6.1.1 级生物防火林带 在重点建设区设置级生物防火林带,林带宽度70m100m。6.1.2 级、级生物防火林带 在一般建设区的乡镇界、国有林场界设置级生物防火林带,林带宽度50m70m。在一般建设区其它区域的山脊、山脚、路边、田边等建设级生物防火林带,林带宽度30m50m。控制面积 6.2 重点建设区域生物防火林带网格面积不大于100hm2;一般建设区域生物防火林带网格面积不大于500hm2。结构 6.3 应以阔叶树种营造疏透结构的纯林,按照GB/T 15776规定,适当密植。7 营建 营建方式 7.1 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荒山荒坡或无立木林地,采用人工植苗方式,新建生物防火林

    6、带。在易燃针叶纯林、疏林地、退化林等采取抽针留阔、减针增阔、空档补阔的方式,改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7.2 7.2.1 树种选择 应选择枝叶含水量大、春季发叶早、生长快、枯落物分解快、树皮厚、耐火烧、抗火性能强的树种。主要生物防火林带适宜树种选择参见附录A。7.2.2 配置模式 DB 14/T 26782023 3 典型配置模式参见附录B。8 抚育管护 应及时除草、补植补造、抚育经营、清理林下杂灌、病腐木、枯立木和倒木等可燃物;清理后的地表可燃物归垛放置,干重控制在2t/hm2以下。9 档案管理 将规划、设计、施工、抚育管护等资料及时归档保存。DB 14/T 26782023 4

    7、 A A 附录A (资料性)山西省主要区域生物防火林带适宜树种 山西省主要区域生物防火林带适宜树种见表 A.1.表A.1 山西省主要区域生物防火林带适宜树种 区 域 区域包括的范围 主要生物防火树种 晋南土石山区 霍州县、洪洞县、垣曲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晋城城区、泽州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盐湖区、夏县、闻喜县、绛县、翼城县、浮山县的山地部分 辽东栎、栓皮栎、槲栎、橿子栎、五角枫、葛萝槭、皂荚、漆树、青肤杨、盐肤木、杜仲、柿子树、君迁子、黑椋子、椴树、楸树、花楸、山茱萸、胡桃楸、漳河柳、青杨、山杨 晋东土石山区 广灵县、灵丘县、阳高县、云州区、浑源县、应县、代县、繁峙县、五台县、定

    8、襄县、盂县、寿阳县、阳泉城区、平定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黎城县、襄垣县、古县、安泽县、屯留县、潞城区、潞州区、长子县、平顺县、上党区、壶关县、高平市、阳曲县、榆次区、迎泽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的山地部分 青杨、山杨、辽东栎、华北落叶松、栓皮栎、刺槐、五角枫、葛萝槭、白蜡、野山楂、黑椋子、椴树、花楸、胡桃楸、漳河柳、白榆、山桃、山杏、仁用杏、杜梨 晋西土石山区 代县、宁武县、五寨县、岢岚县、兴县、岚县、原平市、娄烦县、古交市、忻府区、方山县、离石区、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石楼县、隰县、汾西县、蒲县、乡宁县、吉县、尧都

    9、区、清徐县的山地部分。山杨、青杨、华北落叶松、辽东栎、三角枫、元宝枫、茶条槭、复叶槭、葛萝槭、野山楂、黑椋子、旱柳、胡桃楸、文冠果、花楸、山桃、山杏 黄土丘陵沟壑区 柳林县、永和县、大宁县、兴县、临县、方县山、离石区、中阳县、石楼县、隰县、蒲县、忻府区、静乐县、保德县、河曲县、偏关县、五寨县、岚县、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尖草坪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灵石县、汾西县、交口县、洪洞县、尧都区、乡宁县、吉县、河津市、稷山县、新绛县、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万荣县、临猗县的黄土丘陵沟壑部分。刺槐、山杨、河北杨、青杨、辽东栎、华北落叶松、槲栎、三角枫、茶

    10、条槭、复叶槭、葛萝槭、野山楂、黑椋子、白榆、文冠果、杜梨、山桃、山杏 晋北风沙区 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平鲁区、右玉县、左云县、广灵县、灵丘县、云州区、云岗区、平城区、浑源县、山阴县、新荣区、怀仁市、阳高县、天镇县、朔城区、应县、神池县、五寨县、代县、繁峙县、岢岚县的盆地部分。华北落叶松、小叶杨、青杨、群众杨、小黑杨、金黑杨、北京杨、中金杨、新疆杨、河北杨、山杨、金白杨、茶条槭、复叶槭、旱柳、白榆、沙枣、杏树、山杏、山丁子 DB 14/T 26782023 5 B B 附录B (资料性)生物防火林带典型配置模式 B.1 刺槐+小叶杨(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B.1.1 适生立地 B.1.1.

    11、1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1200m以下的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推广。B.1.1.2温度与降水:刺槐和小叶杨(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混交林,在年平均气温5以上,年降水400mm以上地方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但在年平均气温8-14以上,年降水500mm-700mm的地方,刺槐和小叶杨(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混交林,生长良好,干形通直。B.1.2 配置形式 B.1.2.1树种:刺槐、小叶杨(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B.1.2.2株行距:刺槐2m2m,小叶杨(群众杨、合作杨、小黑杨)2m2m。B.1.2.3苗木规格:刺槐苗龄为2根一干苗,地径为1cm以上的根系发达的健壮苗木,小叶杨(群众杨、合作

    12、杨、小黑杨)胸径在3cm以上根系发达的健壮苗木为宜。B.1.2.4混交方式:隔行混交或带状混交(2行为一带)。B.2 小叶杨(群众杨、小黑杨)B.2.1 适生立地 B.2.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 1200m-1500m 黄土丘陵地区推广。B.2.1.2 温度与降水:小叶杨(群众杨、小黑杨)林,在年平均气温 4以上和年降水 400mm 以上地方,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B.2.2 配置形式 B.2.2.1 树种:小叶杨(群众杨和小黑杨)。B.2.2.2 株行距:小叶杨(群众杨和小黑杨)2m2m。B.2.2.3 苗木规格:小叶杨(群众杨和小黑杨)胸径在 3cm 以上根系发达的健壮苗木为宜。

    13、B.2.2.4 混交方式:隔行混交或带状混交。B.3 青杨(北京杨)B.3.1 适生立地 B.3.1.1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800m-1500m山地河谷及两侧阶地和山坡中下部地区推广。B.3.1.2温度与降水:青杨(北京杨)林,在年平均气温3-12以上和年降水400mm-6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B.3.2 配置形式 B.3.2.1树种:青杨(北京杨)。B.3.2.2株行距:青杨(北京杨)2m2m。B.3.2.3苗木规格:青杨(北京杨)胸径在3cm以上根系发达的健壮苗木为宜。DB 14/T 26782023 6 B.3.2.4混交方式:隔行混交或带状混交。B.4 香花槐+杨树 B.4.

    14、1 适生立地 B.4.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在 800m-1000m 黄土丘陵地区推广。B.4.1.2 温度与降水:香花槐和欧美杨、107 杨、中金杨、中林 46 杨、84 杨等在年平均气温 8-12以上和年降水 500mm-600mm 的丘陵地区生长良好。B.4.2 配置形式 B.4.2.1 树种:香花槐和欧美杨、107 杨、中金杨、中林 46 杨、84 杨。B.4.2.2 株行距:香花槐 2m2m;欧美杨、107 杨、中金杨、中林 46 杨、84 杨 2m2m。林带内侧栽植 3 行香花槐,外侧栽植 25 行左右杨树。B.4.2.3 苗木规格:香花槐、杨树胸径在 3cm 以上的苗

    15、木。B.4.2.4 混交方式:带状混交。B.5 山杨+辽东栎 B.5.1 适生立地 B.5.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将分布在海拔高度 1000m-1500m 间的土石山区天然山杨和辽东栎林改建成防火林带。B.5.1.2 温度与降水:山杨、辽东栎适合在年均温 6-12和年降水 500mm-650mm 地区生长。B.5.2 配置形式 B.5.2.1 树种:山杨、辽东栎。B.5.2.2 密度:改建山杨、辽东栎生物防火林带的密度为 2500 株/hm2。B.5.2.3 混交方式:带状、块状混交。B.6 五角枫+辽东栎 B.6.1 适生立地 B.6.1.1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1000m-1700m

    16、的土石山地和黄土丘陵区推广。B.6.1.2温度与降水:五角枫、辽东栎适合在年均温6-12和年降水500mm-650mm地区生长。B.6.2 配置形式 B.6.2.1树种:五角枫、辽东栎。B.6.2.2株行距:五角枫2m2m,辽东栎2m2m。B.6.2.3苗木规格:二年生五角枫、辽东栎实生苗木。B.6.2.4混交方式:隔行混交或带状混交。B.7 山杏+山桃 B.7.1 适生立地 B.7.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 800m-1600m 之间黄土丘陵区、晋东与晋西土石山区推广。B.7.1.2 温度与降水:山杏与山桃混交防火林带,在年平均气温 6以上,年降水 500mm 以上地方DB 14/

    17、T 26782023 7 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B.7.2 配置形式 B.7.2.1 树种:山桃、山杏。B.7.2.2 株行距:山杏(山桃)2m2m。B.7.2.3 苗木规格:山杏(山桃)地径 1cm 以上。B.7.2.4 混交方式:带状混交。B.8 文冠果 B.8.1 适生立地 B.8.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在 1500m 以下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推广。B.8.1.2 温度与降水:文冠果防火林带在年均温 4以上,年降水 400mm 以上地方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B.8.2 配置形式 B.8.2.1 树种:文冠果。B.8.2.2 株行距:文冠果 1m2m。B.8.2.3 苗木规格:二年

    18、生苗。B.9 山茱萸 B.9.1 适生立地 B.9.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海拔高度在 800m 以下晋南土石山区推广。B.9.1.2 温度与降水:山茱萸防火林带在年均温 10以上,年降水 550mm 以上地方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B.9.2 配置形式 B.9.2.1 树种:山茱萸。B.9.2.2 株行距:山茱萸 1m2m。B.9.2.3 苗木规格:二年生苗。B.10 华北落叶松 B.10.1 适生立地 B.10.1.1 海拔:该模式适合在晋东土石山区、晋西土石山区和晋北风沙区海拔高度 1600m 以上的地区推广。B.10.1.2 温度与降水:防火林带在年均温 6以上,年降水 450mm 以上地方都可以形成稳定林带。B.10.2 配置形式 B.10.2.1 树种:华北落叶松。B.10.2.2 株行距:华北落叶松 2m2m。B.10.2.3 苗木规格:二年生苗。DB 14/T 26782023 8 C C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2678-202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