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2681-2023 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1379       资源大小:1.8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2681-2023 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1、ICS65.020.30CCS B 43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6812023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681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治原则.15种类.16防治技术.27效果调查.2附录 A(资料性)草原主要害鼠形态及危害特征.4DB 14/T 2681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

    2、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树珍、邢亚亮、于娜、刘菊、景斌、周恩芳、王虹、张夏刚、赫磊、刘旗、黄敏、李成、杨惠清、秦敬伟、李雅琼、关望源、陈晓虹、张文哲、黄文静DB 14/T 268120231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草原主要鼠害的防治原则、种类、防治技术、效果调查等。本文件适用于草原主要鼠害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3、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905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程DB14/T 1851 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面鼠营地上生活的草原鼠类。地下鼠营地下生活的草原鼠类。有效洞有害鼠经常取食活动的洞穴。4防治原则统筹规划,分级治理;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统防统治,联防联治;标本兼治,持续控制;以人为本,生态优先。5种类草原地面鼠主要种类有: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等;地下鼠主要有:中华鼢鼠、东北鼢鼠等,具体形态和危害特征参见附录A。DB 14/T 2681202326防治技术防治时间每年3月中旬至5月底鼠类繁殖前及食物缺乏时。防治方法6.2.1物理防

    4、治6.2.1.1夹捕法防治地面鼠时,在害鼠活动区域设置放有诱饵的木板夹、铁板夹、弓形踩夹或捕鼠笼捕杀,一般为100 个/hm2。6.2.1.2地箭法按照 DB14/T 1851 确定的方法执行。6.2.2化学防治6.2.2.1杀鼠剂常用杀鼠剂有溴敌隆、溴鼠灵、硫酸钡等。6.2.2.2毒饵配置选用溴敌隆、溴鼠灵时用玉米、燕麦、或草颗粒为诱饵,配置比例为杀鼠剂:水:诱饵=1:10:80。6.2.2.3投放防治地面鼠时,在害鼠活动区域用飞机、专用投饵机或人工均匀抛撒毒饵,根据害鼠的种群密度确定投放量,一般为 2.5 kg/hm23 kg/hm2;防治地下鼠时,用铁勺将配置好的毒饵 5 g10 g 毒

    5、饵放在每个有效洞穴内,并覆土封洞。安全规则按照 NY/T 1905 执行。6.2.3生物防治6.2.3.1天敌保护禁止猎捕鹰、猫头鹰、沙狐等益鸟益兽;在相对开阔的草地上设置鹰墩、鹰架、鹰巢,营建狐、鼬洞穴。6.2.3.2生物制剂防治常用雷公藤甲素。防治地面鼠时,投放量为 600 g/hm21500 g/hm2;防治地下鼠时,每个有效洞投放量为 5 g10 g。7效果调查指标有效洞口数减少率。DB 14/T 268120233调查时间防治前和防治作业后一个月内分别进行。调查方法在鼠害防治区,随机设置面积为1hm2的样地,样地数量按防治面积的1/1000比例确定。样地内地面鼠采取堵洞开洞法、地下鼠

    6、采取开洞封洞法统计有效洞口数。计算公式u=aba 100%(1)式中:u有效洞口减少率(%);a防治前有效洞口数(个);b防治后有效洞口数(个)。结果评价以样地有效洞口减少率均值为依据评定防治效果。化学防治效果不低于90%,物理、生物防治效果不低于75%。DB 14/T 268120234AA附录A(资料性)草原主要害鼠形态及危害特征表A.1给出了草地主要害鼠形态及危害特征。表 A.1 草地主要害鼠形态和危害特征表中文名(拉丁名)科属形态特征危害特征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仓鼠科沙鼠属中小型鼠类,体重32113g,体长90132mm,尾长82106 mm;头和体背部

    7、为棕灰黄色,毛基青灰色,上端棕黄色,部分毛尖黑色,整个背部杂有黑褐色长毛;颅骨较宽阔,颅宽约为颅长之半;上门齿橙黄色,前面有纵沟,上臼齿3枚。盗食草籽,掘洞盗土,减少草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dauricus)松鼠科黄鼠属体型肥胖,体重154264g,体长163230mm,尾短,不及体长的1/3,约4075mm;脊毛呈深黄色,并带褐黑色,背毛根灰黑尖端黑褐色,颈、腹部为浅白色,尾短有不发达的毛束,末端毛有黑白色的环;头骨扁平稍呈方形,头骨外形粗短,眼眶大而长;左右上颊齿列均明显呈弧形,上门齿较狭扁,后无切迹,第1上前臼齿较大,第二、三上臼齿的后带不发达,或无。

    8、啃食鲜嫩汁多的茎杆、嫩根、鳞茎、花穗,往往以洞口为中心,咬断根茎,使植被大片枯死。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仓鼠科鼢鼠属体型粗短肥壮,呈圆筒状,体长140-250mm;背部带有明显的锈红色,毛基灰褐色并常显露于外,额部中央有一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白斑点,腹毛灰黑色,毛尖稍带锈红色,尾毛污白色;头骨扁宽粗大,具明显的棱角;门齿孔小,听泡低平,上颌第3臼齿的后端多一个向后外方斜伸的小突起,外侧形成3个内陷角。挖洞推出的土成堆堆放,在地面形成土丘;地下洞道纵横交错,易造成水土流失。东北鼢鼠(Myospalaxpsilurus)仓鼠科鼢鼠属体型圆粗;背毛黄褐色,毛尖铁锈红色,毛基深灰色;体侧毛色渐淡,腹部淡灰色;鼻骨宽平,人字嵴发达,头骨后端沿此嵴向下呈截切,向内缩;听泡扁平,下颌骨粗大;上门齿大,第 1 上臼齿大,内外侧各 2 个内陷角,交错排列,第 2、3 上臼齿较小,内侧仅有一个内陷角,外侧有2 个内陷角。挖洞推出的土成堆堆放,在地面形成土丘;地下洞道纵横交错,易造成水土流失。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2681-2023 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