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0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5872022 高素质农民种植技能要求与评价 药茶 2022-12-08 发布2023-03-0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4/T 2587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原则.1 5 技能要求.1 6 技能评价.3 7 监督管理.5 DB 14/T 2587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德富、牛颜冰、冯耀斌、齐永红、李亚梅、李玲玉、刘瑞宇、王俊斌、张学治。DB 14/T 25872022 1 高素质农民种植技能要求与评价 药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技能要求、技能评价和监督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的考核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素质农民 3.1 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具
3、备一定程度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能达到社会相当水平,还要具有一定社会贡献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药茶 3.2 是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叶(芽)、花(蕾)、根茎、果(实)和种子等物质,或药用植物的非药用部位(经相关部门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的部位)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单味或复配品,采用类似茶叶泡、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4 评价原则 公正性 4.1 相关评价活动应保持客观、公正和公平。科学性 4.2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确保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靠性。规范性 4.3 评价行为应符合评价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效性 4.4 评价
4、结果应真实、有效,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活动的实际情况。5 技能要求 DB 14/T 25872022 2 基本要求 5.1 5.1.1 爱农业:热爱农业生产活动,愿意长期以农业为主要职业。5.1.2 懂技术:熟悉药茶生产相关基础知识,掌握药茶生产操作技能。5.1.3 有文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注重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5.1.4 善经营:具有现代农业理念,了解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善于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初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5.2 初级高素质农民应掌握药茶生产田间管理和原料采收相关技术,其具体技能要求见表1。表1 初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生产环节工
5、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1 种植管理1.1 土壤管理熟练掌握土壤管理技术田间土壤管理相关知识1.2 水肥管理掌握不同药食同源植物灌溉和施肥技术田间水肥管理相关知识1.3 草害防治掌握田间基本除草技术田间草害防治相关知识2 原料采收原料采收掌握药茶原料采收时间、采收部位和采收方法药茶原料采收相关知识中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5.3 中级高素质农民应掌握药茶生产田间管理、药茶加工和品牌打造相关技术,其具体技能要求见表2。表2 中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生产环节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1 种植管理1.1 土壤管理熟练掌握土壤管理技术田间土壤管理相关知识1.2 水肥管理1.2.1 掌握不同药
6、食同源植物的田间灌溉及排水技术1.2.2 掌握不同药食同源植物的施肥技术田间水肥管理相关知识1.3 病虫草害防治掌握各种常见病害、虫害和草害的有效防治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知识2 药茶加工2.1 原料采收准确掌握药茶原料的采收时间、采收部位和采收方法药茶原料采收相关知识2.2 药茶加工2.2.1 掌握药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2.2.2 了解花蕾叶芽类茶、果实种子类茶、根茎皮质类茶的特点药茶加工相关知识3 品牌打造3.1 药茶文化3.1.1 了解山西悠久的茶饮文化历史3.1.2 掌握药茶民俗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茶饮文化知识3.2 药茶品牌3.2.1 了解商品品牌的类型和特点3.2.2 掌握药茶品牌建设
7、的方式和途径商品品牌建设知识高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5.4 DB 14/T 25872022 3 高级高素质农民应掌握药茶生产田间管理、药茶加工、品牌打造与营销相关技术和技巧,其具体技能要求见表3。表3 高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要求 生产环节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1 种植管理1.1 良种选育1.1.1 了解药茶原料良种选育的特点1.1.2 掌握药茶原料良种选育的基本过程良种选育和繁育知识1.2 土壤管理熟练掌握土壤整地、改良及其配套农机具操作技术田间土壤管理相关知识1.3 水肥管理1.3.1 掌握不同药食同源植物的需水规律和田间灌溉技术1.3.2 掌握不同药食同源植物的需肥规律和施
8、肥技术田间水肥管理相关知识1.4 病虫草害防治1.4.1 掌握各种常见病害、虫害和草害的发生特征和有效防治技术1.4.2 采取化学防治时,能够做到对症施药、适时施药、适量施药和科学混配农药1.4.3 了解各种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发生流行规律和预测预报技术,学会利用统防统治措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知识1.5 植株管理1.5.1 掌握草本药用植物的摘蕾、打顶、遮阴、搭架等管理技术1.5.2 掌握木本药用植物植株的整枝修剪、疏花、疏果等管理技术 药用植物植株管理知识2 药茶加工2.1 原料采收2.1.1 掌握药茶原料的采收时间、采收部位和采收方法2.1.2 掌握不同药茶原料的仓储方式和方法药茶原料采收与
9、仓储相关知识2.2 药茶加工2.2.1 了解药茶的加工原理和基本制作工艺流程2.2.2 了解花蕾叶芽类茶、果实种子类茶、根茎皮质类茶的特点 2.2.3 明确各类药茶的主要功效药茶加工相关知识3 品牌打造与营销3.1 药茶文化3.1.1 了解山西茶饮文化历史和药茶民俗文化特色3.1.2 掌握茶文化的性质和精神内涵茶饮文化知识3.2 药茶品牌3.2.1 了解商品品牌的类型和特点3.2.2 熟悉药茶品牌建设的方式和途径3.2.3 掌握品牌打造的价值和意义商品品牌建设与打造知识3.3 药茶营销3.3.1 了解营销的类型和模式3.3.2 掌握各种营销类型的策略和技巧产品营销相关知识6 技能评价 DB 1
10、4/T 25872022 4 评价组织 6.1 6.1.1 评价实施主体 由负责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的相关行政部门或第三方评价组织实施,并将评价结果报送相关主管部门。6.1.2 评价小组 应由 3 名或 5 名具有药用植物生产、药茶加工和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6.1.3 评价人员 应具备相关专业中、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评审员资格。评价程序和方法 6.2 6.2.1 评价程序 6.2.1.1 应按时完成初级、中级和高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相关理论课程和操作技能培训。6.2.1.2 培训结束后应对初级、中级和高级高素质农民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6.2.1.3 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初级、
11、中级和高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培训合格证书。6.2.2 评价方法 6.2.2.1 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6.2.2.2 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 30%,技能操作成绩占 70%分,两项考核成绩相加大于 60 分视为合格。6.2.2.3 理论知识考试在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分别在药茶加工厂和药茶原料生产基地进行。6.2.3 评价标准 各等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考试考核评分标准分别见表4、表5和表6。表4 初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考核评分表 项目分值得分基础理论知识(30)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10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10生产技能(70)土壤管理18
12、水肥管理18草害防治18原料采收16合 计100表5 中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考核评分表 项目分值得分基础理论知识(30)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10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10生产技能(70)土壤管理10水肥管理10病虫草害综合防治12DB 14/T 25872022 5 原料采收8原料初加工14制茶设备基本操作16合 计100表6 高级高素质农民药茶生产技能考核评分表 项目分值得分基础理论知识(30)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10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10生产技能(70)品种选育和鉴定8土壤管理6水肥管理6病虫草害防治6植株管理10原料采收6药茶加工12药茶销售16合 计1007 监督管理 应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7.1 应加强对评价工作的监督,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真实和有效。7.2 应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高素质农民不断提升技能水平。7.3 培训结束后,应通过检查培训档案、组织学员填写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7.4 听取学员意见等方式逐班次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每个培训环节按要求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