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2566-2022 标准化林场建设指南.pdf

    • 资源ID:1541267       资源大小:724.0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2566-2022 标准化林场建设指南.pdf

    1、ICS 65.020.40 CCS B 65 14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25662022 标准化林场建设指南 2022-11-02 发布2023-02-02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4/T 25662022 I 目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15 建设内容.25.1 总体规划.25.2 基础设施.25.3 森林经营.35.4 植被修复.35.5 林草产业.35.6 森林文化.35.7 管理制度.36 评价方法.4附录 A(规范性)标准化林场评价评分细则.5DB14/T 2566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2、.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全林、赵文千、孙向宁、王晓林、祁志强、张忠泽、樊玉文、杜晶晶、段彦阳、杨树勋、刘阳、安雄韬、刘丽华。DB14/T 25662022 1 标准化林场建设指南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标准化林场的基本要求、建设内容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国有林场标准化建设。2 规

    3、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30 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2789 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LY/T 2894 国有林场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LY/T 2934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LY/T 2935 森林康养基地总体

    4、规划导则LY 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J 127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DB14/T 1201 森林抚育规程DB14/T 1412 灌木林改培技术规程DB14/T 2106.1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第一部分:资源环境条件DB14/T 2106.2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第二部分:基础设施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标准化林场以保护、培育和利用林草资源为目的,总体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备、经营技术先进、林草产业兴旺、森林文化繁荣、管理制度完善的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有林场。4 基本要求标准化林场应具备以下条件。DB14/T 25662022 2 a)引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总体规

    5、划。b)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c)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d)提升营造林水平的植被恢复措施。e)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草产业的能力。f)森林文化宣教功能。g)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5 建设内容5.1 总体规划5.1.1 在摸清本场林草资源、人员结构、基础设施等情况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编制标准化林场总体规划。5.1.2 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和本场职工的意见。5.1.3 做到基础资料翔实、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具体、保障措施有力。5.2 基础设施5.2.1 道路5.2.1.1 林区道路建设技术标准参照 LY 5104 的规定执行。5.2.1.2

    6、在场部办公区、职工生活区、主要景观观赏点等重要节点处,利用道路周边、空余场地,建设生态停车场(泊位)。5.2.1.3 因地制宜开展道路绿化、美化。5.2.2 供电5.2.2.1 电力网设置合理,能满足林场生产、办公和家属区生活需求。5.2.2.2 合理配置、使用节能灯具。5.2.3 通信完善电视、电话、移动通讯、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5.2.4 饮水供水、排水管网完备,生活饮用水质量及卫生标准参照GB 11730的规定执行。5.2.5 场部和管护站建设(包括办公区和生活区)5.2.5.1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应规模适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宜选择具有当地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建设图样;倡导建设绿色节

    7、能建筑。5.2.5.2 办公、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并定期管护和修整。DB14/T 25662022 3 5.2.5.3 管护站应设置小厨房、小餐厅、小浴室、小图书室、小仓库,配备文体活动器材,丰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5.2.5.4 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质量按照 GB/T 18973 的规定执行。5.2.5.5 按照国家环保要求,进行清洁能源供暖改造或接入当地集中供暖。5.3 森林经营5.3.1 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组织实施。5.3.2 森林经营模式和方法参照 GB/T 15781、LY/T 1690、DB14/T 1201 的相关规定执行。5.3.3 加强

    8、森林资源保护,搞好森林防火、林草有害生物防控、防盗采滥伐、防非法占用林地等工作。森林防火工程参照 LYJ 127 的规定执行。5.3.4 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对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维护其生息繁衍环境;对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应当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保护。5.4 植被修复5.4.1 做好采种和育苗,加大保障性苗圃建设,大力培育乡土树种、优良品种种苗,提高种苗质量,增加种苗效益。5.4.2 做好植树造林种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绿化、彩化、财化同步实施,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建设标准参照 GB/T 15776、DB1

    9、4/T 1412 的相关规定执行。5.4.3 封山(沙)育林参照 GB/T 15163 的规定执行。5.4.4 营造林工程应建设生物防火阻隔带。5.5 林草产业5.5.1 利用林草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活动。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参照 LY/T 2789、LY/T 2934、LY/T 2935、DB14/T 2106.1、DB14/T 2106.2 的相关规定执行。5.5.2 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业和林果、林药、林菌、林苗、林花等林下种植业,开展林下产品采集、经营加工,推进林下经济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5.6 森林文化5.6.1 开展自然教

    10、育、森林体验活动,提高森林文化影响力。5.6.2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升职工文明素质。5.6.3 建立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设置文化墙或宣传廊,加大森林文化宣传。5.6.4 配备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智能解说系统,加强对外宣传。5.7 管理制度5.7.1 制度建设DB14/T 25662022 4 5.7.1.1 建立健全内设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5.7.1.2 建立健全风险提示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5.7.2 队伍建设5.7.2.1 配备调查规划、植被修复、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草资源利用、自然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5.7.2.2 组建或驻防森林防灭火专业队。5.7.3 素质提升开展

    11、职工继续教育、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学习和革新。5.7.4 福利保障落实职工福利政策,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和老同志。5.7.5 智慧管理5.7.5.1 建立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5.7.5.2 建立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5.7.6 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积极参与科技合作。6 评价方法6.1 通过数据采集、资料审核、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评价。6.2 评价评分细则见附录 A,当总得分75 分时,可评价为标准化林场。DB14/T 25662022 5 A A 附录A (规范性)标准化林场评价评分细则 表A.1规定了标准化林场评价评分细则。表A.1 标准化林场评价评分细

    12、则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最高分值评价方式总体规划科学性基础资料翔实得1分,发展定位科学合理得1分。8资料审核全面性广泛征求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和本场职工的意见,各1分,共3分。完整性任务措施具体得1分,空间布局合理得1分,保障措施有力得1分。基础设施道路林区基本道路网密度达7米/hm2以上的,得2分;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的,得1分;主干道路绿化美化的,得1分。4资料审核、现场核查供电林场供电设施设备布局合理、安全稳定,得1分;合理配置使用节能灯具的,得1分。2资料审核、现场核查通信场部和管护站通信网络覆盖的,得1分;设施设备规范安全的,得1分。2资料审核、现场核查饮水场部和管护站生活饮用水质量

    13、及卫生标准符合GB 11730的相关要求的,得2分。2资料审核、现场核查场部和管护站建设管护站面积在120m2160m2之间,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得1分;场部办公区和生活区绿化占地面积达到30%的,得1分;公共卫生设施质量符合GB/T 18973规定的,得1分;管护站设置“五小”工程的,得1分;场部和管护站实现清洁供暖的,得1分。5资料审核、现场核查森林经营森林质量林场森林覆盖率和乔林蓄积量应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的,得2分,达到65%以上的,得1分;乔木林单位蓄积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m3/亩以上的,得2分,1m3/亩以上的,得1分。具有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景观林,

    14、林相整齐、生长旺盛,得2分。6资料审核资源保护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健康,创建期内无森林火灾发生的,得3分;无盗采滥伐现象发生的,得2分;无非法占用林地现象的,得3分;未出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现象的,得2分;开展古树名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得2分;护林员管护面积在5000亩/人以下的,得2分。14资料审核抚育改造工程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方式合理、措施科学的,得2分;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的,得2分;质量效益明显,实现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全过程监管、全机械化作业、全剩余物利用的,得5分。9资料审核、现场核查DB14/T 25662022 6 表A.1(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

    15、价标准最高分值评价方式植被修复林木种苗保障性苗圃苗木总量和苗龄梯次结构能够持续满足林场造林需要的,得2分;阔叶树育苗比例50%的,得2分,经济林苗和灌木苗比例30%的,得1分;良种占种苗数量的比例50%的,得1分。6资料审核、现场核查造林工程针对不同地类采取不同的营造措施,体现多模式、多功能、多效益的,得2分;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的,得1分;保存率均达80%以上的,得2分;造林主要树种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的,得2分;造林工程规划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的,得2分。9资料审核、现场核查混交林比例林场林分质量应明显优于一般林场,针阔混交林占森林面积比例大于50%以上的,得3分。3资料审核、现场核查林

    16、草产业林下经济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苗、林花等林下种植业的,得2分;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业的,得1分;发展林产品采集和经营加工的,得1分。4资料审核、现场核查森林旅游、康养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或康养基地的,得2分;开展省级以上森林康养试点建设的,得1分;被命名为中国森林康养林场的,得1分。4资料审核森林文化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并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得2分;设计森林体验课程、开展森林体验活动的,得2分。4资料审核、现场核查精神文明建成地市级或省直文明单位的,得2分。2资料审核生态文化林场森林生态文化影响力符合LY/T 2894规定的“10”标准的,得2分。2资料审核管理

    17、制度制度建设内设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得1分;具备风险提示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得1分。2资料审核队伍建设配备调查规划、植被修复、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草资源利用、自然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得1分;组建或驻防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得1分。2资料审核素质提升开展继续教育、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学习和革新的,各得0.5分。2资料审核福利保障落实职工福利政策,得2分;开展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和老同志,得1分。3资料审核智慧管理建立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得2分;建立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得1分。3资料审核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得1分;积极参与科技合作,得1分。2资料审核DB14

    18、/T 25662022 7 表A.1(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最高分值评价方式科研成效科研成果近三年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国家级每项加1分,省部级每项加0.5分,最高2分;近三年选育的林木良种通过国家、省级认定的,国家级每个加0.5分,省级每个加0.3分,最高2分;近三年获得新品种的,每个加0.5分,最高1分;近三年取得专利、标准的,每项加0.5分。同一项目不得重复加分,最高1分。6资料审核建设成效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经验推广的,国家级每项加1分,省部级每项加0.5分。同一项目不得重复加分,最高2分。2资料审核示范引领承担示范性林草工程项目的林场,加1分;建设科研生产综合示范园区的,有一处加1分。最高2分。2资料审核合计110说明:本表一级指标8个,其中总体规划、基础设施、森林经营、植被修复、林草产业、森林文化、管理制度7个指标为考核项,最高分值100分;科研成效为加分项,最高分值10分;一级指标最高总分值110分。B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2566-2022 标准化林场建设指南.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