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2564-2022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pdf

    • 资源ID:1541251       资源大小:585.3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2564-2022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pdf

    1、ICS 65.020.40 CCS P 00 14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5642022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022-11-02 发布2023-02-02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4/T 25642022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1 5 绿道分类.2 6 绿道选线.2 7 现状调查.2 8 规划设计程序.2 9 规划设计内容.3 10 规划设计成果.4 11 档案管理.4 DB 14/T 256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市国土绿化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国叶、杨志平、朱晋存、温全平、马东升、方毅、郝莎莎、谢军芳、李文龙、陈万兴、游雪萍、郝艳龙、李建华、左小丽、刘林芳、张青、韩骏。DB 14/T 25642022 1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道规划设计的总则、绿道分类、绿道选线、现状调查、规划设计程序与内容、设计成果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道的规划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

    3、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JJ/T 304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CJJ/T 3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道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古村镇、民俗大院、历史文化遗迹,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野生动物活动、迁徙等功能的廊道。来源:CJJ/T 3042019.11.8,有修改 3.2 绿道游径系统 绿道中供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分为绿道步行道、绿道骑行道和绿道综合道。3.3 绿带 绿道

    4、游径两侧配套建设的绿化带,或依托林带等自然要素组成的绿色空间。4 总则 4.1 规划设计目标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统筹城乡自然与人文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慢行游憩通道体系。4.2 规划设计原则 绿道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生态优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利用现有条件和自然资源;b)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构建连续、完整的绿道网络体系;c)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DB 14/T 25642022 2 d)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对健身、休闲、游憩的需求;e)突出实效:发挥绿道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体现社会公益性。4.

    5、3 基本要求 4.3.1 与城市次干道、支路、国道、省道、农村道路等外部道路有机衔接,交叉时采取安全立体方式,保证安全性和连续性。4.3.2 应与机动车道分开设置,特殊情况应设置隔离带。4.3.3 除应急抢险、养护管理等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不得进入绿道游径系统。5 绿道分类 绿道按照区位分为以下3种类型:a)城镇型: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托道路、水系沿线等绿色空间,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广场、防护绿地、滨水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等,供公众休闲、游憩、健身、出行的绿道;b)乡村型:在乡村间连接村落、农田、果园、森林等不同特色乡村景观,突出展示乡村人文景观,供公众休闲、游憩、出行的绿道;c)郊野

    6、型: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山体、河流、森林等自然条件,串联远郊自然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供公众亲近自然绿色空间的绿道。6 绿道选线 选线应综合考虑以下条件:a)优先选择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布局;b)外部应有可衔接的道路,提高可达性;c)充分利用现有步行道、自行车道、公路、城市道路、废弃铁路、古驿道、堤岸等线性廊道空间;d)可结合城乡生态廊道,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农田、林地等开放空间的边缘地带;e)避让生态敏感区,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影响,避开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易发区。7 现状调查 调查沿线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地质结构等自然条件;调查古村镇、古树名木、人口、经济、乡土人情等社会经

    7、济情况;调查交通、通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情况。8 规划设计程序 8.1 总体规划:根据上位规划,确定区域绿道总体布局、功能、类型、规模、配套设施、投资、期限等。8.2 调查评价:对拟选线路进行现状调查、资料整理、分析评价。8.3 可行性研究:在调查评价基础上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研究。DB 14/T 25642022 3 8.4 方案(初步)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绿道游径系统、绿带和附属设施及节点衔接的设计,并进行论证。8.5 施工图设计: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各专业施工图设计。9 规划设计内容 9.1 绿道游径 9.1.1 宽度 不同游径类型宽度见表1。表1 不同游径类型宽度 游径

    8、类型 城镇型 乡村型 郊野型 备注 步行道 2.0 m3.0 m 2.0 m 特殊区域不应1.5 m 骑行道 3.0 m4.0 m 3.0 m 3.0 m4.0 m 特殊区域不应3.0 m 综合道 3.0 m4.0 m 3.0 m 3.0 m4.0 m 特殊区域不应3.0 m 9.1.2 绿道游径坡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a)纵向坡度需结合自然地形;b)步行道纵向坡度宜2.5%,特殊情况8%时应辅以梯步通行;c)骑行道、综合道纵向坡度宜2.5%,特殊地段不应3.5%;d)绿道游径坡度、坡长关系见表 2。表2 坡度、坡长关系 游径类型 纵向坡度 限制坡长 步行道 骑行道 综合道 2.5%300 m

    9、3%200 m 3.5%150 m 9.1.3 绿道弯度 不同类型绿道游径弯度转弯半径见表3。表3 绿道游径转弯半径控制表 游径类型 转弯半径 备注 步行道 骑行道 10 m 转弯半径10 m时,转弯处游径宽度增加1 m以上 综合道 10 m DB 14/T 25642022 4 9.1.4 路面材料与色彩 9.1.4.1 满足荷载、防滑等使用功能,宜采用生态、经济、舒适、安全的透水铺装材料及可再生材料。9.1.4.2 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宜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各种功能。9.2 绿带 绿带设计应遵守以下要求:a)乔灌草相结合,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景观好、成本低、易养护的乡土植物;b)植物配置应

    10、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注重季相变化,兼顾生态、景观、遮荫等需求;c)保护原有植被、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等,防止水土流失,对已遭到破坏的区域应及时进行生态修复;d)绿道转弯处应保证 15 m 视线范围内通视,不得设置破坏环境、影响通行的设施,确保安全;e)城镇型、郊野型绿道单侧绿带宽度不宜8 m,乡村型不宜1.5 m。9.3 绿道驿站 按照CJJ/T 304的规定执行。9.4 绿道连接线 按照CJJ/T 304的规定执行。9.5 标识系统 按照CJJ/T 304的规定执行。9.6 附属设施 遵循布局合理、使用安全、环保节约、维护方便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科学配置给排水、电力、电信、消防

    11、、无障碍设施等。附属设施设计按照CJJ/T 304的规定执行。10 规划设计成果 10.1 方案设计成果 10.1.1 方案设计成果由设计说明、设计表与设计图三部分组成。10.1.2 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状调查分析,设计依据、理念与原则,空间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绿道控制范围,设计方案,各类设施配套要求,节点衔接方案,投资概算等。10.1.3 设计表包括现状调查表、分专业设计表、投资概算表。10.1.4 设计图包括区位图、现状图、总平面图、绿道游径设计图、绿带植物配置图、驿站设计图、各专业分项设计图、标识系统设计图、重要节点设计图、效果图等。10.2 施工图设计成果 按相关专业要求完成。11 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成果等整理归档,妥善保存。DB 14/T 25642022 5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2564-2022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