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5.240 CCS P 5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7392023 城市仿真三维数据汇交规范 Specification of 3D data collection for Urban Simulation2023-05-06 发布2023-06-06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3/T 573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总体要求.2 6 模型制作.2 7 转换与建库.11 8 数据质量.12 附录 A(资料性)二维专题数据属性结构.14 参考文献.18 DB 13/T
2、 573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廊坊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地质测绘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健行、王亮、葛亚峰、蔡建民、赵金海、黄静新、王晓东、刘锋、姜北、马涛、王东旭、龚国旗、宋旭、于蓝、王姬丽、武建度、申珑珺、周丹丽、杜一、张馨予、王棋。DB 13/T 57392023 1 城市仿真三维数据汇交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仿真三维数据的总体要求、模型制作、转换与建库、数
3、据质量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仿真三维数据的汇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610-2020 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 CH/T 3003-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CH/T 3004-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CH/T 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H/T 9016-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 CH/T 9024-2014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
4、品质量检查与验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维模型 3D model 应用三维建模工具软件对现实世界的实体或虚构物体通过构建模型三维几何数据和模型纹理数据将其孪生存储于计算机内的多边形表示。注:按照模型时间精度分为:历史三维模型、现状三维模型、规划三维模型;按照生产建模方式分为:人工三维模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历史三维模型 historical 3D model 反映城市以往不同时期的三维模型。现状三维模型 current 3D model 真实客观反映城市现状的三维模型。规划三维模型 planning 3D model 依据规划设计方案制作反映城市未来景象的三维模型。人工
5、三维模型 artificial 3D model 人工采集数据并利用三维模型建模软件制作的模拟反映客观场景的三维模型。注:主要包括:地形模型、建筑要素模型、交通要素模型、植被要素模型、水系要素模型、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要素模型、场地模型及其他要素模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oblique photography 3D Model 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正视、侧视等多角度航空影像,经影像预处理、多视倾斜影像匹配、空中三角解算、稠密点云构建及噪声信息去除和模型重建等技术流程生成的三维模型 4 缩略语 DB 13/T 57392023 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EM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
6、vation Model DLG 数字线划图 Digital Line Graphic 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 DSM 数字表面模型 Digital Surface Model LOD 细节层次 Level Of Detail 5 总体要求 时空基准 5.1.1 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与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相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5.1.2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5.1.3 时间基准采用公元纪年和北京时间。计量单位 5.2.1 长度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5.2.2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保
7、留两位小数。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数据格式 数据类型 数据格式 人工三维模型数据 模型几何数据 Max/osgb模型纹理数据 png/jpg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 osgb 地形数据 dem 影像数据 tif/img 二维专题数据 xml/xlsx/shp 模型缓存数据 s3mb 模型元数据 xml/xlsx/shp/txt 6 模型制作 人工三维模型 6.1.1 制作要求 6.1.1.1 数据成果基本要求 人工三维模型制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模型中心点统一;采用多边形方式建模;坐标位置、高程数据符合本规范 5.1 相关要求;建筑物、构筑物为单体化模型;无废点、废面、漏缝、
8、漏面、闪面现象,法线方向正确;直线段数为 1,曲线段数不大于 6,圆柱段数不大于 8;场景中无辅助对象、虚拟物体;透明贴图面与其主体无分离;DB 13/T 57392023 3 各类模型间衔接正确合理,无穿插、错位、悬浮;三维模型与规划方案资料或现状资料保持一致。6.1.1.2 技术要求 人工三维模型数据生产应符合CH/T 9015、CH/T 9016的规定,模型类型、建模内容、模型分级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 2 人工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要求 模型类型建模内容模型分级及精度要求备注LOD1 LOD2 LOD3 LOD4 地形模型1.DEM2.DOMDEM 格 网单 元 尺 寸 不宜大于10m
9、10m;平坦地区 的 高 程 精度 不 宜 低 于2m,丘陵地区不宜低于5m,山 地 不 宜 低于10m,高山地 不 宜 低 于20m。DEM格网单元尺寸不宜大于5m5m;平坦地区的高程精度 不 宜 低 于1.4m,丘陵地区不宜低于2m,山地不宜低于5m,高山地不宜低于10m;DOM分辨率不宜低于1m DEM格网单元尺寸不大于2.5m2.5m;平坦地区的高程精度不宜低于0.7m,丘陵地区不宜低于1m,山地 不 宜 低 于2.4m,高山地不宜低于5m;DOM分辨率不宜低于0.2m。以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影像及实地采 集 数 据 为 基础,DEM格网单元尺寸不大
10、于2 m 2m,采 用 真 实地表铺地纹理反映地表质地、色彩、纹理特征;DOM 分 辨 率 不 宜低于0.2m。建筑要素模 型 1.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主体及附属建筑物 和 内 部 庭 院等。2.建筑物屋顶包括平顶房屋顶、脊房屋屋顶、复杂屋顶。3.建筑物附属设施包括烟囱、水箱、门廊、台阶、室外扶梯、房屋墩、柱、天窗、屋檐、避雷针、建筑物里面突出物及屋顶装饰等。体 块 模型 应 根 据 建筑 基 底 和 建筑 高 度 生 成平 顶 柱 状 模型;平面尺寸精 度 不 宜 低于2m,高度精度 不 宜 低 于3m,对于高层建 筑 的 高 度精 度 可 放 宽至5m;建筑屋顶 结 构 可 以主 体 建 模
11、表示。基 础 模 型应表现建模物屋顶及外轮廓的基本特征,平面尺寸和高度精度不宜低于2m;建筑屋顶结构宜简化表示;大型台阶主体可建模表现,下穿结构、一般出口可贴图表现;普通台阶、烟囱、屋檐、城墙栅栏等附属设施可不表现。标 准 模 型应精确反映房屋屋顶及外轮廓的基本特征,平面尺寸和高度精度不宜低于0.5m;模型屋顶反映出屋顶的结构兴时,直径大于1m的立面突出物或重点装饰建模表现,门廊、屋檐、檐廊可贴图表现,普通台阶、烟囱、城墙、栅栏等附属设施不表现。精细模型应精确反映房屋屋顶及外轮廓的详细特征,平面尺寸和高度精度不宜低于0.2m;反应建筑物任意维度变化大于0.5m的细节(个别标志 建 筑 大 于0
12、.2m)通过建模表现,地下出入口 主 体 建 模 表现,烟囱、围墙、城墙、栅栏、房屋墩、柱、避雷针和水箱等可用于符号表现。各 类 建筑 物 模 型 在满 足 视 觉 要求的同时,宜减 少 模 型 面数,降低纹理精度,在确保整 体 精 度 的前提下,可以参 考 不 动 产用 途 等 标 准分 类 规 定 各类 建 筑 的 模型 表 达 精 度和面数要求,原 则 上 单 个模 型 对 象 面数 不 大 于1500。DB 13/T 57392023 4 表 2 人工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要求(续)模型类型建模内容模型分级及精度要求备注LOD1 LOD2 LOD3 LOD4 道路要素模 型 1.道路:包括城
13、际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2.地 面 上 轨 道交通包括铁路、轻轨等。3.桥梁包 括 高 架桥、车行桥、人行桥。4.道 路 附 属 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路沿、制备隔离带和栅栏。道路中心线模型应反映道路走向,宜利用城市道路中心线及其高程数据生成三维道路中心线。道路面模型应真实表现道路走向、路面起伏等情况,宜以1:500、1:1000、1:2000等 比例尺的地形图或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基准,构建道路面的三维几何面。道路面及附属设施模型应基本反映道路的起伏、车道、隔离带、照明、交通站点等,路面纹理和道路附属设施可采用标准纹理和通用模型建立和表现。精细模型应包含道路模型以及交通附属设施模型,应
14、真实准确反映道路及附属设施的结构、尺寸、质地、色彩等特征。植被要素模型1.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行树和绿地2.公园、社区、庭院种植的景观植物通 用 符号 模 型 宜 以1:500、1:1000、1:2000 等 比例 尺 的 地 形图 或 数 字 正射 影 像 图 为基础,宜反映植被的分布,可 基 于 纹 理库实现。基 础 模 型宜采用单面片、十字面片或多片面的形式表现,宜采用标准纹理,基本反映树木的形态、高度、分布等主要特征,树木高度与实际误差宜在3m以内。标 准 模 型宜采用简单几何树干模型和多面片树冠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树木的形态、高度、分布、位置、种类及色彩等特征,树木高度与实际物体误差宜
15、在2m以内。精细模型宜采用逼真的几何模型与纹理相结合方式对树木整体进行建模,真实准确地反映树木的形态、高度、分布、位置、种类及色彩等特征,树木高度与实际误差宜在1m内。对 于 植被 要 素 中 树模型,为了提升 系 统 加 载速度和效果,通 过 符 号 外挂 的 形 式 根据 位 置、树种、高度、角度、缩放比信息 设 定 三 维符号。水系要素模型包括水面、河床、码头、河堤、护栏、防洪墙等。可 不 表示。河 床 可 依托地形模型表现,码头可通过建模表现,河堤、护栏等附属设施通过贴图表现,其它设施不表现。河 床 可 依托地形模型表现,码头、河堤、护栏、防洪墙可通过建模表现,其他附属设施通过贴图表现
16、。河堤、护栏、防洪墙等附属设施建模时为配合三维场景展示效果,应更改DEM与三维模型匹配 水 系 面基 于 矢 量 面加载和渲染,平面精度、高程 精 度 应 与建 模 场 景 周边 地 物 逻 辑一致。DB 13/T 57392023 5 表 2 人工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要求(续)模型类型建模内容模型分级及精度要求备注LOD1 LOD2 LOD3 LOD4 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要素模型1.地上地下管线2.地下人防设施3.地下交通设施地 下 人防 设 施 要 素模 型 可 通 过自 动 提 取 影像 纹 理 贴 图制作,也可采用 示 意 纹 理制作;真实表达 管 线 在 平面 的 走 向 和竖 向 的
17、空 间拓扑关系,管线 节 点 和 设施 可 不 予 表现。地 下 人 防设施要素模型可采用通用纹理基本反应建筑物的颜色、质地等特征采用实地测量方式获取模型基底轮廓、高度,高度与实际物体误差不超过1m;管线断面尺寸应真实放映管线口径和类型,管线节点和设施可采用符号表现。地 下 人 防设施模型反应建筑物内部主体结构与附属设施细节,高度与实际物体误差不超过0.5m,直 径 大 于 0.5m的里面突出物或重点装饰等建模表现;管线断面尺寸应真实放映管线口径和类型,管线断面可做圆滑处理,附属设施外观应能直接反应其功能和相同管线实体段之间的分流调节特征。地下人防设施模型反应建筑物长、宽、高任意维 度 变 化
18、 大 于0.2m细节,模型使用的纹理材料与建筑物体外观保持一致,能清晰观察到建模物体每个细节;管线真实反应管口径形状,反应物体实际材料,匝口放水口等与地上其他精细模型结合紧密的附属设施要素模型与实 际 地 物 的 水平、垂直误差不宜超过0.5m。高精度 管 线 建 模效 果 应 用 通过 专 业 探 查获 取 管 线 路由、管径、高程、埋深及附属物、特征点信息,采用专业 工 具 符 号化 建 立 二 三维 一 体 的 管线模型。场地模型地面上除建筑、交通、水系、植被外的自然或人工修筑所占的场地。通常境况下,影像分辨率低于2.5m处的场地可以用地形模型代替,如确需制作,可参考建筑分类或分区,按项
19、目或街区分块制作和表达。其他要素模型除地形、建筑、交通、水系、植被、场地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外的要素,可分为辅助设施、美化设施两大类。可 不 表示。通 过 三 维符号库表示或示意纹理,形象反应出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模 型 宜 采用单面片、十字面片或多面片形式表现,位置及几何池逊与现状吻合,模型高度精度不低于 模 型 自 身10%。根据实测物体尺寸和外业采集 纹 理 进 行 建模,细部可根据实际适当取舍,纹理贴图细节清晰。6.1.1.3 贴图要求 贴图应符合下列要求:单位尺寸采用 2 的 n 次方,且尺寸不大于 1024(像素)1024(像素);贴图裁切和透明度调节应在图片编辑软件中进行;DB 13
20、/T 57392023 6 贴图应使用 standard 标准材质,材质类型应使用 blinn,设置使用默认参数;门窗、层高线、字体、建筑立面等贴图的透视关系应准确;贴图不应出现眩光;贴图有分隔线或墙砖纹理的,接缝处应对齐;透明纹理贴图应单面片选择双面显示;每个贴图对应一个标准材质球,不能重名;材质贴图的 Coordinates 参数不应改动,用 UVW Map、UVW Xform 修改器调整平铺参数;现状模型贴图应由图像数据加工提取;不应使用纯色或近似纯色的纹理贴图。6.1.1.4 烘焙要求 烘焙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建模单元需统一烘焙效果;应完成模型制作和贴图赋予后,进行烘焙;烘焙模拟灯光仿照
21、东南方向日照;单位尺寸采用 2 的 n 次方,且尺寸不大于 512(像素)512(像素);烘焙后不应出现悬空、烧焦、斑点等与整个场景色调不符的视觉效果。6.1.2 数据组织 6.1.2.1 目录组织 数据成果目录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按照时间精度命名第一层文件夹,示例如图 1:图1 时间精度命名的文件夹示例图 按照年份命名第二层文件夹,示例如图 2:图2 年份命名的文件夹示例图 按照项目名称命名第三层文件夹,示例如图 3:图3 项目名称命名的文件夹示例图 DB 13/T 57392023 7 项目名称文件夹内数据文件应包含模型纹理文件、模型文件和坐标偏移值文件,示例如图4:图4 文件示例图 6.
22、1.2.2 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模型文件命名规则为:年份(4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9个字符)+模型类型代码(2个字符)=15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为项目名称首字母,用小写字母,取前9位,少于9位时,应在项目名称首字母前用“0”补充,示例如图5:图5 模型文件命名示例图 6.1.2.3 模型类型命名规则 模型类型命名规则应符合表3要求。表 3 模型类型命名规则 模型类型 代码 建筑要素模型 jz 道路要素模型 dl 植被要素模型 zb 水系要素模型 sx 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要素模型 gx 场地模型 cd 其他要素模型 qt 6.1.2.4 模型对象命名规则 DB 13/T 57392023 8 模
23、型对象命名规则为:年份(4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9个字符)+模型类型代码(2个字符)+模型顺序号(6个字符)=21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为项目名称首字母,用小写字母,取前9位,少于9位时,应在项目名称首字母前用“0”补充,示例如图6:图6 模型对象命名示例图 6.1.2.5 模型贴图命名规则 模型贴图命名规则为:年份(4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9个字符)+模型类型代码(2个字符)+贴图顺序号(6个字符)=21个字符,项目名称编码为项目名称首字母,用小写字母,取前9位,少于9位时,应在项目名称首字母前用“0”补充,示例如图7:图7 模型贴图命名示例图 6.1.2.6 模型烘焙贴图命名规则 模型烘
24、焙贴图命名规则为:模型对象名+thb。6.1.3 资料数据 人工三维建模资料数据包括:规划方案资料、现状资料。具体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4、表5规定。表 4 规划方案资料 资料 名称 内容 要求 总平图矢量总平图内容齐全,坐标、格式正确。1.内容包括:项目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道路中线和边线)、建筑退让线(红线、蓝线、绿线、紫线等相关控制线)、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基础0.00(含绝对标高)、建筑层数及经济指标(具体内容见备注)、道路、地块竖向设计等信息。2.坐标系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3.格式要求为 dwg。DB 13/T 57392023 9 表 4 规划方案资料(续)资料 名称 内容
25、 要求 彩色总平图1.分辨率不低于 72dpi。2.图片尺寸不低于 4000(像素)4000(像素)。3.地物、建筑轮廓、道路、绿化、文字标注等要素清晰可辨。4.包含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设施。5.应与矢量总平图内容、比例保持一致。6.应标注详细经济技术指标。7.格式要求为 jpg/tif/png。效果图单体效果图1.分辨率不低于 72dpi。2.图片尺寸不低于 4000(像素)4000(像素)。3.地物、建筑结构、道路、绿化等要素清晰可辨。4.纹理细节清晰。5.建筑风格、色调与场景鸟瞰图一致。6.包含所有建筑单体效果图。7.材质类型和 RGB 值应标注。8.格式要求为 jpg/tif/png
26、。场景鸟瞰图1.分辨率不低于 72dpi。2.图片尺寸不低于 4000(像素)4000(像素)。3.地物、建筑结构、道路、绿化等要素清晰可辨。4.效果图覆盖整个项目建(构)筑物及周边建(构)筑物。5.与总平图建筑位置一致。6.纹理细节清晰。7.建筑风格、色调与单体效果图一致。8.格式要求为 jpg/tif/png。其他资料平面图1.包含建筑的平面形状、相互关系、墙体位置、内部布局、门窗位置及类型。2.格式为 dwg。立面图1.包含房屋外墙面上可见的全部内容。2.应示出房屋长、高、层数、层高、门、窗、各类装饰线。3.应示出外墙面材质、色彩。4.格式为 dwg。偏移值文件1.模型与总平图位置相匹配
27、的偏移值。2.包含平面坐标、高程值。3.格式为 txt。建模信息表包含模型对象名称、项目名称、建模单位、建模时间等模型数据描述信息。DB 13/T 57392023 10 表 5 现状资料 资料 名称 内容 要求 基础 数据 DLG 1.GB/T 14912-2017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规程。2.比例尺不低于 1:1000。3.图层齐全,应包含居民地、工矿建筑物、交通、水系、地貌、植被、高程等图层。4.坐标系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5.格式为 dwg。DOM 1.分辨率不低于 0.1 米。2.地物、建筑轮廓、道路、绿地等要素清晰可辨。3.包含周边建(构)
28、筑物及市政设施。4.应与地形图内容保持一致。5.格式要求为 tif。管线及地下空间数据 管线探查数据成果 1.管线普查数据(点线表或 GIS 数据)。2.管线数据成果说明。地下空间建设成果 1.地下空间建设总平图。2.地下空间设计效果图。现状 图像 资料 现状 照片 资料 1.分辨率不低于 72dpi。2.图片尺寸不低于 2000(像素)2000(像素)。3.内容齐全,包含:主体各方向正视照片、如有遮挡物,需补拍被遮挡范围。4.图片内容清晰可辨。5.格式要求为 jpg/tif/png。现状 视频 资料 1.分辨率不低于 1080p。2.内容齐全,包含:地表影像信息、建(构)筑物外立面影像信息。
29、3.影像内容清晰可辨。4.格式要求为 mp4/mov。其它 资料 偏移值 文件 1.模型与地形图位置相匹配的偏移值。2.包含平面坐标、高程值。3.格式为 txt。建模 信息表 包含模型对象名称、项目名称、建模单位、建模时间等模型数据描述信息。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6.2.1 制作要求 6.2.1.1 数据采集与模型制作标准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采集与制作应符合GB/T 39610-2020、CH/T 3003-2010、CH/T 3004-2010的相关要求。6.2.1.2 数据成果要求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成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模型整体视觉效果应真实自然,无破洞、变形等现象,去除多余悬浮物模型;模
30、型底部无碎片,边缘整齐,纹理无明显色差且纹理需经过去雾、色彩增强等处理;地表细节丰富,水面自然完整;较大型的树木应在模型上体现出其树形及大小;多层及高层建(构)筑物的模型主体部分不应存在失真现象;建筑模型位置和高度正确,无层数错误,模型无错位分层现象;建筑纹理正确无错位扭曲,和实际楼层数以及现状相符,阴影、明暗关系正确,能正确反应摄影时的建筑物光影程度;建筑表面玻璃幕墙无明显空洞,无曝光和过暗现象,剔除明显建筑漂浮物;道路与立交桥应在模型上正常体现和识别;DB 13/T 57392023 11 道路置平,压平处理破损机动车、火车、破损堆栈货物区等物体;道路纹理连续无明显错位,无漏洞以及与实际地
31、势不符的起伏现象,各种标志线清晰可见;桥梁位置高度结构正确,与场景和谐统一,主体外无明显漂浮物;桥梁纹理光影关系正确,能反映摄影时的正确明暗程度;桥梁模型完整统一,与水面拓扑关系正确;水面无漏洞,无起伏;水面纹理以实际色调为主,保持统一,无明暗光影关系,明暗程度一致;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成果精细化修整应符合下列要求:模型细节结构完整;建筑的底商结构、门厅结构、楼顶字牌、需根据实际尺寸细化表现;街道两侧的独立地物应在模型上予以识别,例如路灯、信号灯、广告牌等;村镇类居民院落及相关建(构)筑物应清晰反应;倾斜摄影三维模数据成果单体化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基于城市仿真需求的专业处理软件的逻辑单体化;
32、基于专业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生产软件的物理单体化;6.2.1.3 精度要求 基于有人机或无人机生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时,应根据作业区地形地貌特征、测区建筑高度、经费安排等条件设置模型精度,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精度可通过影像地面分辨率等具体指标衡量。6.2.2 数据组织 6.2.2.1 目录组织 数据成果目录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以精度和航飞区块命名文件夹;文件夹内包含 Data 子文件夹和 xml 坐标信息文件;Data 子文件夹内包含倾斜摄影行列文件夹。6.2.2.2 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行列缓存文件夹内存储osgb数据文件,在行列文件夹的基础上添加瓦片等级及分块编号信息。6.2.3
33、成果数据资料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成果数据资料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文本资料至少包括:技术设计;空域审批资料;项目总结相关资料;航飞质检表、空中三角测量报告、质检报告;验收报告;成果清单。数据成果至少包括:原始影像、像控点成果及点之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成果;DOM;DSM。7 转换与建库 人工三维模型 DB 13/T 57392023 12 7.1.1 生产环境检查与预处理 在模型制作完成后,需取消冻结和隐藏物体、优化材质球、清空材质球、清空贴图目录,场景无废点、无废面、无空物体。7.1.2 模型数据转换建库 使用专业建模处理软件将人工三维模型无损导入对应平台。7.1.3 模型场景优化 使用专业建模
34、处理软件对加载人工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分级显示、可见范围控制,加载DEM、DOM等模型场景辅助数据,优化模型场景数据渲染性能,确保流畅的浏览。7.1.4 模型缓存生成 基于对应平台和优化后的模型场景数据生成s3mb模型缓存,用于面向外部的数据共享。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7.2.1 配置文件生成 使用专业建模处理软件将倾斜摄影三维数据生成配置文件(scp)。7.2.2 模型数据加载 使用专业建模处理软件通过加载scp配置文件,以实现添加osgb文件数据。7.2.3 模型场景优化 使用专业建模处理软件对加载osgb数据进行纹理适度压缩,优化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在场景中的渲染性能,确保流畅的浏览。7.2.4 模
35、型缓存生成 基于对应平台和优化后的模型场景数据生成s3mb模型缓存,用于面向外部的数据共享。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专题数据关联 7.3.1 二维专题数据内容 二维专题数据根据人工三维模型类型分类包括建筑、交通、植被、水系、场地、管线。7.3.2 二维专题数据图层命名 二维专题数据图层命名应与人工三维模型类型命名保持一致。7.3.3 二维专题数据属性结构 各类二维专题数据图层属性应记录三维模型对象名称信息,二维专题数据属性结构参见附录A。7.3.4 二三维一体化关联 三维模型数据的模型对象与二维专题数据记录通过模型名称建立一体化关联关系。8 数据质量 检查方法 针对三维模型中的全部模型个体,通过人机
36、交互检查、软件自动检查的方式逐一进行质量检查。人工三维数据质量检查 针对资料数据、贴图数据、模型数据、二维专题数据进行质检,质检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6规定。DB 13/T 57392023 13 表 6 人工三维数据质检内容及要求 质检类型 内容 要求 时空基准 时空基准是否正确 时空基准应符合 5.1 的要求。资料数据 资料内容是否齐全、清晰 资料数据应符合 6.1.3 的要求。贴图数据 命名方式是否正确 命名方式应符合 6.1.2.5、6.1.2.6 的要求。尺寸及格式是否正确 尺寸及格式应符合 6.1.1.3 的要求。模型数据 命名方式是否正确 命名方式应符合 6.1.2 的要求。建模内容
37、是否齐全 1、规划方案模型建模内容应为该方案用地红线范围内所有地面及地上建(构)筑物。2、现状模型建模内容应为该建模范围内所有地面及地上建(构)筑物。人工三维模型及精细化建模的建筑模型面数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精细化建模的建筑模型面数应符合 6.1.1.2 的要求。模型数据是否与相关资料匹配 规划方案三维模型数据结构应与该模型平面图、立面图一致。现状三维模型数据结构与现状图像资料一致。模型数据尺寸及位置应与总平图一致。模型数据效果是否真实无误 规划方案三维模型数据效果应与该模型效果图一致。现状三维模型数据效果应与现状一致。模型数据烘焙是否符合要求 模型数据烘焙应符合 6.1.1.4 的要求。模型间
38、衔接是否符合要求 各模型间衔接符合 6.1.1.1 的要求。模型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模型位置应符合 6.1.1.1 的要求。二维专题数据 二维专题数据图层命名是否正确 二维专题数据命名方式应符合 7.3.2 的要求。二维专题数据内容和属性数据填写是否齐全 二维专题数据内容和属性数据填写应符合 7.3.1、7.3.3 的要求。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 根据CH/T 9024-2014对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进行质检,质检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 7 倾斜摄影三维数据质检内容及要求 检查内容 要求 时空基准检查 时空基准应符合 5.1 的要求。元数据完整检查 元数据信息完整。数据完整检查 无损坏
39、、丢失。三维模型数据时空基准检查 三维坐标、高程、时间应符合5.1 的要求。三维模型数据成果检查 数据采集成果符合6.2.1.2要求 三维模型数据精度检查 精度要求应符合6.2.1.3的要求。数据格式和文件组织形式检查 数据格式和文件组织形式应符合6.2.2的要求。成果数据检查 成果数据资料应符合6.2.3的要求。DB 13/T 57392023 14 A A 附录A (资料性)二维专题数据属性结构 表A.1 建筑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int 4 必填 2 MODEL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BU
40、ILDINGNAME 建筑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4 BUILDINGSORT 建筑分类 string 255 必填 注1 5 BUILDINGSTRUCTURE 建筑结构 string 255 必填 注2 6 GROUNDNUM 地上层数 int 4 必填 7 UNDERGROUNDNUM 地下层数 int 4 必填 8 RESNUMBER 住宅层数 int 4 必填 9 BUSNUMBER 商业层数 int 4 必填 10 OFFNUMBER 办公层数 int 4 必填 11 BASEAREA 基底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12 HEIGHT 楼高 double 20
41、3 必填 13 FARAREA 计容建筑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14 BUILDINGAREA 地上建筑总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15 ACTUALITY 建筑状态 string 255 必填 注3 16 STYLE 建筑风格 string 255 注4 17 COLOUR 建筑色彩 string 255 注5 18 HOUSEHOLDS 户数 int 4 必填 19 PARKINGSPACE 地面停车位 int 4 必填 20 UNDERPARKINGSPACE 地下停车位 int 4 必填 21 HTNUM 户型数 string 20 22 COMBUILDETIM
42、E 竣工验收时间 datetime 8 23 CONSTRUCTIONUNIT 建设单位 string 255 必填 24 ADDRESS 建筑地址 string 255 必填 25 COMSURVEYDATE 竣工测量日期 datetime 8 26 DATASOURCE 资料来源 string 255 必填 注6 27 INVESTIGATOR 调查人 string 255 28 NOTE 备注 string 255 注1:建筑分类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注2:建筑结构包括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结构、其他结构;注3:建筑状态包括在建、停工、完
43、工;注4:建筑风格传统中式、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中式;注5:建筑色彩以建筑物正面主色调为主,参考建筑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18922);注6:资料来源包括测绘、竣工资料、审批资料。DB 13/T 57392023 15 表A.2 交通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int 4 必填 2 MODEL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ROADNAME 道路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4 ROADLEVEL 道路等级 string 255 必填 注1 5 BRIDGENAME 桥梁名称 string 255
44、 必填 6 BRIDGELEVEL 桥梁等级 string 255 必填 注2 7 LANENUM 车道数 int 4 必填 8 LANEWIDTH 车道宽度 double 20 3 必填 9 SECTIONTYPE 断面类型 string 255 必填 10 ROADWIDTH 道路宽度 double 20 3 必填 11 ROADLENGTH 道路长度 double 20 3 必填 12 ROADMATERIAL 路面材料 string 255 必填 13 AFFORESTHIGHT 绿化带高 double 20 必填 14 LANETREND 道路走向 string 255 必填 15
45、COMPLETIONTIME 建成时间 datetime 10 16 NOTE 备注 string 255 注1:道路等级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注2:桥梁等级包括单层桥、双层桥、并行桥、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表A.3 植被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int 4 必填 2 MODEL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TREEKIND 种类 string 20 必填 4 TREEAGE 树龄 int 4 必填 5 TREEHEIGHT 树高 double 20 3
46、必填 6 OWNERSHIPUNIT 权属单位 string 255 必填 7 NOTE 备注 string 255 DB 13/T 57392023 16 表A.4 水系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int 4 必填 2 MODEL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RIVERNAME 河流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4 WATER 所属水系 string 255 必填 5 REGION 所属地区 string 255 必填 6 RIVERRANK 河流等级 string 255 必填 7 WATERARE
47、A 积水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8 BIRTHPLACE 发源地 string 255 必填 9 ESTUARY 河口 string 255 必填 10 LENGTH 长度 double 20 3 必填 11 SLOPE 坡度 double 20 3 必填 12 NOTE 备注 string 255 表A.5 场地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nt8 4 必填 2 MODEL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PARCELNUMBER 地块编号 string 255 必填 注1 4 LANDUSAGE
48、用地性质 string 255 必填 注2 5 LANDAREA 用地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6 COVEREDAREA 总建筑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7 PLOTRATIO 容积率 double 20 3 必填 8 BUILDINGDENSITY 建筑密度 double 20 3 必填 9 GREENLANDRATE 绿地率 double 20 3 必填 10 AFFORESTAREA 绿化面积 double 20 3 必填 11 HEIGHTRESTRICTION 建筑限高 double 20 3 必填 12 PARKINGSPOT 机动车位 int 4 必填 13
49、 PUBLICBUILDING 配套公建 string 255 必填 14 CONSTRUCTIONUNIT 建设单位 string 255 必填 15 CONSTRUCTIONSITE 建设地点 string 255 必填 16 NOTE 备注 string 255 注1:地块编号结合行政区划代码、街道(镇、乡)代码、社区(村)代码、地块顺序码进行编号;注2:用地性质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DB 13/T 57392023 17 表A.6 管线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类型 宽度 精度 必填项 备注 1 OBJECTID 顺序号 int 4 必填 2 MODEL
50、NAME 三维模型对象名称 string 255 必填 3 P_Type 管线类型 string 20 注 1 4 P_No 管点编号 string 20 5 M_No 测量点号 string 20 6 X X 坐标 double 15 3 7 Y Y 坐标 double 15 3 8 H 地面高程 double 8 3 9 Feature 特征点 string 16 注 2 10 Subsid 附属物 string 20 注 3 11 PSTYLE 井盖类型 string 20 注 4 12 PDS 井盖规格 string 20 13 PMA 井盖材质 string 20 14 Proj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