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5654-2023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0912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5654-2023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99 CCS B 04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542023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 技术规程 2023-02 06 发布2023-03-06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3/T 565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前期准备.1 5 现场踏勘.2 6 土壤样品检测.2 7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3 8 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3 附录 A(资料性)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5 附录 B(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式样).8 附录

    2、 C(资料性)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式样).9 附录 D(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划分区域范围.10 附录 E(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11 附录 F(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17 DB 13/T 565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淑红、张瑞芳、李旭光、董静、王红、刘晓丽、王贺、刘萌萌、刘淑桥、张培、张建学、张树明、赵旭、王亚玲、张惠、方竹、田晓帆

    3、、张瑞雪、朱子龙、郑涛、张木国、李娟茹、王玉秀、张建发、韩捷、李贺静、吴泳泽、刘磊、齐建军、王彬颖、王璇、刘辰琛、崔荣飞、门杰。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13/T 56542023 1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前期准备、现场踏勘、土壤样品检测、符合性评定和等级评价等环节的技术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开发、整理、复垦的补充耕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4、用于本文件。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4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NY/T 1121.16 土壤检测 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634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

    5、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补充耕地质量 通过开发、整理、复垦的新增耕地由土壤健康状况、田间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构成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 在补充耕地满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验收的同时,综合评价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并编写评定报告的过程。评价单元 根据补充耕地建设项目类型,划定的地形部位、土壤类型、补充耕地方式、农田基础设施等相近的基本空间单位。4 前期准备 资料初审 4.1.1 资料清单 项目验收前提供以下资料:DB 13/T 56542023 2 验收申请表、立项批复、变更批复文件、设计规划图;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实施区地形坡度

    6、25的证明;项目竣工图及项目竣工报告;项目实施前、后的影像资料。4.1.2 资料格式 纸制及电子文档、电子图件,电子图件格式为ArcGIS的Shapefile,大地2000坐标系。资料收集 收集补充耕地项目区所在区域的土壤、水利、环保及农作物种植制度等相关资料,特别是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监测及耕地质量评价成果资料。工具准备 准备定位仪、相机、土钻、环刀、铁锹、米尺、样品袋、标签、记录表等野外调查与采样工具。5 现场踏勘 评价单元面积 评价单元面积规模为50200亩;条件复杂多变的区域,评价单元面积可50亩。土壤性状调查 对评价单元土壤质地、灌溉能力等属性进行调查,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

    7、见附录表A。土壤样品采集 5.3.1 采样密度 每个评价单元采集1个土壤样品。具体采样数量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建设规模、地形地貌、田块形状、土壤类型和耕作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5.3.2 采集方法 按 NY/T 1121.1规定执行。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见附录B。5.3.3 采样深度和采样数量 5.3.3.1 碎屑物含量样品 采样深度0cm50cm、采样面积30cm30cm,土壤样品数量3份。5.3.3.2 土壤养分样品 采样深度0cm20cm,采集重量1.0kg。6 土壤样品检测 检测项目 碎屑物含量、土壤容重、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总铅、总铬、总汞、总镉、总砷、水溶性盐总

    8、量。检测方法 6.2.1 碎屑物含量测定 采用重量法测定。DB 13/T 56542023 3 6.2.2 土壤容重测定 按NY/T 1121.4 规定的方法测定。6.2.3 土壤有机质测定 按NY/T 1121.6 规定的方法测定。6.2.4 土壤有效磷测定 按NY/T 1121.7规定的方法测定。6.2.5 土壤速效钾测定 按NY/T 889 规定的方法测定。6.2.6 土壤 pH 测定 按NY/T 1121.2 规定的方法测定。6.2.7 总铅、总铬、总汞、总镉、总砷测定 按NY/T 1634 规定的方法测定。6.2.8 水溶性盐总量测定 按NY/T 1121.16 规定的方法测定。检测

    9、结果 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见附录C。7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指标 按照GB 15618规定执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按照表1对补充耕地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进行评价。表 1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项目 指标 土层厚度,cm 50.0 碎屑物含量,%6.00 地形坡度,25 符合性评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指标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指标中有1项不符合,则判定为不合格。8 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确定评价因子 按项目区所在地隶属的农业类型区(附录),确定区域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隶属度、隶属函数和权重 DB 13/T 565420

    10、23 4 采用项目区隶属的农业类型二级区评价因子隶属度、隶属函数和权重见附录E。评价单元赋值 根据现场踏勘和土壤样品检测的结果,结合各点位代表面积等因素,按GB/T 33469为评价单元赋值。计算评价单元综合得分指数 评价单元综合得分指数计算方法按照NY/T 1634要求执行。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评价单元综合得分指数,依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附录F)划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编写评定报告 包括补充耕地基本情况、评价内容与方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定结果、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结论与建议、情况说明及其相关附件。DB 13/T 5654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补充耕地调查与

    11、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见表A.1。表A.I 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实地踏勘表(式样)项目名称野外调查编号评价单元四至范围经度(X):纬度(Y):海拔:(黄土高原区必填)图幅号:图斑号:评价单元地理位置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村耕地类型土地权属质地构型地形部位田面坡度(内蒙古长城沿线区必填)地下水埋深(cm)(黄淮海区必填)有效土层厚(cm)耕层厚度(cm)(黄淮海区必填)土壤(耕层)质地障碍因素障碍层类型灌溉能力田间输水方式水源类型排水能力生物多样性农田林网化盐渍化程度清洁程度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土壤侵蚀道路状况污染方位污染物类型采样点距污染源距离

    12、(km)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A.1 野外调查编号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A.2 四至范围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纬度及海拔高度由GPS仪进行测定。经纬度的计量单位可以选择十进制,小数点后保留5位小数;也可以选择度分秒(),秒的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其它坐标系的坐标由测量单位测定。A.3 地理位置 项目区评价单元所在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的名称。A.4 耕地类型 水田、水浇地和旱地。DB 13/T 56542023 6 A.5 土地权属 土地的使用权划分为国家、集体。A.6 质地构型 按1m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填写,分为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型

    13、、上紧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另黄淮海区补充形式有:夹黏型、通体壤、通体砂、裸露岩石。A.7 地形部位 中小地貌单元。如河流及河谷冲积平原区分出河床、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高阶地等;山麓平原区分出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上、中、下)、扇间洼地、扇缘洼地等;黄土丘陵区分出塬、梁、峁、坪等;低山丘陵与漫岗区分为丘(岗)顶部、丘(岗)坡面、丘(岗)坡麓、丘(岗)间洼地等;平原河网圩田区分为易涝田、渍害田、良水田等;丘陵冲垄稻田按宽冲、窄冲,纵向分冲头、冲中部、冲尾,横向分冲、塝、岗田等;岩溶地貌区分为石芽地、坡麓、峰丛洼地、溶蚀谷地、岩溶盆地(平原)等。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具体描述。A.8

    14、 田面坡度 实际测定田块内田面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田面倾斜度的大小)。A.9 地下水埋深 常年潜水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A.10 有效土层厚度 实际测量确定,单位:cm,取整数位。A.11 耕层厚度 实际测量确定,单位统一为:cm,取整数位。A.12 土壤(耕层)质地 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黄淮海区黏土)。A.13 障碍因素 黄淮海区:无、夹砂层、砂姜层、砾质层,内蒙古长城沿线区:瘠薄、障碍层次、沙化、盐渍化、无,黄土高原区: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A.14 障碍层类型 按对植物生长构成障碍的土层类型,如铁盘层、粘盘层、砂砾层、潜育层、卵石层、石灰结核层

    15、等;按障碍层最上层到地表的垂直距离和障碍层的最上层到最下层的垂直距离。A.15 灌溉能力 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县域按照一水为基本满足、二水与三水为满足,四水以上为充分满足)A.16 田间输水方式 分为渠道和管道两大类,其中渠道又可根据是否采用防渗技术细分为土渠、防渗渠道等。同一块地灌溉水源和田面输水方式可能有多种,应全部填写。A.17 水源类型 按不同灌溉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污水、泉水、旱井等)的利用程度依次填写,有几种填几种。A.18 排水能力 DB 13/T 56542023 7 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A.19 生物多样性 通过现场调

    16、查土壤动物或检测土壤微生物状况综合判断,分为丰富、一般、不丰富。A.20 农田林网化 高、中、低。A.21 盐渍化程度 根据耕层含盐量与盐化类型统一测算,分别轻度、中度、重度、无。A.22 清洁程度 清洁、尚清洁。A.23 地形坡度 所在地块的整体坡度,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测坡仪实地测定。A.24 地形坡向 按地表坡面所对的方向分为E(东)、S(南)、W(西)、N(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NE(东北)等;坡度2时填平地。A.25 土壤侵蚀 按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记载。根据土壤侵蚀营力、侵蚀类型可划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等。侵蚀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强度

    17、、极强度、剧烈等6级。A.26 道路状况 田间作业道路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等。A.27 污染方位 污染源在补充耕地的具体方向。A.28 污染物类型 根据污染物的属性分为有机物污染(包括有机毒物的各种有机废弃物、农药等)、无机物污染(包括有害元素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类等)、生物污染(包括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及屠宰的污物中所携带的一个或多个有害的生物种群、潜伏在土壤中的植物病原体等)、放射性物质污染等。A.29 采样点距污染源距离 取样地块距污染源的最短距离。DB 13/T 56542023 8 B B 附录B (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式样)补充

    18、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式样)见表B.1。表 B.1 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式样)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联系人及电话采样地点采样中心点坐标经度:纬度:土壤样品编号土壤采集深度检测项目土壤样品采集单位专家组签字申请单位代表签字采样日期备注 DB 13/T 56542023 9 C C 附录C (资料性)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式样)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式样)见表C.1。表C.1 补充耕地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样品检测结果表(式样)野外调查编号 评价单元地理位置 市 县(市、区)乡(镇、街办)村 地表碎屑物含量(%)土壤容重 水溶性盐总量

    19、 有机质 有效磷 速效钾 pH 总铅 总铬 总汞 总镉 总砷 注1:地表碎屑物含量:50cm土体内直径或长度大于0.2cm的碎屑物含量,采用质量法。注2:土壤容重:在自然状态下容积土壤的烘干重量。注3:水溶性盐总量:指土壤中可溶解盐的总量。以每千克土壤中所含盐分的克数表示,单位:g/kg。检测人:检测日期:年 月 日 DB 13/T 56542023 10 D D 附录D (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划分区域范围 表 D.1 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划分区域范围 一级农业区二级农业区县、市、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围场、丰宁、沽源、康保、张北、尚义长城沿线农牧区隆化、滦平、兴隆、平

    20、泉、宽城、承德、青龙、涞源、万全、怀安、阳原、蔚县、宣化、涿鹿、怀来、赤城、崇礼、张家口桥东区、张家口桥西区、张家口经开区、张家口下花园区、承德双桥区、承德市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黄淮海区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抚宁、卢龙、昌黎、秦皇岛海港区、秦皇岛山海关区、秦皇岛北戴河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迁安、迁西、遵化、丰润、玉田、滦州、唐山古冶区、唐山路南区、唐山路北区、唐山开平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厂、三河、香河、涞水、涿州、高碑店、易县、定兴、容城、徐水、顺平、清苑、满城、望都、曲阳、唐县、博野、安国、蠡县、保定竞秀区、保定莲池区、赞皇、高邑、赵县、辛集、晋州、元氏、石

    21、家庄藁城区、石家庄鹿泉区、正定、灵寿、行唐、新乐、无极、深泽、石家庄栾城区、石家庄长安区、石家庄桥西区、石家庄新华区、石家庄裕华区、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临城、柏乡、隆尧、内丘、邢台任泽区、沙河、邢台南和区、宁晋、邢台信都区、邢台襄都区、邢台新区、邢台经济开发区、武安、邯郸永年区、邯郸肥乡区、成安、磁县、临漳、邯郸邯山区、邯郸丛台区、邯郸市复兴区、峰峰矿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乐亭、滦南、丰南、曹妃甸、唐山汉沽管理区、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廊坊安次区、固安、永清、霸州、文安、大城、雄县、安新、高阳、廊坊广阳区、任丘、河间、沧县、青县、海兴、盐山、孟村、南皮、

    22、东光、泊头、吴桥、献县、肃宁、黄骅、沧州中捷、沧州南大港、安平、饶阳、深州、武强、阜城、景县、武邑、衡水桃城区、衡水冀州区、枣强、故城、衡水高新区、衡水滨湖新区、新河、巨鹿、平乡、广宗、南宫、威县、清河、临西、鸡泽、曲周、馆陶、广平、大名、魏县、邱县、沧州新华区、沧州运河区黄土高原区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阜平、平山、井陉、涉县、井陉矿区 DB 13/T 56542023 11 E E 附录E (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E.1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E.1.1 指标权重 表E.1 指标权重 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 长城沿线农牧区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灌溉能力 0.1

    23、414 排水能力 0.1135 坡度 0.0959 灌溉能力 0.1135 地形部位 0.0917 有效土层厚 0.0987 有机质 0.0730 有机质 0.0867 有效土层厚 0.0715 障碍因素 0.0749 排水能力 0.0620 耕层质地 0.0721 质地构型 0.0597 地形部位 0.0668 耕层质地 0.0569 pH 0.0608 有效磷 0.0527 有效磷 0.0608 障碍因素 0.0504 速效钾 0.0489 农田林网化 0.0473 质地构型 0.0483 土壤容重 0.0465 生物多样性 0.0375 速效钾 0.0414 坡度 0.0339 pH 0

    24、.0395 土壤容重 0.0304 生物多样性 0.0367 农田林网化 0.0269 清洁程度 0.0335 清洁程度 0.0263 E.1.2 指标隶属函数 DB 13/T 56542023 12 表E.2 概念型指标隶属度 地形部位 山间盆地 宽谷 盆地 平原 低阶 平原 中阶 平原 高阶 丘陵 上部 丘陵 中部 丘陵 下部 山地 坡上 山地 坡中 山地 坡下 隶属度 0.79 0.86 1 0.88 0.74 0.39 0.5 0.61 0.16 0.3 0.42 有效土层厚 30 3060 60 隶属度 0.44 0.8 1 耕层质地 砂土 砂壤 轻壤 中壤 重壤 黏土 隶属度 0.

    25、38 0.75 0.86 1 0.77 0.49 质地构型 薄层型 松散型 紧实型 夹层型 上紧下松型 上松下紧型 海绵型 隶属度 0.32 0.44 0.68 0.62 0.53 1 0.91 生物多样性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隶属度 1 0.68 0.38 清洁程度 清洁 尚清洁 隶属度 1 0.6 障碍因素 瘠薄 障碍层次 沙化 盐渍化 无 隶属度 0.51 0.67 0.56 0.62 1 灌溉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85 0.65 0.38 排水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83 0.62 0.43 农田林网化 高 中 低 隶属

    26、度 1 0.74 0.39 坡度 2 26 610 1015 15 隶属度 1 0.84 0.67 0.52 0.29 表 E.3 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 指标名称 函数类型 函数公式 a 值 c 值 u 的下限值 u 的上限值 备注 pH 峰型 y=1/(1+a(u-c)2)0.474732 7.122609 2.8 11.5 土壤容重 峰型 y=1/(1+a(u-c)2)10.38861 1.283822 0.35 2.21 有机质 戒上型 y=1/(1+a(u-c)2)0.003437 29.467952 0 29.4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3443 29.1

    27、60987 0 29.1 内蒙古北部牧农区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3437 29.467952 0 29.4 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 DB 13/T 56542023 13 表 E.3 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续)指标名称 函数类型 函数公式 a 值 c 值 u 的下限值 u 的上限值 备注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7 25.24 0 25.2 长城沿线农牧区 速效钾 戒上型 y=1/(1+a(u-c)2)0.000032 273.613884 0 273 注:y 为隶属度;a 为系数;u 为实测值;c 为标准指标。当函数类型为戒上型,u

    28、下限值时,y 为 0;u 上限值,y 为 1;当函数类型为峰型,u 下限值或 u 上限值时,y 为 0。E.2 黄淮海区 E.2.1 指标权重 表E.4 指标权重 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 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灌溉能力 0.1720 灌溉能力 0.1550 耕层质地 0.1280 耕层质地 0.1300 地形部位 0.1200 质地构型 0.1110 有效土层厚 0.1050 有机质 0.1040 质地构型 0.0810 地形部位 0.0770 有机质 0.0800 盐渍化程度 0.0760 有效磷 0.0560 排水能力 0.0570 速效钾 0.0

    29、480 有效磷 0.0560 排水能力 0.0400 速效钾 0.0480 pH 0.0300 pH 0.0360 土壤容重 0.0300 有效土层厚 0.0300 盐渍化程度 0.0200 土壤容重 0.0300 地下水埋深 0.0200 地下水埋深 0.0200 障碍因素 0.0200 障碍因素 0.0200 耕层厚度 0.0200 耕层厚度 0.0200 农田林网化 0.0100 农田林网化 0.0100 生物多样性 0.0100 生物多样性 0.0100 清洁程度 0.0100 清洁程度 0.0100 E.2.2 指标隶属函数 DB 13/T 56542023 14 表 E.5 概念型

    30、指标隶属度 地形 部位 冲积 平原 河谷 平原 河谷 阶地 洪积 平原 黄土 土塬 黄土 台塬 河漫 滩 低台 地 黄土 残塬 低丘 陵 黄土 坪 高台 地 隶属度 1 1 0.9 0.85 0.8 0.7 0.7 0.7 0.65 0.65 0.65 0.65 地形 部位 黄土墹 黄土梁 高丘陵 低山 黄土峁 固定沙地 风蚀地 中山 半固定沙地 流动沙地 高山 极高山 隶属度 0.65 0.6 0.6 0.5 0.5 0.4 0.4 0.4 0.3 0.2 0.2 0.2 耕层 质地 砂土 砂壤 轻壤 中壤 重壤 黏土 隶属度 0.4 0.6 0.85 1 0.8 0.6 质地 构型 薄层型

    31、 松散型 紧实型 夹层型 夹层型 上紧下松型 上松下紧型 海绵型 隶属度 0.4 0.4 0.6 0.5 0.5 0.7 1 0.9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隶属度 1 0.7 0.4 清洁 程度 清洁 尚清洁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隶属度 1 0.7 0.5 0.3 0 障碍 因素 盐碱 瘠薄 酸化 渍潜 障碍层次 无 隶属度 0.4 0.6 0.7 0.5 0.5 1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7 0.5 0.3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7 0.5 0.3 农田林网化 高 中 低 隶属度 1 0.7

    32、 0.4 表 E.6 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 指标 名称 函数 类型 函数公式 a 值 c 值 u 的下限值 u 的上限值 备注 有机质 戒上型 y=1/(1+a(u-c)2)0.005431 18.219012 0 18.2 速效钾 戒上型 y=1/(1+a(u-c)2)0.00001 277.30496 0 277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0102 79.043468 0 79.0 有效磷 110 有效磷 戒下型 y=1/(1+a(u-c)2)0.000007 148.611679 148.7 500.0 有效磷 110 注:y 为隶属度;a 为系数;u 为实测值

    33、;c 为标准指标。当函数类型为戒上型,u 下限值时,y 为 0;u 上限值时,y 为 1;当函数类型为戒下型,u 下限值时,y 为 1,u 上限值时,y 为 0。DB 13/T 56542023 15 E.3 黄土高原区 E.3.1 指标权重 表E.7 指标权重 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地形部位 0.1303 灌溉能力 0.1165 有机质 0.0894 耕层质地 0.0790 海拔 0.0712 质地构型 0.0694 有效磷 0.0626 有效土层厚 0.0610 速效钾 0.0556 排水能力 0.0450 土壤容重 0.0440 障碍因素 0.0426 pH 0.

    34、0396 农田林网化 0.0384 生物多样性 0.0303 清洁程度 0.0251 E.3.2 指标隶属函数 表E.8 概念型指标隶属度 地形 部位 冲积 平原 河谷 平原 河谷 阶地 洪积 平原 黄土 土塬 黄土 台塬 河漫 滩 低台 地 黄土 残塬 低丘 陵 黄土 坪 高台 地 隶属度 1 1 0.9 0.85 0.8 0.7 0.7 0.7 0.65 0.65 0.65 0.65 地形 部位 黄土墹 黄土梁 高丘陵 低山 黄土峁 固定沙地 风蚀地 中山 半固定沙地 流动沙地 高山 极高山 隶属度 0.65 0.6 0.6 0.5 0.5 0.4 0.4 0.4 0.3 0.2 0.2

    35、0.2 耕层 质地 砂土 砂壤 轻壤 中壤 重壤 黏土 隶属度 0.4 0.6 0.85 1 0.8 0.6 质地 构型 薄层型 松散型 紧实型 夹层型 夹层型 上紧下松型 上松下紧型 海绵型 隶属度 0.4 0.4 0.6 0.5 0.5 0.7 1 0.9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隶属度 1 0.7 0.4 DB 13/T 56542023 16 表 E.8 概念型指标隶属(续)地形 部位 冲积 平原 河谷 平原 河谷 阶地 洪积 平原 黄土 土塬 黄土 台塬 河漫 滩 低台 地 黄土 残塬 低丘 陵 黄土 坪 高台 地 清洁 程度 清洁 尚清洁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隶

    36、属度 1 0.7 0.5 0.3 0 障碍 因素 盐碱 瘠薄 酸化 渍潜 障碍层次 无 隶属度 0.4 0.6 0.7 0.5 0.5 1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7 0.5 0.3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隶属度 1 0.7 0.5 0.3 农田林网化 高 中 低 隶属度 1 0.7 0.4 表 E.9 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 指标名称 函数类型 函数公式 a 值 c 值 u 的下限值 u 的上限值 pH 峰型 y=1/(1+a(u-c)2)0.225097 6.685037 0.4 13.0 有机质 戒上型 y=1/(1+a(u-c)

    37、2)0.006107 27.680348 0 27.6 速效钾 戒上型 y=1/(1+a(u-c)2)0.000026 293.758384 0 293 有效磷 戒上型 y=1/(1+a(u-c)2)0.001821 38.076968 0 38.0 土壤容重 峰型 y=1/(1+a(u-c)2)13.854674 1.250789 0.44 2.05 有效土厚度 戒上型 y=1/(1+a(u-c)2)0.000232 131.349274 0 131 海拔 戒下型 y=1/(1+a(u-c)2)0.000001 649.407006 649.5 3649.4 注:y 为隶属度;a 为系数;u

    38、 为实测值;c 为标准指标。当函数类型为戒上型,u 下限值时,y 为 0;u 上限值时,y 为 1;当函数类型为戒下型,u 下限值时,y 为 1;u 上限值时,y 为 0;当函数类型为峰型,u 下限值或u 上限值时,y 为 0。DB 13/T 56542023 17 F F 附录F (资料性)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表 F.1 补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耕地质量等级 综合指数范围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黄淮海区 黄土高原区 一等 0.8566 0.9640 0.9040 二等 0.83230.8566 0.93300.9640 0.86600.9040 三等 0.80340.8323 0.90200.9330 0.82800.8660 四等 0.77260.8034 0.87100.9020 0.79000.8280 五等 0.74210.7726 0.84000.8710 0.75200.7900 六等 0.71400.7421 0.80900.8400 0.71400.7520 七等 0.68890.7140 0.77800.8090 0.67600.7140 八等 0.66380.6889 0.74700.7780 0.63800.6760 九等 0.62850.6638 0.71600.7470 0.60000.6380 十等 0.6285 0.7160 0.6000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5654-2023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