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43.020 CCS R 10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2372023 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oad traffic performance2023-08-14 发布2023-09-15 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 布 DB12/T 1237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
2、草人:薛文、蒋寅、郑倩、贾国洋、徐国山、程锦、安睿、李鑫、刘锐晶、赵宁、左文泽、刘莹、杜鹏、周卫峰、徐磊、冯国胜、谢刚、田原、樊祺超、李思学、葛思彤、刘常、刘瑜、赵阳、封华、和喆、冯立华、安高宏、张海、程韫琳、李丹、张曼、王新嘉。DB12/T 12372023 1 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级公路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对城市整体道路网、区域道路网、高速公路网或普通国省级公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3、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107-2012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交通状况描述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 traffic performance index 综合反映道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指标(也称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可以按照时段设定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如日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等,日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可采用一日高峰时段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平均值。天津市的高峰时段的划分参见附录A。3.2 交通运行状况 traffic performance 道路或道路网交通运行的畅通
4、与拥堵状态。3.3 路段 link 具有方向性的道路区段,由两个端点界定,其间包含一个交叉口或一个出入口。3.4 交通流量 traffic volume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3.5 行程时间 travel time 机动车通过某一路段两个端点间的时间。3.6 行程速度 travel speed 机动车通过某一路段两个端点间的平均速度。3.7 自由流速度 free-flow speed 在低交通量、低密度情况下机动车通过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DB12/T 12372023 2 3.8 自由流行程时间 free-flow travel time 以自由流速度通过路段的时间。3.9
5、行程时间比 travel time index 实际行程时间与自由流行程时间的比值。3.10 延误时间 delay time 实际行程时间与自由流行程时间的差。3.11 延误时间比 delay time proportion 延误时间与实际行程时间的比值。3.12 运行状况等级里程比例 distance proportion 道路中处于不同交通运行状况等级的路段里程与道路总里程的比值。3.13 车公里数 vehicle kilometers traveled 一定区域内,所有机动车的行驶里程的累计值。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TTI:行程时间比(Travel Time Index)T
6、BI: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Travel Time Buffer Index)TCR:道路交通拥堵率(Traffic Congestion Ratio)TPI:道路交通运行指数(Traffic Performance Index)VKT:车公里数(Vehicle Kilometers Traveled)5 评价指标体系 总则 5.1 可选取道路交通运行指数、道路交通拥堵率、拥堵里程比例、行程时间比、拥堵持续时间、常发拥堵路段数和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等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道路交通运行指数 5.2 5.2.1 计算方法 5.2.1.1 按照拥堵里程计算及交通运行等级 应按照以下步骤计算道路交通运行指
7、数:a)按照 CJJ37-2012 划分的道路等级,以 5 min 为统计间隔,计算道路网中各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DB12/T 12372023 3 b)分别统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中处于严重拥堵运行等级的路段拥堵里程比例,其中路段交通运行等级的确定见表 1;c)对各等级道路拥堵里程比例以 VKT 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确定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VKT 比例计算方法应按照附录 B 规定执行;d)按照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转换关系(见附录 C),计算道路交通运行指数,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取值区间为0,10。表1 路段交通运行等级划分 单位:千米/小时 功能等级 畅通 基本畅
8、通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快速路 V60 50V60 30V50 20V30 V20 主干路 V35 30V35 20V30 15V20 V15 次干路、支路 V25 20V25 13V20 10V13 V10 注:V表示路段平均行程速度。5.2.1.2 按照行程时间 应按照以下步骤计算道路交通运行指数:a)将全天 24 小时按 15 分钟时间间隔等分,选择路段上 15 分钟内交通量大于等于 3 的数据;b)计算每一时间间隔每一路段上的平均行程速度作为平均值,样本天数不小于 90 天;c)将计算出的平均车速值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取排序结果的 90 分位值的平均值作为路段自由流车速;d)当
9、计算得到的自由流车速超过道路限速时,速度值取道路限速。计算评价路段评价时间间隔的平均行程速度,计算方法见式(1):=1=1 (1)式中:统计时间间隔内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统计时间间隔内第辆车在路段上的行驶距离,单位为千米(km);统计时间间隔内第辆车在路段上的行驶时间,单位为小时(h);观测行程时间的车次数。计算高速公路和国省级普通公路的行程时间比,计算方法见式(2):=(2)式中:统计时间间隔内道路等级的行程时间比,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5min(0.25h);统计时间间隔内道路等级的平均行驶时间,单位为小时(h);统计时间段内第辆车在路段i上的行驶时间,单位为小时
10、(h);当路段行程时间小于自由流行程时间时,设定等于1。按照行程时间比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转换关系(见附录D),计算道路交通运行指数(TPI),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取值区间为0,10。5.2.2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等级划分 DB12/T 12372023 4 道路网交通运行水平应按照GB/T 29107-2012划分为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5个等级,各等级对应的TPI数值和颜色表示方法见表2。表2 道路交通运行水平划分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TPI)0TPI2 2TPI4 4TPI6 6TPI8 8TPI10 道路网运行水平 畅 通 基本畅通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颜色表示
11、 颜色 RGB 数值 34,139,34 127,250,0 255,255,0 255,128,0 255,0,0 道路交通拥堵率 5.3 5.3.1 指标定义 特定时段内道路网处于中度拥堵和严重拥堵等级的道路交通运行指数之和,与该时段内所有道路交通运行指数之和的比值,综合反映特定时段内的交通拥堵程度,值越大拥堵越严重。5.3.2 计算方法 道路交通拥堵率指标按照公式(3)计算:=1 (3)式中:道路交通拥堵率(%);特定时段内第个统计间隔的道路交通运行指数,6;特定时段内第个统计间隔的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特定时段长度 统计间隔长度,统计间隔一般不大于15min。拥堵里程比例 5.4 5.4
12、.1 指标定义 各等级道路分别处于中度拥堵、严重拥堵等级的路段里程比例,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反映道路网交通拥堵的影响范围。5.4.2 计算方法 拥堵里程比例指标按照5.1.2.1的a)b)计算。行程时间比 5.5 5.5.1 指标定义 实际行程时间与自由流行程时间的比值。5.5.2 计算方法 行程时间比指标计算按照5.1.2.2的a)c)计算。拥堵持续时间 5.6 DB12/T 12372023 5 5.6.1 指标定义 道路网分别处于中度拥堵、严重拥堵等级的持续时间(小时),从时间分布的角度反映道路网交通拥堵、严重拥堵等级的时间。5.6.2 计算方法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按照5.1.2.1的a)d)
13、计算。在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处于中度拥堵、严重拥堵等级的时间,二者之和即为拥堵持续时间。常发拥堵路段数 5.7 5.7.1 指标定义 道路网中以一定频率出现严重拥堵的路段的数量(条)。分为周常发拥堵路段、月常发拥堵路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常发拥堵路段的空间与方向分布反映交通拥堵发生的聚集性、潮汐性。日拥堵路段:指当日1小时(含)以上处于严重拥堵的路段。周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周5个工作日内,日拥堵天数大于或等于4天的路段。月常发拥堵路段:指一月4周内,周常发拥堵数大于或等于3周的路段。年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年12个月内,月常发拥堵大于或等于6个月的路段。5.7.2 计算方法 常发拥堵路段
14、指标按照5.1.2.1的a)b)计算。在确定严重拥堵路段的基础上,分别统计日拥堵路段、周常发拥堵路段、月常发拥堵路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数。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 5.8 5.8.1 指标定义 95%概率条件下通过一个或多个路段比平均行程时间多花费的时间与畅通状态下行程时间的比值,值越大越不可靠。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反映道路网交通运行的波动性。5.8.2 计算方法 应按照以下步骤计算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a)按照公式(4)计算统计间隔内道路网各路段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0.95,(4)式中:路段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0.95,路段行程时间的95%分位数,即95%概率条件下通过j路段的行程时间;路段的平均
15、行程时间;畅通状态下路段的行程时间。b)以路段长度作为权重,统计各等级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c)对各等级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以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道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比例计算方法应按照附录 B 规定执行。DB12/T 12372023 6 A A 附录A (资料性)天津市高峰时段划分 A.1 高峰时段 周期性道路交通流量集聚的时段。A.2 早高峰 上午周期性道路交通流量集聚的时段。A.3 晚高峰 下午周期性道路交通流量集聚的时段。表A.1 天津市高峰时段的划分 时段 早高峰 晚高峰 工作日 7:00-9:00 17:00-19:00 节假日 10:00-12:00 16:00-
16、18:00 DB12/T 12372023 7 B B 附录B (规范性)VKT 比例计算方法 以快速路为例,说明VKT计算方法。第1步:按照公式(B.1)计算统计时段内各路段的VKT值。图B.1 路段示例 =(B.1)式中:统计时间段内路段的值(单位:pcukm);统计时间段内路段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单位:pcu);路段的长度(单位:km)。第2步:按照公式(B.2)汇总得到统计时段内快速路的值。快速路=1 (B.2)式中:快速路统计时间段内快速路的值(单位:pcukm);快速路的路段数(单位:条)。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值的计算,以此类推。第3步:计算各等级道路的值占道路网总值的百分比。DB
17、12/T 12372023 8 C C 附录C (资料性)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与 TPI 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C.1给出了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与TPI的推荐转换关系。表C.1 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与 TPI 的推荐转换关系 道路网拥堵里程比例 0,2%(2%,7%(7%,11%(11%,14%(14%,50%道路交通运行指数(TPI)0,2(2,4(4,6(6,8(8,10 DB12/T 12372023 9 D D 附录D (资料性)公路行程时间比与 TPI 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D.1给出了公路行程时间比与TPI的推荐转换关系。表D.1 公路行程时间比与 TPI 的推荐转换关系 行程时间比(TTI)1
18、,1.15)1.15,1.35)1.35,1.55)1.55,1.85)1.85,2.5)2.5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TPI)0,2)2,4)4,6)6,8)8,10)10 DB12/T 12372023 10 参考文献 1 Highway Capacity 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10(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2010)2 DB11/T 785201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3 GB/T 291072012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交通状况描述 4 GB/T 331712016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5 GB/T 5968-2001 颜色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