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 T 477-2023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pdf

    • 资源ID:1540395       资源大小:362.7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 T 477-2023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pdf

    1、ICS 65.020 CCS B 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772023 代替 DB11/T 4772016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 Indicator system for forest ecosystem observation 2023-09-25 发布2024-01-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11/T 477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观测指标体系.1 DB11/T 477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2、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11/T 4772016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与 DB11/T 477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调整了地表及土壤温度、入渗率、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分含量;b)删除了天气现象、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初霜、终霜、分光辐射、反射辐射(见 2016 年版 4.1);c)删除了氧气、噪音(见 2016 年版 4.2);d)删除了冠上降水量、冠上降水强度、土壤侵蚀量、地下水位、枯落物层含水量、透明度、水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见 2016 年版 4.3);e)删除了三维绿量、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树高、优势木平

    3、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胸径年生长量、年蓄积增长量、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灌木层地上生物量、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地下根系生物量、分解周期、地上固碳量、土壤固碳量、乔木幼树平均高度、乔木幼树平均地径、灌木平均高度、灌木平均地径、草本平均高度、草本平均盖度、林火发生面积、平均病株密度、平均虫口密度等二次计算指标(见 2016 年版 4.4);f)增加了温室气体 CO2、空气污染物 O3和花粉浓度的观测(见 4.2);g)增加了林分-大气水汽交换、林分蒸腾观测(见 4.3);h)增加了物候、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林分-大气 CO2交换、树高、胸径、层间植物盖度、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的观测(见 4.4);i)

    4、增加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观测(见 4.5)。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北京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进祖、高永龙、孙艳丽、刘鹏、田赟、王菁黎、白玉洁、余新晓、查天山、盖立新、叶彩华、齐建东、贾昕、贾国栋、张德怀、李卫兵、林岭、张翠芳、范雅倩、刘倩、安康、徐铭泽、张振琦、黄晋涛、张一鸣、孙海宁、张恒。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4772007;DB11/T 4772016;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11/T 47720

    5、23 1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观测指标体系,包括森林气象指标、森林环境指标、森林水文指标、森林生物指标、森林土壤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观察、监测与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606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LY/T 16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观测指标体系 4.1 森林气象指标 森林气象指标见表 1。表1 森林

    6、气象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气压 气压 百帕(hPa)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风 风向 度()风速 米/秒(m/s)空气温度 定时温度 摄氏度()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 百分比(%)降水 降水量 毫米(mm)降水强度 毫米/小时(mm/h)雪 初雪 毫米(mm)人工观测:每年1次,记录初雪日期 终雪 毫米(mm)人工观测:每年1次,记录终雪日期 雪深 毫米(mm)人工观测:有降雪测,每次降雪1次 DB11/T 4772023 2 表1 森林气象指标(续)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蒸发 水面蒸发 毫米(mm)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辐射 总辐射 瓦/平

    7、方米(W/m2)净辐射 瓦/平方米(W/m2)短波辐射 瓦/平方米(W/m2)长波辐射 瓦/平方米(W/m2)紫外辐射 瓦/平方米(W/m2)光合有效辐射 瓦/平方米(W/m2)4.2 森林环境指标 森林环境指标见表 2。表2 森林环境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温室气体 CO2 毫克/立方米(mg/m3)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 个/立方厘米(n/cm3)空气质量 PM10 微克/立方米(g/m3)PM2.5 微克/立方米(g/m3)氮氧化物(NOX)微克/立方米(g/m3)二氧化硫(SO2)微克/立方米(g/m3)一氧化碳(CO)毫克/立方米(mg

    8、/m3)臭氧(O3)微克/立方米(g/m3)TSP 微克/立方米(g/m3)花粉浓度 粒/千平方毫米(n/k mm2)自动监测:开花期每天1次 空气芬多精 微克/立方米(g/m3)人工观测:每月1次 DB11/T 4772023 3 4.3 森林水文指标 森林水文指标见表 3。表3 森林水文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水文要素 林分-大气水汽交换 微摩尔/平方米/秒(mol/m2/s)自动监测:每 10 min 记录 1 次 林分蒸散量 毫米(mm)林分蒸腾 毫米(mm)穿透水 毫米(mm)树干径流量 毫米(mm)地表径流量 毫米(mm)集水区总径流量 毫米(mm)含沙量 千克/

    9、立方米(kg/m3)4.4 森林生物指标 森林生物指标见表 4。表 4 森林生物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植物物候 物候 自动监测:每天1次 植物性状 气孔导度 摩尔/平方米/秒(mol/m2/s)人工观测:每年510月每月1次 净光合速率 微 摩 尔/平 方 米/秒(mol/m2/s)叶面积指数 平方米/平方米(m2/m2)人工观测:每年510月每月1次 碳通量 林分-大气CO2交换 微 摩 尔/平 方 米/秒(mol/m2/s)自动监测:每30 min记录1次 林分组成结构 郁闭度 人工观测:每年1次 树种组成 林分年龄 年 林分密度 株/公顷(n/hm2)树高 米(m)胸

    10、径 厘米(cm)灌木种类 种灌木密度 株(丛)/公顷(n/hm2)灌木盖度 百分比(%)草本种类 种草本株(丛)密度 株(丛)/公顷(n/hm2)DB11/T 4772023 4 表 4 森林生物指标(续)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林分组成结构 草本盖度 百分比(%)人工观测:每年1次 层间植物种类 种 层间植物盖度 百分比(%)地衣/苔藓植物种类 种 地衣/苔藓植物盖度 百分比(%)地衣/苔藓层厚度 厘米cm 林分更新 乔木幼树种类 种 乔木幼树密度 株/公顷(n/hm2)枯落物层 枯落物现存量 吨/公顷(t/hm2)凋落物产量 吨/(公顷.年)(t/(hm2a))林分植物与枯落物

    11、层养分 碳(C),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毫克/千克(mg/kg)动物种类 哺乳动物种类 种 自动监测:每天记录1次两栖类种类 种 爬行类种类 种 昆虫种类 种 人工观测:每3年1次 鸟类种类 种 土壤动物 土壤动物种类 种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碳 毫克/千克(mg/kg)森林抵抗力 外来入侵物种数量 种(n)外来入侵物种种群密度 种/公顷(n/hm2)病虫害 病害种类 种 人工观测:生长期每月1次虫害种类 种 受害株数 株/公顷 4.5 森林土壤指标 森林土壤指标见表5。表 5 森林土壤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机械组成

    12、百分比(%)人工观测:每3年1次 土壤容重 克/立方厘米(g/cm3)土壤孔隙度 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量 立方米/立方米(m3/m3)土壤饱和持水量 立方米/立方米(m3/m3)土壤温度 摄氏度()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土壤含水量 立方米/立方米(m3/m3)DB11/T 4772023 5 表 5 森林土壤指标(续)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土壤化学性质 入渗率 毫米/分钟(mm/min)人工观测:每年1次 土壤 pH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毫摩尔/千克(mmol/kg)土壤交换性钾(K+)和钠(Na+)毫摩尔/千克(mmol/kg)土壤交换性钙(Ca2+)和镁

    13、(Mg2+)毫摩尔/千克(mmol/kg)土壤交换性酸量(H+)毫摩尔/千克(mmol/kg)土壤盐基饱和度(BSP)百分比(%)土壤有机质(SOM)百分比(%)全氮(TN)毫克/千克(mg/kg)水解性氮(AN)毫克/千克(mg/kg)全磷(TP)毫克/千克(mg/kg)有效磷(AP)毫克/千克(mg/kg)全钾(TK)毫克/千克(mg/kg)速效钾(AK)毫克/千克(mg/kg)全镁(TMg)毫克/千克(mg/kg)全钙(TCa)毫克/千克(mg/kg)全铁(TFe)毫克/千克(mg/kg)有效铁(AFe)毫克/千克(mg/kg)全锰(TMn)毫克/千克(mg/kg)有效态锰(AMn)毫克

    14、/千克(mg/kg)全铜(TCu)毫克/千克(mg/kg)全锌(TZn)毫克/千克(mg/kg)有效锌(AZn)毫克/千克(mg/kg)重金属元素(镉、铬、汞、铅和砷等)毫克/千克(mg/kg)人工观测:每3年1次 DB11/T 4772023 6 参 考 文 献 1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4 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5 LY/T 12101999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6 LY/T 12111999 森林植物(包括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7 LY/T 12121999 森林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8 LY/T 1267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制备 9 LY/T 1271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 10 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1 T 477-2023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