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140.40 CCS P 4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1362023 DB11/T 11362014城镇燃气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ured-in-place pipe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for city gas pipeline 2023-03-30 发布 2023-07-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1/T 11362023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2、14 基本要求.25 材料.25.1 一般规定.25.2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25.3 粘合剂.35.4 材料检验抽样.36 施工.36.1 一般规定.46.2 管道清理.46.3 翻转施工.56.4 固化及端头处理.56.5 修复质量检测.57 试验与验收.6附录 A(规范性)样管 90剥离强度试验.8附录 B(规范性)样管水压爆破试验.10附录 C(规范性)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记录.12参考文献.13 DB11/T 1136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11362014城镇燃气管道
3、翻转内衬法施工及验收规程,与DB11/T 1136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删除了引言;删除了“翻转”、“粘合剂”、“机械清理”的术语(见 2014 年版 3.1、3.4 与 3.5);修改了翻转内衬修复施工环境的规定(见 6.1.1,2014 年版 7.1.2);删除了施工单位资质的相关规定(2014 年版 4.11);修改了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过弯能力的指标(见 4.3,2014 年版 4.4);删除了机械清理的相关规定(见 2014 年版 6.3);修改了 CCTV 设备的相关规定(见 6.2.6,2014 年版 6.1.6);增加翻转压力、翻转速度等控制指标
4、(见 6.3.6);修改了固化时间的规定(见 6.4.2,2014 年版 7.3.3);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北京北燃环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公用工程设计监理有限公司、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丽萍、雷素敏、曹国权、陈凡、井帅、邢琳琳、乔佳、孟悦、卢琳、王硙、崔涛、郝蕴华、马宇臣、肖勇、于燕平、方媛媛、左熠、谭昕、王欣。本文件及其所替代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1362014;本次
5、为第一次修订。DB11/T 11362023 1 城镇燃气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燃气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所用的材料、施工、试验与验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计压力不超过2.5MPa,公称尺寸为DN100至DN1000的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0.4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与验收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
6、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与处理等级 GB/T 11547 塑料 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 15558.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GB/T 22314 塑料 环氧树脂 黏度测定方法 GB/T 51455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CJJ 51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CJJ 95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
7、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翻转内衬修复 cured-in-place pipe rehabilitation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浸渍粘合剂的管状复合内衬材料翻转推入待修复的旧管道,经固化后形成一层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的内衬层的管道内修复工艺。3.2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 tubular compound lining material 将高强度纤维纱线一次性纺织成型的无缝、无搭接的管状织物,均匀涂覆耐磨弹性高分子膜材后制成的燃气管道气密性修复专用材料。3.3 高压水清理 hydroblasting 利用高压水射流去除管道内污垢等的管道内表面处理工艺。3.4 喷砂清
8、理 sand blasting DB11/T 11362023 2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砂料高速喷射到管道内表面,通过砂料高速喷射束对金属表面的冲击作用,清除管道内表面污物,使管道内表面获得所需清洁度和粗糙度的管道内表面处理工艺。4 基本要求 4.1 翻转内衬修复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应明确采用的修复工艺与修复后管道的最高工作压力。4.2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及粘合剂组成系统适用在役管道的压力级制应有专业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4.3 翻转内衬修复施工的相关设备应具备清理、修复1.5D的90机制弯头能力。4.4 在役管道的停气、降压、置换和放散应符合CJJ 51的有关规定。4.5 施
9、工现场所使用的设备与材料应满足工程需要,并应符合环保要求。施工过程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施工造成的各类污染。4.6 试验用压力表或电子压力记录仪应定期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其量程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 倍2 倍,精度不应低于 1.6 级。4.7 当在翻转内衬修复的燃气管道上接支管或抢修时,应由原翻转内衬修复单位配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宜在设计预留的位置或管道连接处接支管,如接支管位置无法满足要求,可在修复后的管道上进行开孔封堵机械作业。开孔封堵机械作业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并应符合CJJ 51的规定。焊接管件时应采取防止损伤内衬材料的措施;当燃气管道受损泄漏时,应停气断管,实施抢修。断管后应
10、将焊接受热影响的内衬材料切除并使用不锈钢专用胀圈固定内衬切口后,再进行施工。4.8 在役管道连接、防腐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T 51455的规定。5 材料 5.1 一般规定 5.1.1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上应标注其尺寸、产品系列号、生产依据的标准号,标识间隔不应超过1.5m。5.1.2 材料运输时应保持密封、防尘防水。5.1.3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应避光保存,并宜在自生产之日起24个月内使用。粘合剂应密封恒温(152)保存,并宜在自生产之日起12个月内使用。储存超过24个月的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及储存超过12个月的粘合剂应在使用前按照5.2、5.3的规定由第三方检测机构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5.1.4 材料入库前与运抵施工现场后应分别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查验。材料外包装应完好。管状复合内衬材料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明显的划伤等缺陷。标识应清晰,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材料入库后,应按照5.2、5.3的规定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5.2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 5.2.1 内衬材料厚度、单位面积克重及平铺宽度应不低于生产商提供的最小值,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厚度及单位面积克重:截取长度不小于100mm的内衬材料,在其中均匀分布的3个位置分别取1片100mm100mm的内衬材料,试样的4边宜与材料编织层织物的经、纬走向平行,然后进行测量
12、与比对;平铺宽度:截取长度不小于1m的内衬材料,在其中均匀分布的3个位置进行平铺宽度测量与比对。DB11/T 11362023 3 5.2.2 内衬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内衬材料性能 序号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1 气密性 无压力降 5.2.3 2 断裂伸长率 经向与纬向:20%5.2.4 3 断裂强度 经向与纬向:800 N/cm 4 老化性能 断裂伸长率 大于老化前断裂伸长率的0.75倍,但不应高于1.5倍5.2.5 断裂强度 大于老化前断裂强度的0.75倍,但不应高于1.5倍 5 耐燃气组分(在合成冷凝液中浸泡后)浸泡干燥后的试样单位面积克重 不应低于浸泡前单位面积克重的95%
13、。5.2.6 断裂伸长率 平均数值不超过浸泡前断裂伸长率的20%断裂强度 平均数值不超过浸泡前断裂强度的20%5.2.3 气密性测试的试验压力应为1.3倍材料最大翻转压力。测试时,应取1m内衬试样,使织物面朝外,两端密封后,压力应缓慢上升。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应进行初检;如无异常现象,则应继续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并保压20min,观察压力表变化。5.2.4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3923.1的规定,设定的试样隔距长度为200mm1mm,拉伸速度为100mm/min。5.2.5 截取长度为1m的内衬试样进行老化性能测试,并应按照GB/T 3512和GB/T 3923.1的规定
14、制取试样。将试样置于70 1的老化装置中,老化30d后,在232、湿度50%4%的环境中继续放置至少48h,并应按照5.2.4的规定进行拉伸性能试验。5.2.6 截取长度为1m的内衬试样应按照GB/T 11547的规定进行耐燃气组分测试,合成冷凝液应按照GB/T 15558.1的规定进行配制,浸泡温度为232,浸泡时间为4周。浸泡后应按照5.2.4的规定立即测量试样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分别取平均值。浸泡完毕并干燥后称量试样单位面积克重。5.3 粘合剂 5.3.1 粘合剂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黏度应符合生产商提供的技术指标;耐燃气组分性能应满足在合成冷凝液中浸泡并干燥后,试样单位面积克重不应
15、低于试验前试样单位面积克重的95%。5.3.2 黏度的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22314的规定。5.3.3 耐燃气组分测试时,应将粘合剂均匀涂抹在30mm30mm的内衬材料表面,固化后试样面积宜为30mm30mm,试样厚度宜为1.5mm2mm,并应按照GB/T 11547的规定进行测试;合成冷凝液应按照GB/T 15558.1的规定进行配制,浸泡温度为232,浸泡时间为4周。浸泡完毕并干燥后称量试样单位面积克重。5.4 材料检验抽样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与粘合剂的检验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批或每3000m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应进行厚度、单位面积克重及平铺宽度的测量;每一批的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应进行气密
16、性、拉伸性能、老化性能、耐燃气组分性能的测试;每一批的粘合剂应进行黏度与耐燃气组分的测试。6 施工 DB11/T 11362023 4 6.1 一般规定 6.1.1 施工环境温度宜为 535。6.1.2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6.1.3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模拟制作试件,并进行剥离强度试验与水压爆破测试。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A与附录B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与表5的规定。6.1.4 施工现场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置翻转设备、辅助工具及材料。6.1.5 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确定断管部位、清理工作坑和翻转工作坑的位置。工作坑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a)工作坑宜设置在预留接
17、气点、三通、阀门、变径或抽水缸等位置,并应避开地下构筑物、管线及其他障碍物;b)工作坑尺寸应根据其功能、作业所需空间、管道直径和埋设深度确定,并宜符合表 2 的规定。工作坑的开挖及回填等土方工程应符合 GB/T 51455 的规定。表 2 工作坑尺寸 管道公称尺寸 工作坑底宽 m 翻转工作坑长度 m 清理工作坑长度 m DN 300 1.3 4.0 3.0 DN 400 1.4 4.5 3.0 DN 500 1.5 5.0 3.0 DN 600 1.6 5.5 3.0 6.1.6 工作坑内的断管长度应根据作业所需空间,并考虑焊口热影响区后确定。6.1.7 断管前应测试管内的残余燃气浓度,燃气浓
18、度不应高于爆炸下限的20%。6.1.8 管道清理或翻转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对管道两端进行封堵保护。6.1.9 断管处连接短管的材质和外防腐层性能不应低于在役管道,连接短管的防腐及补口补伤应符合CJJ 95的规定。6.1.10 连接完毕后,所有接口处宜采用北斗精准定位系统采集坐标等数据信息。6.1.11 施工全过程应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详细记录,项目填写应齐全、字迹应清晰。6.2 管道清理 6.2.1 修复前应根据管道内部情况制定清理方案,管道中所有边缘尖利的焊瘤及杂物等应清除干净。6.2.2 清理待修复管道时,应先进行高压水清理,再进行喷砂清理。6.2.3 高压水清理应符合下列
19、规定:a)对清理出的污水及污物应全部收集,并集中处理;b)清理后使用风机和海绵球对管壁进行干燥;c)清理后的管道内壁应干燥、无污物。6.2.4 喷砂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金刚砂;b)应采用喷砂与吸砂设备,吸砂设备应能吸除全部可见粉尘;c)清理可多次进行,清理完成后,管道内壁表面应达到GB/T 8923.1规定的Sa2.5级。6.2.5 清理前与清理完成后,应采用CCTV(闭路电视管道内窥摄像检测)设备窥察管道内部情况与检查清理效果。6.2.6 CCTV设备应具有防爆功能,并具备全彩图片记录、慢动作、逐帧回放等功能,镜头应具有平扫与旋转、仰俯与旋转、变焦等功能。检测设备分辨率不应小于19
20、201080。DB11/T 11362023 5 6.3 翻转施工 6.3.1 翻转操作前,应对管状复合内衬材料直径与长度进行核查,并采用CCTV设备对管道内部情况和管道总长度进行复核和记录。6.3.2 翻转施工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6.3.3 粘合剂基料和固化剂应按比例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桶内不应进入水滴和灰尘等杂质。粘合剂基料和固化剂开封后应一次性用完。6.3.4 装入粘合剂的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应通过设定好固定间隙的滚筒进行碾压,粘合剂应完全浸透管状复合内衬材料纺织层经向及纬向分布空间。固定间隙应根据材料的运行压力、尺寸确定。6.3.5 启动翻转设备前,翻转端口应固定牢固。6.3.6 翻
21、转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翻转压力,并进行记录。宜使用自动控压、控速翻转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翻转压力应根据管径确定,宜控制在 0.05 MPa0.15MPa,且应保证翻转压力稳定,压力变化值不超过0.002MPa;b)翻转速度宜控制在2m/min4m/min,且不应大于5m/min;应保证翻转速度稳定,速度变化值不超过0.5m/min。6.4 固化及端头处理 6.4.1 固化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a)固化压力不应低于翻转压力;b)在整个固化过程中固化压力应保持稳定,压力变化值不应超过0.01MPa,宜在管端连接压缩空气瓶组或空压机,自动补充压力损失。6.4.2 固化时间宜符合表3的规定。表 3
22、固化时间表 燃气管道设计压力 P/MPa 土壤温度范围 T/最短固化时间 t/h 0.4P2.5 T25 48 20T25 72 15T20 96 5T15 120 P0.4 T10 24 5T10 24a a 当P0.4MPa、土壤温度小于10时,为保证24h的最短固化时间,需额外添加催化剂。6.4.3 固化结束后应缓慢卸压,不应使管内形成负压。6.4.4 固化过程的压力数据应通过电子压力记录仪进行全程记录。6.4.5 在翻转段的两端,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时,应将焊接热影响区内的内衬材料切除,切除长度应为管径的1/2且不小于150mm,切口应整齐。6.4.6 翻转后,翻转段两端内衬切口处应使
23、用不锈钢专用胀圈固定。6.5 修复质量检测 6.5.1 CCTV检测 固化完成并端口处理完毕后,应采用CCTV设备对翻转质量进行检查和记录。除管道转弯及弯头处DB11/T 11362023 6 可存在少量皱褶外,整个翻转段应连续、光滑,无污浊、皱褶和空鼓等现象。6.5.2 样管测试 6.5.2.1 90剥离强度试验 在粘合剂固化后,应从每1000m修复后的管道上截取一段不少于0.5m长的样管进行内衬90(圆周方向)剥离强度试验。样管宜从翻转段的前端或末端截取,并应在样管顶部标明样管截取的工作坑号,翻转段及翻转日期。试验方法见附录A中A.3,试验数据及内容应按照表A.1进行记录,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24、4的规定。表 4 90剥离强度要求 管道设计压力 P/MPa 剥离强度 N/cm P0.4 10 0.4P1.6 17 1.6P2.5 25 6.5.2.2 水压爆破测试 同一管径的施工管段应在修复过程中制作一段样管用于水压爆破测试。样管顶部标明样管截取的工作坑号、翻转段及翻转施工日期。样管制作与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样管加压至修复后管道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并稳压1h后,钢管开孔处内衬应保持密闭,且内衬鼓起的高度不应超过钢管外壁;加压至2.5MPa并稳压1h后,开孔处内衬应继续保持密闭,且内衬鼓起的高度不应超过钢管外壁;继续加压至内衬爆破,爆破压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爆破压力要求
25、单位为兆帕 燃气管道设计压力P 爆破压力 P0.4 5.0 0.4P1.6 6.0 1.6P2.5 8.0 7 试验与验收 7.1 修复完成后,与两端管道连接前,应按照GB/T 51455的规定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强度与严密性试验;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已按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本文件的规定完成施工质量检查;管道各连接部位的安装和接口质量已按照GB/T 51455的规定进行检验。7.2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按本文件和GB/T 51455的规定进行竣工验收。7.3 工程竣工资料应符合 GB/T 51455 的有关规定,并应包含下列内容:工作坑位置及连接钢管的规格、材质、长度等信
26、息;管状复合内衬材料及粘合剂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过程的CCTV检测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应为通用格式MPEG4或AVI;录像编码格式应为H264或H265;施工记录,记录表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修复后样管的剥离强度与水压爆破试验报告。7.4 工程竣工资料应齐全、完整,并按要求及时存档。DB11/T 11362023 7 7.5 验收合格后未投入使用的燃气管道应采取安全措施,且应符合CJJ 51的规定。7.6 验收合格后的修复管道的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系统,应按照在役管道的要求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应符合CJJ 95的规定。DB11/T 11362023 8 附 录 A(规范性)样管 90剥离强度试验 A.
27、1 试验原理 按照 A.2 的规定,采用试验设备剥离样管上与管道内壁黏接在一起的纺织内衬材料,并记录剥离过程中的剥离强度。A.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设计应按照图 A.1 进行。图A.1 剥离试验设备示意图 说明:F拉力 1切割出的样管圆片;2导向轮 d=0.1DN;DN为样管公称直径;3剥离管壁的纺织内衬条;4固定装置。A.3 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a)从样管上不同位置(管顶,管底及管侧)加工出至少 4 片弧度为 90至 180的带衬管片,管片轴向宽度至少为 0.4DN;b)在管片上沿圆周方向进行切割,对管片上的内衬进行分割并加工出 4 条宽度为 0.1DN 的内衬条;c)在试样管
28、片上先凿出足够长的内衬,然后与剥离试验设备的夹具相连,匀速进行剥离测试。剥离速度为 10mm/min,剥离过程中以不大于 5s 的间隔记录剥离强度,直至整个内衬条完全从管壁剥离;d)应记录样管上至少16个内衬条的剥离强度,数据精确到0.01N/cm。DB11/T 11362023 9 A.4 90剥离强度试验记录报告 90剥离强度试验记录报告可参照表 A.1 进行记录。表A.1 90剥离强度试验记录报告 记录号:日期:试验单位:记录员:样管信息 管状复合内衬材料:管道材质:管道内径:测量设备 设备编号:力学测试范围:剥离速度:mm/min 施工信息 施工单位:施工队伍:翻转日期:截样地点:试验
29、结果 试样条 宽度 b(cm)拉力平均值 Fm(N)剥离强度平均值 Pm(N/cm)断裂 (是/否)附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剥离强度(平均值):N/cm 记录员 项目负责人 DB11/T 11362023 10 附 录 B(规范性)样管水压爆破试验 B.1 试验原理 在修复后的管段内打压并观察开孔处内衬情况,确定该处内衬材料的承压能力。B.2 样管准备 修复前应预先在将要截取的样管中间的顶部位置开孔,并对开孔处进行打磨,消除毛刺,而后进行正常翻转修复,修复后将带孔管段截取下来,剥离其两端长度为L的内衬材料,在任意一端开孔并焊接无缝钢管
30、(见图B.1)。样管制作应符合GB 150.4的规定。其中,L为管径的1/2且不小于150mm。单位为毫米 图 B.1 水压爆破测试样管示意 图中:1连接钢管;2内衬区域;3剥离内衬区域;4封头。B.3 试验设备及试验介质 试验设备及试验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试压水泵的流量宜为1m3/h,额定压力应不低于表5中的爆破压力;压力计的量程应为试压水泵额定压力的1.5倍,精度不应低于1.6级;试验介质应为205的常温洁净水。DB11/T 11362023 11 B.4 试验过程 试验装置连接完毕后,采用试压水泵加压至修复后管道设计压力的1.5倍并稳压1h,观察开孔处内衬;之后每隔20min提高0.1M
31、Pa,压力达到2.5MPa后稳压1h,观察开孔处内衬;继续提高压力,直至样管开孔处内衬爆裂,并记录开孔处内衬爆裂时的压力值。DB11/T 11362023 12 附 录 C(规范性)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记录 表C.1规定了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记录表的内容。表 C.1 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记录表 记录号:日期:施工单位:记录员:工程名称 翻转操作员:城市:翻转仓设备号:街道:内衬长度:m 管段位置 名称:起点:终点:内衬厚度:mm 内衬外径:mm 内衬批号:粘合剂类型:管段长度:m 批号(A料):(基料)标称内径:材质:批号(B料):(固化剂)实测管道内径 管道开端:mm 管道末端:mm 粘合剂用量:公斤
32、混胶比例(A/B)=混合后粘合剂温度:温度/天气 轧轴间距:mm 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干燥/雨天/雾)施工过程控制 清理:(日期)自 至 脏污程度:(一般/严重)特殊淤积物(比如焦油):(是/否)是否进行附加清理措施:(是/否)CCTV检测:(日期)障碍物:(有/无)清理措施:清理结果:翻转:(日期,时间)自 至 翻转压力:P最小:bar P最大:bar 固化:(日期,时间)自 至 固化压力:P最小:bar P最大:bar CCTV检测最终结果:截取样管:(是/否)长度:m 特殊事件:记录员 翻转操作员 项目负责人 DB11/T 11362023 13 参 考 文 献 1 ASTM F 22
33、07:2019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ured-in-Place Pipe Lining System for Rehabilitation of Metallic Gas Pipe 2 DIN 306581 Miitel zum nachtrglichen Abdichten von erdverlegten Gasleitungen,Tei11:Folienschluche und Gewebeschluche zum nachtrglichen Abdichten von Gasleitungen,Sicherheitstechnische Anforderungen und Prfungen 3 DVGW GW 327:2011 Auskleidung von Gas-und Wasserrohrleitungen mit einzuklebenden Gewebeschlaeuchen 4 DVGW VP 404:2005 Rehabilitation Von Gas-Hochdruckleitungen mit Gewebeschlaeuchen Im Druckbereich Ueber 4 Bar Bis 30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