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31 6521 吐鲁番市地方标准 DB 6521/T 0232022 葡萄日灼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grape berry sunburn disease2022-10-10 发布2022-12-10 实施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6521/T 023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吐鲁番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2、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鄯善县林业和草原局、吐鲁番楼兰酒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荣华、蔡军社、白世践、吴久赟、户金鸽、张莉、陈光、艾尼瓦尔阿不都拉、古丽加汗克热木、徐桂香、孟江飞、赵刚、薛峰、张雯、谢辉、杨建丽。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鄯善县苗园路4号)、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吐鲁番市高昌区西环北路271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
3、(鄯善县苗园路4号),联系电话:0995-8380936,邮编:838200。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吐鲁番市高昌区西环北路2712号),联系电话(传真):0995-8566246,邮编:838000。DB 6521/T 0232022 I DB 6521/T 0232022 1 葡萄日灼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葡萄日灼病的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吐鲁番市葡萄栽培和生产中出现的日灼伤害。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202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葡萄日灼病 葡萄日灼病,是指强光直射果粒表面或地表高温热空气烘烤造成果粒局部生理失调的伤害。分为日伤害型和热伤害型日灼。葡萄日伤害型日灼是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由强光照诱发的日灼。热伤害型日灼主要由高温诱发,果实受地面高温和施肥后有害气体的熏蒸及热空气烘烤造成葡萄水分生理失调引起的伤害。农业防治 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
5、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物理防治 指利用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方法。在农业生态中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物来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利于寄生,而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寄生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虫、杂草和鼠类的危害。一DB 6521/T 0
6、232022 2 般采用浸种、拌种、毒饵、喷粉、喷雾和熏蒸等方法。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8321)和行业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1276-2007)、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21)、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20)要求,综合考虑葡萄的栽培环境、影响日灼病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为害规律,因地制宜有选择和协调地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将病虫害的为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5 症状日伤害型:受害部位主要在阳光直射面,果穗基部果粒
7、发生较为严重,中下部发生较轻。日灼通常出现在果粒中部,日灼部位起初是果粒的下表皮及果肉组织变白,逐渐变褐,严重时向果梗蔓延,随后出现凹陷、皱缩症状。凹陷症状多在午后出现,日灼部位初始病斑较小,随后逐渐扩大,最后果肉组织坏死。热伤害型:受害果粒不仅仅发生在向阳面,果穗阴面、内部、下部等其他部位果粒均有发生,发病初期果肉先变成褐色,果皮变成浅褐色,发病迅速,一般发病过程只需 2 小时,随后果肉干缩、凹陷,后期果实局部或全果干缩呈黑褐色,不易脱落。发生严重时,靠近路边的果园叶片发红、变褐,直至干枯。6 发病规律在果实膨大初期,阴天水后强光或高温易造成果实发生日灼病。一般于 6 月初发生,尤其在雨后高
8、温太阳直射的果穗发生较重,此阶段一般发生日伤害型日灼病;在 7 月-8 月,高温天气在靠近地面的果穗、叶片上相对易发生热伤害型日灼病。7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提高结果部位,尽量选用棚架、V 型架等架式,避免因果穗强光直射及离地太近导致果面温度升高,从而诱发日灼病;合理负载,果穗部位留置在架下,避免日光直射。对易发生日烧病的品种,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些叶片或副梢,使果穗荫蔽。行间生草,降低地表温度。种植防护林,预防路边果园发生日灼。加强栽培管理,在 7 月-8 月份高温期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田园温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旱性能。物理防治套袋:6 月 1 日前后,给太阳直射的果穗套袋打伞,纸袋口下方散开,避免太阳直射及局部袋内高温。盖帽:主要针对发生日伤害型的果穗,在其上方使用杂草或其他防晒物,遮蔽强光,避免局部伤害。生物防治5 月底喷施 1 次 27%的无毒高脂膜乳剂 80 倍-100 倍液或壳寡糖 1 g/亩-2 g/亩。化学防治DB 6521/T 0232022 3 6 月初喷施 1 次-2 次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5%的“草木灰浸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