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CCS B 44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 5304/T 0732023 山地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Standard for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 Chicken 2023-04-20 发布2023-07-19 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5304/T 073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市畜牧站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畜牧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红琴、贺子恒、李鸿俊、丁
2、海波、穆云海、杨旭、杨灼雄、孙峰、魏建宏、刘双玲、周勇、宋金海、普凤霞、张红艳、徐红萍、柏秀洪、刘长喜、蒋睿、高玉玲、黎春霞、郑绍敏、向仕能。DB 5304/T 0732023 1 山地鸡饲养管理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溪市山地鸡饲养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与环境要求,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及营养,卫生防疫,出栏及运输,养殖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区域内山地鸡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散养户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3、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3 鸡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农业部令2006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地鸡 山地鸡就是以地方鸡种或含有地方血缘的土杂鸡为养殖对象,在山地、果林等环境下,舍饲及放养相结合,放养期间以自由采食林间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饲料为辅的方式生产出的优质肉鸡。3
4、.2 育雏期 雏鸡出壳到脱温结束的一段时期,夏季一般不超过3035日龄,冬季一般不超过4050日龄。3.3 育成期 从脱温结束到8090日龄。DB 5304/T 0732023 2 3.4 放养期 从育成期结束到出栏的一段时期。4 基础设施与环境要求 场址选择 4.1 场址要求地势高燥,不能建于水资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周边3km以内无化工厂、化肥厂、造纸厂、垃圾处理场等。距居民区、其它养殖场、屠宰场不小于2km,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1km,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场地环境 4.2 应选择乡村果园或山林绿地,应具备水、电、路三通条
5、件,场地环境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场地布局及鸡舍设计 4.3 4.3.1 场地布局 根据场址地势的高低、水流方向和主导风向,分生活区、生产管理区、肉鸡饲养区、粪污处理区。肉鸡饲养区主要包括育雏舍、育成舍及放养区。生活区及育雏舍处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处于下方向,粪污处理符合GB 18596要求。4.3.2 鸡舍建设要求 a)育雏舍:按照经济适用原则,根据饲养量、养殖条件等设计育雏舍,推荐地笼或网上育雏,需满足保温、通风等条件。b)育成舍:根据养殖数量及建设用地情况确定鸡舍面积,推荐多点布舍、分群饲养、轮流放养的饲养方式布局,舍与舍之间至少相隔 150300m,鸡舍檐口高 2.6m 以上,
6、需满足保温、通风等条件。舍内搭建 A 型栖息架,第 1 层离地 35cm,每层间隔 4050cm,最高不超过 6 层;并搭建产蛋窝,便于集中产蛋,每 4 只母鸡 1 个产蛋窝。5 饲养管理 进鸡前准备 5.1 a)进鸡苗前检查相关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做好周围环境及鸡舍、设备、用具的清洗、消毒,空置两周以上。b)育雏室提前预温,春、夏、秋季提前 1 天预温,冬季提前 23 天预温,温度 35、湿度 70%。c)必须购买手续齐全的鸡苗,运输途中注意防寒、防暑、防压、防惊吓。d)运鸡前准备好开口饲料及饮水。以温开水为宜,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等抗应激的营养物质。育雏期饲养管理 5.2 5.2
7、.1 饮水和喂料 DB 5304/T 0732023 3 雏鸡运输到场后应尽早饮水。雏鸡在“初饮”23小时后或待80%以上雏鸡有强烈采食欲时进行“开食”。前3天开食盘少喂勤添,47天每天6餐,24周每天喂4餐,4周以上每天喂3餐,每餐让鸡把料吃干净后,保持空料桶约0.51小时,然后再加料。5.2.2 饲养方式及密度 a)地笼育雏:2530 只/。b)网上育雏:4060 只/。5.2.3 温度 脱温期第一周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3至脱温结束。5.2.4 湿度 13日龄70,47日龄65,以后相对湿度为5055。5.2.5 空气质量和通风 舍内空气质量符合NY/T 388的要求。5.2.6 光
8、照 育雏期03日龄每日光照时间2324小时,光照强度2025Lux,4日龄起改用5Lux的弱光照,让雏鸡仅能看到采食和饮水,每天减少光照时间1小时,直至每日光照12小时维持到脱温结束。5.2.7 去势 对2025日龄的公鸡去势,选择上午711时进行,做好术后日常管理,保证鸡群健康。育成期饲养管理 5.3 5.3.1 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 脱温结束转群至育成舍。转群前12周对鸡舍进行清洁、消毒,做好饲料及饮水准备,进行公、母分群以及大小、强弱分群;转群前后23天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的营养物质;饲料逐步由小鸡料过渡到中鸡料,过渡期不少于7天。5.3.2 饲喂设备 料筒每100只鸡3
9、4个,若使用料槽每只鸡占有79cm的槽位,饮水乳头或饮水器每10只一个。5.3.3 饲养密度及方式 舍饲,饲养密度1012只/。5.3.4 采光、通风及保温 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为主,当环境温度低于20或高于35时,应采取相应保温或降温措施。放养期饲养管理 5.4 育成结束后实行以放养为主的饲养管理,一般每亩放养山地鸡80120只。每天补精料约90g/只,其中上午9点前补料40g/只,下午6点后补料50g/只。DB 5304/T 0732023 4 6 饲料配制及营养 饲料营养符合NY/T33的要求,自配料符合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参考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附录A)7 卫生防疫 环境及
10、鸡舍消毒 7.1 每周对鸡舍消毒一次,每半个月对饲养环境消毒一次,做好防鼠、防蝇、防蚊等措施。消毒程序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GB/T 16569的规定执行。兽药使用 7.2 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兽药,禁止使用违禁药品,需凭临床兽医处方用药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方可出栏。防疫 7.3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参考免疫程序见附录B)病死鸡处理 7.4 病死鸡处理按照GB 16548要求处理。8 出栏及运输 出栏月龄、体重 8.1 810个月出栏,阉鸡体重不低于2.5kg,母鸡体重不低于2kg。运输 8.2 出栏前6小时停喂饲料,自由饮水;抓鸡、装笼、搬运、装卸
11、过程动作要轻,以防挤压,装前卸后应彻底清洁、消毒。9 养殖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档案 9.1 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要求 9.2 档案资料应真实、完整,保存期为2年以上。DB 5304/T 073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参考配方及营养水平 参考配方 原料 021 日龄 2242 日龄 43 日龄以上 玉米 61.0 63.5 66.5 豆粕 32.0 28.0 24.0 麦麸 2.0 4.0 4.0 石粉 1.2 1.2 1.2 磷酸氢钙 1.0 1.0 1.0 氯化钠 0.3 0.3 0.3 豆油 1.5 1.0 2.0 1%预混料 1.0 1.0 1.
12、0 合计 100.0 100.0 100.0 营养水平 代谢能 Kcal/kg 2850 2800 2850 粗蛋白%20.00 18.50 17.00 粗纤维%3.00 3.40 4.00 赖氨酸%1.050 0.950 0.850 蛋氨酸%0.495 0.410 0.381 苏氨酸%0.830 0.800 0.750 色氨酸%0.210 0.200 0.190 DB 5304/T 0732023 6 B B 附录B (资料性)参考免疫程序(1165 日)日龄 疫苗 免疫方式 剂量 备注 1 马立克 颈部皮下 0.2ml 脱温鸡 5 新支二联苗 点眼 1 羽份 禽流感(H5+H7 乳油剂)肌肉注射 0.3ml 12 法氏囊 滴口 1 羽份 鸡痘 刺种 2 羽份 18 新支二联苗 点眼 1 羽份 25 禽流感 H9 油乳剂 肌肉注射 0.5ml 45 禽流感(H5+H7 乳油剂)肌肉注射 0.5ml 新城疫+传支二联苗 点眼 1 羽份 90 禽流感 H9 油乳剂 肌肉注射 0.5ml 育成鸡 140 新支二联苗 饮水 2 羽份 165 禽流感(H5+H7 乳油剂)肌肉注射 0.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