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0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 5304/T 0072019 代替 DG 5304/T 007-2015 大头鲤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2019-11-25 发布2020-02-24 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5304/T 007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玉溪市江川区畜牧水产站提出。本标准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玉溪市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通海县水产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四春、夏黎亮、王春勇、张友存、官鹏、宋秀华、刘长喜、
2、薛旭、蒋睿、蒋万良、张员超、王翠莲、徐兰萍。DB 5304/T 0072019 1 大头鲤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头鲤的养殖环境条件、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饲料与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玉溪市范围内的大头鲤池塘人工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
3、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3 养殖环境条件 3.1 养殖场地环境要求 养殖场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3.2 养殖用水 3.2.1 水源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3.2.2 养殖池塘水质 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的水质应符合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
4、质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应在 4.5mg/L 以上,pH 为 6.88.5,池水透明度 30cm 以上。养殖用水排放要达到国家相关规定。DB 5304/T 0072019 2 3.3 池塘条件 池塘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塘,鱼苗、鱼种培育池为方便管理,面积 667 2000 为宜,成鱼池大小无特别要求,池塘条件符合表 1 为宜。表 1 池塘条件 池塘类别 面积()水深(m)底质 淤泥厚度(m)鱼苗培育池 6672000 0.61.0 池底平坦。底质为壤土、黏土或沙壤土。0.10.2 鱼种培育池 6672000 1.01.5 成鱼养殖池 1000-13000 1.52.0 0.150.25 4
5、 苗种培育 4.1 鱼苗培育 指孵化出膜的水花鱼苗至全长 3cm 阶段的培育。4.1.1 肥水 肥水使用的肥料有无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使用农用的碳酸氢氨、普钙,比例为 1:1,鱼苗下塘前7 天施基肥,基肥施用量为水深 0.5 m,分别用 10/667;有机肥使用猪粪、牛粪、青蒿等,经过发酵的猪粪、牛粪施基肥用量为 80/667,青蒿为 100/667。所有肥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追肥间隔时间及用量根据水质肥瘦灵活掌握。使用肥料应符合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 料使用准则。4.1.2 水花鱼苗来源 大头鲤属于国家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鱼苗来源于证件齐全的合法场家生产繁殖的子代
6、鱼苗。4.1.3 水花鱼苗质量 肉眼观察 95%以上的水花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有逆水游动能力。4.1.4 水花鱼苗下塘时注意事项 水花鱼苗下塘时水温差控制在2以内;下塘选择在晴天进行,地点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口。4.1.5 水花鱼苗放养 鱼苗培育采取单养方式。放养时准确计数,一次放足鱼苗,放养密度为 300450 尾/。4.1.6 饲养管理 鱼苗培育阶段的饲养管理:一是水质调节,保持水质“肥、活、爽、嫩”,二是控制敌害生物,如蛙类、水蜈蚣等,注意早晚巡塘,及时驱赶或捕杀,水蜈蚣较多时,可用 0.5g/m3 水体 90%晶体敌百虫杀灭;三是饲料投喂,投喂蛋黄、猪血、豆浆,投喂方法:全
7、池均匀泼洒,三种可单独投喂,也可混合投喂或交替投喂,主要投喂豆浆,混合蛋黄,日投喂 24 次,黄豆投喂量为每天 26/667。根DB 5304/T 0072019 3 据水质肥瘦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水廋,投喂次数、投喂量取上限。4.2 鱼种培育 指全长 3cm 的夏花鱼苗至 8cm 以上大规格鱼种的培育。4.2.1 夏花鱼苗来源 符合 4.1.2 的鱼苗培育而成的。4.2.2 夏花鱼苗质量要求 外观:体形正常、鳍条、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可数指标:畸形率、损伤率小于 1%,规格整齐。4.2.3 夏花鱼苗消毒 放养前鱼苗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4%食盐水溶液,浸浴 10m
8、in;10mg/L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5min-10min;二者可任选一种使用,同时剔除病鱼、伤残鱼。操作时水温温差应控制在3以内。4.2.4 夏花鱼苗放养 鱼种培育不能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只能混养规格小于大头鲤苗种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的苗种,鱼种混养比例按“80:20”模式执行。大头鲤苗种的放养密度为 3-5 万尾/667。4.2.5 日常管理 池塘培育的日常管理按 SC/T 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中 7.5 的规定执行。5 成鱼养殖 5.1 鱼种来源 按 4.2.1 执行。5.2 鱼种质量要求 符合 4.2.2 的规定,鱼体全长达到 10 以上。5.3 鱼种
9、消毒 按 4.2.3 执行。5.4 鱼种放养 池塘养殖可采用混养和主养两种放养模式。5.4.1 混养 大头鲤可以同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常规养殖鱼类混养。混养时大头鲤占放养量的 50%60%,大头鲤长势比其它常规鱼类慢,混养鱼种规格要小于大头鲤规格。5.4.2 主养 主养模式按“80:20”养殖模式,只套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大头鲤的放养密度为 200300/667。5.5 日常管理 除按 4.2.5 执行外,还应根据相关要求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表”。DB 5304/T 0072019 4 6 饲料与投喂 6.1 饲料 投喂蛋白质含量 30%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所用饲料应符合 GB 1
10、3078 饲料卫生标准、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6.2 投喂 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投喂。冬季视天气冷暖情况,适量投喂或不投喂。6.2.1 日投喂量 生长季节,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 3%6%,日投喂量的多少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强度适时进行调整,每次投喂量以鱼吃到八成饱或投喂过程中 80%的鱼离开食场为宜。6.2.2 日投喂次数 每天 9:00、13:00、18:00 时分三次投喂,每次投饲持续时间 20min40min.7 病害防治 7.1 病害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7.2 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 常见鱼病症状
11、及防治方法见表 2.DB 5304/T 0072019 5 表 2 常见鱼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鱼病 名称 流行 季节 症状 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水霉病 春、秋季。寄生的鱼卵菌丝呈放射状;寄生在鱼体上的菌丝向鱼体外生长似灰白色絮状物,患处肌肉腐烂,病鱼焦躁不安。主要是预防,鱼卵孵化前用4%的食盐水浸浴10min。车轮虫病 46月鱼 苗 培育季节。病鱼游动缓慢、对外来惊吓反应不灵敏、摄食差或不摄食,体色发黑,有时肉眼可见鱼苗“白头白嘴”呼吸困难,有的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点状物,在水中更为明显,病鱼离群独游。(1)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7 g/m3水体;(2)新车轮清(亚
12、甲基黄溶液),用量为0.19 g/m30.25 g/m3水体全池泼洒。勿用金属容器盛装。舌杯虫病 46月苗种培育季节。患病鱼苗上浮,鱼体消瘦,病鱼游动缓慢、对外来惊吓反应不灵敏、摄食差或不摄食,体色发黑,呼吸困难,病鱼离群独游。此病治疗方法同车轮虫病。单极虫病 夏秋季节。鳞片下有椭圆形瘤状物,大小不等,病鱼每尾少则有1-2个,多则全身都是。病鱼体色较黑,竖鳞,病鱼生长缓慢,发育不良,鱼体消瘦,肉质变味。用90%晶体敌百虫0.5 g/m3水体或孢虫净0.2250.56 g/m3水体全池泼洒,每隔二天一次,连用三次;水体全池泼洒的同时,用青蒿末(主要成分青蒿)拌饵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饲料68g,连用
13、5至7天。粘孢子虫病 夏秋季节。鳃瓣上形成大量由小孢囊融合而成的乳白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外裹鱼体结缔组织的胞囊,严重时鳃盖被孢囊鼓起,呈“花鳃”症状。治疗方法同单极虫病。复口吸虫病 46月 患病鱼在水面急游或上下往返挣扎状游动,眼睛晶状体充血、出血、发红;失去平衡能力,头部向下,在水面打转,鱼体颤抖,出现死亡。有的病鱼治愈后出现眼睛晶状体脱落和瞎眼现象。该病病原体生活史中有多个宿主,预防的关键点在于驱赶和消灭中间宿主,因此必须彻底清塘,清除和杀灭螺类,鱼苗培育季节注意驱赶鸥鸟。治疗用90%晶体敌百虫0.5 g/m3水体全池泼洒。DB 5304/T 0072019 6 赤皮病 一年四季。病鱼体
14、表尤其是两侧的部分鳞片脱落,表皮发炎充血呈淡红色,鳍基充血,鳍末端腐烂,常与烂鳃病并发。(1)用三氯异氰尿酸0.3 g/m或溴氯海因粉(以溴氯海因计)0.2250.56 g/m3水体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天;(2)用鱼服康、银翘板蓝根散、维生素C钠粉三种药物混合拌饵投喂,用量分别为每千克饲料5g、4g和1g,连用5天。烂鳃病 春夏秋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因部分缺血而呈灰白色,有时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严重时,鳃丝末端糜烂使软骨外露,鳃丝末端附着有大量污物。烂鳃病预防、治疗同赤皮病,但此病病程长,难于医治。当鱼体发病时,需要反复多次用药才有效。注:使用药物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并按相关要求填写用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