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13.020.99CCS Z 04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3642022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规范Quality standard for urba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operation2022-04-20 发布2022-07-20 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T 23642022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2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及分类.2清扫保洁作业要求.3清扫保洁质量要求.5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评价.76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质量要求.10作业基本要求.10作业质量要求
2、.11作业质量检查评价.147公共厕所管理与保洁质量要求.20公共厕所的类别.20管理保洁范围.21管理保洁作业的一般要求.21公共厕所管理保洁质量要求.22移动厕所管理与保洁.23管理保洁质量检查评价.238粪便收集和运输作业质量要求.24一般规定.25粪便收集作业质量要求.25粪便运输质量要求.25粪便收集和运输作业质量评价.259城市水域保洁质量要求.26水域保洁作业要求.26水域保洁等级.27水域保洁质量要求.27水域保洁质量检查评价.2910居住区保洁质量要求.30保洁范围和保洁时间.30居住区保洁作业一般要求.31居住区保洁质量要求.32居住区保洁质量评价.34DB44/T 236
3、42022II附录 A(规范性)四级臭味强度检验法.37A.1厕所四级臭味强度表示法和判定原则.37A.2评臭方法.37附录 B(资料性)公厕恶臭检测指标推荐分析方法.38参考文献.39DB44/T 23642022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广东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城市运维中心、广州市建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丰润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东路通公用事业管理集团有限
4、公司、东莞市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广东特丽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世路源环境有限公司、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奇岭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豪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环卫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伍琳瑛、陈善坤、郑曼英、李湛江、曾智、周述添、任展萍、肖瑶、杨泰康、薛宇娟、陈观恒、张晨霞、侯文卿、方冠文、李琪峰、周丹华、石奇、古珂丽、梁建春、廖伟华、李能、朱继东、周敏中、刘钟鸣、黄金玲、黄艳芳、王志鹏、余健玲、林德明、冯骥、周燕媚、刘瑞雯、梁季红、陈灏、梁东梅、林丹燕、张丽君。DB44/T 236420221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环境卫生的道路清扫保洁
5、质量要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质量要求、公共厕所管理与保洁质量要求、粪便收集和运输作业质量要求、城市水域保洁质量要求和居住区保洁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管理,可作为对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和对城市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考核的依据。各县、建制镇和其他实行环境卫生管理的区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城市环境卫生作业city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operating以保障城市容貌整洁和人居环境洁净为目的,对城市道路、街巷、水域、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的清扫保洁和垃圾粪便收集运输作业
6、,以及环卫设施设备的管理养护。废物箱litter bin设置于道路、公共场所和各类交通客运设施等处,供过往人们投放随行产生的废弃物的容器。应急作业emergencies dealing突发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造成道路污染或水域漂浮垃圾堆积时,利用机械或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清理的过程。可见垃圾污渍密度visible waste and dirt density在环卫作业区域中一定面积内可见垃圾和污渍的个(处)数。垃圾一般包括果皮、纸屑、塑膜、烟蒂等,污渍一般包括油渍、痰渍和粪便渍等。点状污染物slight contamination面积在20 cm2以下的单个垃圾、污渍。块状污染物massive c
7、ontamination与周边废弃物有密切关联的、面积在20 cm2及以上的垃圾、污渍。条状污染物strip contaminationDB44/T 236420222在一个面上,一个污染物长度或若干个点状、块状(各点或块的间隔距离不超过0.5 m)污染物连续分布长度在5 m以上的,称之为条状垃圾、污渍。垃圾桶点dustbin spot按规定设置的具有收集或转运功能的垃圾桶集中放置地点。漂浮垃圾floating waste水面上漂浮的垃圾、废弃杂物、暴雨和洪水冲积物以及漂浮水面的水生植物等。漂浮垃圾拦截设施floating waste intercepting facility用于拦截水面漂浮
8、垃圾的环卫设施。水域保洁作业water surface cleaning work对城市水域漂浮垃圾进行清理和为维护水域整洁而进行的环境卫生作业。4基本规定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应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劳动保护。作业人员上岗应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作业期间应佩戴反光安全标志。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环卫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禁止违规、违章作业。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应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作业车辆应保持性能良好,外观整洁,并设置反光安全标志。应统一编号管理,车辆标识应包含易于识别的作业单位名称。应对城市各项环境卫生作业质量进行检查和评
9、价。专项质量检查评价应由 35 人组成的检查组实施,日常巡查检查应由至少 2 名检查人员共同实施。作业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自检,可由质检人员独立实施。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检查应在正常天气(无中到大雨、雷电、大风和大雾等)条件下进行。5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及分类5.1.1道路清扫保洁范围5.1.1.1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包括:车行道、高架路、车行隧道、立交桥、人行道、人行过街天桥、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公共广场、绿化带及其附属环境卫生设施等。5.1.1.2开放式工业园、高新科技园等区域的道路应参照本章执行,封闭式工业园、高新科技园等区域可参照第 10 章执行。5.1.2清扫保洁道路分类5.1.2
10、.1清扫保洁道路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及清扫保洁时间要求见表 1。5.1.2.2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包括人工作业和机械化作业。可采用机械清扫保洁作业的道路,其机械化清扫率宜达到表 1 的要求。DB44/T 2364202235.1.2.3清扫保洁道路的分类应由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认定和发布。表 1清扫保洁道路分类类别分类条件机械化清扫率要求清扫保洁时间要求一类1、商业网点集中,道路旁商业店铺占道路总长度不少于 70%的繁华闹市地段,步行商业街95%16 h2、主要旅游点和进出机场、车站、港口的主干路及其所在地路段3、大型文化娱乐、展览等主要公共场所所在地路段4、平均人流量为 100 人次/min 以
11、上的路段和公共交通线路较多的路段5、主要党政机关、政务服务中心、外事机构所在地12 h二类1、城市主、次干道及其附近路段90%16 h2、商业网点较集中、占道路旁长度 60%70%的路段3、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所在路段4、平均人流量为 50100 人次/min 的路段5、有固定公共交通线路的路段三类1、商业网点较少的路段70%12 h2、居民区和单位相间的路段3、城郊结合部的主要交通路段4、人流量、车流量一般的路段四类1、城郊结合部的支路60%8 h2、人流量、车流量较少的路段3、居住区内街巷道路由管理单位自行决定注:机械化清扫率的计算方法:区域内机械化清扫面积与该区域可采用机械清扫面积的百分
12、比。清扫保洁作业要求5.2.1一般规定5.2.1.1清扫作业时间应错开交通高峰,作业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跨越中心护栏,并注意避让过往车辆及行人。5.2.1.2清扫和保洁作业禁止将垃圾、沙土扫入沙井口、排水篦、水域或堆放在绿化带。5.2.2人工清扫保洁作业要求5.2.2.1人工清扫保洁应做到“六扫净五清理四捡拾三报告”:a)“六扫净”即应扫净地面垃圾,扫净边角侧石垃圾,扫净退缩位垃圾,扫净商铺门前垃圾,扫净斑马线垃圾,扫净交通岛垃圾;b)“五清理”即应及时清理绿化带垃圾,清理树穴垃圾,清理废物箱垃圾,清理路面污渍,清理路面、路边乱张贴乱涂画;c)“四捡拾”即应捡拾路面零星砖块,捡拾石缝
13、中垃圾,捡拾绿化带垃圾,捡拾排水篦垃圾;d)“三报告”即作业过程发现乱倒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应及时报告,发现道路余泥、渣土、油污污染应及时报告,发现环卫设施破损应及时报告。DB44/T 2364202245.2.2.2清扫作业时应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压低扫帚,不扬尘,人行道清扫冲洗时不溅污行人。5.2.2.3保洁作业时应做到勤走动、勤观察、勤清理,保持路面洁净。5.2.2.4雨天作业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及时清理排水篦垃圾,雨停后及时将积水扫干净。5.2.2.5垃圾清扫至道路两侧,应及时收集和清运,不得影响交通,禁止将垃圾长时间裸露堆放路面。保洁垃圾可放入废物箱内。5.2.2.6人行道
14、清洗应避免损坏人行道路砖,清洗污水扫入排水篦。清洗作业结束,作业面及周边应无积水,并见作业面本色。5.2.2.7保洁车等作业机具应保持干净整洁。作业时无吊挂、飘洒、滴漏等现象,停车须紧靠路沿侧石,严禁在路口、公交站等地方停放。作业完毕返回停放点,摆放整齐,不阻碍行人、车辆通行。5.2.3机械化作业要求5.2.3.1一般规定5.2.3.1.1机械化作业应树立“文明、安全、高效”的基本理念,在提高城市道路洁净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化作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2.3.1.2建立健全规范的安全及作业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和计划,有完整的作业和检查记录。5.2.3.1.3作业前应进行出车
15、前检查,确保车辆车况良好。5.2.3.1.4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频次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作业时应开启箭头灯、作业电子警示屏、危险警示灯、大灯(夜间)、雾灯(雨雾天气)等安全警示装置和提示声。5.2.3.1.5作业完毕后应清洗和检查车辆,按序停放在指定场所。5.2.3.2机扫作业5.2.3.2.1机扫作业时应开启喷雾除尘装置,有效控制扬尘。作业后路面无垃圾、污水、灰土沙石等,路沿侧石无浮土、无污物。5.2.3.2.2清扫时注意观察路面废弃物和路面障碍,对机扫车不能清除的大件垃圾或硬物,应及时清除,确保清扫质量和设备不受损坏。5.2.3.2.3机扫车清扫完毕后应及时
16、到指定场所排放污水和清卸垃圾。5.2.3.2.4以下特殊情况需人工配合清扫:a)道路死角:车辆作业转弯、不规则路面等机械化作业盲区;b)深沟:因路面原因,扫路车扫刷不能放到位的地方;c)道路两侧树木过低、过近,机扫车不能靠边清扫的地方;d)道路两旁设有临时停车泊位,并有停车的地方;e)垃圾杂物体积过长、过大等,扫路车无法清除的地方。5.2.3.3冲洗、洒水作业5.2.3.3.1道路冲洗宜安排在夜间作业。夜间作业时应禁鸣,避免噪音扰民。5.2.3.3.2冲洗作业时要先中央后两边,作业后路面无污物,路牙无浮土。5.2.3.3.3洒水作业应避开交通高峰,作业时应播放提示音乐,提醒过往行人;途经行人安
17、全岛时应主动降压缓慢通过,避免溅湿行人。5.2.3.3.4道路洒水作业后,路面湿润无漏洒或积水现象。5.2.3.3.5作业时应控制车速,喷水口喷水有力,不得出现断续喷水的现象。不漏洗、不漏洒。DB44/T 2364202255.2.3.4清洗作业5.2.3.4.1道路侧石及交通隔离带等的清洗作业宜在机扫作业完成 15 min 后进行,白天作业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5.2.3.4.2清洗作业应注意调整喷架的高度和水压,可以与洒水车、机扫车、人工洗刷相互配合,以消除路面的积泥、沙石、污迹。5.2.3.4.3清洗作业时污物箱应保持密闭,作业过程中无污物拖、挂和污水滴漏现象。5.2.3.4.4清洗作业质
18、量要求作业后路面、侧石、交通隔离带以及道路相关公共设施周围无积尘、积水,路见本色。5.2.4环卫设施设备管理养护要求5.2.4.1废物箱箱体应摆放整齐、无错位、无缺失;外观应整洁无污迹,内壁应清洁无蝇、无臭、无污水。箱内积存垃圾不得超过投放口,无满溢、无撒落,并应及时清除。烟灰盒烟蒂烟灰无外溢。废物箱内胆可按需要配设垃圾袋。5.2.4.2保洁车、垃圾桶保洁车、垃圾桶应加盖,做到垃圾无外露,外观洁净、无明显破损、无污迹、无积尘和无异味;作业结束后,保洁车、垃圾桶及时清洁、归位,有序摆放。定期对保洁车、垃圾桶进行清洗、消毒。5.2.4.3工具房工具房无明显破损和异味,室内外保持干净整洁,工具摆放整
19、齐,无垃圾、杂物堆放;墙面无乱张贴、乱涂写,无积尘和明显污迹。5.2.4.4垃圾临时收运点垃圾临时收运点设置在道路两侧,不得影响交通,应定时将垃圾桶推出装车。收运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打扫卫生,确保地面无撒漏垃圾。5.2.4.5机动保洁车机动保洁车应保持外观干净整洁,作业安全警示设施齐全,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维修、保养,车辆证照齐全、技术性能良好。5.2.5应急作业5.2.5.1清扫保洁作业单位应制订相应应急作业预案。5.2.5.2作业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应急人员和设备等。5.2.5.3对道路突发事件作业(如清理撒漏垃圾、余泥渣土和油污等)需进入机动车道作业时,应做好交通防护和引导。5.2.5.4
20、道路交通事故或天气等原因引发的突发性大面积污染应在接到通知的指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处置。5.2.5.5在保洁区域发现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遗撒泄露,清扫保洁作业单位应及时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清扫保洁质量要求DB44/T 2364202265.3.1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5.3.1.1道路应达到“六无六净”。即:道路无垃圾、无杂物、无沙土、无积水、无污迹、无乱张贴涂画和小广告;路面干净,绿化带、绿地、树穴干净,边角侧石干净,排水明沟、排水篦和各类井盖干净,保洁车、垃圾桶等作业工机具干净,废物箱、工具房等环卫设施干净。5.3.1.2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下通道、车行隧道及涵洞的作业质量应达
21、到与之相连接的道路标准。阶梯、扶手、栏杆保持洁净,立面无乱张贴乱涂画和小广告。5.3.1.3步行商业街应路见本色,无痰迹、香口胶污迹;无沙土、余泥,侧石无污迹。5.3.1.4路旁绿地、绿化隔离带、行道树穴等公共绿地内无垃圾。5.3.1.5道路两侧广告牌、路牌、灯杆、邮筒、读报栏、雕塑等设施应保持整洁,无污迹、无积尘、无乱贴乱挂和破损标语。5.3.1.6公交候车站、地铁站地面等应整洁,无痰迹、香口胶污迹,其保洁质量应与所在道路保洁质量相同。5.3.1.7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分为四级,各等级道路路面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要求。表 2道路路面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控制指标清扫保洁等级果皮(片
22、/1000 m2)纸屑、塑膜(片/1000 m2)烟蒂(个/1000 m2)污迹(处/1000 m2)污水(m2/1000 m2)其它废弃物(处/1000 m2)一级3323无无二级55660.52三级81010101.56四级101215152.085.3.1.8一类道路应达到一级清扫保洁质量,二类道路宜达到二级及以上清扫保洁质量,三类、四类道路宜达到三级及以上清扫保洁质量。未列入清扫保洁道路分类表的道路不得低于四级清扫保洁质量。5.3.1.9各类道路清扫保洁的质量等级由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认定和发布。5.3.2公共广场保洁质量要求5.3.2.1主要文化娱乐游览区、大型比赛场地、大型购物展销
23、商场等的公共广场、停车场,主要交通集散地、火车站前广场等地面应洁净,无灰沙、污渍和污物。5.3.2.2公共广场的绿地、花坛、亭阁、假山、喷泉、水池、雕塑、广告、宣传画廊和围栏等设施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无污迹。5.3.2.3公共广场地面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公共广场地面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控制指标广场类型瓜果皮壳(片/100 m2)纸片塑膜(片/100 m2)烟蒂(个/100 m2)污迹(处/100 m2)其它废弃物(处/100 m2)文化娱乐展览游览区11无无1机场11无无1火车站、码头11121体育场馆11121长途车站12232大型公共广场13333DB44/
24、T 236420227表3公共广场地面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控制指标(续)广场类型瓜果皮壳(片/100 m2)纸片塑膜(片/100 m2)烟蒂(个/100 m2)污迹(处/100 m2)其它废弃物(处/100 m2)集贸市场33434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评价5.4.1质量评价一般规定5.4.1.1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评价由感观质量检查评价、道路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检测评价、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构成。可进行单项评价,也可进行两项或三项综合评价。5.4.1.2检查评价宜采用随机或选择重点道路的方式进行。5.4.1.3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应在降水 2 天后、路面较干燥、风力低于 4 级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的条件下进
25、行。5.4.2感观质量检查评价5.4.2.1在受检道路上选取 300 m500 m 路段,检查人员应根据表 4 的要求,对该路段进行独立检查评价,并按表 5 规定作记录。表 4道路感观质量评价标准评价项目项目权重质量要求评价得分范围得分说明道路整体3清洁,无成片垃圾、污渍、泥土、积水。1101 分为最差,10 分 为 最好。道路边角侧石、交通隔离带等3清洁,无积存垃圾和污水。110路面2呈现本色。110路边废物箱1清洁,无垃圾满溢,投放口不应堵塞,周围无垃圾,地面无污迹。110道路排水篦1无成片垃圾,周围无积水。110表 5道路清扫保洁感观质量评价评价项目道路整体边角侧石、交通隔离带路面路边废
26、物箱道路排水篦合计检查人评价分值检查人评价分值平均分权重3321110评价加权值5.4.2.2感观质量评价加权值应按式(1)计算。G=g13+g23+g32+g41+g51(1)式中:G感观质量评价分值,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g1整体感观评价平均分,权重取值3;g2边角侧石、交通隔离带感观评价平均分,权重取值3;g3路面本色感观评价平均分,权重取值2;DB44/T 236420228g4路边废物箱感观评价平均分,权重取值1;g5道路排水篦感观评价平均分,权重取值1。5.4.3道路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5.4.3.1在受检道路上选取 3 至 4 个不相邻的 300 m500 m 路段,分别于车行道
27、和人行道观测 1000 m2面积的可见垃圾污渍个(处)数,并应按表 6 分别记录每个路段观测结果。表 6路段可见垃圾污渍密度单位为个(处)/1000 m2路段序次车行道人行道12注1:观测对象不包括尘土、落叶、落花、落果、树枝等。注2:单独污渍以1 m2为1“处”,单独纸塑等垃圾以0.1 m2为1“个”。5.4.3.2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平均可见垃圾污渍密度应分别按式(2)计算:nn1jjd1d(1)式中:d 道路平均可见垃圾污渍密度,个(处)/1000 m2,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dj某路段可见垃圾污渍密度,个(处)/1000 m2;n 观测路段条数;j 观测路段序次。5.4.3.3道路
28、可见垃圾污渍密度检测结果应按表 7 的规定作 10 分制评价,并作记录。表 7道路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评价项目可见垃圾污渍密度分值10987654321车行道检测值个(处)/1000 m25.05.06.97.08.99.010.911.014.915.018.919.022.923.028.929.035.035.0评价分值人行道检测值个(处)/1000 m210.010.011.912.013.914.017.918.021.922.027.928.033.934.041.942.050.050.0评价分值评价加权值5.4.3.4道路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加权值应按式(3)计算。D=d15+
29、d25(2)式中:D 道路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加权值;d1车行道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分值,权重取值 5;DB44/T 236420229d2人行道可见垃圾污渍密度评价分值,权重取值5;5.4.4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5.4.4.1道路垃圾量检测的主要采样工具包括:吸尘器(标称负压20 kPa),平方米框架,天平(精确度 0.1 g),扫帚和毛刷等。5.4.4.2道路垃圾量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受检道路随机选取 34 个路段,于非机动车行道(靠路边侧石)和人行道分别选取采集 1 m2面积垃圾样品的采样点;b)将平方米框架置于路面,先用扫帚收集较大垃圾;再用吸尘器,将吸口紧贴路面往复抽吸两遍,收
30、集集尘箱(袋)和过滤网的尘土;然后将较大垃圾与尘土合并为一个样品;c)用天平称量垃圾重量,称准至 0.1 g,保留一位小数,并应按表 8 的规定作记录。表 8路段垃圾量检测单位为g/m2路段序次车行道人行道125.4.4.3道路车行道平均垃圾量和人行道平均垃圾量应分别按式(4)计算:n1jjCn1C(1)式中:c道路平均垃圾量,g/m2;cj某路段垃圾量,g/m2;n受检路段条数;j受检路段序次。5.4.4.4道路垃圾量检测结果按表 9 的规定作 10 分制评价,并作记录。表 9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评价项目垃圾量分值10987654321检测值g/m240.040.049.950.059.960
31、.074.975.089.990.0109.9110.0129.9130.0149.9150.0169.9170.0评价分值车行道人行道评价加权值5.4.4.5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加权值应按式(5)计算。C=c15+c25(2)式中:DB44/T 2364202210c道路垃圾量检测评价加权值;c1车行道垃圾量检测评价分值,权重取值5;c2人行道垃圾量检测评价分值,权重取值5。6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质量要求作业基本要求6.1.1垃圾收集作业6.1.1.1人工收集垃圾6.1.1.1.1人工收集垃圾应定时定点定人,以“不扰民、不污染、优质服务”为目标。6.1.1.1.2收集过程应无垃圾遗撒、无污水滴漏
32、污染地面。6.1.1.1.3开展垃圾分类区域应分类收集,不得混合收集。应根据垃圾分类的类别,分别采用每日收集和定期收集方式作业。6.1.1.1.4垃圾收集点的垃圾收集完毕后,应清理地面,无散落垃圾和积留污水,无恶臭,无蝇蛆。6.1.1.1.5居民的生活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应每日收集,无堆积;单位的生活垃圾应按时收集,无积压,无腐烂发臭。废旧家具、家用电器等大件垃圾应按指定地点存放,定期收集。6.1.1.1.6不应使用竹箩或其他会滴漏的容器上门收集垃圾。收集容器装载不应过满,收集过程密闭。6.1.1.2小型收集车收运垃圾6.1.1.2.1小型收集车非装卸作业时应保持车箱密闭。车辆破损处应及时修
33、复,并定期翻新。6.1.1.2.2不应为了多装垃圾在车内插板加高加宽。6.1.1.2.3分类收集的垃圾应分类收运。6.1.1.2.4垃圾装运过程应及时清理撒漏垃圾污水,运输过程应保持密闭,沿途无扬、撒、滴、漏现象,车身干净,无外挂垃圾杂物。6.1.1.3废物箱管理养护6.1.1.3.1废物箱应定位设置,摆放整齐、安装规范、方便投放,满足垃圾分类要求。6.1.1.3.2采用垃圾分类废物箱应标识明确,文字、图片、标识清晰,并应分类收集。6.1.1.3.3废物箱应定时清洗、喷洒消毒和灭蚊蝇。保持外观整洁,无破损和锈蚀,无浮灰,无乱涂写、乱张贴、乱刻画。6.1.1.3.4废物箱内的垃圾应及时清除,无满
34、溢、无撒落。箱顶和周边 2 m 范围内应整洁、无垃圾、杂物和污水,无蚊蝇。6.1.1.4垃圾桶点管理养护6.1.1.4.1垃圾桶点应满足垃圾分类要求,周围应设置围蔽,并应设置标识牌,公布垃圾桶点名称、作业时间、管理养护单位、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桶点内应硬底化、无坑洼,应设置污水排放管道。6.1.1.4.2每天作业完毕,桶点内外应清洗洁净,做到无垃圾堆积、无积水、无蚊蝇和卫生死角。6.1.1.4.3桶点内垃圾桶应桶盖完整,桶身洁净,摆放整齐。6.1.1.4.4垃圾桶装载垃圾待运过程,应保持桶盖密闭,周围无散落垃圾。6.1.1.4.5应根据环境、气候状况,及时或定期对桶点进行喷洒消毒和灭蚊蝇。6.1
35、.2垃圾转运站作业DB44/T 23642022116.1.2.1垃圾转运站应满足垃圾分类要求,设有通风、降尘、除臭设施和污水收集处理排放设施。6.1.2.2垃圾转运站应有专人管理,设备设施应有专人操作和维护保养。站内卸料平台等危险位置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6.1.2.3垃圾转运站门口应设置标识牌,公布转运站名称、作业单位、开放时间、投诉电话、监督部门等。6.1.2.4站内应通风良好,无恶臭。墙壁、窗户及机械设备部分应无积尘、蛛网、无污迹、杂物,无乱贴乱画。地面无垃圾、无积水。站内应张贴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章等制度。6.1.2.5垃圾车、垃圾厢等设施应清洁,无积垢,无吊挂垃圾。各
36、类工具、物品摆放整齐有序。6.1.2.6转运站周围 5 m 内无乱拉乱挂,无垃圾及污水污渍,绿化良好。6.1.2.7垃圾收集车、运输车应有序进站,垃圾装卸应文明作业,避免扬尘污染,降低作业噪音。6.1.2.8垃圾卸料、压缩过程中,应启动除臭系统除臭降尘,确保站内外的空气清新;装卸作业完毕,应及时清理地面散落垃圾和污水,保证站内污水和冲洗水排放通畅。6.1.2.9站内的垃圾应当日清运。如因特殊原因,临时要在站内过夜必须加盖密闭,必要时启动除臭系统。6.1.2.10禁止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废物进入转运站。大件垃圾、树枝、家具等应拆解后进站转运。未设置分拣设施的转运站,禁止在
37、站内分拣废品。6.1.2.11垃圾转运站应定期进行消杀和消毒。6.1.2.12垃圾转运站管理人员应及时规范做好各类作业记录和数据统计。6.1.3垃圾运输作业6.1.3.1城市生活垃圾运输应采取密闭方式进行,不得敞开式运输垃圾。6.1.3.2机动车收运垃圾应按车辆核定量装载垃圾。装载作业结束应清理现场,地面无散落垃圾和积留污水;车尾部无夹带垃圾,无滴漏。运输过程密闭,无二次污染。6.1.3.3桶装垃圾收集车应按照车辆核定装载桶数装载,不得超装。垃圾桶的桶盖应盖好,桶内垃圾不得满溢,装载过程不得泄漏。6.1.3.4现有敞口吊斗垃圾车应加盖,不得超高、挂包、超载运输垃圾,并应尽快淘汰此类垃圾车。密闭
38、生活垃圾运输车应经常检查车辆密封构件,确保不洒漏污水。6.1.3.5垃圾运输车辆应保持车牌号码完整,车容整洁,无污物和明显污渍。车门应喷印清晰的作业单位名称和编号。6.1.3.6垃圾运输应避开交通高峰期。在居民住宅附近的垃圾转运站装运垃圾时,应尽量避开早晨、中午时间,作业时注意减少噪声。6.1.3.7垃圾运输过程应无垃圾扬撒、拖挂和污水洒漏。垃圾应运输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场)卸载,禁止乱倒、乱卸。6.1.3.8运输作业结束应将车辆清洗洁净,返回指定的停车场所。作业质量要求6.2.1垃圾收集作业质量要求6.2.1.1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作业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三个级别。6.2.1.2垃圾收集作
39、业质量应符合表 10 的要求。DB44/T 2364202212表 10垃圾收集作业质量控制指标作业项目质量级别优秀良好合格人工收集垃圾收集点未及时清理导致满溢(有无)无无无收集后,垃圾收集点周边出现垃圾未清理(处)无12因收集操作不规范导致污水滴漏至垃圾收集点地面(有无)无无无小型收集车垃圾满溢、飘落至路面(有无)无无无车箱密闭(有无)有有有车身吊挂袋子装载垃圾(有无)无无无车箱插板、加高(有无)无无无污水从收集车上滴漏到路面(有无)无无无废物箱废物箱投放口至箱底留存垃圾量1/22/3接近投放口箱盖与箱体可分离的废物箱归置须一致,且投放口的朝向应便于投放(有无)有有有废物箱应有防雨装置(有无
40、)有有有垃圾桶点桶点周边体积5 cm3垃圾(处)无13桶点周边污水积存(cm2)无无100垃圾桶桶盖密闭,排放整齐(有无)有有有6.2.1.3垃圾收集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质量应符合表 11 的要求。表 11垃圾收集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质量控制指标类别禁止存在的污染现象限制存在的污染物污染源单个污染源的物理量质量级别优秀良好合格箱体严重破损;箱体表面呈条状、块状的污水痕迹破损有 1 处轻微破损1 处2 处4 处浮尘当划痕长度为 10 cm 时出现浮尘堆积1 处2 处4 处箱周围条状污染物及块状污染物点状污染物0.25 m 半径范围内有点状污染物(m)0.512可视范围出现成堆苍蝇苍蝇可视范围出现苍蝇
41、(只)1 只2 只3 只注:垃圾收集设施指的是废物箱、垃圾桶、小型收集车等。6.2.2垃圾转运站作业质量要求6.2.2.1垃圾转运站作业质量应符合表 12 的要求。DB44/T 2364202213表 12垃圾转运站作业质量控制指标作业项目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垃圾转运站可视范围出现体积在 10 cm3以下的单个垃圾(处)246压缩时垃圾箱排水阀关闭、污水沟渠出现堵塞或站内污水积存,降尘除臭系统未开启(有无)无无无垃圾箱有污物或吊挂物(处)无12垃圾箱体离开放置坑后,放置坑内留存体积在 20 cm3以下的单个垃圾(处)246转运站作业时出现收集车堵塞交通(有无)无无无直接转运未拆分的大件垃圾(有
42、无)无无无6.2.2.2垃圾转运站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应符合表 13 的要求。表 13垃圾转运站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质量控制指标类别禁止存在的污染现象限制存在的污染物污染源单个污染源的物理量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墙壁、地面、窗户1.条状污染物2.块状污染物3.乱涂写4.乱张贴5.乱刻画点状污染物0.25 m半径范围内有点状污染物(m)0.512浮尘当划痕长度为 10 cm 时出现浮尘堆积(处)246箱体严重破损;箱体表面呈条状、块状的污水痕迹;破损有 1 处面积10 cm2的轻微破损(处)124浮尘当划痕长度为 10cm 时出现浮尘堆积(处)124箱周围条状污染物及块状污染物点状污染物0.25 m半
43、径范围内有点状污染物(m)0.512可视范围出现成堆苍蝇苍蝇可视范围出现苍蝇(只)124站内空气强烈臭味臭味臭味强度(级)122注1:臭味强度级别分为:1级为无臭;2级为微有臭味;3级为明显臭味;4级为强烈臭味。注2:臭味强度检查可参见附录A,由检查人员现场进行。6.2.3垃圾运输作业质量要求6.2.3.1垃圾运输作业质量应符合表 14 的要求。表 14垃圾运输作业质量控制指标作业项目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机动车收运垃圾满溢超载(有无)无无无车身吊挂垃圾(处)023收集后地面留存垃圾污渍累计(m2)0.511.5出现“扬撒滴漏”现象造成二次污染(有无)无无无表 14垃圾运输作业质量控制指标(续)
44、DB44/T 2364202214作业项目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机动车收运收运过程中占道造成交通堵塞(有无)无无无垃圾运输车辆垃圾运输车辆及时到站并及时清走转运站垃圾(有无)有有有出现“扬撒滴漏”现象造成二次污染(有无)无无无运输过程中箱体有污物或吊挂物(处)无126.2.3.2垃圾运输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应符合表 15 的要求。表 15垃圾运输设施的外观容貌保洁质量控制指标类别禁止存在的污染现象限制存在的污染物污染源单个污染源的物理量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合格车身严重破损;箱体表面呈条状、块状的污水痕迹。破损有 1 处面积10 cm2的轻微破损(处)124浮灰当划痕长度为 10 cm 时出现浮灰堆积(
45、处)124标识磨损、大面积油漆剥落油漆剥落单个20 cm3的面积油漆剥落或标识模糊(处)124注:垃圾运输设施包括机动收集车、自卸式垃圾运输车、自压自卸式垃圾运输车、集装箱式垃圾运输车等。作业质量检查评价6.3.1一般规定6.3.1.1垃圾收集和运输作业质量的检查评价包括人工上门收集、废物箱收集、小型收运车收运(或机动车收运)、垃圾桶点保洁转运、垃圾转运站保洁转运,垃圾运输评价。可根据环卫作业的要求进行单项检查评价,也可根据不同的垃圾收集和运输方式进行多项组合的综合评价。6.3.1.2单项检查评价清洁度分值由其单项评价分值的算术平均值确定,综合评价清洁度分值按各单项评价算术平均值乘以各单项权重
46、的综合加权值确定。6.3.1.3检查宜采用随机或选择重点部分作业区域的方式进行。6.3.1.4各项作业质量检查评价应根据第 6.2 条作业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进行。6.3.1.5在作业质量检查对象中,对缺少的评价子项目,应先扣除所缺子项分数,再将实际得分百分制换算。6.3.2垃圾收集作业质量检查评价6.3.2.1人工收集及小型车收集质量评价6.3.2.1.1人工收集及小型车收集质量评价内容及评分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DB44/T 2364202215表 16人工上门收集及小型车收集质量评价内容及评分评价分项及分值评价子项子项评价内容子项得分范围子项实际得分分项得分评价得分人工收集(50 分)垃
47、圾收集点未及时清理导致满溢(有无)无20有0收集后,垃圾收集点周边出现垃圾未清理(处)无101826305因收集操作不规范导致污水滴漏至垃圾收集点地面(有无)无20有0小型收集车(50 分)垃圾满溢(有无)无10有0车箱密闭(有无)有10无0车身吊挂袋子装载垃圾(有无)无5有0车身插板、加高(有无)无5有0污水滴漏(有无)无5有0出现划痕长度为 10 cm 时堆积的浮灰(处)14523341240箱体有 1 处面积10 cm2的轻微破损(处)181025734344026.3.2.1.2检查人员在受检区域随机选取 3 个4 个点进行检查。每个检查人员按表 16 的要求对受检对象进行独立评分,并
48、按表 19 规定做记录,并计算分项得分和评价得分。各点的评价得分按式(6)计算,即取检查人员的评分算术平均值。n1iijKn1A(1)式中:Aj第j个检查点的评价得分;Ki第i位检查员的评分;n 检查人员总数。6.3.2.1.3受检区域评价分值按式(7)计算,取各检查点得分的算术平均值。n1jjAm1B(2)式中:DB44/T 2364202216B受检区域评价得分;m检查点总数;Aj第j个检查点的评价得分。6.3.2.2废物箱保洁质量检查评价6.3.2.2.1废物箱保洁质量检查评价内容及评分应符合表 17 的规定。表 17废物箱保洁质量评价内容及评分评价项及分值评价子项子项评价内容子项得分范
49、围子项实际得分评价得分废物箱(100 分)废物箱投放口至箱底留存垃圾量1/215202/31014接近投放口39达到或高于投放口02箱盖与箱体可分离的废物箱归置须一致,且投放口的朝向须便于投放(有无)有15无0废物箱应有防雨装置(有无)有15无0出现划痕长度为 10 cm 时堆积的浮灰(处)2131534111256910608箱体有 1 处面积10 cm2的轻微破损(处)113152111234910408箱体周围 0.25 m 半径范围内有点状污染物(m)0.51520110142592046.3.2.2.2检查人员在受检区域按 5%10%的比例(不少于 3 个)随机选取废物箱进行检查。6
50、.3.2.2.3检查人员按表 17 的要求对受检对象进行独立评分和记录,并计算评价得分。废物箱的评价得分取检查人员的评分算术平均值,按式(6)计算。6.3.2.2.4受检区域废物箱评价总分值取各检查点受检废物箱得分的算术平均值,按式(7)计算。6.3.2.3垃圾桶点保洁质量检查评价6.3.2.3.1垃圾桶点保洁质量检查评价内容及评分应符合表 18 的规定。DB44/T 2364202217表 18垃圾桶点保洁质量评价内容及评分评价项及分值评价子项子项评价内容子项得分范围子项实际得分评价得分垃圾桶点(100 分)桶点周边 5 cm3垃圾(处)无20115231014309桶点周边污水积存(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