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5 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 232-2022 大球盖菇 林下栽培 技术规程 2022 07 29 发布 2022 07 29 实施 黔 东 南州 市 场监 督 管理 局 发 布 DB5226/T 232-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林地 条件.1 5 菌种 制备.2 6 栽培 技术.3 7 管理 技术.4 8 档案 记录.4 DB5226/T 23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
2、: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 起草规 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黔 东南 州农 业科 学院提 出。本文件 由黔 东南 州农 业农 村局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黔 东南 州农业 科学 院、贵州 赛因 思农业 科技 发展 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谌 金 吾、杨永 成、苏 昌龙、王 杰、孙 厚静、蒋 芳芳、陆 玉胜、蒙 辉、吴元华、李 威、王 正文、郭显 会、陆兰 芳、谢 永、王明 鸾、李膳 利、杨 再云、杨俊 春、胡庭 坤、李 琳 琪、陈 杰、黄 燕、韦 军斌、高红 艳、杨胜 江
3、、尚 斌、吴 清江、陆 承云。DB5226/T 232-2022 1 大球盖菇 林下栽 培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大 球盖 菇林 下栽培 的术 语和 定义、林 地条件、菌 种制 备、栽培 技术、管理 技术 和档 案记录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贵 州省 黔东 南州大 球盖 菇林 下栽 培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的 内 容通 过文 中 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中,注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仅 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括 所有 的修 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GB/T 12
4、728 食 用菌 术语 NY/T 391 绿 色食 品 产 地环境 质量 NY/T 393 绿 色食 品农 药 使用准 则 NY/T 528 食 用菌 菌种 生 产技术 规程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3 术语 和 定义 GB/T 12728 界 定的 以及 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大 球盖 菇 大球盖 菇又 名皱 环球 盖菇、皱球 盖菇、酒红 球盖 菇、赤松 茸,俗 称粗 腿蘑、益肾菇、彩 云菇,因其形似松 茸,又被 称为“松 茸菇”和“云茸”,是球 盖菇科、球 盖菇 属的 珍稀 食用菌。3.2 采 收期 幼菇长 大成 熟,达到 采收
5、 标准的 时间 段。采收 期 5d7d。3.3 转 潮期 采菇后 至菌 丝重 新萌 发成 菇蕾、幼菇 和成 菇的 时间 段。转 潮 期15d 20d。3.4 林 下栽 培 依托林 下自 然生 态环 境小 气候,结合 大球 盖菇 生物 学属性 进行 人工 栽培。4 林地条 件 4.1 林地选 择 DB5226/T 232-2022 2 坡度25,林 分郁 闭度 0.3 0.8,土 壤 pH 值 5.5 8.0,通 风良 好,排 灌便 利,杉、松、柑橘 等常绿树 林;梯带 油茶 林、经果林 等,梯带 宽度 在 2m 以上。4.2 基地选 择 4.2.1 条件 选择符 合绿 色食 品生 产要 求、交
6、通 便利、水 质优 良,周围无 污染,远离 城区、工 矿区、畜 禽养 殖区,距离交 通主 干 道150m 以上。4.2.2 产地环 境 应符 合NY/T 391 的 规定。4.2.3 辅助设施 按用 水量1m3/667m2建 高 位水池 及配 套灌 溉设 施。5 菌种制 备 5.1 菌种选 择 5.1.1 菌种 选择优 质、高产、商 品性 强、广 温、抗逆 性强、出 菇转潮 快、适宜 黔东 南州 栽培的 品种。5.1.2 制种时 间 一级 种6 月8 月,二级 种 7 月9 月,三级 种 8 月10 月。5.2 菌种生 产 各级菌 种生 产应 符 合 NY/T 528 的规 定。5.2.1 一
7、级种 生产 培养基:a)马 铃薯200g,蔗 糖 25g,玉米 粉 4g,蛋白 胨 1g,6-BA 0.5 mg,琼脂20g,水 1000mL。b)在1000mL 常规 PDA 培 养基中 添加 磷酸 二氢 钾 1g,硫酸 镁 1g,酵母 粉 1g,蛋白 胨1g。培养基 配制 好后,装 入 18mm 180mm 的带 硅胶 塞试 管,压力0.11Mpa 0.12Mpa,温度121,灭 菌20min 后取 出摆 斜面,冷 却至 30,接入 菌种,于25 避 光培 育 13d 15d,菌丝长 满管,进 一步 转 管扩繁,转管 次数 不能 超 过3 次。5.2.2 二级种 生产 培养基:a)谷 壳8
8、0%,杂木 屑 10%,棉籽 壳10%。培养 基含 水量 65%70%。b)谷 壳75%,杂木 屑 25%。培养 基含 水 量65%70%。培养基 配制 好后,装 入规 格为(13.0cm 18.0cm)(26.0cm 36.0cm)(0.05mm 0.08mm)聚丙烯食 用菌 菌袋 中,压力 0.11Mpa 0.12Mpa,温度121,灭 菌 2h 4h。菌 袋冷却 至 30 以 下,接 入一级种,25 避 光培 育 35d 45d,菌 丝长 满袋,获 得二级 种。DB5226/T 232-2022 3 5.2.3 三级种 生产 培养基 和接 种方 法同 二级 种生产 方法,所 用菌 种为
9、二级种。6 栽培技 术 6.1 栽培基 质配 制 6.1.1 栽培基 质配 方 a)杂 木屑30%,谷 壳 20%,玉米 芯50%。b)谷 壳50%,玉米 芯 50%。栽培基 质质 量安 全要 求应 符合 NY/T 1935 的规 定。6.1.2 发酵料 栽培 基质 培养基 质拌 匀后,加 入 1%的石灰 水至 含水 量达 到 70%75%;在 背风 向阳 处建 宽为 1.5m 2.0m,高为 1.2m 1.5m,长 不限 的 梯形料 堆,在料 堆表 面间 隔 0.5 m 打直 径为8.0cm 10.0cm,深 为1.2m 1.5m的通气 孔,可 在料 堆表 面 覆盖塑 料薄 膜。第 一次 翻
10、 堆:当料 温55 时,维 持 1d 2d,把 料堆 内外 上 下翻匀,补水 至含 水量 达 到70%75%,完成 第一 次翻 堆;再 重复 翻堆 两次,完 成发酵。6.1.3 生料栽 培基 质 培养基 质充 分混 合后,在3%石灰 水中 浸 泡72h 后,捞出、沥 水2h,直 接作 为 栽培基 质。6.2 林地整 理 清理林 下小 灌木、杂 草和 枯枝落 叶,堆积 于树 下;按照 50kg/667m275kg/667m2石 灰粉 撒于 地面,翻耕林 下10.0cm 厚 土层,不伤林 木根 系,平整 林地。6.3 建畦播 种 6.3.1 时间 9 月11 月,海 拔 在 1400m 以上 林地
11、 可提 前至8 月。6.3.2 方式 9 月10 月 中旬 播种 栽培,采用 发酵 料栽 培基 质栽 培;10 月下 旬11 月 播种 栽培,可以 采用 生 料栽培基 质栽 培,也可 以采 用发酵 料栽 培基 质栽 培。6.3.3 方法 从高至 低顺 坡度 堆积 栽培 基质建 栽培 畦,宽 30.0cm 35.0cm、厚 10.0cm 20.0cm、长 15m 25m;把三级 种掰 成 3.0cm 5.0cm 大小 的菌 种块,每 隔 10.0cm 播 于栽 培畦 中,深为 5.0cm 8.0cm。菌种 播入后,恢复 栽培 畦呈 现“”形 状。栽培 畦之 间 留40.0cm 50.0cm 作
12、业通 道。6.4 浇灌铺 设 在作业 通道 两侧 铺设 喷灌 带,或 者在 栽培 畦上 铺设 喷淋设 施。6.5 覆土覆 草 DB5226/T 232-2022 4 菌种播 入栽 培 畦30d 40d,菌丝长 满整 个栽 培畦 后,把预留 作业 通道 的林 下土 壤覆盖 在栽 培畦 上,盖土厚 度3.0cm 5.0cm;把清 理 林地 预留 的杂 草、枯叶等 覆盖 于覆 土上,覆 草厚 度 3.0cm 5.0cm。7 管理技 术 7.1 发菌管 理 利用滴 灌/喷灌 设备 设施,保证栽 培畦 基料 含水 量 65%75%,畦 面空 气相 对湿 度 75%以上。7.2 催蕾管 理 覆土覆 草后,
13、利用喷 淋设 施 浇透栽 培畦,一天2 次(早 上 8:00,晚上20:00),每 次浇注 时 间 30min 60min,栽培 畦面 空气相 对 湿度 85%以 上。每6d7d 翻动覆 草1 次,加 强通 风 透气,直 至菌 丝扭 结成 白色子实 体原 基。7.3 长菇管 理 按照“少喷、勤 喷、细喷”的喷 水原 则,保持 表土 湿润及 空气 相对 湿 度85%以上,若有 条件 此时 可喷雾 化 水。7.4 成菇采 摘 大球盖 菇 达 到采 收期 后进 行采摘,以 菌膜 尚未 破裂,菌盖 为钟 形时,最 迟应 在菌盖 内卷,菌 褶皱 为灰白色 时采 摘。采摘 时用 拇指和 食指 抓住 菇体
14、下部,轻轻 旋转 菌柄,使 其松 动后,轻轻 拔出 菇体,尽 量不要破 坏栽 培畦 表面 菌丝 体。采 摘完 成后,去 除菇 脚泥土。7.5 转潮 期 管理 采菇后,清理 畦面 菇残 体,抚 平栽 培畦 面,静息 养 菌 2d 3d。如 连续 晴天,可以在 养菌 后浇 水,以料畦边 缘有水 微微渗 出为 宜,并 保持基 料含水 量 65%75%和栽培 畦面空 气相 对湿度 在 85%以上。采后15d20d,出第 2 潮 菇。第 2 潮 菇采 后,静息 养 菌2d 3d,方 法 同 第一 潮菇 采后管 理。可 出 3 潮 菇。7.6 病虫害 防控 7.6.1 日常防 控 每隔20d,用生 石灰
15、粉 10kg/667m215kg/667m2撒 在 作业道 和栽 培场 地四 周边 缘地带。7.6.2 出菇期 防控 糖醋液 防虫:每 4m2用 100mL 糖 醋液 悬挂 于畦 面上 方50.0cm 100.0cm 处,每 10d 更 换一 次,更 换的糖醋 液集 中移 除栽 培场 地无害 化处 理。糖醋 液配 制比例 为红 糖:白醋:水:白酒:吡 虫啉=2:5:90:2:1。出菇期 病虫 害防 控使 用农 药应符 合 NY/T 393 的规 定。8 档案记 录 建立生 产档 案,记录 栽培 的温湿 条件、栽 培季 节、菌种、栽培 基质 配方 及处 理、产 量、品 质、采 收时间、病虫 害防 治和 用药 等。DB5226/T 232-2022 5 DB5226/T 232-2022 6 DB5226/T 23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