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5226 黔 东 南 州 地 方 标 准 DB5226/T 231-2022 发 布 杉(松)林下香菇 生产技术 规程 2022-06-30 发布 2022-09-30 实施 黔 东 南州 市 场监 督 管理 局 DB5226/T 231-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产地 环境.2 5 栽培 技术.2 6 出菇 管理.3 7 病虫 防治.3 8 采收 加工.4 9 建立 档案.4 附录 A(资料 性)香菇 主要病 虫害 药剂 选择 与防 治.5 DB5226/T 231
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 照 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 分:标准 化文件 的结 构和起 草规 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内容 可能涉及专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黔 东南 州林 业局 提出并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黔 东南 州农业 农村 局、黔东 南州 林业局、黔 东南 州市 场监 督管理 局、贵州 万隆农业科技 有限 公司、雷 山欧 波农农 旅专 业合 作社。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苏 昌 龙、龙翔、谌 金吾、潘佰 文、赵 书阳、文 光碧、杨永 成、陈 文华、梅 正茂、潘春晓、顾 艳梅、杨 露、李
3、膳利、陆 兰芳、郭 显会。DB5226/T 231-2022 1 杉(松)林下香 菇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杉(松)林 下香菇 生产 技术 的术 语和 定义、产地环 境、栽 培技 术、出菇 管理、病 虫 防治、采 收加 工、建立 档案 等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黔 东南 州杉(松)林下 香菇 的生 产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中,注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
4、。GB 4806.7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 食品 接触 用塑 料材 料 及制品 GB/T 8321.8 农 药合 理使 用准则(八)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试行)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 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 安全 使用 规范总 则 NY/T 2375 食用 菌生 产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香菇 口蘑科、香 菇属 的可 食用 大型真 菌。3.2 菌棒 香菇原 材料 通过 配制、装 袋、灭 菌、接 种、菌丝 培 养后,在高 压聚 乙烯 或聚 丙烯袋 中长 有菌 丝的
5、棒状或带 状菌 体。3.3 菌棒补 水 用压力 喷雾 器、注水 器等,往接 种发 菌的 菌棒 或椴 木内补 充水 分,使水 分渗 透到菌 棒内 或 椴 木 内。3.4 DB5226/T 231-2022 2 鲜香菇 用于保 鲜销 售的 未完 全开 膜,且 菇盖 直径 为2.5cm 7.0cm 的 鲜香 菇。4 产地环 境 坡度 12 18,林地 郁 闭度 0.5 0.8,树 龄5 年 以上,林木 间 距5m 10m,土 壤pH 5.5 7.0,土质疏 松,空气 清新,水 源洁净,透 气保 水,并符 合 GB 15618 规 定。5 栽培技 术 5.1 时空布 局 在500m 以 下低 海拔 河
6、谷 区,选 用高 温型 菌种(出 菇 温度 2025),立 冬 至春初(11 月1 月)接种,室内 养菌,“立夏”进入 林下 立放 排栽,夏 季出菇。在 800m 以上 中高 海拔地 区,选用 中偏 高 温型菌种(出菇 温 度 15 20)或 高温 型菌 种(出 菇 温度 20 25),1 月2 月 制袋 接种,室内 或林下搭 棚养 菌,“清 明”后转入 林下 客土 地栽 或摆 棒立栽 或立 体吊 栽或 椴木 栽培,夏秋 出菇。5.2 种植方 式 5.2.1 客土地 栽 选在树 木行 间距 大 于2m 的 林地作 阴畦。距离 树脚40cm,开挖 成宽80cm 100cm、深 20cm、长度 依
7、地势而 定的 种菌 阴畦。畦坑开 好,对床 面浸 水增 湿,1d 2d 后平 整畦 床,接着 每 平方 米撒 施生 石 灰200g300g 消 毒畦 面及覆土,喷雾 敌敌畏 随即 覆膜熏 蒸灭虫,再 过 2d 3d,将 发好菌 且瘤状 物突 起变软 的菌棒 脱袋紧 贴 平卧畦床,转色 较好 的一 面 朝上,每 畦平 摆菌 棒 2 排3 排,菌棒 间距 2cm 3cm,畦 的四 周留 空 5cm 7cm,菌棒间 填满 湿润 壤土,并 覆土菌 棒至 其表 面露 出 1/3。捣平 覆土 面,留 出排 水 沟,盖上 地膜 小拱 棚(膜边距菌 棒 15cm 20cm)保 温保湿 和防 止病 虫侵 入。5
8、.2.2 摆棒立 栽 选在树 木行 间距 离大 于 3m 的林地 作阳 畦。距 离树 脚30cm,按 照宽150cm、高 20cm,长 度依 地势 而定,用 长 150cm 的 竹木 桩插 在畦两 旁建 成顶 高 100cm 120cm 的 种菌 阳畦。竹木 桩间 距 1m 并用 拉杆 撑牢,棚架上 先盖 薄膜,膜 上再 覆遮阳 网。畦与 畦之 间,留出 40cm 作业 通道,周 边 开出排 水沟。阳畦作 好,向 畦内 浸水 增 湿。1d2d 后平 整畦 面,接着顺 阳畦 延长 方向,按 行距 50cm、高度30cm用竹木(或 铁丝)作 横杆 平拉做 成菌 棒立 放带,每 条立放 带两 端固
9、牢并 在间 距 2m 处 用小 木桩 支撑 防 止下榻,随即 杀菌 灭虫 消毒。再过 1d2d,将菌 棒高 度的 2/3 斜 靠在 横杆 上,菌棒与 地面 夹角 约 75,菌棒间 距 2cm。5.2.3 立体吊 栽 选在树 高 5m 以 上、树 木间 距 4m 8m 的杉(松)干 性 林地进 行,郁 闭度 达 0.30 以上。利 用杉(松)林木作 支柱,在 距离 地表 2m 3m 处选 用塑 钢线(或 镀锌线、铝 包线、压 膜线、竹木 竿等)平 行拉 直 拴在树体 上,使用 尼龙 绳线 系牢,再将 养好 菌转 好色 的完好 香菇 菌棒 或菌 袋,按菌棒(袋)间 距 5cm 悬挂到塑钢 线上。每
10、条 吊带 串 连菌棒(袋)5 个8 个,距离地 面不 少 于10cm,悬 挂后地 面每 平方 米普 撒生石灰 200g。DB5226/T 231-2022 3 5.2.4 椴木栽 培 选用秋 伐树 龄 达15 年、口 径15cm 以 上的 壳斗 科、桦 木科、杜英 科、胡桃 科、金缕梅 科等 阔叶 林木作椴木,在 水源 方便、避 风 向阳、坡 度平 缓的 杉(松)林 地安 排椴 木接 种栽 培。将放 置50d 60d 的 树木 截 成长 1m 1.2m 的椴 木,截 口用石 灰水 涂抹 消毒,按“井”字形 堆叠 放使其干燥。当 椴木 干燥 后含 水量为 40%50%时,喷清 水放置 1d 晾
11、干树 皮水 汽。气温稳 定在 510 时接种(2 3 月),先在 椴 木上打 开直 径 为 12mm 的 树皮盖,再 向木 质部 打入 直径 9mm 10mm、深 20mm的接种 穴,穴内 填入 发育 良好的 木屑 菌种,之 后用 树皮盖 或湿 润玉 米芯 封穴 压实。6 出菇管 理 6.1 温度 采取覆 膜或 揭膜 措施,调 节土 温 18 24,离 地10cm,气温 21 26,加大昼 夜温 差。6.2 湿度 保持土 壤含 水 量45%55%、菌棒 含水 量60%65%、空气湿 度 85%90%。采前 一天停 止给 香菇 菌棒或椴木 补水。6.3 光照 出菇前 期,调节 光照 强度 在 2
12、00Lx 600Lx。6.4 通风 按时刺 孔,满足 菌丝 生长 对氧气 需求。出 菇过 程中 当气温 增 高28 以 上时,下膜揭 棚透 风。6.5 催菇 地栽菌 棒覆 土后 浇 水 1 次,之后 每天 喷雾 化水2 次3 次,保 持棚 温19 21,空 气湿 度85%90%。当菌 棒表 面形 成大 量 白色气 生菌 丝后 揭膜 通风,促 使气 生菌 丝倒伏;当 菌棒表 面形 成白 色菌 膜时,保持空 气湿 度85%90%,及时清 除菌 棒分 泌的 黄褐 色水珠。菌 棒转 色期 约15d,转色 脱袋 后,覆 膜保 湿,控温 19 21。菌棒 出 现瘤状 突起 时,适量 喷施 雾化水,每 天通
13、 风降 温 20min 30min。6.6 换潮 第一批 成熟 香菇 采收 结束 后,对 菌棒 停止 喷水,揭 膜通风 8h12h,复 壮菌 丝 7d。通过3d4d 干湿交替 和冷 热刺 激,促进 第二潮 香菇 出菇。7 病虫防 治 7.1 防治原 则 遵循“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植保 原则,以农 业 防治、物理 防治 为主,严 控化学 防治。按 照 NY/T 2375 和GB/T 8321.8 的 要 求执行。7.2 主要病 虫害 DB5226/T 231-2022 4 病害主 要有 霉菌(包 括绿 霉、木 霉等)、毛霉、粘 菌、盘 菌、鬼伞 等;虫害 主要有 蚂蚁、线 虫、菌蚊、菇
14、 蛾、蛞蝓 等。7.3 防治方 法 7.3.1 农业防 治 合理安 排生 产季 节,选好 优质原 料,规范 生产 过程,消毒 周边 场所,保 持环 境卫生。7.3.2 物理防 治 采用隔 离措 施进 行保 护,或者用 有色 粘虫 板、香甜 食物、田间 诱捕 器、诱虫 灯等方 法诱 杀虫 害。7.3.3 化学防 治 按照 GB/T 8321.8、NY/T 393、NY/T 1276 的规 定执 行。香 菇主 要病 虫害 药剂 选择与 防治 见附 录 表A。8 采收加 工 8.1 采收 商品香 菇以 菌 盖68 成 熟 为佳,即菌 膜即 将破 裂、菌盖尚 未充 分展 开、边缘 内卷、形成“铜 锣边
15、”时,选 择晴 天采 收。采菇 时 用拇 指和 食指 按住 菇柄 基部,左右 旋转,轻 轻拧 下,不 碰伤 周围 小菇。8.2 保鲜 将鲜香 菇分检 吸干水 分后,分类 放入保 鲜袋进 行密 封,再 放入 2 4 避光 的冷库 中存放 低温 保鲜,或 者 气调 降 氧保 鲜,或 者 化 学 保鲜,或者 辐 射等 保 鲜,上市 销 售。包 装保 鲜 袋 应 符合 GB 4806.7的规定。8.3 烘干 进入烘 房后,初 始温 度不 超过 40,以后 每隔3h4h 升温 5,烤 至八 成干 时,即 取出 凉数 小时,再复 烤 3h 4h 至香 菇含 水 量在 13%以 下。8.4 包装贮 藏 干制
16、后 的香 菇应 及时 进行 分级处 理,分 级后迅 速密 封包装,置于 阴凉低 温干 燥的冷 库贮 藏,上 市 销售。包 装袋 应符合 GB 4806.7 的 规定。9 建立档 案 建立从 产地 情况、菌种 菌 棒、栽 培管理、出菇 处理、病虫防 治、采收加 工、包装贮 藏等 全过 程可 追溯档案。DB5226/T 231-2022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香菇主 要病 虫害 药剂 选择 与防治 表A 香菇 主要 病虫 害药 剂 选择与 防治 防 治对象 防 治措施 青霉 5%10%氢 氧 化 钙 水 涂 刷 霉菌(木霉、曲霉、毛霉等)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 500 倍液 喷雾 25%咪鲜胺乳 油 1500 倍液,喷 雾或涂抹 0.1%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消毒、熏蒸,表面消毒 0.5%1%硫 酸 铜 水 溶 液 喷 洒,浸 泡 眼蕈纹、跳虫 80%敌敌畏乳油喷雾,或原液熏 蒸 5g/m3 90%晶体敌百 虫 600 倍液喷雾 蜗牛、蛞蝓 氯化钠 20 倍液喷雾 茶籽饼(粕)100 倍液喷洒 螨类 73%炔螨特乳 油 2000 倍液喷雾 氨水17 熏蒸菇房或加50 倍 水拌料 线虫 73%炔螨特乳 油 600 倍液喷雾 注:表中所用的化学农药仅适用于菌棒和生产环境,不得在出菇期间向菇体喷洒任何药剂。DB5226/T 2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