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31 5107 四川省(绵阳市)地方标准 DB5107/T 103 2022 绿芦笋避 雨大棚栽 培技术规 程 2022-03-24 发布 2022-06-01 实施 绵阳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5107/T 103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 地选 择.1 5 大 棚设 施建 设.2 6 育苗.2 7 整 地施 肥.2 8 移栽.3 9 田 间管 理.3 10 病 虫害 综合 防治.4 11 采 收及 采后 处理.5 12 记 录档 案.5 13 生 产废
2、弃物 的处 理.5 DB5107/T 103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绵 阳市 农 业 农村 局提出。本文件 由绵 阳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绵阳 市 涪城区 农业 农村 局、四 川 省农业 科学 院经 济作 物育 种栽培 研究 所、绵 阳市涪城区 合丰 芦笋 种植 农民 专业合 作社 联合 社。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华、代顺 冬、魏 榕、韦树 谷、黄玲、盛玉 珍、赖 佳、张骞 方、叶 鹏盛、张清、代强、刘明 玉、赵斌。DB5107/
3、T 103 2022 1 绿 芦笋避 雨大棚栽 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绿芦 笋设施 栽培的 术语和 定义、产地 选择、大棚设 施建 设、育 苗、整 地施肥、移 栽、田间管 理、病虫 害综 合防 治、采 收及 采后 处理、记 录档案 和生 产废 弃物 的处 理。本 文件 适用 于绵 阳市 绿芦 笋避雨 大棚 栽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4、 本文件。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T 16870 芦 笋贮 藏指 南 NY/T 7 农 用塑 料棚 装配 式 钢管骨 架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地 环境质 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 则 通则 NY/T 1224 农用 塑料 薄膜 安全使 用控 制技 术规 范 NY/T 1585 芦笋 等级 规格 NY/T 2118 蔬菜 育苗 基质 DB51/T 2713 四 川省 芦笋 栽培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绿芦笋 green asparagus 自然光 照
5、条 件下 生长 的绿 色或紫 色芦 笋。母茎 mother stem 由绿芦 笋幼 茎继 续生 长而 成的植 株,雌 雄异 株,可 通 过光合 作用 为地 下贮 存根、鳞 芽及 嫩茎 提供 养分。4 产地选 择 DB5107/T 103 2022 2 产地环 境条 件 产地环 境应 符合NY/T 391 的规定,选 择基 地应 相对 集中成 片,交通 方便。选地要 求 选择地 势平坦、背 风向阳、地下 水位较 低、排灌方 便、土 层深厚 肥沃、土质 疏松的 壤土或 沙壤 土,pH 值以6.0 7.5 为宜。5 大棚设 施建 设 大棚宜 南北 向建 设。单体 钢架拱 形棚 一般 棚宽6 m 8
6、m、顶高 不低 于2.8 m、肩 高不低 于2.0 m,应 在大棚侧 面开 设通 风口 并配 置卷膜 器。连体 钢架 大棚 联栋数 量不 超过10栋,棚 长不超 过60 m,应在 中 间 拱顶上分 布天 窗散 热。大棚 所有通 风处 安装40目60 目防虫 网。大棚 搭建 应符 合NY/T 7 要 求,大棚 覆 盖 薄膜应符 合NY/T 1224 要求。6 育苗 品种及 种子 选择 选择高 产、优质、抗(耐)病能 力强、适应 性广、商品性 好的 杂交 一代 种子 或组培 苗。种子 纯度 95,净度 97,发芽 率80,水分 8。种子处 理 种子经 清洗 后在55 的 温 热水中 浸种15 mi
7、n,捞出 用 清水冲 洗干 净。待种 子经 过浸种 充分 吸水 后取出,将 种子置 于26 28 环境 催芽,催芽 期间注 意保持 湿度,并每 天用清 水洗12次。当10%20%种子露 白后 即可 播种 育苗。育苗方 式 采用穴 盘基质育苗或营 养钵育苗。穴盘基质育苗 应选择单 孔上口径不小于6 cm、下口径不小于2.8 cm、深 度不 小于5 cm 的穴 盘。营 养 钵高 度7 cm 10 cm、上口 径7 cm 10 cm。育 苗基质 应符 合NY/T 2118 的要求。播种 一般在 春季播 种,播种前 将基质 浇足底 水,单粒点 播于穴 孔或营 养钵 中央,覆1 cm 2 cm 的育 苗
8、 专用基质。苗期管 理 出苗后 要小 水勤 浇,保 持育 苗基质 湿润。苗期 温度 夜间 控制在13 18,白天 控制在23 30。苗高10 cm 左右 时适 量施 用 速效氮 肥,及时 清除 杂草 和注意 防治 病虫 害。7 整地施 肥 DB5107/T 103 2022 3 在经过 深翻 整平 的地 面上,按行 距1.3 m1.6 m 挖定 植沟,沟宽40 cm、沟深35 cm50 cm。按每667 m2施腐 熟农家 肥6000 kg 8000 kg 或商品 有机 肥1500 kg 2000 kg,配合 施入 腐 熟菜籽 饼肥800 kg 1000 kg、平 衡型 复合 肥(15-15-1
9、5)30 kg50 kg、生 物有 机肥50 kg 100 kg,混匀 施入定 植沟 中,填土5 cm 8 cm 与 肥料 混匀,再 覆土 将 定植沟 填至 地平 面。移栽 前5 d 7 d 将定 植沟 浇水 沉 实。肥 料应 符合NY/T 496的要求,水 质应 符合GB 5084 的要 求。8 移栽 移栽时 间 待苗龄60 d 以上,每 株抽 生地上 茎3 苗以 上、发生 肉 质根5 条以 上即 进入 可移 栽 期。移栽方 法 将定植 沟上耙 平打 窝,窝 深8 cm 13 cm,窝 距25 cm 30 cm,每667 m2移栽1400 2000 株。每窝 栽1株壮苗,将 地下 茎着 生鳞
10、 芽一端 顺着 定植 沟同 向成 行定植,覆 土压 实,浇足 定根水。9 田间管 理 水分管 理 遵循“少量多 次”的原则,根据 不同生 育期 进行水 分管理。留母 茎期 间土壤 田间持 水量保 持在65%左右;采笋 期间 土壤 田间 持水量 保持 在75%左 右。水 质应符 合GB 5084 的 要求。追肥管 理 9.2.1 幼年笋 追肥 管理 移栽成 活后,通过 水肥一 体 化系统 追施 水溶 肥,第1 年每667 m2施 氮(N)3.60 kg 5.18 kg、磷(P2O5)1.07 kg 1.90 kg、钾(K2O)2.46 kg3.68 kg。夏秋 季清园 后,每667 m2追 施农
11、 家肥1600 kg 2000 kg或商品有 机肥400 kg500 kg。有机 肥施 肥方 式应 符合DB51/T 2713 的要 求。9.2.2 成年笋 追肥 管理 在2月 中下 旬,每667 m2施 入腐熟 农家 肥1000 kg 2000 kg 或商 品有 机肥250 kg 500 kg。在 夏秋 季清园后,每667 m2施入 腐熟 农 家肥3000 kg4000 kg 或 商品有 机肥750 kg 1000 kg。采 笋期 间,通过 水肥一体化 系统 追施 水溶 肥,每年每667 m2施 氮(N)6.48 kg9.32 kg、磷(P2O5)1.93 kg3.42 kg、钾(K2O)4
12、.43 kg 6.62 kg。有机 肥 施肥方 式应 符合DB51/T 2713 的要 求。温度管 理 在塑料 大棚栽 培方 式下,棚内白 天温度 不宜 高于35,如 温度超 过35 时 应 及时通 风降温;夜 间温度不 宜低 于5,当温 度较低 时应 注意 保温。植株管 理 植株高 度达1.5 m左 右时,要及时 打顶,防止 徒长,以 利通风。并在 芦笋 种植 行 两端打 桩拉 绳以 防止倒伏。整个 生长 期间 要及 时清理 田间 病残 枝叶,以 减轻病 虫害 发生。夏 秋季、冬季 地上 部枯 黄 后 进 行 清DB5107/T 103 2022 4 园工作,清 园一 般在 晴天 进行,将地
13、 上部 的母 茎、枯枝落 叶、杂草 等全 部清 除并集 中处 理,在 茎 基 部 周围用70%甲 基硫 菌灵 可湿 性 粉剂800 倍 液等 进行 消毒 处 理。中耕培 土 结合施 肥进 行中 耕培 土,中耕时 应避 免伤 及嫩 茎和 根系。杂草防 除 可使用 防草 地布 和人 工除 草相结 合,可在 芦笋 行间 覆盖可 降解 防草 地布 进行 物理防 草,鳞茎 盘 周 围的杂草 视生 长情 况及 时进 行人工 除草。选留母 茎 定植当 年,拔除 病株、弱 株,保 留所 有健 壮茎 留养 母茎;两年 生以 上芦 笋在4 月上中 旬每 穴选 择3 4根健 壮茎 留养 春季 母茎,在夏秋 季清 园
14、完 成待 出笋 后每穴 选择56 根健 壮茎 留养秋 季母 茎。采笋 定植后 第2 年开 始,在 满足 留养母 茎要 求的 情况 下,其余嫩 茎均 可采 收。当嫩 茎伸出 地面20 cm 30 cm 时及 时采 收。10 病虫害 综合 防治 主要病 虫害 绵阳产 区绿 芦笋 的主 要病 害有茎 枯病、褐斑 病、根 腐 病等;主 要虫 害有 甜菜 夜 蛾、斜纹 夜蛾、蚜虫、蛴螬、蝼蛄 等。防治原 则 遵循“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植保 方针 和“农 药 减量控 害”原则,以农 业 防治为 基础,协 调运 用物理防 治、生物 防治、化 学防治 以控 制病 虫为 害。采用药 剂防 控时 应首
15、先选 用生物 农药,合 理 使 用 高 效低毒低 残留 化学 药剂。防治方 法 10.3.1 农业防 治 通过选 用抗 病品 种、加强 中耕除 草、合理 灌水 施肥、合理 选留 母茎 等措 施,增强植 株抗 病性;通 过保持田 间清 洁、及时 拔除 病株残 茬、夏秋 季和 冬季 及时清 园等 措施,以 降低 病虫基 数;通过 整 枝 和 打 桩拉绳等 措施 保持 田间 通风 透光,以减 少病 害发 生。10.3.2 物理防 治 每2000 m23000 m2设 置一 盏振频 杀虫 灯诱 杀夜 蛾科 害 虫;每667 m2分别 悬挂30 40块 规格 为40 cm 25 cm 黄板 和蓝 板,黄
16、板 用 于诱杀 蚜虫,蓝板 用于 诱 杀蓟马;每667 m2分别 悬挂12个 斜纹 夜蛾 诱捕 器和甜菜夜 蛾诱 捕器。DB5107/T 103 2022 5 10.3.3 生物防 治 可采用 害虫 天敌 和生 物农 药开展 病虫 生物 防治。通 过保护 利用 寄生 蜂、瓢虫、捕食 螨、食蚜 蝇、草蛉、白僵 菌等 有益 生物 以防 治芦笋 害虫,每667 m2使用1000 亿 孢子/g枯 草芽 孢杆 菌 可湿性 粉剂200 g300 g兑水 灌根,以 防治 茎枯 病 等病害。10.3.4 化学防 治 春季绿 芦笋重 点防 控茎枯 病、褐 斑病、地下 害虫、蚜虫等 病虫害;夏 秋季绿 芦笋重 点
17、防控 茎枯 病、褐斑病、根 腐病、甜 菜夜 蛾、斜 纹夜 蛾等 病虫 害。药剂防 治应 按照NY/T 393 执行,不得 使用 国家 禁 止 及限制使 用的 农药,严 格执 行农药 安全 间隔 期、施药 剂量与 次数 规定。11 采收及 采后 处理 采收 定植后 第2 年开 始,留足 母 茎后其 余嫩 茎均 可采 收。嫩茎出 土20 cm 30 cm 时 及 时采收。分级和 包装 采收后 按照 绿芦 笋等 级和 规格要 求进 行分 级、包装、标识,符 合NY/T 1585 要 求。贮藏和 运输 分级后 按GB/T 16870 要求 进行贮 藏。运输 工具 清洁、卫生、无 污染;装运 时 做到轻
18、 装、轻卸、严 防机械损 伤。运输 过程 中注 意防冻、防 雨淋、防晒、通风散 热,严禁 与有 害有 毒物质 混装。长 途运 输 时 应冷藏,可采 用加 冰制 冷或 机械制 冷方 法冷 却到0 2。12 记录档 案 建立绿 芦笋 生产 档案。应 详 细记录 产地 环境 条件、生 产 技术、肥水 管理、病 虫害 的 发生和 防治 措施、采收及 采后 处理 等情 况,并保存 记录3年 以上。13 生产废 弃物 的处 理 绿芦笋 生产 中产 生的 废弃 物主要 有农 药包 装袋(瓶)、农膜、架材、植 株残 体 等,应 及时 进行 无害化处理,不 可随 处堆 放。农药包 装袋(瓶)、农 膜、架材 应集 中回 收处 理,植株残 体可 集中 堆沤 充分 发酵后作 为有 机肥 还田,增 加土壤 有机 质,也可 回收 加工处 理。